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上海外灘一畝地多少錢(上海十大頂級別墅豪宅上海頂級富人區的別墅多少錢)

时间:2024-05-19 07:28:33 编辑: 来源:

筑,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這一大規模的建設活動開始實施了

在江海北關的周圍建造了許多體態龐大、造型美觀的新大樓,原來總高只有35米的江海北關建筑已稱不上大樓,在眾多華屋中,顯得蒼老陳舊,帶有幾分可憐相

1925年,海關決定再建新樓,大樓的設計曾出過幾套方案,均不合心意,最后由公和洋行老板、匯豐的設計者威爾遜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他認為,根據現實情況,江海關新樓難以與貼鄰的匯豐銀行大樓匹敵,不如在設計上盡可能使之與匯豐做到統一,使兩幢樓成為統一的整體

威爾遜的提議獲得贊許,隨后就確定由他承擔大樓的設計

新的海關大樓高十一層,層次和總高均超過匯豐一倍

從建筑外觀的總體講,該建筑仍為復古主義風格建筑,興許考慮到海關是國家對外貿易的管理機關,正大門的設計為古希臘的神廟形式,四根經典的陶立克柱式支撐起龐大的建筑,使人感到這里是一個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殿,同時也讓人體會到建筑的陽剛之美

大堂的頂部天花,用中國最傳統的青紅相間的色彩,勾勒出沙船等中國船只形狀,表明這是中國的主權機構

而鐵拉門上,以世界通用的金鑰匙和鐵錨組成的海關標志,其寓意則是:中國海關已加入世界海關的行列

大樓的頂部設計有四層高的鐘樓,裝有從英國定制的四面巨鐘,直徑達五米,每根指針重達120公斤,該鐘每15分鐘自動報時一次,站在浦東,可以看清時針,悠揚的鐘聲可飄達數里之遙

20世紀20年代也是世界建筑發展的騰飛時期,隨著鋼筋水泥等先進的建筑材料和升降機等新技術的出現,使建筑逐漸向高度發展;對講究實惠的商人來講,他們不主張將很多的錢花在只有觀賞效果而無實際使用價值的非功能性裝飾上,設計師們也就更追求現代派的線條美,以替代復古主義的繁瑣哲學

所以,在江海關大樓的建筑立面上,已看不到多余的非功能性裝飾

因此也可將該建筑作為上海近現代派作品的先聲,它在上海近現代建筑史上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外灘氣象信號臺 1872年8月,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郎懷仁和江南主教谷振聲在上海徐家匯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決定成立一個“江南科學委員會”

該委員會下轄四個分支機構,其中一個機構就是由司鐸高鎬鼎組織領導的氣象臺,并在徐家匯建立一座天文臺,將氣象記錄和觀察資料編一本雜志,在上海出版,并寄往歐洲

1873年7月,天文臺建成

這個簡陋的建筑成為中國近代出現的第一個氣象預測和預報機構

由于氣象預測對航海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天文臺也就多了一份業務——直接向海關提供氣象信息

起先,由海關出資,將氣象信息刊登在當日出版的報紙上

但當時報紙發行的范圍很小,大多數船員及市民很難獲得這些信息

大約在1884年,由海關出資,在法租界外灘建造了一個木結構的氣象信號臺,每日最新的氣象預報就通過在該建筑上掛不同的旗幟,以向外公布

《點石齋畫報》當時就以“日之方中”為題,繪了一幅畫,其文字是這樣寫的: 本埠法租界外灘外洋涇橋堍,于秋間新制驗時球與報風旗,按旗于每日上午十點鐘扯起,遞報吳淞口外風信,其視風之所向或大或細或晴或雨,隨時改懸傳報至球,則每日十一點三刻鐘時升起半桿,十一點五十五分鐘時升至桿頂,至十二點鐘球即落下,以便居民驗對時刻

