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上海外國語大學多難考(上海外國語大學難考嗎)

时间:2024-05-18 12:05:25 编辑: 来源:

真香!!(芝士控愛了)當然了,其他檔口也很好吃!早餐也經常是在二樓吃,因為品種豐富又好吃(據說一樓早餐不太ok)不過由于東西比一樓花樣多,缺點就是比較貴而且人多需要排隊等餐,位子不好找。

 三樓食堂(頤谷餐廳)

·  學校環境

校園非常美麗,每棟教學樓都有不同的建筑風格。女生很多,衣品很好,長得也很好看。由于是一所外國語大學,所以學校的文化包容性很大,在這里可以自由的做自己,學校不會限制大家的個性發展。

·  師資力量

到了上外,你會發現,好多老師的俄語口語都是出神入化的水平了,有些在讀博士生,他們從小就是在俄羅斯長大的,他們說的俄語和俄羅斯人沒有任何區別。會受打擊,會失落,但也讓我們更好地認清自己。師資雄厚,小班教學,師生溝通多,老師照顧學生,外教多,對于語言學習很有優勢。語言類學校,學生語言水平平均較高。位于上海,交流機會多,學生溝通能力普遍較高。

·  住宿條件

整個生活區共13幢宿舍樓,每幢7層,有大、小樓之分。男女生樓外觀一樣,可千萬別走錯啊!23號樓是整個生活區的物業管理接待處,浴卡、電卡的充值都是在這里辦理。

內部結構

分南北戶型,每層一般都有21間寢室,每間寢室住4人。每層樓設有衛生間、洗漱房。每隔一層配有一臺洗衣機。每幢樓的底樓都有一間大的浴室,底樓同時還有熱水房,熱水0.2元/瓶(以普通熱水瓶為單位)。

01寢室

設施完備,上鋪為床,下鋪為衣柜,可放置被褥衣物等等。衣柜旁是個簡易“十字架”,可在架子的一邊放書或食品,另一邊放洗漱用具。床旁邊是各自獨立的寫字臺,蠻寬敞的呦!開學的時候大家可以配個書架放在寫字臺上,方便放置書籍等物品。寢室中配有一臺飲水機,女生可享受到送水上樓的服務,男生只能自食其力嘍,當然樓層高一點的也可以送水!

02盟洗室

03浴室

浴室在每幢樓的1樓,用浴卡的,熱水每分鐘0.18元(開冷水免費不用插卡),不愿等的可以避開高峰時間去洗。有一件不得不提醒大家的事,那就是千萬要保管好自己的浴卡!丟失了再去補辦既麻煩又費錢。千萬不可馬虎,否則就給“不良分子”占便宜的機會了!

04熄燈

以往上外的宿舍區晚上11點后是拉電閘的,不過現在寢室晚上熄燈但不拉電啦!電源插頭24小時通電。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節約用電,雖然每月會統一為大家免費補充一部分電費,但如果配額度數用完了,電費還是要自己交的,但如果大家用什么耗電大的機器的,用起電來還是很快的。千萬注意!

上外宿舍環境不錯,不斷電不斷網,有交流生活動,女生非常多!!!上外在上海非常吃香,認可度很高。如果你感興趣就報考吧~

上海外國語大學難考嗎

上海外國語大學屬于211工程,全國重點大學,挺不錯的。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上外,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高校,國家"211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創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國成立后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首任校長是著名俄語翻譯家、出版家、中國百科全書事業的奠基者姜椿芳。后歷經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上海外國語學院等傳承變革,于1994年正式更為上海外國語大學。擁有完備的本科、研究生、專科(高職)、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留學生等各級各類的教學體系。

歷史沿革:

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1949年—1950年)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學習和借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在急需大批俄語人才的情況下,由時任上海市市長陳毅同志倡導,經中共中央華東局、上海市委決定,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第四部為基礎,在上海創辦一所培養俄語人才的學校,“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由此于1949年12月宣告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伊始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校。上海市委任命多年從事俄語新聞和文學翻譯出版工作、在文化界頗有知名度的時代出版社社長姜椿芳同志為第一任校長,最初校舍位于寶山路(原暨南大學二院)。

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1950年—1952年)

陳毅市長多次親臨指導,要求學校領導把眼光放遠一些,除俄語外,還要培養其他語種專業人才。根據陳毅同志的指示,為配合國家外交外貿工作需要,學校于1950年增設英語班,更名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校址遷至東體育會路(原暨南大學一院)。1951年4月,學校又建立東方語言文學系,增設緬甸語、越南語和印尼語專業。1952年3月,南京華東軍區政治部附設外文專修學校學員150余人并入學校。至1952年8月,學校已初具規模,設俄語、英語、緬甸語、越南語和印度尼西亞語5個語種。

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1952年—1956年)

1952年下半年起,全國高等院校實行統一招生并開始院系調整。根據教育部指示,學校東方語言文學系師生全部并入北京大學,只設俄語專業。同年9月,學校遂改名為“上海俄文專修學校”,又于11月再度更名為“上海俄文專科學校”,學制固定為3年。當年學校首次聘請蘇聯專家畢里金斯卡婭來校工作,指導編撰《俄語讀本》和會話教材。

上海外國語學院(1956年—1994年)

956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學院”,增設英語、法語、德語專業,學制改為四年。當年,學校俄語專業仍招收新生,英語、法語、德語專業積極準備辦學工作,定于1957年招生。但隨之而來的“反右”斗爭擴大化,使英、法、德語專業當年的招生計劃未能實現,學校發展相對萎縮,學校不得不于1957年至1960年陸續調出相當數量的外語教師到其他高校和科研單位工作。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