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WTO與中國對外貿易(加入WTO后我國對外貿易新政策是什么)

时间:2024-05-20 04:27:04 编辑: 来源:

>9%;實際使用外資金370

9億美元,下降9

2%

吸引外資的下降,與我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不適應變化了的國際投資形式有關

由跨國公司推動的經濟全球化在1999年得到了加速發展,跨國并購成為全球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占全球直接投資的60%以上,其中90%的跨國并購發生在美歐等發達國家之間

為適應全球化的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正放寬一些限制,為促進外資流入提供優惠措施

由于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結構不能完全適應國際競爭,特別是由于立法和國內體制的原因,我國目前還不能有效利用外國直接投資中最大的一塊——跨國兼并和收購

目前,我國正在采取措施,適應國際資金流動特點,加大利用外資力度

同時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水平和效益

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有利于我國通過世界貿易組織保護我國合法權益世界貿易組織通過制定和實施各種協議規則,反映和保護各國的應得利益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根據成員國的權利規定,有權參加討論和制定各種協定與規則,在討論中可以廣泛反映發展中國家和中國的利益要求

通過參加世界貿易組織的各種活動,也可以把世界貿易組織作為一個講壇,廣泛宣傳我國的經濟貿易政策,促進各國之間的交流

一旦發生貿易爭端,我們也可以通過世界貿易組織獲得合理的解決,保護我國的正當利益

以反傾銷問題為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就有利于取消國外對我施行反傾銷的歧視待遇

目前世界上有83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反傾銷法

反傾銷法具有積極和消極雙重特征,這就導致了它在國際貿易中產生積極和消極的雙重作用

正確運用反傾銷法,把它控制在消除價格歧視、保障公平競爭的限度內,使它真正成為抵制傾銷的手段是有積極意義的;濫用反傾銷法,成為一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就會產生阻礙各國貿易發展的消極作用

據統計,1969—1995年全世界范圍內發生的反傾銷案件已達3 108件,其中1/3以上的案件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

全球遭致反傾銷的產品種類已超過3 000種,因此而影響的貿易額達千億美元以上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外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如影隨形,其來勢之猛、速度之快是世界上不多見的

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對我國出口產品進行的反傾銷調查的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一直呈現增長的趨勢

截至1998年底,23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出口產品提起了

327起反傾銷指控

1999年剛剛開始,歐盟就對我出口的黃磷、CD盤塑料盒、碳化硅,秘魯對我出口的鞋類進行反傾銷調查

阿根廷也決定對我出口的鞋類和木質衣架進行反傾銷訴訟

嚴重影響了我國出口貿易的正常發展,使我國出口產品面臨著國外反傾銷的巨大壓力

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國外對我實施歧視性的政策

為引導國際反傾銷法的積極作用,遏制其消極作用,我國在加快自身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國內相關立法的同時,必須善于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

就自我保護而言,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為發展中國家所做的“特別考慮”,是對抗歐美國家對我國實施歧視性反傾銷措施的有效工具

“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等原則和1994年《反傾銷守則》新的“日落條款”,都是可利用的抗衡手段

該“日落條款”規定:任何反傾銷稅必須自征收日起五年內終止,除非有關當局在審查中斷定繼續征稅為防止損害的繼續或再次發生所必須

另外,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在有利于促進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進一步完善,積極推進世界貿易組織反傾銷爭端機制運作的同時,還可用世界貿易組織逐步完善的各種政治方法、法律方法和準法律方法的綜合性爭端解決機制,來抵制發達國家用歧視性的國內法律方法處理與我國的貿易爭端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還可積極促進世界貿易組織反傾銷法的健康發展和公平實施

因為,只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才能真正參與世界貿易組織的反傾銷立法,努力將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思想和原則貫穿在世界貿易組織的反傾銷法的總體框架中,促進各項原則的具體化

并能借助世界貿易組織在國家間協作和國際貿易中的特殊地位,加強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對各締約國的約束力,發揮世界貿易組織法律體系的主導性作用,督促和迫使一些國家放棄歧視性反傾銷政策和改善國內立法

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于為祖國和平統一奠定經濟基礎隨著香港、澳門順利回歸,以及中國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基本結束,我國盡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政治意義

中國香港、澳門均已是正式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而作為享有完全主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仍是非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二者對比的巨大反差效應在國際多邊外交層面中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中央政府對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的主權意識

中國臺灣當局早在1990年初就提出以“臺澎金馬”單獨關稅地區加入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從戰略高度視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為其最重要的國際活動平臺

目前,談判已進入尾聲

中國臺灣力圖先于祖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而1992年9月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理事會關于“中先臺后”的諒解,也日益受到沖擊

如果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遙遙無期,則中國臺灣當局先于祖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果真如此,則我國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和形象將會受到嚴重損害

祖國大陸能夠盡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是十分有利的,無論對港澳臺還是祖國大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利益

