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上海嘉佑貿易有限公司(歷史上包姓的名人)

时间:2024-05-14 11:19:59 编辑: 来源:

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衛等國歸附,并遷都瑯琊(今山東膠南南),與齊、晉諸侯會盟,經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

“有志者,事競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9、齊白石

這位在近代中國畫壇享有盛名的藝術大師也是起步晚,基礎差。齊白石從小家境貧困,世代務農,僅在12歲前隨外祖父讀過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種田,什么活都干,12歲學木匠,15歲學雕花木工,掙錢養家。27歲才開始正式學畫畫。這個時候所有人恐怕連他自己也不會想到,日后會成為一代大師,獲得一連串的榮譽。

齊白石什么時候可以稱的上“成”字不太好說,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時候已經小有名氣,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歲后開始大膽突破自己,轉變畫風后才從此聲名大振。

1949年當選中國文聯委員、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委員。1952年聘為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文史館研究館員、北京中國畫研究會主席、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曾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授予“通訊院士”榮譽狀。1956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1957年,擔任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同年9月16日謝世。卒年95歲。

10、蘇洵

據說蘇洵年輕時,讀書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幫“狐朋狗友”賽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歲方有覺悟,于是發憤學習。學了一年多,自以為差不多了,就去考進士,結果沒有考中。這才使他認識到,學習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從此,他謝絕賓客,閉門攻讀,夜以繼日,手不釋卷。如此發憤攻讀了五、六年,終于文才大進,下筆如有神,頃刻數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托有病,不肯應詔。嘉佑五年(52歲),任為秘書省校書郎。

拓展閱讀: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傳奇人物

一、中國期貨行業祖師爺:榮宗敬

1919年,日商已經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取引所(即期貨交易所),日本人借經營面粉、麥麩、棉花的期貨交易等,控制原料與成品價格,最終轄制中國商人。五四運動爆發后,國內掀起抵制日貨的風潮,榮宗敬借機聯合其他實業家和商人,于1920年3月1日把上海機制面粉公會貿易所改組為中國機制面粉上海交易所,并于8月14日正式對外營業。

這是中國人在上海建立的首家期貨交易所,經辦面粉、麩皮期貨交易。不久,榮宗敬又趁熱打鐵,于1921年成立紗布交易所在上海正式掛牌,經辦棉紗期貨交易。從此,奪回了面粉和紗布期貨價格主導權。由此可見,榮氏真正實現了產業金融兩開花,不愧為中國本土期貨的祖師爺。榮宗敬不僅炒大宗商品,甚至還從事外匯交易:五卅事件之后,國內再次掀起抵制日貨的運動。他抓住機會,上演了一波做空日元的操作,最后凈賺400萬大洋,而幾大日本財團則損失慘重。

二、中國期貨行業的拓荒者:田源

經過數年積累,上世紀80年代末,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部主任的田源開始積極進行期貨市場研究,并提出了建立期貨市場的設想。1986年,田源作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考察團成員訪問美國,深入考察了美國期貨市場。從美國考察回來后,田源就將期貨市場研究列入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重點課題,并上報國務院領導。不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國家體改委聯合組建了期貨市場研究工作小組,田源擔任組長。該小組工作的成員,不少后來成為了中國期貨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常清,現任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金鵬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玉辰,現任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此后,中國期貨市場工作小組開始逐步推動在中國建立期貨市場。并聯合8個部委,形成在鄭州進行期貨市場試點的報告上報國務院審批。中國期貨市場在鄭州試點就這樣定下來了。

三、中國第一批期貨操盤高手:弓偉

弓偉為中國第一批期貨操盤高手,90年代曾以人工高頻交易叱咤于綠豆合約、橡膠合約;2002年后開始轉戰外匯,2008年孤身一人奔赴芝加哥、紐約,任職于著名海外對沖基金公司,從事外匯交易;先后盈利上億元;聲震海外交易所;第一年在美國CME交易所,他是盈利最多的散戶,CME老總很吃驚,請他去聊聊,他當眾表演短線,不一會兒功夫賺了萬把美金。2014年,通過招商基金發行全球對沖基金,成為通過基金QDII通道進行跨境交易的先行者。他為人慷慨豪邁,好喝酒,不幸的是天妒英才,弓偉先生于2014年8月25日晚7時因病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43歲!弓偉先生窮其一生專注于交易的研究和實踐,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很可惜,全網都沒有找到一張弓偉的照片。

