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1770年前,英國的對外貿易大部分是什么(英國18世紀取代荷蘭成為世界霸主的原因有什么?)

时间:2024-05-14 05:44:51 编辑: 来源:

說明了其經濟基礎相當的脆弱。銀行的放貸對象多為各國君主,在戰亂頻生,各國經常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貸款常常收不回來,這不能不深深地影響荷蘭的經濟,進而影響到其他方面。

脆弱的經濟基礎。荷蘭缺乏發展工業所需的資源以及廣袤的國土和眾多的人口,雖然它成為世界霸主,但發展后勁是不如英法的。它過于依賴外貿的脆弱的經濟基礎也十分容易受到打擊。當18世紀時,西歐各國逐漸從內部混亂中抽出身來,他們采取高關稅和對本國企業進行高額補貼的辦法與已占據壟斷地位的荷蘭展開競爭。荷蘭的優勢被迅速削弱了。根據通過波羅的海門戶松德海峽松德海峽是波羅的海的門戶,荷蘭早期最有利可圖的生意是通過此將貨物運往歐洲各地。的記錄,1497年,通過的荷蘭船只是567艘,1597年是3908艘,1697年超過了4000艘。從此以后就開始下降,1781年就只有11艘了,以后雖有好轉,但也不到先前數目的一半。這反映了商業全線的衰退。與南美洲的貿易也于1713年被英國壟斷。曾經非常賺錢的漁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衰退。在1736年有219艘漁船,10年后就只剩下144艘了,以后再也沒有恢復過。東印度公司的高股息政策也堅持不下去了,董事們采取金融欺詐的方式來使收支平衡。為了維持高股息,使股票保持高價位,公司往往寧可以3倍于國內的利息借債也不讓國內的人知道公司缺錢。1780年以后,它實際上已經破產了。

大量貸款成為壞賬。由于經濟的極度繁榮,18世紀的荷蘭成了全世界的大借貸國。有個形象的比喻說,荷蘭就是一個由艦隊守衛的帳房。但問題在于,荷蘭向每個國家貸款時,還意味著它必須和每個國家保持友好的關系。若與英國或法國開戰,則意味著這些國家將立即停止支付大部分的利息,因而對總體的繁榮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更糟糕的是,不管荷蘭卷入與誰的戰爭,將都意味著它在與自己的資本作戰。出于這個原因,與任何一個國家的戰爭都必須不借一切代價加以避免。但現實是,荷蘭不斷地卷入戰爭中,不僅支出大量軍費,也損失大筆的利息。法國大革命,也讓荷蘭損失了一大筆收入。

在國外大量的投資,對國內的產業而言就意味著直接的損失。生活費用在繁榮的尼德蘭要大大高于周邊國家。當各產業被迫與海運商船競爭時,產業主必須付更高的工資才能得到人手。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增加生產成本,也就意味著投入的資本只具有較低的利潤率。但是出于投資者的本能,當在國外十拿九穩可以得到6%或7%利潤的時候,便不會以4�5%或5%的預期利潤在國內投資。這表明在整整一個世紀中,當來自國外的競爭開始嚴重影響荷蘭的市場時,荷蘭的制造商無力擴大生產以迎接這個新的競爭的挑戰。

對軍事力量尤其是海軍力量的投入不足。在荷蘭,海軍的作戰費用屬于特別開支,不能由常規的稅收負擔,需要由聯省議會特別撥款。但當時有5個海軍部,各自都有獨立性,當執政在時,可能還會協調一致行動,當沒有執政時,就陷入了混亂。17世紀晚期的持久戰爭產生了巨額費用,但在戰爭就要最后結束時,執政威廉去世,各省突然停止提供經費,結果各海軍部面臨破產。由于戰爭還在繼續,海軍部便得到允許借錢。一些愛國者愿意以9%的報酬借錢給海軍部。但在借了大筆款項之后,僅荷蘭省的3個海軍部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的時候仍欠債達1000萬荷蘭盾。軍官和水手被解雇了,他們或者過起了市民的生活,或者移居別的國家,為能付得起報酬的外國海軍服役。從1713年到1770年,除荷蘭省以外的6個省沒有為艦隊投入一分錢。作為以航運起家的荷蘭來說,這是致命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國紛紛攔截荷蘭船只,海盜也對荷蘭船只情有獨鐘。

安于現狀的國民精神。靠利息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的荷蘭人,喪失了前輩們的進取精神,貪圖享樂,安于現狀,對于不斷增加的衰退信號無動于衷,只要今天還能舒舒服服,就不管明天怎么樣。這樣的精神狀態,哪里是生機勃勃的英國人、法國人的對手?