(1)有利于提高我國政府在國際上的地位;(2)可以加強與港澳臺的合作,充分利用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資格,維護四方共同的利益;(3)可在世界貿易組織體制內,加快實現與中國臺灣的“三通”;(4)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極大促進四方的經濟合作,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加深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關系,加強互補性,達到共同繁榮

在談到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重大意義時,有必要強調如下幾個問題:(1)本書所分析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對中國帶來的有利影響或機遇,都是事關中國命運的戰略利益所在,是歷史性的機遇

過去我們已錯過了太多的歷史機遇,這次我們能夠抓住機遇,發展自己,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2)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戰略利益的獲得,大好機遇的掌握,都是以我國的實力為基礎的,都是靠我們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原則通過斗爭得來的

(3)這里我們只談到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有利的方面

實際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僅對中國有利,對美國、對其他成員、對世界貿易組織、對世界貿易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不僅中國需要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更需要中國,沒有中國參加的世界貿易組織,根本不成其為“世界”貿易組織

(4)權利與義務是平衡的,利與弊是并存的

當我們得到歷史機遇獲得巨大戰略利益時,要看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必然也會給我國帶來巨大的挑戰和沖擊,我們要付出必要的代價

重要的是要正確認識這些挑戰與影響,早謀對策,有效保障我國國家利益,推動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談談中國對外貿易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談談中國對外貿易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中國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一、對外貿易在一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國際貿易已成為一國國民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一國國民經濟整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二、對外貿易在一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1)對外貿易,是一國的對外商品交換。

(2)對外貿易對一國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各國發展對外關系的紐帶和手段。

具體講,對外貿易的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互通有無,調劑余缺。

第二,節約社會勞動,增加生產總量。

第三,可以阻止利潤率下降趨勢。

第四,是發展對外關系的紐帶和手段。

對外貿易是各國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在一定情況下,對外貿易也可以成為各國進行政治斗爭的重要手段。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對外貿易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什么(對外貿易概論)

:doc88./p-906533468463.

我國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一、對外貿易在一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國際貿易已成為一國國民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一國國民經濟整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二、對外貿易在一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1)對外貿易,是一國的對外商品交換。(2)對外貿易對一國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各國發展對外關系的紐帶和手段。具體講,對外貿易的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互通有無,調劑余缺。第二,節約社會勞動,增加生產總量。第三,可以阻止利潤率下降趨勢。第四,是發展對外關系的紐帶和手段。對外貿易是各國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在一定情況下,對外貿易也可以成為各國進行政治斗爭的重要手段。管理貿易的含義在經濟學的教科書中,很少有關于管理貿易(managed trade)這一概念的定義,經濟學家們亦有意避免這一概念,因為在他們看來,管理貿易是等同于保護主義的。因而在經濟學界長期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不同背景、不同政治傳統的經濟學家們在支援自由貿易和反對貿易保護(及管理貿易)這一點上卻出奇地一致然而,現實中的國際貿易遠不是純粹的自由貿易, *** 控制或管理貿易以各種形式存在,即使是倡導自由貿易的GATT/WTO,其規則及活動也是就 *** 的貿易政策進行談判和協調,GATT/WTO成員各種貿易決策以及判斷貿易活動的公平與否都無一例外地嚴重受到 *** 或多邊規則的影響。另一方面,現實中的國際貿易也并非完全的貿易保護,貿易活動的基本決定力量仍然是市場機制, *** 的各種貿易政策的選擇和實施會影響甚至阻礙市場機制的作用,但終究不能取代市場力量。現實中的國際貿易是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的混合,那么,該用什么概念來表述現實的國際貿易形態呢?如果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的話,管理貿易其實就是現實中國際貿易形態的真實反映。管理貿易的一種定義是指“ *** 對私人的國際貿易[活動]實行高度的管制”,或者是“由 *** 政策控制、引導或管理的貿易”。這種狹義的定義強調 *** 政策對貿易的影響。泰森(L.Tyson)以美國高科技產業為例指出了管理貿易背后的政策原因,包括促進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實力、改進高科技貿易的管理、支援貿易收支調整、以及緩解保護主義帶來的壓力。根據另一種更廣義的定義,“管理貿易是指不在競爭條件下、不按邊際成本定價的貿易”。[17]這一定義把管理貿易的原因擴充套件到 *** 政策之外所有導致貿易偏離市場機制的因素,包括行業、企業控制和管理貿易的行為。克勞斯(L. Krause)指出,新自由主義關于貿易商品及服務在競爭性市場按照邊際成本定價、比較優勢決定于比較成本、以及自由和無限制地貿易使各國及世界福利最大化的論點是理想化了的理論,現實中大部分國際貿易并不屬于這種型別。大多數的商品和服務生產的平均成本是遞減的[即存在規模經濟],以這時的邊際成本定價是不可能的。定價其實是企業的一種戰略決策,為占領市場份額的進取性定價和為保護利潤水平的保守性定價是不相同的,因此一個國家在某種產品上成為出口者還是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