02 我們如何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如何在社交媒體上玩好內容營銷?)

时间:2024-06-02 06:22:12 编辑: 来源:

者表示發短信讓他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對他們的家庭關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女性對此的感受比男性更強烈)。他們還說,通過短信能比面對面交流讓他們更真誠地向家庭成員表達自己的感受。 

作者是美國人,他所說的案例主要是來自美國。但在我們社會,也可以感受到社交媒體帶來的家庭溝通便利:很多人在大城市生活,以往只能逢年過節回到家里才能團聚,才能雞毛蒜皮無所不談。但現在我們有了買粉絲群,隨時隨地都可以交流溝通。大量的老年人積極上網,因為在手機里可以隨時隨地見到子女們,不僅是對話,還可以見到實實在在的影像。

作者指出,在網上開始感情關系已經很尋常了;但即使是在現實中開始感情關系的情侶,也需要管理自己對社交媒體的使用。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陷入感情關系的成年網民中,有27%的人說網絡對他們的關系產生了影響。

感情承諾的一個指標就是“努力定期溝通”,打電話和發短信就是一種很便捷的方式。研究發現,在感情關系中,移動設備使用與承諾和愛的感覺之間存在一種積極的關系。

當然,并非所有影響都是積極的。研究顯示,大約四分之一的手機用戶說,他們的愛人在與他們獨處的時候,會因為手機而分散注意力(在18歲到29歲的年輕人中間,這一比例甚至更高)。

正如其名稱所表示的,社交媒體最初是作為擴展人脈的工具研發出來的,確實也為我們與朋友交流帶來了新維度。但是研究表明,人們主要使用社交網站來維持現有友誼或者恢復舊日友誼,而不是建立新關系。

作者舉的例子是Facebook上的,說Facebook里聯系比例最高的是高中同學。像這樣的發現說明,社交媒體很明顯不是面對面溝通的替代品,而是一種支持或者恢復往日當面建立的友誼的手段。即便是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如果他們想要變得更親密,也很可能會進行面對面溝通。

國內網民一般無法使用Facebook,但我們的買粉絲也是這樣的。你可以想想,是不是買粉絲為你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同學、老戰友?是不是認識了新人然后加個買粉絲來鞏固一下交情?

另一方面,除了不諳世事的年輕人和存心沾花惹草的人,誰會真心對待“搖一搖”搖出來的人或者QQ搜索添加的人呢?如果兩個人通過社交媒體建立了聯系,是不是只有線下“面基”過,才算是真正建立了朋友關系?

《溝通的藝術》指出,社會科學家們已經在重度使用社交媒體與人際關系問題之間發現一種關聯模式。

研究發現,一個人與別人的人際關系親密度,和他沉浸于在線社交網絡的程度呈負相關。另一些研究也顯示,當人們面對面討論個人話題的時候,僅僅是有移動設備在場,就會對他們的親近感、聯系感和談話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在概要性地分析美國的人口統計數據時,發現社交網絡使用、婚姻不滿意和離婚三者之間也有關聯。其中,Facebook使用作為“預測離婚率和婚姻煩惱的一個重要指標”被凸顯了出來。

不過,研究報告的作者明確指出,社交媒體也許不是關系問題的肇因,而更像是其癥狀,在那些關系問題中,“對自己的婚姻感到煩惱的男男女女會轉向社交媒體來尋求情感上的支持”。

貫穿所有這些研究的一條主線是:與他人在網上交流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對我們與最親密的人之間的關系造成傷害。

作者指出,在Twitter上抱怨你那可怕的領導可能看起來無傷大雅,直到你因此而丟了工作。發布在Facebook和其他社交網站上的內容經常會被用作法庭上的證據——從證明離婚案里的某一方不忠,到辯稱父父母不適合取得孩子的監護權。

盡管這都是些極端的例子,但它們說明了仔細考慮你在網上發布什么內容,你允許別人在你的博客和社交網站上發布什么內容,以及誰有能力查看和傳播你在網上分享的內容,這些都是十分重要問題。

