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海外碩士回國讀博士有優勢嗎(英國一年制碩士回國能讀博士嗎?)

时间:2024-06-02 12:59:16 编辑: 来源:

是真的就讀于海外的名校之外,很多海歸都是從一般的大學畢業,甚至有的人就是野雞大學的畢業生,其能力遠遠不如國內的大學畢業生。所以,企業的HR不愿意花時間在鑒別海歸的成色上,也就越來越不喜歡海歸人才了。因為一些海歸的個人能力一般。海歸中不乏有非常厲害的人才,但是一些海歸也是徒有其名,根本沒有多少能力。比如某個企業曾經招收一個在國外生活了六年的海歸,結果工作之后才發現,他竟然連基本的商務術語都弄不清楚,能力簡直低得一塌糊涂。

博士的就業發展還是要看個人的能力和科研成果,所以即使海歸博士有一定優勢,也不能過分崇拜,企業和高校要客觀看待海歸博士和國內博士。其實無論是對于國內名校生還是海歸留學生來說,你們所面對的壓力都是比較大的,但是如果你做出回國發展的決定,就要做出充分的準備。你需要了解國內各行業的發展形勢,并且要有自己的目標和規劃,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樣才能夠有一個好的發展。

老甘閑聊,跟你聊聊。我目前在國外做博后,博士在國內讀的。對于國內國外的差別確實有一些體會。

1. 博士的能力主要因人而異。

一句話,國內的博士,高手多了,國外的水博士,也是一抓一大把。沒辦法根據博士就讀的學校,以及是不是在國外讀的來判斷其水平。有這么一句話,叫博士看導師。可能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學校,在某一個專業有一個頂級專家。那么讀這個專家的博士,含金量就遠遠超過學校名牌的價值。

2. 國內高校博士的優勢。

在國內讀博士,最大的優勢是關系。你有一個國內的導師,未來做項目,寫論文,在起步的時候都有個依托。青年教師這一關不好過,有的熬出來了,副教授有個3年多也就上了。有的熬不出來,十年八年也都是講師。如果國內有關系和資源,給你提供一些起步的支持,這一步上的就穩妥些。還有一點,就是國內博士不隨項目走,培養計劃是國家和學校聯合管理。國外的博士隨項目,有可能遇到導師跑路,無人接收的尷尬情況。我有一個師妹就是遇到這種情況,導致最后博士不能畢業。

3. 國外博士的優勢

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大學看中新進老師的國際交流背景。有海外學歷,在求職時更有優勢。如果滿足條件還能夠獲得引進人才計劃的支持。當然,前提是你所就讀的學校在主流世界大學排名里能夠排進100名。另外就是一些軟實力。國外的博士培養,更注重科研素養的教育,更有利于博士的長遠發展。對文章要求少一些,更鼓勵博士去思考一些基本問題。國內的博士培養就更急功近利一些,還是以做項目,發論文為導向。

強的太多了,以美國為例,如果博士畢業,你的工作機會將是無敵的存在,獵頭公司會早早地為你打造好。對于博士的學習能力,任何公司都不懷疑你適應新專業知識挑戰的能力。

就博仕培養問題,個人發表點看法。無論國內國際的博士,數理化的博士是真博士,工科與醫學的博士是好博士,文史類的博士算個博士,其他類的博士應該不是博士。在應用型的行業里邊動手能力第一,如果學生在讀博期間沒有動手能力,這樣的博士基本是無用的博士。現在居然出來美術博士,設計模式,電影博士,舞蹈博士,是不是還要出來一個烹調博士?國內許多行業的博士培養制度很 搞笑 。在博士培養制度上,教育部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博士應該是一種學歷,而不是一種能力。正如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一種曾經奮斗的榮譽,而不是當下所謂的工作能力。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總愛把榮譽和能力混為一談。這一點我贊成西方人的就事論事,不談以往。現在科研隊伍中的許多博士真的很誤事,你用了他會錯誤百出,你不用他,人是單位花重金引進的所謂人才。這種模式往往是一種雞肋。還是以前的高校教育制度好,不管什么學歷,進入高校先干三年助教,后邊視你的教學實踐能力確定你的教學崗位。今天許多高校引進的博士,從心理上還是一個沒有成熟的孩子。光有知識沒有能力,談何教書育人?這可能是今天中國高校教育質量大幅滑坡的主要原因。

能取得萬眾矚目的博士學位,本身就已經足夠說明他在某一學術研究領域的出類拔萃了。學術研究上的能力與在實際工作中取得成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換句話說就是學術能力不等于實踐能力,如同高智商不等于高情商一個道理。

自上個世紀末中國的高校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瘋狂擴招浪潮以來,爛大街的大學生已然無處容身,碩士研究生也是高開低走,很難謀取一份較為理想的工作。隨之而來的博士學位泛濫,學術剽竊造假的丑聞不絕于耳,要位高薪卻低能劣品者不在少數,嚴重拉低了中國博士學位整體的含金量,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連賴以炫耀的學術能力都打了嚴重的折扣,其實踐能力在急功近利的物欲滿足中恐怕也難以提升吧。

外國的博士學位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人家肯定你的是開拓性的發現問題和創造性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中國趨之若鶩的博士文憑在他們眼里充其量是一紙證明而已,絕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免死金牌。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土博士”“洋博士”,完全沒有將能力高下進行比較的必要。

國外博士很難畢業,要求非常高,我兒子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讀完了碩士再讀博士(世界排名30名左右的大學,著名的工科名校),這幾年來,我見證了他的辛苦,艱難,迷茫、堅強,在博士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老師的指導,靠著自己不斷的摸索,日復一日的在實驗室做實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老師要求的文章也不能發出來,看不到前途,年齡也越來越大了,我聽他說了很多次放棄博士學習 ,我一直鼓勵他堅持下去,今年終于博士要畢業了,如果時間能再來一次,我和兒子都不會選擇去了美國讀博士

我只說一個方面:

如果做出的科研成果是同檔次的,那么反而是國內的博士科研能力更強,因為國內博士的科研條件相對艱苦。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