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淄博德隆來貿易有限公司(74億打水漂!“賣國賊”老賴套現失敗,曾和馬云同臺)

时间:2024-06-02 17:48:09 编辑: 来源:

個人在管理和決策上多年的積弊。

前文說過,朱新禮是山東人,童年的遭遇讓他極其渴望回歸家庭,所以在企業管理上,他傾向于任人唯親,將匯源打造成了家族式企業。

在匯源,朱新禮的女兒朱身親擔任副總裁多年,女婿高勇也曾任公司副總裁一職,弟弟朱新德人匯源果汁總經理,侄子朱勝彪人匯源果汁法定代表人……

但顯然,家族的凝聚力抵不過財富的誘惑。

2008年,朱新禮的女兒朱圣琴在匯源推出合伙人制度,卻令公司元氣大傷,深陷債務危機;

2010年,朱新禮的女婿高勇因涉嫌利用匯源的廣告業務牟取巨額利潤而被開除;

2012年,朱新禮的侄子朱勝彪操作違規,被免去職務……

如此“家族式管理”,匯源敗落也只是時間問題,更不用提朱新禮除“任人唯親”之外,還喜歡大權在握,以至于每次改革和決策不見起效:

2008年,可口可樂收購案中,朱新禮隱瞞諸位股東,自己代表匯源獨自完成了并購決策和交易,法律顧問也是在簽約后才知道朱新禮要和可口可樂談交易;

2013年7月,為振興匯源,朱新禮下狠心雇傭了前李錦記醬料的CEO蘇盈福擔任職業經理人,但最終由于朱新禮不肯放權,先后幾任有能力的職業經理人紛紛離職;

2014年-2019年,由于朱新禮不肯放權,曾出現一個月內6名高管相繼請辭離職。

2015年,朱新禮隱瞞股東,在先鋒集團的P2P平臺借款,想借此“拆東墻補西墻”,導致匯源直接欠下418萬……

多年積弊,導致匯源大廈一夕將傾。匯源固有錯,可說到底,這些“錯”均是朱新禮一手成就,他曾成就過匯源,卻也將它一手推倒,實在令人唏噓。

如今,在網上搜索朱新禮,皆是“朱新禮老賴”“朱新禮負債”和“匯源倒閉”,可憐三十年霸業就這么煙消云散,但又能怪誰呢?怪天道不公?還是怪朱新禮術業不精?其中辛酸滋味,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作者:欣怡

中國股市什么時候有的?

中國股市歷史

1983年 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深圳寶安聯合投資公司

1984年一幫從沒見過股市的窮學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吳曉玲、魏本華、胡曉煉等),發表了轟動一時的《中國金融改革戰略探討》,其中第一次談到了在中國建立證券市場的構想。在1984年第二屆中國金融年會上引起的思想風暴的規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企業 飛樂音響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橋公司、開始發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柜臺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托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證券公司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典禮。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镕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 上市交易的僅有30種國庫券、債券和被稱為“老八股”(延中、電真空,大、小飛樂,愛使,申華,豫園,興業)的股票,

同日 申銀證券公司開設了上海第一個大戶室出現了中國第一代個人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大戶

黃浦萬國 每天收市晚上交流信息者絡繹不絕 上海一景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

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

1991年8月1日 第一只發行可轉換企業債券公司 瓊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后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證所開業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后,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后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鄧小平“堅決試,不行可以關”

1992年2月2日,發行聯合紡織我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電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年5月21日滬市突然全面放開股價,大盤直接跳空高開在1260.32點,較前一天漲幅高達104.27%。滬指當天從616點躥至1265點,僅僅3天,又登頂1420點股票價格就一飛沖天,暴漲570%!其中,5只新股市價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證指數首度跨越千點,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郵局收到一個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張身份證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8·10”之后3天,上海股市也受影響猛跌22.2%。上證指數暴跌400余點與5月25日的1420點相比,凈跌640點,兩個半月內跌幅達到45%。

眼看股市脫韁,監管層趕忙懸崖勒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

1992年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 中國證監會成立。

1992年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僅5個月,滬指就跌去千點

1992年11月深寶安 第一家境內發行轉債上市公司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后股票價格暴漲。糊里糊涂地開始炒股,莫名其妙地發了大財

92年因買股票認購證出現了股票大戶 95年以國債風波為限基本上消滅了股票大戶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稱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國家宏觀緊縮遏制經濟過熱所致

1993年第二批認購證 這次投入者幾乎全賠,從此認購證消失

1993年2月 1558點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證所分類股價指數公首日布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

1993年6月29日 青島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頓,連帶著股市也跟著泛綠。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競價。

1993年8月20日 第一只上市投資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 第一家股權收購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超過5%,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寶安收購延中實業股權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國債期貨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國家股轉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歲寶 第一家上網競價發行股票

1994年6月 陸家嘴 第一家國家股減資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股災’

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證指數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

8月漲至

9月13日的1052.94點,累計漲幅215.33%。

1995年,指數又在政策指揮下玩了一把過山車: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 史稱“327風波”。

1995年3月,當證券市場已經發展四年多以后,才進政府工作報告,拿到了準生證。

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關于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協議平倉。

1995年5月18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滬市A股跳空130點開盤,滬指當天漲幅40%多;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億元

1995年5月20日僅過兩天,國務院證券委宣布當年新股發行規模將在二季度下達,滬指瞬間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加入證監會國際組織。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虧損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猶如一個大轉盤,從年初的500多點,一直沖到1250點;深圳股市更是瘋了,從年初的900多點沖到了4200點。

網下認購買新股票 需要上門 帶現金

1996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今起不再辦理新的保值儲蓄業務。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決定調低包括交易年費在內的七項市場收費標準。

1996年4月25日合并方式組建“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分別為道·瓊斯中國指數、上海指數和深圳指數。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決定,從10月3日起分別下調股票、基金交易傭金和經手費標準;同時對證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調整,即由原來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為有形無形相結合,并以無形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廣場外無形席位報盤交易方式。

1996年國慶節后,股市全線飄紅。證監會坐不住了,團團冷風朝股市吹來,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第三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組織人撰寫]“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從而引發市場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幅不超過前日收市價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試點拉開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終于在重壓之下于 進行調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

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實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