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經濟貿易發展局褚(郵政銀行網點負責人工作總結)

时间:2024-06-02 04:06:59 编辑: 来源:

南的大米、煤炭、橡膠第一大出口市場是中國,而中國則是越南機械設備、紡織原料、建材、家電和農資產品的主要來源地。

中越經貿交往的活躍為兩國百姓帶來了實惠,也有利于兩國關系發展的基礎。越南海外國際旅行社中文市場部常務副總經理李木子表示,“我相當看好越中貿易發展前景,至少目前兩國口岸邊民直接受惠”。

越南工貿部認為,邊境貿易額為越中雙邊貿易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2006-2011年兩國邊境貿易仍強勁增長,年均增幅約29%。

“不過越南國家政策的調整很容易影響到口岸的貿易運行情況,2012年上半年河口對外貿易突然出現了下滑。”河口縣商務局副局長岳云松說,“例如2012年1月9日越南頒布了《關于加強對礦產勘探、開采、加工使用、出口等活動的管理工作》,開始控制資源出口。礦產資源是河口對外貿易進口的主導產品,在進口貿易中所占比例最高時達75%,此舉致使鐵礦砂進口下降96%以上。”

岳云松說:“國內政策對于河口的對越貿易影響也很大,例如云南省工業產品基礎比較薄弱,缺乏競爭力,或者大多數企業都是屬于流通型而非生產型;同時國家對化肥、燒堿和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資源類’越南需求量較大的物資有稅率調控,因此本地對越貿易經常出現季節性波動。”

對于目前河口出現的新困難,黃劍云表示已向上級作了匯報,并提了具體建議,他說:“中國現行的邊貿政策滯后,不利于擴大對外開放。”

岳云松表示,很多想法和建議也與越南方面作過交流與探討,后者也很理解和支持,但是鑒于雙方的行政級別都過低,所以都只能等待各自高層的最終決策。

越中貿易逆差明顯

目前,中越之間已經形成了中國一個省區與越南多個省區共同合作構成跨國經濟走廊的跨境經濟合作模式。在2011年10月的第四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上,越南社會科學院中國研究所前所長阮貴輝就表示,中越兩國積極開展經貿往來,讓兩國邊境一線居民不僅能分享國際貿易合作的好處,還能分享與國內其他區域合作帶來的好處,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兩國政府在越南萊州、奠邊、老街、河江、諒山、高平、廣寧,以及中國云南、廣西等省區展開了形式多樣的邊境經濟合作。2011年9月,中國首個設立在陸上邊境線上的綜合保稅區—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正式運營,被認為是中越跨境合作取得新進展的標志。

2011年,越南財政總收入達到321億美元,發展穩定。作為國家經濟重要支柱之一的進出口貿易額達到了2021億美元,較上年增幅明顯。但李木子提醒,越南對美國一直是順差,對中國一直是逆差。2011年越南全年貿易逆差全部來自中國。

2011年,越南對中國貿易逆差為116億美元,它在出口原油、橡膠、海產品等大宗商品的同時,從中國進口機械設備、化工品和電子產品等制成品。

河口縣商務局副局長岳云松表示,中國出口越南的商品中85%為機電設備,而越南出口到中國的主要是農產品和資源性產品,經濟附加值差距嚴重。

“中國對越貿易及其逆差的形成是有系統性原因的,比如大量大規模的中國EPC工程總承包商在越南的存在直接促使了中國建材成為首要選擇,為越南低成本勞工而將工程從廣東南遷越南的工廠,仍然需要其在中國的供應鏈提供原材料和主要部件的供應,同時這些因素都非一夕之間能改變的。”長期服務于中國與東南亞商貿業務的中國籍律師褚建富說。

越南《海關報》報道,盡管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促進了雙邊貿易,但由于中國商品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因此出口較多;至2015年,根據該貿易協定,越南要削減關稅,故中國商品進口有可能進一步增加。

但褚建富認為,隨著越南工業體系的逐步發展以及東盟內部貿易區的發展,越南對中國的進口依存度可能會有所下降,“如果中國不能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向越南出口產品的高新科技含量,其目前的主導地位可能會受到威脅”。

大國角力

隨著2012年加入WTO過渡期的結束,越南將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美國媒體分析,美國將會把越南作為下一個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國家。事實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表示將把越南確立為5個新興市場之一,以實現2015年對越出口增加一倍。

越南自1995年與美國建交以來,雙邊貿易額一直處于增長態勢,當年美國僅在越南進出口貿易中名列第13位,但2008年已經變成第二位,僅次于中國;2010年,越美雙邊貿易占越南外貿總額的11.93%。

目前,越南與美國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越南的學者認為:良好的越美合作關系,對越南與國際經濟接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李木子表示,美國、日本、俄羅斯在軍事與高科技領域擁有絕對的優勢。

李木子說:“如今越南市場上除食品外,凡對技術有些要求的輕工品基本是中國產品,如兒童玩具、家用小電器、文體用品等,但在汽車與摩托車領域,仍然是日本與韓國企業的天下。”

現在,越南用電量每年增長約15%,而本國發電量無法滿足這一用電需求。岳云松證實,越南北方多個省份需要從中國進口電力,該項目在中越貿易額中占有一定比重。

國有電力壟斷企業越南電力集團表示,從中國進口的低價電力占越南總供電量的6%。長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的能源企業一直對越南欠發達的電力行業頗感興趣。然而,這些企業越來越無法與中國企業抗衡。

英國《金融時報》稱,投資銀行花旗集團的分析師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向客戶表示:中越之間的巨大經濟利益,可能有助于防止南中國海緊張局勢繼續升級。

