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23年做糧食貿易能賺錢嗎(現在玉米上漲,是豬多了,還是糧缺了?)

时间:2024-05-18 11:20:52 编辑: 来源:

半年飼養即可達到商品規格,在稻收后即可捕捉加工,捕大留小。將捕來的水蛭放入盛有5%~10%食鹽水的容器中,使其全部死亡,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凈,攤在竹簾或涼席上曬干即可出售。優質水蛭干的標準是:規格整齊,無雜質,含水率在20%以下。

(一)醫蛭的飼養管理

(1)用新鮮的豬、牛的凝血塊,于下午5~6點鐘投放在池邊,血塊一半浸入水中,一半留在岸邊,這樣即可引誘醫蛭吸食,又可防止水的污染。剩余的血塊要及時清除,防止發霉變質引起污染。每隔5天投喂一次。

(2)水質污染變臭時,要及時換水。換水時不要大量或全部換水,以防溫差變化較大,影響醫蛭的消化能力或引發其他病癥,要少量逐漸地換水,先放出少量舊水,再注入少量清水。

醫蛭個體較小,作為中藥使用飼養價值不大,因此其有關的養殖方法不多介紹。下面將重點介紹寬體金線蛭的飼養管理及注意事項。

(二)寬體金線蛭的飼養管理

(1)水質要求肥、活、清、含氧量充足。水肥度不夠時,可將少量的牛糞或雞糞等發酵后撒入池底,既保證了水的肥度,又使池底保持松軟。但水不能過肥,過肥時,容易缺氧。發現水質惡化時,要及時逐漸更換以部分凈水。為防止水質惡化,正常養殖時,注水和出水速度相均,使池水處于極微流的狀態下。

(2)投喂食物。幼苗期即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水面潑灑豬血或牛血,供小水蛭吸食,5月下旬后向水池中投放活的河蚌或田螺供水蛭吸食。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50克重的河蚌100只左右。投放量少,不夠水蛭吸食,投放量多,易導致缺氧或與水蛭爭奪空間,每半月向水面潑灑豬血或牛血一次,供水蛭吸食或河蚌濾食,每2個月補投河蚌30只。

(3)池水溫度應保持在15℃~30℃,低于10℃時停止攝食,高于35℃時,表現煩躁或逃跑。水溫較高時,可適量注水提高水位,以調節水溫,也可增加換水量。

(4)防治農藥、化肥及水質污染。寬體金線蛭的耐污性和抗藥性都差,池水中含有028×10-6濃度的升汞或014×10-6濃度的硫酸銅即可殺死它,因此養蛭池周圍的農田最好不打藥并少用化肥。同時,不要有生活污水或有機廢水滲入、排入養殖池內。

(5)注意防逃。條件不適時,水蛭會逃跑。要經常巡塘,發現逃跑水蛭要及時捉回并采取相應的防逃措施。對進入生石灰溝內死亡的個體要及時撿回涼干,備作藥用。在陰天或雨天注意巡視池周,防止水蛭大量逃跑。

(6)設立圍網,防止蛙、蛇、鼠類捕食。為防止鳥類特別是水鳥捕食,可在池周圍設定1~2個稻草人恐嚇。

(7)保持水邊土壤濕潤。特別在4~5月份,水蛭正處于繁殖季節,要經常在岸邊噴水,保持土壤潮濕,防止土壤干燥和板結,為水蛭的交配、產卵創造良好的條件。

(8)冬季越冬期間要防止水蛭受凍害。水蛭多在淺土或枯草樹葉下越冬,很易因突變的寒冷天氣受凍而死。為此,越冬時在池邊近水處加蓋一些草苫或玉米秸稈等,并適量提高池水的水位。

一般經過6個月的生長,早春放養的幼苗到10月份即可長成與成體一樣大小,然后就可捕撈加工了。需要留種時,選擇個體較大,生長健壯的留種,一般每667平方米留種15~20千克即可。將留下的水蛭種集中放入到育種池中越冬,越冬前要把水放掉,池面和池周圍加蓋草苫或秸稈防凍并保持泥土濕潤。也可帶冰越冬,但一定要將池水適當加深,防止完全結冰凍實。