允稱奇制

旗無定形、定色,視風之趨向、力量以為準

從《點石齋畫報》所繪的圖中可以看到,該氣象信號臺主建筑上有一木桿,頂端安裝風向儀和風速儀,風速儀下有一只大球,它是報時用的;正桿旁有數根繩索,是扯報風旗的

雖然這個氣象信號臺十分簡單,但它確實成了上海最早的氣象預報臺及標準時間對時鐘

隨著上海的進步和發展,外灘的建筑逐漸升高,對氣象準確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1907年,該氣象信號臺被拆除重建

重建后的信號臺高50米,成為當時外灘最高的建筑物,人們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或用望遠鏡看清塔上扯起的各種信號旗,以決定是否起航,所以這個信號臺對上海航運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到20世紀20年代后,隨著電臺廣播事業的發展,氣象預報可以更及時地傳送到更遠的地方,信號臺的報時、報氣象作用逐漸減小,直至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至60年代,它已成為外灘保存下來的一件歷史建筑物了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上海在外灘改造及建延安東路過江隧道時,在不動建筑結構的前提下,將其整體向南移動26米,創下了上海建筑史上將大型建筑整體移動的記錄

現在,這一信號臺內辟有“外灘歷史陳列室”,游客可入內參觀并登高眺望

摘自《外灘的歷史和建筑》薛理勇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2月版 文匯報2002/7/5

上海有什么地方比較好玩?

上海比較好玩的地方推薦人民廣場、淮海路、外灘、野生動物園、歡樂谷、科技館、水族館、錦江樂園等等。

1、人民廣場:作為上海市中心的地點,人民廣場有著很多相當有人氣的景點,想要全部玩結束最少要準備一天的時間,所以如果要去記得提前安排好時間。

2、淮海路:淮海路屬于知名度非常高的一條街道,這里有著大大小小的商場,購物游玩等方面的環境是極其不錯的,而且許多商店營業的時間非常的長。

3、外灘:外灘這個上海地標性的點是一定要去的,各種品牌的商店在這里是相當的多,夜間的霓虹燈非常的美,也有著各色的酒吧供人們休閑娛樂,而且各類的美食小吃也是非常的多。

4、上海野生動物園,位于上海浦東新區南六公路178號,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國家林業局合作建設的中國首座國家級野生動物園。2007年5月8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上海野生動物園再次榮獲2015-2019年度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稱號。1996年11月,修建了動物表演場,又稱百獸山表演場。自建成以來,百獸山表演場共承辦過全國動物運動 會、動物時裝秀表演、新春大聯歡等多項精彩主題節目。

5、上海歡樂谷——中國連鎖主題公園品牌、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地處上海松江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是華僑城集團投資40億元打造的精品力作。全園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擁有100多項老少皆宜、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是國內占地面積較大、科技含量較高、游樂設施較先進、文化活動比較豐富的主題公園之一。上海歡樂谷全園共有七大主題區:陽光港、歡樂時光、上海灘、香格里拉、歡樂海洋、金礦鎮和颶風灣。這里有眾多從美國、德國、荷蘭、瑞士等國家引進的世界科技娛樂項目。

6、上海科技館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為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市民科學文化素養而投資興建的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上海特點的綜合性的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是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機構,是中國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設基地。上海科技館主館于2001年12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通過ISO9000/14000國際質量/環境標準認證的科技館,已經成為國家AAAAA級科普旅游景點。

7、上海海洋水族館位于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環路1388號,緊鄰東方明珠塔。由新加坡星雅集團和中國保利集團,聯合投資5500萬美元打造而成,建筑面積20500平方米。于2002年2月對公眾開放,每年平均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超過100萬人次,被授予國家及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稱號。上海海洋水族館建筑造型獨特,內設富有特色的中國長江流域生物、生態展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的人造海水水族館之一。

8、錦江樂園

錦江樂園是中國上海一家大型現代化游樂園,占地面積170畝,共有40項游樂項目,適合各種年齡游客游玩,每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左右。1998年共投資9000余萬元相繼建成了全國獨特的具國際水平的“歡樂世界”和“峽谷漂流”兩項目,大大改變了錦江樂園的面貌,使錦江樂園的吸引力明顯增強。錦江樂園是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游樂園,有32種大型游樂設施。如云霄飛車、豪華空中飛舞、雙層木馬、錦樂新干線、上海大轉盤等。

想了解一些舊上海方面的知識!

