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會展經濟專業怎樣(文科生大學有什么專業?)

时间:2024-06-09 03:19:54 编辑: 来源:

高校招生中,需要外語口試的院校和專業主要集中在,外語類和經貿類。具體專業大致有:語言類的英語、法學、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等,國際經濟與貿易、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對外漢語、翻譯、法學等等。

當然不是所有院校的上述專業都需要外語口試成績,具體要看當年各校的招生章程。例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中就明確規定:“報考我校所有專業均需加試外語口試(個別省市不加試外語口試除外),口試的組織以及口試內容和成績由考生所在地招生部門負責。”

怎么能知道,哪些院校的哪些專業是必須要加試外語口語的呢?這里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要提醒大家知道。五月份發到考生家長手中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中會詳細介紹哪些專業需要口試成績,因此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報。

知道口試成績后怎樣填志愿

高考外語口試一般都在填報高考志愿前進行,考生更早知道口試成績,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就更有主動性了。成績不合格的考生填報志愿時可以避開相關專業,從而避免志愿選報失誤。

因為在錄取時,不同學校及相關專業對考生外語口試成績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因此各位考生和家長應多了解自己想報考的專業對外語口試成績有什么要求,如:某學生所報讀的外語專業需要口試成績5分,但自己卻考到2分,這樣就不要報考這個專業,以免落榜。

問題六:哪些專業需要考英語口語 不是說具體那個專業,有的很明顯要考的,例如外語系 涉外相關專業,但是還有其他很多專業跟學校有關,同一個專業,有的學校要求有口語成績,有的學校又沒有要求,不能一概而論!

我建議你仔細翻翻2011年的《報考指南》,現在基本都下來了,上面有各個高校明確的規定。如果規定要口語的,而你沒有那是不行的!

問題七:什么專業需要英語口語測試成績? 建議不要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抓住的機會。外貿類、涉外的、商務外語,口譯、同聲傳譯、外語廣播類、電視廣播類,具體的要看招考院校了。

問題八:什么專業需要英語口試 1、 外國語學院的的大部分專業: 如:北京外國語學院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 西安外國語學院

2、 外國語種(小語種:如日語、俄語、韓語等)

3、 外交學(國際組織)

4、 國際經濟與貿易

5、 對外漢語

6、 法學

7、 國際商務

8、 會展經濟與管理

9、 會計學

10、 行政管理

11、 金融學

12、 保險

13、 工商管理

14、 英語教育

15、 商務英語

16、 翻譯

17、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IT項目管理)

問題九:哪些專業需要英語口語考試 高考英語口語測試,測試成績供高校錄取時參考,

1.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要參加的,(規定的:)

2.報名之后不去考(即缺考)將會很大的影響你的高考錄取,(最好還是去考,不是很難,加油吧:)

3.高考口試沒通過(或者成績不太好),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考錄取的,但如果你高考英語或其它科目筆試成績還可以,一些高校可能還是會根據專業錄取你的,所以不要太擔心(自己盡力考試就好了:)

高考英語口試考生守則-可以看看:)~

jde.sh/ZHAOBAN/shownews.asp?NewsID=54

高考英語口試應試技巧

高考英語口試的目標是測試考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其中包括朗讀能力、會話能力、描述能力和表達思想的能力。

高考英語口試由五大題組成:

(1)朗讀 10%

(2)快速應答 10%

(3)情景提問 20%

(4)談話 30%

(5)看圖說話 30%

詳細的可以看這里:)~~

srjyw/bencandy.php?fid=14&id=1208

問題十:都是什么專業需要口試呢? 50分 外語專業,播音,主持專業

會展旅游的產業管理模式是怎樣的?

[歷史資料]中國會展旅游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來源:買粉絲://hi..買粉絲/wangjinghua

會展業,包括會議業、展覽業和獎勵旅游業,是世界上一個非常巨大的產業,根據國際展覽業權威人士估算,國際展覽業的產值約占全世界各國GDP總和的1%,如果加上相關行業從展覽中的獲益,展覽業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則達到8%的水平。 國際會議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據國際會議協會(ICCA)統計,每年國際會議的產值約為2800億美元。 在香港、德國等會展業發達的國際和地區,會展業對經濟的帶動作用達到1:9的水平。 會展業也是當今世界都市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各國旅游部門非常重視會展旅游業的發展。有些國家或地區旅游管理部門還專門成立了會展旅游管理部門。如:香港為促進會展旅游業的發展,專門組建了會議局。

九十年代以來我國會展旅游業發展迅速,年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 ,大大高于我國其他領域經濟總量的增長。最近一兩年,由于我國傳統旅游業受到邊際遞減規律的作用,其增長速度開始放慢,而會展旅游業增長速度非常快,因此,會展旅游業逐步受到旅游業界的重視。北京、上海等地的旅游主管部門開始專門研究會展旅游對旅游業的作用,各大旅游企業也紛紛拓展會展旅游業務,一些地方還組建了會展旅游協會。但是,我國會展旅游總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市場總量還比較小。目前,對會展旅游的專門研究比較少,還沒有建立起規范的會展旅游的統計指標體系,對會展旅游的總體情況難以把握。本文所用資料全部來自公開出版的報刊雜志和國際會展網站的統計資料。