臺灣缺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飼料價格高漲、禽流感疫情暴發、氣候變化影響產量、蛋商剝削蛋農利益。

1、飼料價格高漲。由于國際市場上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加上運輸成本增加,導致臺灣飼料價格居高不下。

2、禽流感疫情暴發。自2021年12月以來,臺灣多地陸續發生禽流感疫情,導致數十萬只家禽被撲殺或死亡。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彰化縣和云林縣等中南部地區的蛋雞養殖場。據統計,截至2023年2月23日,全島累計撲殺或死亡的家禽達到508萬只。

3、氣候變化影響產量。由于冬季寒流、氣候溫差大等因素影響,造成不少雞只折損或生理紊亂。據養雞協會統計,2022年1月份,全島平均每日產蛋率為729%,比前一月下降了37個百分點。

4、蛋商剝削蛋農利益。由于市場供需失衡、政府監管不力等原因,部分蛋商利用其壟斷地位壓低收購價、提高銷售價、囤積居奇等手段牟取暴利,并逼迫蛋農簽訂不公平合約或接受低廉回收價等方式剝削蛋農利益。

對臺灣的經濟和社會造成的影響

1、食品業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尤其是烘焙、餐飲等依賴雞蛋的行業。由于缺蛋,不少食品業者被迫提高成本、降低產量、使用替代食材或取消部分產品。例如,一些烘焙店不敢接大單,只能現做現賣;一些餐廳取消了蛋包飯、蛋炒飯等菜色;一些面包店使用豆漿或玉米粉代替雞蛋。

2、民眾生活受到了影響,尤其是低收入群體和老年人。由于缺蛋,不少民眾抱怨買不到平價雞蛋,或者只能買到質量差、規格小的“疫蛋”(因禽流感而產出的次品)或“核蛋”(因核輻射而受污染的食品)。

3、政府信譽受到了質疑,尤其是農委會和經濟部門。由于缺蛋,不少民眾和專家批評政府預測失準、監管不力、應對遲緩等問題,認為政府沒有有效保障島內糧食安全和穩定供應。

社會經濟?

中國的疫情已近尾聲,經過全國上下的艱苦努力,總算基本渡過難關。此次疫情來勢兇猛,中國政府采取的斷然隔離措施很到位,加之正值春節放假,整個社會經濟生活基本處于停頓狀態,對經濟造成的損失,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極其慘重的。僅就全國范圍內的企業停工停產以及春節消費黃金期的完全停頓,其損失就是極其高昂的。我們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來簡單分析一下,就不難得出結論。

從宏觀上來看,疫情相當于使中國經濟停滯了一個季度。2019年中國的GDP是99.1萬億元,按照正常的發展速度,哪怕中國經濟今年只增長5%,也會超過100萬億元。在第一季度顆粒無收的極端情況下,就減少了25萬億元;在此基礎上打一個對折,就是12.5萬元;再打一個對折,也有6.2萬億元,相當于減少了一個正常年份的增加值。保守估計,疫情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的損失應當在5—10萬億元的范圍之內,約占中國GDP總量的5—10%。

從中觀上來看,除了保證14億人口的基本吃穿用度的企業和行業,包括能源、電力、交通、醫療用品、食品、供水等,許多企業和行業都停工停產了。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首先是餐飲業,由于存貨受損,加上租金和員工工資等剛性支出,遭受了階段性的毀滅性打擊。嚴重依賴線下的服務業,如旅游、娛樂、航空、零售等,也受到了嚴重打擊,出現了收入大幅度下降的“斷崖效應”。201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業實現銷售額1.005萬億元,旅游業收入0.514萬億元。2020年春節長假,消費幾乎停擺。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比上年同期下降近73%。餐飲業受沖擊后,隨之而來的,食品糧油加工業和裝備制造以及其他原材料供應企業都被連累。受工人返程、工廠延遲復工等原因的影響,導致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等也陷入停滯狀態。總體而言,從受沖擊的程度來看,民企大于國企,小微企業大于大企業,農民工大于正式員工。