雖然世界各地的一些法庭已經提出了“被遺忘的權利”,但現實是,你通過電子設備交流的所有信息都可以永久存在。

不要以為社交媒體對我們的影響還很遠。近年來,經常出國的人可能要為社交媒體煩惱了:去某些不太友好的大國,竟然要交出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接受檢查,有些人已經因此被拒簽。

了解到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無可逃避的溝通工具,了解到社交媒體既有其便利也暗藏著陷阱,那么我們該怎樣在享受現代科技便利的同時,保護好自己呢?作者提出了一下五個原則。

1 、平衡社交媒體溝通和面對面溝通的時間分配 

要注意線上線下溝通時間的比例分布。作者指出,時刻在線會偷走你進行面對面溝通的時間。研究證實,線下會面時間仍然很重要。

過度使用社交媒體,會降低夫妻關系的滿意度(現實中確實有很多人因此而走向關系破裂)。過度依賴線上溝通而不進行面對面交流,可能會導致孤獨和其他不良后果。即使前面說的買粉絲促進大家庭成員間的溝通,也不等于說光在買粉絲溝通就可以了。

2 、互聯網不會遺忘,任何時候都要先思考后發布

任何時候都要牢記:互聯網不會遺忘。你在今天發布的信息,會一直跟著你。互聯網記錄了整個社會,把我們過去所有的言行永遠保存下來。你在網上發布的個人信息,對你事業的損害可能尤其嚴重。

一些調查顯示,在美國70%的雇主都曾因為應聘者在網上發布的信息而拒絕聘用他們。這些信息包括應聘者的照片,他們發表的或別人關于他們的評論,他們所加入的團體,等等。因此,任何時候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信息,都要先思考一下后果。

3 、核實你在網上看到的信息:“評估保障價值”

網上存在著海量信息,我們很難去辨別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以Facebook個人主頁為例,幾乎上面的所有信息都是經過選擇的自我呈現,而且都處于賬號擁有者的控制下。

那么這些信息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謊言呢?某人的個人博客、微博、朋友圈上的信息呢?

作者教給大家一個辨別信息真實程度的方法:評估其保障價值,即被描述的人對描述他的信息的控制程度。如果被描述的人能夠控制描述他的信息,那么信息的保障價值就低;如果被描述的人無法控制信息,則保障價值就高。比如,同樣是表現你獲得的成就,記者所寫的新聞報道就比你自己發到Facebook主頁上的信息具備更高的保障價值。

4 、以“見字如面”為標準,控制自己的言論文明

如果你曾在博客上發布過惡毒的評論,對某條微博或狀態做出過不文明的回復,或者是轉發過一封令人尷尬的電子郵件,你就更能知道,當消息的接收者不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更容易做出這些惡劣的行為。

5 、不要影響局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這些煩惱,你很難與那些真正經歷過的人感同身受。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一個“白金法則”可以幫助你,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溝通的藝術》這本書關于社交媒體的論述,并沒有涉及我們常用的買粉絲、QQ、陌陌、微博等軟件,這可能是因為作者是美國人的原因。但是他所講的關于溝通的原則與技巧,卻是具有普適性價值的。本文所述,只是極小的一個方面,希望提升溝通技巧的朋友,不妨找到原書認真研究一下。

如何在社交媒體上玩好內容營銷?

受眾越來越不待見大品牌的傳統營銷策略已成事實。在過去,許多人用租碟買碟來看電視劇和電影因為他們不想看電視廣告。而到了網絡營銷時代,彈窗廣告和橫幅廣告似乎也正變得不那么有效。再比如,不久前廣告位依舊是吸引新客戶的重要廣告媒介。然而如今,智能手機使得大多數司機根本都不會看一眼路邊的廣告。

1.所以究竟什么才是內容營銷?