一、我國會展旅游業發展現狀

我國會展旅游業的起步比較晚,但發展非常快,特別是會展旅游業的硬件設施建設大有超前發展的態勢。

(一)會展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近年我國會展業發展迅速,據不完全統計,90年代以來,我國會展業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1999年舉辦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展覽會總數達到1326個,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近年來,每年接待的超過千人的國際會議有十個以上,300人以上的國際會議30多個。 會展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新亮點。

(二)各地政府積極參與主導會展業的發展

由于會展業本身的高速發展及其對經濟的巨大帶動作用,各地政府非常重視會展業的發展,形成了政府主導會展業發展的局面。北京市組建了副市長牽頭的領導小組對會展業進行全面研究,包括組建課題組,撰寫了《北京會展業發展研究報告》,責成北京市統計局會同有關單位制訂一套會展業統計指標體系等等。上海、杭州等地也在政府的主導下,制訂了會展業發展的規劃。

(三)各地開始建立自律性的行業協會

各地會展企業在政府的主導下,開始組建行業自律性的會展協會。1998年6月由北京市貿促會發起,組建了我國第一家國際會議展覽業的協會——北京國際會議展覽業協會。 2002年4月上海成立會展行業協會, 2002年2月山東成立國際展覽業協會 。

(四)全國掀起了展覽場館的建設高潮

我國會展業發展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硬件優先發展。“九五”期間我國的展館迅速增長,全國室內展館面積,“九五”前不足80萬平米,但截至2001年,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內展館面積增長了一倍,場館面積達到516萬平米。 目前在建或已經建成的大型展館有: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總展覽面積為室內20萬平方米,室外5萬平方米。 杭州西湖國際會議中心。總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會議中心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設有大小會議廳30余個,配有10路同聲傳譯系統和7000個國際標準展位。 北京新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國際會議中心、商務酒店、寫字樓、參展商公寓、大型購物中心、倉儲中心、辦公接待、動力中心等為一體,甚至包括主題公園,是以展場為核心的展覽綜合體。建筑面積28萬平米,展場面積20萬平米。 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總投資9.3億元,總建筑面積12.7萬平米,其中展廳面積5萬平米,會議廳面積1.5萬平米,會議廳40間。

總之,此次會展場館建設的特點是,建設檔次高、面積大、科技含量高。根據目前統計的20家場館,平均每個場館建筑面積達到127000多平方米。

(五)主要會議接待單位紛紛加入國際會議組織

各地經營會展的公司和一些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紛紛加入相關的國際會展組織。截止到2002年5月,我國有14家單位加入ICCA組織,他們是: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北京市旅游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民間國際旅游公司、中國會議及獎勵旅游組織、浙江中國世貿中心、中國世貿中心、中旅國際會展公司、華亭賓館、春秋旅行社、山東國際旅行社、上海國際會展中心、錦江會展公司、上海旅游委。 此外,中青旅參加了國際航協IATA、美國旅行代理人協會ASTA、亞太旅游協會PATA,國際展覽中心參加了國際博覽會聯盟UFI、國際展覽會管理BIF等。

(六)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等國際會展中心城市

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在發展國際會展業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為核心的國際會展中心城市。這些大城市在接待國際會展方面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1、 現有會展場館多

北京市目前擁有大型展覽場館12座,總面積近14萬平米(見表六),擁有500座以上的會館25個以上 ,此外北京市共有旅游定點飯店554家,星級飯店506家,客房數達到9.3萬間 ,其中很多飯店的會議場都達到了國際標準。同樣,上海目前展館總面積為14.5萬平米 ,與北京相當,此外,上海市擁有飯店354家,客房5.6萬間 。由于飯店和會議、展覽場館比較健全,這些大城市開展會展業具有較好的基礎。

2、 會展外部條件相對成熟

會展旅游業作為都市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不僅需要良好的硬件設施,而且要秋較高的城市總體環境和國際交往的綜合能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交通,如:地鐵、城市道路狀況等比較好,接待國際國內旅游者人數在我國名列前茅。此外,北京已與7個國家的23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147個國家在京有駐華使館,外國金融機構在京的代表機構近300家,17家外資銀行在京設立了分行,眾多的跨國公司在京設立了辦事處。

3、 舉辦會議展覽總數多

1999年以來,在京舉辦的國際會議數量可觀,有萬國郵聯大會、世界建筑師大會、聯合國保護大氣臭氧層簽約國第十一次會議、世界數學大會等國際會議,以及汽車展、電子展等國際展覽。按照ICCA的統計口徑,2000年北京接待了16個大型國際會議,在全世界大城市中排名第十七位,比1999年的二十九位上升了十二位。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上海2001年舉辦各種展覽278個,會展直接收入18億元。

(七)會展產業體系正在形成

國際會展業在多年的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接待服務體系,目前我國的會展業也正在形成自己的服務體系。如:會展組織者(PCO)、目的地接待者(DMC)正在建立中,很多經營會展的公司,都開始培訓自己的PCO。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