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廣州澳竣元貿易怎么樣(黃保欣的人物特寫)

时间:2024-05-17 10:52:50 编辑: 来源:

建筑附屬物,如天線、鋼架、塔冠等,是指鋼筋混凝土樓板的高度,即屋面高度.在已建成的摩天大樓中,117大廈結構高度僅次于哈利法塔(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系最高處為601米),為世界結構第二高樓、中國結構第一高樓.

世界高樓前100中國占多少?分別是哪里的什么樓,多少層?謝謝 : 2008最新世界高樓排行 第一名:阿聯酋迪拜塔 “迪拜塔”始建于2004年,計劃將于... 2003年2月工程復工.但由于當時中國臺北和香港都已在建480米高的摩天大廈,超過...

中國十大高樓排行榜 - : 1.臺北101大樓 101層 508層(主體448米) 2003年建成 2.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101層 492米 2008年建成 3.香港國際商務中心(原名環球貿易廣場) 118層 484米 2010年建成 4.南京紫峰大廈 89層 450米 (主體381米) 2010年建成 5.廣州國際金...

中國城市高樓數量排名 - : 2009世界高樓排行榜 第十名:佩爾納斯大廈 位于馬來西亞吉隆坡,1996年建成,高451.9米,95層. 第九名:香港環球貿易廣場(中國香港),484米 第八名: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高492米,地上101層 第七名:臺北101(Taipei 101) 臺北101...

中國最高的樓排名是怎樣的? - : ,117大廈的結構高度達到了596米,僅次于迪拜的混凝土結構高度601米,位于世界第二.整座大樓因總共有117層樓而命名,既結合了我國最傳統的美學,又彰顯了現代大廈的活力,被人稱之為我國最霸氣的一座大樓.當然也有不少人表示欣賞不來這座大樓,不知道讀者們怎么看?...

中國十大高樓排行前十名的是? - : 世界400米以上的13座高樓(含建設中的) 1、迪拜塔:“迪拜塔”又稱迪拜大廈或比斯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的一棟已經建成的摩天大樓,有160層,總高828米.2004年9月21日開始動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啟用,同時正式...

中國高樓排名 - : GX是過了,另外對LZ進行補充: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 646米廣州:國際金融中心(東塔)530米 ps:lz西塔高度打錯了,不是439米,是432.5米!香港:環球貿易廣場 484米重慶:嘉陵帆影 455米等

黃保欣的人物特寫

20多年前,黃保欣是香港有名的“塑料原料大王”。在企業經營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做出了服務國家發展和香港社會大眾的新選擇。他曾任香港特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參加政治和經濟兩個小組的工作,1998年,他當選為第九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直至2003年。 今年9月,86歲高齡的黃保欣接到北京統戰部的電話,問他要不要到北京看國慶60周年慶典。黃保欣很高興,但他還是在電話里向本刊記者抱怨了一句:“這次是用海外交流會的名義請我,還通知說70歲以上的不安排10月1日的活動,那就是說不能去觀禮臺看閱兵了。”緊接著,他又笑了,“不過,在北京飯店看看也不錯了!”

如果算上這次,黃保欣已經到北京看過3次國慶閱兵。第一次是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已經簽署,北京方面請港英政府組織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國慶,當時的香港總督尤德選了16人,其中就有黃保欣。當時尤德讓16個代表用英國護照簽證,不允許用回鄉證,這讓黃保欣耿耿于懷。那次國慶,當北大學生舉起“小平您好”的橫幅的時候,黃保欣心潮澎湃。這之后是1999年,50周年大慶,黃保欣作為香港地區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參加了慶典,黃保欣說:“我這今年86歲了,有機會親自參加3次國慶慶典,看到現在有個強大的國家,很滿足了。”

黃保欣是福建省惠安縣人,父親是西醫,新中國成立前,曾任惠安縣仁世醫院副院長,母親是農民。他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7個兄弟,在兄弟中間,他排行老大。

黃保欣從小成績優異,后來考入了國立廈門大學,專攻化學專業。因為生逢亂世,國家和民族所遭遇的磨難從小就深深烙印在黃保欣的心里。“‘九一八’事變時,我上小學,老師讓每個學生畫一張東三省地圖,讓我們要記得東三省,要把它收回來。”