四、葛老大: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尊號“葛老大”,2000年開始做期貨,兩次爆倉,2004年迅速崛起,成為期湖中一代梟雄。血風腥雨十幾載,自稱“沒有對手”,渴望挑戰葉大戶。六年來年均收益率120%,,不講規則,被罰1000萬。目前資產已達120億。

五、中國的索羅斯:葉慶均

葉慶均,現任浙江敦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畢業于鞍山鋼鐵學院。03年以10萬起家,08年身價已過50億,創造了幾萬倍的投資收益,在期貨市場樹立起第一大佬的江湖地位,已創造順其者未必能贏、逆其者必虧的神話。目前身價百億,是中國的索羅斯,國內期貨界已無能超越他之人。

六、濃湯野人:林廣袤

林廣袤,江湖稱號“濃湯野人”,專職做棉花,被稱為棉花奇人。2010年做多棉花,11年反空棉花,從600萬做到20億;2012年做多棉花,遭受重大虧損,在上海青澤投資公司成立之際,承認虧約7億。此后,野人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近期總結失敗原因:大賺之后信心過度膨脹,自以為已無所不不能,想承擔國家才能承擔的重任。

七、農民哲學家: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出身,曾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開始做期貨,前兩年從5萬起步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傳奇人物,不看任何技術圖表、不做任何技術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場、指導操作方向和節奏,擁有最純粹最樸素的投資思想,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八、黃大哥:黃偉

黃偉,資本大鱷,尊號“黃大哥”。91年拿2萬從股市中賺了第一桶金,后轉戰期貨。后在商品期貨中賺了10億。94年開始投入房地產行業,目前控股3家上市公司,身價達220億。為人低調,目前仍玩期貨,2012年從螺紋、銅上賺了5億左右。

九、短線大師:張文軍

92年開始投資銀行債券,初涉金融市場。93年4月,應聘到大連首家國際期貨公司,成為大連期貨業首批經紀人之一。后擔任過多家公司的業務經理、投資顧問、操盤手。96年開始個人期貨投資,10萬元,到收益超過千萬元,僅用了短短的5年時間(1997-2001)。從1999年開始,其個人賬戶成交量連年位居大商所第一(2001年達300多萬手),受到大商所的嘉獎。

十、投資界“勵志哥”:林軍

人稱投資界“勵志哥”,從三千元入市到坐擁幾十億。同濟大學MBA,上海鴻凱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香然會金融俱樂部董事長、上海億信偉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1992年開始進入中國股市,在市場摸爬滾打二十多年,經歷過期銅大牛市、A股大牛市、大豆大牛市、金融危機引發的商品崩 盤以及救 市帶來的牛市盛宴。在跌跌撞撞中,林軍從3000元的入市資金到現在坐擁幾十億資產,并把自己的收藏興趣與投資相結合。

;

媽祖的故事.

【簡介】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托于神靈的保佑。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還立天妃神位供奉。

相傳媽祖的真名為林默, 林默娘,誕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媽祖為福建莆田九牧林六房之后。

【生平】

媽祖誕生于宋建隆元年(960)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十分盼望再生一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一個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巖石都發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閑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后,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愿。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兇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少礁石,在這海域里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傳說,他們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聽見空中有一陣陣悅耳的音樂……。

從此以后,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馳,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國家祀典。

媽祖逝世時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祖廟于天圣年間(公元1023-1032年)擴建,日臻雄偉。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并擴建廟宇。至清康熙時,已形成了具有五組建筑群的“海上龍宮”。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筑群已廢圯,現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規模較小。近年來,湄洲祖廟進行了大量的復原修建工作,已初具規模。莆田湄洲島的上媽祖廟,天津的天后宮,澳門的媽祖閣,臺灣北港的朝天宮和鹿港媽祖廟為我國天后宮有名的大廟。

【媽祖的地位】

祖在宋,元,明,清受到的國家祀典就達36次,其最長封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佑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后來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時,“經禮部核議,以為封號字號過多,轉不足以昭鄭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澳門的英文Maca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