從微觀上來看,企業的損失可以算細賬。筆者有一位企業家朋友,就算了這樣一筆賬:“制造業一年最多300個工作日,疫情多放假15天,占5%,一年產值減少5%,而房租、人工、庫存、五險一金等成本卻不減。很多制造企業一年利潤也就5%,這一年差不多就白干了。”新潮傳媒集團復工第一天,作為自救手段的第一條,就宣布裁員500人。其董事長說,賬上盡管還有近10億元現金,但如果收入歸零,也只能活六、七個月。該集團的其它措施包括:高管帶頭降薪20%,危機期間不拿績效工資,“兄弟姐妹們,蹲下,是為了更好地起跳”。

上述冷冰冰的數字背后,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狀況。疫情之下,影響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看到的裁員或倒閉企業,還有廣大的上下游的供應鏈與代理商,更有成千上萬的員工與家庭,牽一發而動全身。這些無形的損失,一方面是損失,另一方面是也激勵千千萬萬的勞動者鼓起勇氣、再次創業的巨大精神動力,任何的企業、政府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們,都不要忽視這股無形而強大的力量!

社會經濟的運行,自有其客觀規律,諸如疫情之類的“例外因素”會產生影響,但不會從根本上動搖經濟運行的內生因素。有一種所謂“災難經濟學”或“戰爭經濟學”的說法,就是災難和戰爭類似于“破窗理論”中的那塊玻璃,將其打碎,就可以啟動經濟發展。這種說法,來源于凱恩斯的“挖坑理論”:“如果我們的政治家們由于受到古典學派經濟學的影響太大,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那么建造金字塔、地震、甚至戰爭都可以起著增加財富的作用”。這種理論,充其量只是一種對現象的描述,并沒有觸及經濟發展的內生因素。具體說來,經濟發展源于三大內生因素:一是由于人的吃穿用度等客觀剛性需求而促使勞動者更加迸發出其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潛力,也就是人力資本的因素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最活躍的決定性因素;二是作為社會經濟增長平臺的企業組織,也是勞動力發揮創造性的載體,一定會發揮組織勞動力和社會其它資源進行生產的驅動作用,這就是市場的那只“看不見的手”;三是政府對經濟的強力干預,隨之而來的一些政策措施可以對經濟起到啟動和牽引的效果,這可視為政府伸出的那只“看得見的手”。只要有了勞動力、企業和正確有效的政策措施這三大經濟內生因素,社會經濟一定會在短期內啟動并加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有可能出現六大社會經濟效應。

一是被壓抑的消費和生產能力釋放所產生的“彈簧效應”。

這幾天,全國范圍的復工潮洶涌,這是在響應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的主題。那次會議強調,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會議指出,要選好投資項目,加強用地、用能、資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會議特別強調,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從宏觀上看,中央的上述要求和相關政策走向,勢必會使被疫情壓抑的消費和生產能力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由此而出現一個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的局面,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彈簧效應”。

靜止的彈簧是毫無力量的,而施加越多的壓力,它向上的彈力就會越強,這就是“彈簧效應”。這種效應在生活和工作中隨處可見,它的核心要義就是,某一事物受到的環境壓力越大,其自身的爆發潛力和空間也就越大;受到的環境壓力越小,其自身的爆發潛力也越小。一場大的災難,必定蘊含了一些新的能量。此次疫情,對中國的考驗亙古未見。以城市和省區為單位進行全國范圍的隔離和延長假期,相當于對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的社會經濟施以極大的反向壓力,一旦這種壓力消除,它所產生的“彈簧效應”將是極其明顯而力量巨大的。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大范圍、大幅度推開,有可能會出現“四搶”的現象:搶勞動力、搶原材料、搶銀行貸款、搶市場客戶。由此會導致各方面的價格上漲,幾個月之后待一切恢復常態,價格也會慢慢回落。這就既需要政府推出的政策有針對性和持續性,更需要微觀層面的企業對宏觀大勢和中觀政策走向有比較清晰而精準的把握,從而未雨綢繆,根據行業和企業自身的特點,及早采取行動,把“四搶”所導致的負面影響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二是公共衛生應急預防體系建立后形成冗余度的“過度補償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