黃保欣的家庭很特別,信仰基督教,卻出了不少共產黨員。他回憶說:“我二弟在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畢業,1948年就參加了地下黨,后來到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做研究員,參加過抗美援朝。老三也是在高中時參加地下黨。我念初中時,國民黨縣黨部一直邀請父親參加,但他就是不去。我有一次看到他書房抽屜里有一個中華蘇維埃的銅幣,當時心里有點詫異,但不敢問。他還讀了很多進步的書,像鄒韜奮辦的雜志,我也從小看。”

1946年1月,黃保欣和同是廈門大學畢業的校友吳麗英結婚。內戰爆發后,黃保欣再也無法繼續教書。此時,他在菲律賓的華僑姑母回到香港重新開張在“二戰”期間被迫中斷的生意,黃保欣就和妻子一起去了香港,吳麗英在愛國學校培僑中學教書,黃保欣則幫助姑母照顧生意。

當時的公司很小,只有6個人,但黃保欣對祖國的感情卻很深。他說,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香港一共只有兩面五星紅旗,其中一面就是他掛起來的。“那個時候膽子也蠻大,當時也沒想會那樣突出,后來在北京談到掛旗的問題,港澳辦的人證實,說當時是兩面旗。”他回憶說。

1952年,黃保欣回到廣州,找到先前在香港做生意時就認識的朋友,提出想回國工作。等待期間,廈門組織了第一次對外開放的土特產交流會,香港福建商會組團參加,經過廣州的時候,團長病了,黃保欣代理團長,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命運。

“停留了很久,來時穿的都是秋天的衣服,但工作一直做到了冬天,回到香港我就病了,醫生告訴我要休息一年。”黃保欣不得已取消了回國計劃,決定留在香港后,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做生意。

“之前,我的公司主要做一些土特產。我是念化學的,一直覺得跟自己的專業沒什么關系,就想,既然已經決定要做生意,就要做自己在行的。”1958年,黃保欣與朋友合資,建立聯僑企業有限公司,開始做化學生意。聯僑最開始的業務包括有塑料、電池、橡膠、搪瓷工業的原料供應,之后,慢慢轉向了以塑料為主的貿易及制造。

那時,香港的塑料工業剛起步,很多工廠缺乏專業知識。“比方說買原料做塑料花,看原料行不行,沒有科學的辦法,就用牙咬一咬,軟的做葉子,硬的就做枝子。我就告訴大家要看溶解系數,溶點在10以下的做什么,10以上的做什么等等。”因為黃保欣為塑料行業的同行普及了很多專業知識,受到業內尊重,很多塑料類企業都成了聯僑的客戶。

市場擴大,技術性的要求也相應提高,黃保欣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率先向廠商提供技術性數據和市場情報,并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其塑料注塑機更是占到全港同型入口機器60%到70%的市場,成為市場上最權威的供貨商。

1974年,香港塑料業界專門成立了香港塑料原料商會,黃保欣被大家推舉為商會主席。香港塑料產品成為香港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黃保欣也贏得了“塑料原料大王”的稱號。

“做生意第一要講信用,不要摻假,答應的事情就要做到。還有就是財務健全,我從沒有錢開始做生意,從來不在財務方面出問題。在香港英治的時候,我拿了兩個勛章,其中一個是1987年授予的英帝國司令(CBE)勛銜,專門感謝我在立法局財務委員會上的貢獻。那時候,我一直說,香港地方小,政府花的錢不能太多,他們花的錢超過GDP 18%的時候,我就建議降到15%。經過努力,最后降到了16%左右。”

就在生意最紅火的時候,黃保欣做了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將企業的發展全權交給了妻子吳麗英去做,自己則投身到社會事務中。1962年,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改選,他被選為會董;1972年,他以廠商會代表身份被委任為香港貿易發展局委員及工商業買粉絲委員會委員。當時,法國對香港部分貨物,例如玩具等采取進口限制,但法國的香水、洋酒等產品卻在香港暢通無阻。黃保欣認為這種情況不合理,因為他的提議,香港貿易發展局同法國談判,不但成功打開了法國市場,更在法國設立了辦事處,成功推動了法國商界到香港投資。

