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三季度外貿形勢穩中趨緩(2019年我市經濟保持平穩發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

时间:2024-05-19 11:47:21 编辑: 来源:

消費熱點尚未形成,全市消費增速低于預期,2013年增速創近年來新低。從未來看,提升消費需求的動力尚不明朗。

二、2014年長沙經濟展望

2014年全球經濟有望出現一定程度好轉,我國經濟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全市經濟有望延續平穩態勢。

從國際環境看,全球經濟復蘇在波動中逐步加強,主要發達經濟體復蘇趨勢得到進一步確認,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趨于改善,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減速、發達國家的政策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拖累我國經濟發展。

從國內發展看,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城鎮化、消費結構升級、收入較快增長階段,一些新的增長拉動因素正在形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新一輪改革的號角,體制機制改革有望激發經濟增長活力,經濟結構和增長質量有望進一步優化,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有望延續。

從全市發展看,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仍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一是從政策層面看,作為“兩帶一部”的首位城市,區位優勢和發展機遇日趨明顯。省委對長沙發展提出了“六個走在前列”的新要求,并向長沙下放45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這些將為長沙今年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率先建成“三市”、強力實施“三倍”、提升“三量”、力行“五推”的發展要求,必將推動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二是從消費需求看,長沙作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示范區核心城市,未來信息產業、綠色產業、健康產業、文化教育產業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如2013年全市書報雜志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0.7%,提升23.7個百分點;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同比增長137.8%,提升99.1個百分點,反映出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提高生活質量的享受類商品銷售成為消費品市場的熱點領域。同時,傳統消費熱點依然有較大提升空間,當前全市城鎮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36.5輛,與發達國家、發達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汽車有關的服務產業有望快速發展。

三是從城市發展看,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將為長沙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注重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這對長沙是重大利好。長沙交通樞紐優勢與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在提升城鎮化質量方面大有可為,預計2013年全市城鎮化率將達到70%,從人口構成看,非農業人口占比為37.2%,具有一定發展潛力,今后推動城鎮居民市民化,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將為消費和投資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四是從增長動力看,投資增長蘊藏潛力。目前,大河西投資正處于高峰期,帶動示范作用明顯,縣域融城步伐的加快,高鐵新城、空港新城等重點片區的加快推進以及交通設施、棚戶區改造、社會民生、生態環境投資持續擴大,投資領域和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大。民間投資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從2013年全市民間投資看,增速比全部投資增速高6.9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85.8%。隨著民間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全市投資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

三、加快長沙發展的對策建議

2014年全市經濟發展應圍繞“穩中求進、新中求進、好中求進”的總基調,穩住工業和投資兩大支撐點,加快結構調整和優化,大力發展服務業、提升消費、擴大開放度。

(一)突出抓大產業,穩工業增長。堅持把發展創新型經濟作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著力點,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重點引進一批企業總部、研發中心,推動有實力大企業與本地科研院所共建技術平臺,加快技術改造優化升級,著力提升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規模發展新興產業、高端發展主導產業、升級發展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工業由依靠資源消耗向創新驅動轉變、產品競爭向品牌競爭轉變、分散布點向集聚集群轉變。

(二)全力抓大項目,保投資增速。適度的投資規模、合理的增長速度是確保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支撐。一是要啟動一批重大后備項目,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的儲備,加快啟動地鐵三號線、萬家麗城市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二是要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建議將產業投資納入對區縣(市)考核,促進產業加快轉型。三是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提高樓盤品質、加大樓盤配套功能,增強對市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四是進一步鼓勵民間投資,進一步加強民間投資政策的研究和落實,對相關政策措施進行全面梳理和完善,積極消除體制機制障礙。

(三)重視服務業,提三產貢獻。一是加強對服務業發展的組織領導。服務業牽涉范圍廣,涉及部門多,協調難度大,應盡快成立服務業發展和考核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出臺加快服務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和獎勵措施。二是加大對現代服務業扶持力度。加快金融、房地產、現代物流、文化產業、休閑娛樂、信息服務等重點產業發展;以獲批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為契機,以建設農產品現代物流業為主導,加快電子商務、社區商業、商貿物流等配套產業建設。

(四)構筑區域中心,促消費升級。立足當前,汽車和石油類商品是我市目前消費兩個最大類商品,應加大對中高檔汽車銷售企業發展引導和扶持力度,抓住公車改革帶來的私車購買量增長契機,繼續做大做強全市汽車產業,同時帶動石油類等上下游商品的銷售,確保汽車行業繼續發揮支撐作用。著眼長遠,積極推動消費轉型創新,以建設區域性消費中心為目標,加快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優勢,鼓勵和引導發展新興商務業態,通過節會等多種形式擴大消費品市場輻射力。

