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ins共享賬號什么意思啊(直播邊框素材圖-如何產出ins聊天內容)

时间:2024-05-24 04:45:00 编辑: 来源:

9; )) # 科學計數法. 默認保留6位小數:1.234568e+08

print(format(123456789, '0.2e' )) # 科學計數法. 保留2位小數(小寫):1.23e+08

print(format(123456789, '0.2E' )) # 科學計數法. 保留2位小數(大寫):1.23E+08

print(format(1.23456789, 'f' )) # 小數點計數法. 保留6位小數:1.234568

print(format(1.23456789, '0.2f' )) # 小數點計數法. 保留2位小數:1.23

print(format(1.23456789, '0.10f')) # 小數點計數法. 保留10位小數:1.2345678900

print(format(1.23456789e+3, 'F')) # 小數點計數法. 很大的時候輸出INF:1234.567890

bytes() 把字符串轉化成bytes類型

bs = bytes("今天吃飯了嗎", en買粉絲ding="utf-8")

print(bs) #b'\xe4\xbb\x8a\xe5\xa4\xa9\xe5\x90\x83\xe9\xa5\xad\xe4\xba\x86\xe5\x90\x97'

bytearray() 返回一個新字節數組. 這個數字的元素是可變的, 并且每個元素的值得范圍是[0,256)

ret = bytearray("alex" ,en買粉絲ding ='utf-8')

print(ret[0]) #97

print(ret) #bytearray(b'alex')

ret[0] = 65 #把65的位置A賦值給ret[0]

print(str(ret)) #bytearray(b'Alex')

ord() 輸入字符找帶字符編碼的位置

chr() 輸入位置數字找出對應的字符

ascii() 是ascii碼中的返回該值 不是就返回u

print(ord('a')) # 字母a在編碼表中的碼位:97

print(ord('中')) # '中'字在編碼表中的位置:20013

print(chr(65)) # 已知碼位,求字符是什么:A

print(chr(19999)) #丟

for i in range(65536): #打印出0到65535的字符

print(chr(i), end=" ")

print(ascii("@")) #'@'

repr() 返回一個對象的string形式

s = "今天\n吃了%s頓\t飯" % 3

print(s)#今天# 吃了3頓 飯

print(repr(s)) # 原樣輸出,過濾掉轉義字符 \n \t \r 不管百分號%

#'今天\n吃了3頓\t飯'

2. 數據集合

字典:dict 創建一個字典

集合:set 創建一個集合

frozenset() 創建一個凍結的集合,凍結的集合不能進行添加和刪除操作。

3. 相關內置函數

len() 返回一個對象中的元素的個數

sorted() 對可迭代對象進行排序操作 (lamda)

語法:sorted(Iterable, key=函數(排序規則), reverse=False)

Iterable: 可迭代對象

key: 排序規則(排序函數), 在sorted內部會將可迭代對象中的每一個元素傳遞給這個函數的參數. 根據函數運算的結果進行排序

reverse: 是否是倒敘. True: 倒敘, False: 正序

lst = [5,7,6,12,1,13,9,18,5]

lst.sort() # sort是list里面的一個方法

print(lst) #[1, 5, 5, 6, 7, 9, 12, 13, 18]

ll = sorted(lst) # 內置函數. 返回給你一個新列表 新列表是被排序的

print(ll) #[1, 5, 5, 6, 7, 9, 12, 13, 18]

l2 = sorted(lst,reverse=True) #倒序

print(l2) #[18, 13, 12, 9, 7, 6, 5, 5, 1]

#根據字符串長度給列表排序

lst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def f(s):

return len(s)

l1 = sorted(lst, key=f, )

print(l1) #['one', 'two', 'six', 'four', 'five', 'three']

enumerate() 獲取集合的枚舉對象

lst = ['one','two','three','four','five']

for index, el in enumerate(lst,1): # 把索引和元素一起獲取,索引默認從0開始. 可以更改

print(index)

print(el)

# 1

# one

# 2

# two

# 3

# three

# 4

# four

# 5

# five

all() 可迭代對象中全部是True, 結果才是True

any() 可迭代對象中有一個是True, 結果就是True

print(all([1,'hello',True,9])) #True

print(any([0,0,0,False,1,'good'])) #True

zip() 函數用于將可迭代的對象作為參數, 將對象中對應的元素打包成一個元組, 然后返回由這些元組組成的列表. 如果各個迭代器的元素個數不一致, 則返回列表長度與最短的對象相同

lst1 = [1, 2, 3, 4, 5, 6]

lst2 = ['醉鄉民謠', '驢得水', '放牛班的春天', '美麗人生', '辯護人',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lst3 = ['美國', '中國', '法國', '意大利', '韓國', '日本']

print(zip(lst1, lst1, lst3)) #

for el in zip(lst1, lst2, lst3):

print(el)

# (1, '醉鄉民謠', '美國')

# (2, '驢得水', '中國')

# (3, '放牛班的春天', '法國')

# (4, '美麗人生', '意大利')

# (5, '辯護人', '韓國')

# (6,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日本')

fiter() 過濾 (lamda)

語法:fiter(function. Iterable)

function: 用來篩選的函數. 在filter中會自動的把iterable中的元素傳遞給function. 然后根據function返回的True或者False來判斷是否保留留此項數據 , Iterable: 可迭代對象

搜索買粉絲頂級架構師后臺回復“面試”,送你一份驚喜禮包。

def func(i): # 判斷奇數

return i % 2 == 1

lst = [1,2,3,4,5,6,7,8,9]

l1 = filter(func, lst) #l1是迭代器

print(l1) #

print(list(l1)) #[1, 3, 5, 7, 9]

map() 會根據提供的函數對指定序列列做映射(lamda)

語法 : map(function, iterable)

可以對可迭代對象中的每一個元素進行映射. 分別去執行 function

def f(i): return i

lst = [1,2,3,4,5,6,7,]

it = map(f, lst) # 把可迭代對象中的每一個元素傳遞給前面的函數進行處理. 處理的結果會返回成迭代器print(list(it)) #[1, 2, 3, 4, 5, 6, 7]

和作用域相關

locals() 返回當前作用域中的名字

globals() 返回全局作用域中的名字

def func():

a = 10

print(locals()) # 當前作用域中的內容

print(globals()) # 全局作用域中的內容

print("今天內容很多")

func()

# { 'a': 10}

# { '__name__': '__main__', '__doc__': None, '__package__': None, '__loader__':

# <_frozen_importlib_external.SourceFileLoader o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