褚建富認為,目前南海局勢不足以影響貿易的發展。“可以類比的是,中日和日韓之間的摩擦,基本沒有傷害互相之間的經貿往來。”

褚建富還表示,黃金價格飆升、房地產和證券市場蕭條、通貨膨脹嚴重、銀行壞賬增加及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也是2011年越南經濟的另一個側面,這樣的情況估計今后仍將長期存在。

列舉宋代經濟繁榮的表現。

列舉宋代經濟繁榮的表現。

1、城市商業繁榮。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北宋的都城汴梁城還出現了早市和夜市,呈現出了全面繁榮局面。到了南宋時期,當時的臨安城在商業繁榮呈上來講,與北宋的都城汴梁城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2、形成了三級市場網路體系。宋代的商業繁榮不但體現在城市,而且表現在農村市場。在農村市場上,小販、貨郎走街竄巷,活躍了農村市場,豐富了農民的生活,

3、貨幣領域里,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最后,兩宋時期的海外貿易十分發達

4、“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對外貿易發展

列舉隋文帝時經濟繁榮的表現

(1)改革制度,發展生產,注重史治.

(2)國家出現統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負擔較輕,社會經濟繁榮,人口有大幅度增長.

宋代經濟繁榮的原因有哪些

宋代經濟繁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其一直執行花錢買和平的外交政策決定的。

除去統治者開明、經濟重心南遷、貨幣流通等通常因素之外,宋代一直為后世所詬病的軟弱的外交策略恰恰是經濟發展的具有宋朝特色的原因。

有宋一代一直采取歲貢外交的策略,花錢買和平,雖然屈辱,但是算經濟賬確實穩賺不賠的。

首先,歲貢與戰爭消耗相比九牛一毛。以檀淵之盟為例,每年交給遼國的歲幣大約相當于大宋年現金收入的1.5%,如果算上總收入連0.4%都不到,這點錢對于宋帝國來說根本不構成影響。如果真靠戰爭解決問題,與游牧民族相比農耕民族的戰爭成本太高,打贏了又占不到土地,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長期的和平環境, *** 了商業的發展。民力不必為兵役耗盡,人民也不會因戰爭造成 *** 對民眾的橫征暴斂而發生暴動; *** 對于每年的支出心里有數,不必擔心戰爭造成的無休止的投入,從而可以專心發展經濟。

其次,通過外交,宋在遼和金邊界得以開辟大量的“榷場”,以大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如絹帛、瓷器、茶葉等換取遼金的畜牧產品,利潤豐厚,那一點點歲幣早就賺回來了。

當然,我不是贊美宋代軟弱的外交,但這畢竟是宋代經濟繁榮的關鍵因素。如果宋代統治者能夠善加利用,一方面富國,另一方面強兵,提高綜合國力才是王道。

商朝經濟繁榮的原因及表現

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教訓,廣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權得到了初步鞏固。商朝的農業、手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經濟作物,經濟發展加快,私有制度進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隸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時代。商朝統治者對農業重視。手工業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細,規模巨,產量大,種類多,工藝水平高,尤以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發展到高峰。商代農業和手工業的進步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展。

1.農業生產的發展

農業是商社會生產主要部門。當時人們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蚌器、骨器。在鄭州二里崗遺址中,發現大批石鐮、蚌鐮。另殷墟宮殿區亦發現400多石鐮。亦發現青銅農具。當然為數不多。但表示工具有所改善。在殷墟遺址中,發現數以百計的糧窖。這時期酒生產量很大,古文獻亦有許多記載。(《尚書、酒浩》)

2.青銅工藝的高度發展 司母戊方鼎等制作精美的青銅器

3.畜牧業

商朝的畜牧業占有重要地位。牲畜種類很多,有豬、牛、羊、馬、狗、雞等。此外,在甲骨文中,還有狩獵的記載,如“狩,獲禽鹿五十又六”、“丁卯囗狩,正囗禽友囗鹿百六十二,囗百十四,豕十,旨一”等。祭祀多用牲畜為犧,有時所用牲畜數字高達牛300頭,甚至上千頭。這些都是畜牧業相當發展的反映。

4.手工業

具有部門多、分工細、制作精美三大特點。制陶業表識在彩陶和白陶的制造。紡織業已有絲、衣、巾等絲麻織品。還有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織物,表明商代絲織技術先進。

最突出是青銅器制造工藝。在鄭州和安陽等他,都曾發現具有相當規模的煉銅作坊遺址。

5.商業

《尚書、酒浩》載:周朝的周公曾提到殷民“肇牽車牛這服賈,用孝養厥文母”。這些人就是從事長途販運的商人。當時的貨貝有真貝,還有銅貝。“朋”是貝的單位。銘文有“王賜臣邑貝十朋”等。貝不但是交換的媒介,而且成了財富的象征。

開元盛世經濟繁榮的表現

科學技術:

1、天文學,一行和尚,第一次測量子午線的長度,制定《大衍歷》

2、醫學:孫思邈,著《千金方》;蘇敬等人編寫藥物學專著《唐新本草》;王燾編成《外臺秘要》,多臨床醫學有很高參考價值。

3、雕版印刷術發明,著名的印刷品有《金剛經》和《陀羅尼經》。

詩歌

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詩改——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盛唐: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白居易的成就也較高。

唐時期文化方面的成就還有韓愈和柳宗元領導的古文運動。

書法

初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碑刻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薛稷 《世行禪智碑》

盛唐:顏真卿,篆、隸、行、楷四種筆法結合,創“顏體”

懷素以草書聞名,代表作《自敘帖》

張旭、賀知章也以草書為長

繪畫

初唐:以宗教佛像和貴族人物為主,名家有閻立本,代表作有《太宗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