(五)著眼大開放,擴外向經濟。外向型經濟是長沙發展中的“短板”,應著眼“三倍”的長遠目標,搶抓國家大力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歷史性機遇,打造綜保區、出口基地、進口基地、開發園區四大平臺,推進品牌帶動、平臺優化、主體培育、外貿擴張、外經拓展、全域開放、環境優化等八大工程,加速長沙國際化進程,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的軟實力和競爭力。

分析宏觀經濟形勢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1、經濟發展總體狀況(GDP增長及波動情況)

2、經濟運行狀況

(1)生產情況(工業、農業、第三產業);

(2)需求情況(投資、消費、出口);

(3)財政金融情況;

(4)物價總體水平情況。

3、城鄉居民生活水平

(1)城鄉居民收入情況;

(2)住房情況;

(3)就業再就業及社會保障情況。

宏觀經濟 即宏觀層面的國民經濟,包括一國國民經濟總量、國民經濟構成(主要分為GDP部門與非GDP部門)、產業發展階段與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程度(人類發展指數、社會發展指數、社會福利指數、幸福指數)。

宏觀經濟,指總量經濟活動。是指整個國民經濟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如總供給與總需求;國民經濟的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關系;物價的總水平;勞動就業的總水平與失業率;貨幣發行的總規模與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的總規模及其變動等。

一般認為此詞1933年由挪威經濟學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觀經濟學”時所提出。宏觀經濟的主要目標是維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長的產出率、低失業率和穩定的價格水平。

微觀經濟是:指個量經濟活動,即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是指個別企業、經營單位及其經濟活動,如個別企業的生產、供銷、個別交換的價格等。微觀經濟的運行,以價格和市場信號為誘導,通過競爭而自行調整與平衡;而宏觀經濟的運行,有許多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達到的領域,需要國家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出發,運用各種手段,進行宏觀調節和控制。

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兩者之間是有聯系和區別的。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經濟活動和經濟運行的兩個不同層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微觀經濟是宏觀經濟的基礎,宏觀經濟的良好狀況是微觀經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宏觀經濟是與微觀經濟相對應的概念。市場經濟中以個人、家庭和企業為單位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即是微觀經濟。

宏觀經濟學GDP核算實驗感想

其實這個東西咋說呢。。我個人最大的心得就是多看看新聞啥的,你多看財經新聞你才知道那個問題的嚴重性呀。

如果你非要分宏觀微觀啥的,這個分下來也沒啥意思,在大學里面學的東西說實話你只能用來考試,舉個微觀的例子吧。比如什么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吧,那幾個變量你怎么來?不過試卷上會有a= b=。。。這些函數只是教會你怎么思考,要考慮哪些方面。

再舉個宏觀的例子吧。。。就拿最出名的那啥is-lm模型來講,那幾個變量你在實際經濟生活中根本沒法計算。。其中涉及的變量太多太多了,最重要的西他們都沒考慮到——預期,偏好。這兩個東西才是決定人們經濟生活的。

就說這么多吧

如何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2016年中國股市走勢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對一國(地區)經濟在核算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的最終產品總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顯示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生產過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勞動者新創造的價值和固定資產的磨損價值,但不包含生產過程中作為中間投入的價值;在實物構成上,是當期生產的最終產品,包含用于消費、積累及凈出口的產品,但不包含各種被其他部門消耗的中間產品。

GDP的測算有三種方法:

1生產法:

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

2收入法:

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稅凈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

3支出法:

GDP=總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分析宏觀經濟對給我們什么影響

很明顯,2015年的經濟走勢是下行的,對于2016年,我的判斷是將會是探底的一年,但在2016年內能不能真探到這個底不好說,如果探到底了,后面幾年就是逐步復蘇了,如果還探不到,那真有點不敢想象。先聲明,我下面用的都是官方發布的數據,不是外媒或研究機構的數據,因為這樣數據口徑容易統一,比較好說明問題,如果一會拿匯豐數據一會拿路透社數據,數據之間根本沒法做比較,而且光憑官方自己發布的數據就可以表現出現在的經濟形勢有多差了,如果你覺得官方數據是美化過的,那么你把情形再想糟些就可以了。先回顧一下2015年整體經濟形勢:這幾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個報告,報告里先把2015年的經濟情況總結了一下,里面有些用詞耐人尋味:報告中對于2015年經濟的總體評價是2015年經濟運行的總體特征是穩中趨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各領域分化加劇,動力轉換過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后面又具體說了2015年經濟運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簡單總結下:有利因素:1、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514%,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勢頭強勁3、消費增長穩定,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4、一些產業基礎好、結構多元化、調整步伐快、開放程度高的地區,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不利因素:1、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持續回落2、加工貿易出口和傳統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明顯下降3、一些產業結構落后單一、產能過剩行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經濟下行速度較快,特別是東北三省、山西等情況極不樂觀4、量大面廣的傳統企業、中小企業依然普遍面臨生存難、轉型難的困境報告里的這些話,大家可以細細品讀,想想文字背后的意思和代表的實際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