內容營銷旨在創造體貼周到、有用有料以及連續一致的、戳中受眾核心需求的內容。這是媒體由過時的傳統策略向針對個體的媒體戰略的轉變。不同于連續不斷地推銷產品,你提供的內容是培養受眾消費習慣的,換言之你是在向買家灌輸對你品牌、產品、內容的信任。但我們連續不斷地提供我們對未來前景及價值的展望時,受眾最終會給于我們商業性的回報。而現實的答案是我們的受眾的確如此做了,許多公司都在這樣的內容營銷中獲利。實際上,內容營銷被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營銷品牌,諸如微軟和寶潔等廣泛采用。一直不斷有人在問采用這樣手段的原因,答案自然是“itworks”(它是有效的)。

2.洞察市場先于一切

在你開始整合內容營銷和社交媒體方案時,你需要確定你是在向誰推廣市場。記住,內容營銷是基于吸引潛在客戶到你的平臺上這一基本思路的。這需要你理解清晰你的目標受眾的需求和欲望。如果你在你的自媒體或社交平臺中隨意創建內容,那么這些內容最有可能并不能與你的粉絲產生共鳴。在你確定平臺中內容的發布頻率之前,你應該想好下面這些問題:

我的目標受眾的年齡分層是多少?他們的首要目標或者需求是什么?如果他們的需求或目標實現,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什么改變?

內容營銷其實是去銷售化的溝通藝術。當你理解清楚了你的市場是怎樣的,你可以開始創建你的內容來迎合受眾的核心需求及欲望。這種滿足需求的將引導他們向著對他們有利的方向前進,并且實現你的市場盈利。

3.找到核心價值定位一旦你對市場有所洞察,你需要相應地將你的品牌進行投放。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企業,細分領域彼此間的調性也大不相同,因此,投放方式也不會完全相同,必須定制。然而另一方面你不得不明白的是,你的受眾卻同時面對著無數的關注選擇。那么問題來了——是什么使你的產品和服務與眾不同?為什么你的客戶會選擇你而不是你所在領域的其他競爭者?當建立一個持續的網絡呈現時,你需要把握住你品牌的核心價值定位。你的文章或者視頻需要通過獨特的方式擴散,你需要在傳播中體現你可以提供給你的受眾所想獲得的好處

4.理解社交生態

如果你想使得社交媒體策略真正有效,那么你需要了解社交媒體中用戶的心理。在你產出內容之前,你需要在眾多平臺中找到適合你細分領域中的那一個社交媒體。如果你單單將社交媒體視作一個巨大的分銷渠道,那么你可能正在錯失一個成為新“獨角獸”的機會并錯失客戶。社交媒體并不是如同電子郵件廣告那樣抵達到個體,所以你并不能完全按照之前的套路來處理。每個平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你的內容需要來適應平臺之中的用戶

5.重新定義內容的目標

要以為你的內容在網絡中“病毒式傳播”是可以等來的。通常在獲得聚焦之前,你需要多次發布同一內容。一旦你創建了博客,一定要將其推廣到你的Facebook和Twitter的新聞流里面。你都需要不斷將有病毒傳播潛質的內容重新在社交平臺中進行分享。顯而易見的是,你需要調整標題內容來維持受眾的興趣。隨著內容得到持續地曝光和參與,你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將得到優化

6.撰寫獨家視頻的文案這是利用內容營銷和社交媒體最高效的方法之一,當你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個視頻之后,為什么不寫一篇關于這個視頻的文章呢?就統計數據而言,毫無疑問的是人們樂衷于看視頻。YouTube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搜索引擎,你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中充分利用這一平臺。

7.優化圖文入口幾乎所有的社交媒體都注意用視覺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當你的內容被不斷地有效分享出去時,你的受眾會看到你帖子的縮略圖,而這一點也至關重要。這些圖像就像以前電子郵件的主題一樣。即便你的正文內容做到了全世界最好,受眾不打開也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你想讓你的內容更有效地傳播,那么你需要制作吸引目光的圖片來引發讀者的打開及分享的欲望。有一種方法是通過給縮略圖增加吸引人的文案。通常帖子的圖片并不能準確描述關鍵信息,如果你的信息并不夠吸引人,你的讀者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