這個是隨行就市的,不是像現在的壹圓=100分的關系。

而且大洋也要看是什么大洋:本洋、鷹洋、龍洋、大頭、小頭等等都略有差別。銅板也要看是面值十文的銅板還是二十文的銅板。

大約的行市是1大洋兌換90~120枚二十文的銅板。

大洋即是銀元。

清末:

銅錢 流通歷史最長。明、清的“制錢”。民國8年(1919),銅錢流通消失。

銀兩 有元寶、中錠、小錠、碎銀4種。銀元流通后,僅碎銀通行。因使用不便,宣統二年(1910)銀兩流通停止。

銀元 即銀圓,又稱洋錢、大洋。輔幣是銀角。清朝末年,開始通行。先后有鷹洋、龍洋、孫洋(小人頭)、袁洋(大人頭)和船洋。清宣統和民國期間,銀元為國幣。1935年后,改用法幣,禁止銀元流通。

銅元 即銅圓,又稱銅板。1枚當10文銅錢。改用法幣后,曾有銅元分幣(1分=3枚銅元)流通。因法幣貶值,銅元被銷熔。抗日戰爭前期,銅元已從市場消失。

兌換券 在明洪武和清順治年間,用紙幣“鹽鈔”繳納鹽稅。1921年,流通中國、交通、四明3銀行發行的鈔票,票面有“兌換券”字樣。

法幣 1935年10月起,先后以中央、中國、交通、農民4家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4.6元可買稻谷50千克。后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到1948年8月,4.6元只能買稻谷半粒。支付工資,市場交易,以米代幣。為挽救經濟崩潰,國民政府發行金元券取代法幣。

關金券 全稱“海關單位兌換券”。因面額大,助長通貨膨脹。1945年4月,與法幣比價提高為1:25。1948年8月,與法幣同時停用。

金元券 1948年8月,金元券取代法幣,又以高壓手段實行限價,市場物價有過短期穩定。到11月上旬,物價平均每天上漲一倍,以米和黃金取代紙幣。1949年4月的谷價比1948年8月上漲2.94萬倍。1949年5月,縣人民民主政府通令禁止金元券流通。

不同時期,銀元的含銀量不同,發行的銀元大小也不同。兌換的數目自然也不一樣。

民國初期閩省市面流通貨幣共分銀元、臺伏(捧番)、小洋、銅元、銅錢五種,而財政廳對于各征收局所收銀兩,先折合臺伏,再折合銀元,其互相兌換之市價,通用銀元一元得換銅錢一千零二十二文,臺伏一元得換銅錢一千文,小洋每毫得換銅錢九十六文,銅元每枚得換銅錢八文。

錢莊貨幣兌換業務,主要有銀元換銅錢,1元銀元換1000~1300文銅錢,最多時換3300文。銀元換銀毫,1元銀元換10個銀角,每角值銅錢100~130文。

兌換比值 清朝兩吊銅錢(2000枚)換銀1兩。但市面有制錢與雜錢、紋銀與次銀之分,交易時按商業習慣互有“貼水”。銅元進入市場以后,“當制錢十文”的銅元換銅錢10枚,“當制錢二十文”的銅元換銅錢20枚。銀元進入市場以后,每元換輔幣10角,換“當十”的銅元300枚,但商店兌換價格不一,市場銅元充斥時,每塊銀元能換到“當十”的銅元320~360枚。民國28年11月,安徽省政府規定每元法幣兌換“當十”的銅元200枚,次年改為兌換100枚。

新中國成立后,為保護革命根據地群眾利益,制定了各革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