被戰爭拖垮。1650年和1651年英國為削弱荷蘭商人在國際貿易方面的中心地位,曾兩次頒布《航海條例》。1650年的《航海條例》規定非經英國允許外國商人不得與英國殖民地通商。1651年的《航海條例》又規定進口到英國的產品只準使用英國船只或生產國的船只進行運輸,從英國出口的產品只準使用英國船只運輸。荷蘭宣布拒絕承認英國的《航海條例》,和英國在1652年到1673年間先后發生三次英荷戰爭。

1675年荷蘭海軍又與西班牙海軍聯合鎮壓西西里島起義。此后,一直到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荷蘭一直處于四處作戰中。頻繁的作戰耗光了荷蘭的財富,英法的競爭又使財富來源減少。

1785年,荷蘭的處境已經很糟糕了,公共債務增加到幾乎付不出利息的地步。國家一片混亂。1795年1月初,法國革命軍攻入荷蘭,1月18日,荷蘭最后一位執政威廉五世逃往英國。幾個星期后,荷蘭共和國就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作為法國附庸的巴達維亞共和國。

六、啟示

荷蘭的成功是充分發揮了自己優勢的成功,再加上自由寬松的政策,遠離歐洲的矛盾中心,一個一半國土在海平面以下的國家,最終成了世界的霸主。失敗永遠比成功要容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在荷蘭身上應驗了,過度依賴外界的經濟和各行其是的地方政權使荷蘭受制于人,這是荷蘭走向衰敗的原因 英國百年稱霸世界經濟的成因與表現成因:1,最早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適應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當然也從根本上改變了英國的生產方式,促進了其經濟的發展。2,作為島國,優越的地理位置使英國的海軍力量雄厚,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后,英國建立其海上霸權,為其產品的輸出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也是英國可以建立其廣大的海外殖民地的起點。3,同樣是島國的位置使英國長期遠離歐洲大陸的爭霸戰爭,保持了其國內的和平穩定。4,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以蒸汽機為標志的一系列發明創造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支持。

表現: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十九世紀初成為了世界工廠。2,倫敦成為了世界金融中心,英鎊成為地位最高的貨幣。3,擁有世界上最廣大的殖民地,產品輸出與資本輸出均為世界第一。4,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在世界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為什么工業革命史在英國,而不是其他國?

十四至十五世紀,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英國會成為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國家,盡管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中,英國開始逐漸在西歐國家的角逐中嶄露頭角,為工業革命做好了準備。從十八世紀開始,英國在商業、金融、農業甚至政治領域內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種變化被我們以“工業革命”這個詞所熟知。然而,為什么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呢?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因果關系,還是一種偶然的結果呢?本文擬以混沌理論為基礎,對工業革命的起因進行另一個角度的分析。

一、工業革命成因的傳統解釋

除去理論界對于工業革命開始時間的爭論,傳統觀點認為,工業革命之所以在英國發生并進而擴散到歐洲、美洲,是因為一系列自然社會經濟因素使得那個時代的英國具備了得天獨厚的社會條件,進而在一些關鍵因素的作用下,英國最終成為工業革命孕育的搖籃。

下面筆者將對一些“決定因素”進行簡要的分析:

1、航海貿易:新航路開辟是航海貿易的開端。1501年之后,由于葡萄牙和西班牙作為先驅,使得歐洲與外界的聯系由地中海地區轉向了大西洋沿岸,而隨之16世紀中期的安特衛普、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也成為了歐洲經濟中心[1]。直到17世紀末18世紀初英國贏得了海上貿易和殖民霸權。當時的世界貿易分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貿易圈。太平洋的貿易主要集中于歐亞,歐洲明顯偏愛進口,而且進口商品的種類不斷大眾化。而與美洲殖民地的廣袤市場則更大程度上為英國工場手工業和對外貿易多元化提供了條件。大西洋貿易圈則在17世紀中期荷蘭的主導下發展成為“非洲——歐亞”貿易和世界經濟分工的一個重要附屬部分,人口貿易和殖民地貿易不僅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貿易為主要內容、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是工業革命能夠持久進行的原動力,“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2、農業革命:市場的發展、14世紀黑死病導致的人口急劇下降和貨幣地租的盛行,使得14世紀末期農奴制在英國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農經濟的發展,即份地由佃冊持有農持有,但是其租佃權和份地所有權在持有農和領主之間界定不清;自由持有農擁有自己的土地;還有一部分公有地,歸屬也一直存在爭議。因此15世紀末羊毛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宗教改革和圈地運動的過程中,公有地和份地成為最先被侵蝕的對象,大租佃制經營在英國農村中也逐漸居于統治地位。農業勞動力的釋放、農業技術的改良和應用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消費品和原料,同時也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國內市場。

3、自由寬松的政治和經濟環境:首先是產權制度的建設。混亂的經濟狀態使得富者和貧者聯合起來爭取明晰的產權界定,于是在17、18世紀,英國政府相繼在層保護財產和合同、保護消費者的商品檢驗制度和價格控制制度、保護發明者的專利制度、保護投資者的制度、保護勞動者的評定工資制度、工廠法和濟貧法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其次是自由貿易制度的建設。這與當時的政權和盛行的經濟思想相關。1455-1485年的紅白玫瑰戰爭中,“中央及君主專制的都鐸王朝在舊封建貴族的地位強烈動搖、新貴族和資產階級還未強大到成為統治階級的時期出現了”[2]。由此,17至18世紀由于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長,政策出現了很大的波動性,議會民主制與對經濟活動的王室壟斷并存。直到1642年下議院擁有征稅權和廢除了王室壟斷之后,由于重商主義思想的影響,政府對市場仍有一定程度的干預。從19世紀20年代起,對輸出品的限制、東印度公司對印度貿易壟斷、谷物條例、航海條例的逐步廢除,才使得英國真正實現了自由市場制度。然而不容否認的是,與西班牙的專制統治相比,英國已經為資產階級提供了足夠寬松的政治和經濟舞臺。

4、金融證券市場的繁榮:英國保險公司操縱著對外貿易,對國際市場信息量的壟斷使得其在政治上的力量不容忽視。而隨著英國銀行業和外匯市場的發展,倫敦成為吸引歐洲人的金融市場[3],而阿姆斯特丹多邊支付體系的中心地位在18世紀也逐漸由英格蘭銀行所替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市場的中心,利率市場化、證券市場和中央銀行制度都在這個階段取得了重要的發展。金融資本也逐漸成為工業革命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柱。

5、人口:在工業化早期,人口在18世紀40年代在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停滯后開始增長,并在18世紀40年代加速,1811-1820年達到最大值,到1850年開始緩慢下降(表1)。而英國完全參與甚至代表著整個歐洲的第三次人口增長,人口的持續增長為工業化提供了可能。而且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由于在工業部門就業人員的大量增加和低廉的勞動力供給,使得圍繞工業區的城市化得以快速發展,英國接受的大量移民也極大的改變了人口的地理分布,從而產生了兩個變化:從東南到西北的人口密度轉變和加速的城市化[4]。潛在就業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和就業結構的轉變所帶來的國內消費品市場結構的調整,都成為英國工業革命的要素儲備。

6、自然資源:煤炭早在羅馬不列顛時代就已經用作燃料,但是到17世紀才成為主要能源,釀酒、漂洗、制鹽、煮皂等大量以煤炭代替木炭作為燃料。據J.U.納夫的統計,1551-1560年英國主要礦區煤產量約為21萬噸,1681-1691年已達296萬噸[5]。至18世紀20年代,英國煤的開采量大約占世界硬煤總開采量的87%,60年代占50%。毫無疑問,在家庭和工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