1979年,黃保欣獲任香港立法局非官方議員,他在香港立法局工作近10年,關注領域涉及經濟、教育、廉政等很多方面,1977年獲得英國女王頒授OBE勛章,3年后榮獲“太平紳士”稱號。 在香港記者眼里,黃保欣是另一種人。“1980年的時候,香港記者問我,你為什么這樣愛國?我說,我和你們背景不一樣。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或者那些在香港長大去國外念書再回來的香港人是很難理解我們這種經歷過抗戰,從內地去香港的人的情感的。”

“‘文革’的時候,我在法國做商務訪問,法國外貿部長請我們吃飯的時候,有個記者問我,對現在中國的‘文革’,你怎么樣看?我說,我是在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我懂得中國,中華民族不是愚蠢的民族,這種現象總有一天會糾正過來,中國一定是會強大的。這句話現在是實現了。”

1980年,中英政府將香港主權回歸的問題提到正式議程上來,立法局就英國要不要把香港歸還給中國等問題展開辯論。黃保欣堅決主張“香港本是中國的領土,必須歸還中國”。黃保欣有一張與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合影,這個照片是有來歷的,黃保欣說:“1984年,撒切爾夫人向香港立法局介紹中英談判情況,在(晚宴)談話時我就跟她講,我說你跟北京的談判,要以大家是友好的國家朋友來解決歷史上的問題,假如用很強硬的態度,你做不了的,你只能用比較妥協的態度去做。”

“后來有人提出‘主權換治權’,也就是說主權回歸后,對香港的管治權再由英國保留30年,我是堅決反對的。當年,中國人民為了奪回失地,與日本侵略者進行8年浴血奮戰。今天,當英國人統治香港的期限結束的時候,沒理由再讓中國人繼續蒙受歷史遺留下的恥辱。歷史的錯誤一定要糾正。”

1985年,香港特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立,黃保欣任委員,參加政治和經濟兩個小組的工作,并擔任了經濟專題小組的港方召集人。黃保欣說,在政治方面,他認為一定要循序漸進;在經濟方面,他力主“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并堅持在“基本法”中寫明“外匯不受管制”。“香港沒有國防費用,國家也不用香港納稅,所以我認為,香港政府開支不能超過國民收入的20%。香港政府認為綁得太死,最后這個比率沒有定死,但是大家都認可政府開支要與國民收入有個協調。不管制外匯,錢在香港進出方便,投資人沒有顧慮,因為一旦管制外匯,本來就對香港回歸有疑慮的人馬上會跑掉。這些都反映在經濟法第五章里。”

也是在同一年,國家決定建設大亞灣核電站,但香港人普遍反對,因為大亞灣離香港只有50公里。反對理由是:第一,核電是不安全的,第二,中國人管核電更不安全。而隨后發生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廠事故,更加劇了這種憂慮與恐懼。“當時香港找了100萬人的簽名送到北京”,黃保欣又開始為核電站的建設奔忙。

“中國在華南有兩個大工程,一個是香港機場,另一個是大亞灣核電站,兩個我都參加了,這是我的榮幸。”黃保欣說。

與建大亞灣核電站相似,關于香港機場的建設,在當時也有爭議。這一次,有疑議的一方是內地。“1989年,香港港督衛奕信宣布了被稱為‘玫瑰園’的大計劃,決定以耗資超過1700億港元的巨大財力興建香港新機場。內地當時有很大的疑問,認為是英國人要掏空我們的錢。我和一些愛國人士的看法是應該要建的,我們因此有機會到北京跟國家有關部門溝通,建議讓英國人來建設,因為建好以后,對香港有利,而且是英國人無法帶走的。”

1991年,中英就機場建設達成協議后,聯合成立了新機場及有關工程買粉絲委員會,黃保欣獲任為委員會主席,負責監督工程計劃實施。1995年,黃保欣又被委任為機場管理局首任主席。

新機場首期工程原計劃先建一條跑道,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