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美國與臺灣貿易數據(臺灣外銷訂單全面下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时间:2024-05-28 08:59:08 编辑: 来源:

為全球之首

從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來分析,無論美國采取一系列強力措施,甚至中國政府機構也在鼓勵進口美國貨物,采取措施以減少順差,但是美國從中國進口與出口至中國的貿易金額之比,從2006年上半年的6

31∶1 還在微增至2007年上半年的6

39∶1,并且美對華貿易的逆差由2006年上半年的790億美元增加至2007年上半年的928億美元,即2007年上半年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較去年同比又增加了138億美元,相當于增長了17

4%

可見美國采取了美元貶值與一系列保護政策,在全球范圍內確見成效,但在美中貿易上卻未掀起浪花幾許

當然一項政策的效應不會立即顯示出來,需要有一定時間才能有所定論,是否會在2008年有大的轉變還需繼續觀察

另一方面我們應注意到,美方統計出來的這些數字可能與中國官方發布的有所差異,其中至少有兩點不同:一是這些數據是排除了空運與陸運的,中美之間幾乎無陸運可言,但空運是有的,空運貨物重量雖小

臺灣外銷訂單全面下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臺灣外銷訂單全面下滑了,這也是地緣政治風險造成的。因為其他國家知道臺灣是中國的一個部分,但臺灣省卻不這樣以為,總是在與大陸鬧別扭,這也會帶來一些風險。其他的國家也是能夠從中嗅到一絲火花的,自然會趕緊的避開,不想與中國站在對立面。

我們都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但會有永遠的利益,所以說在利益面前所有的人都是會抗爭一把的。但有的時候利益也是沒有辦法動人心的,因為國家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在剛發生問題的時候,臺灣省的外銷訂單還是比較多的,并且一直在增長,這也可能是其他國家的暗中介入,想要讓臺灣與大陸進行對峙。但是這樣的趨勢也是沒有辦法一直保持住的,如今就明顯下降了。當地的經濟專家也對經濟的發展進行了比較悲觀的預測,本來以為只是會不增長,但沒想到卻會突然的下降。從中可以看得出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而臺灣只能蹦噠幾下子,沒有辦法造成很大的傷害。

國際的局勢也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而現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中國與美國、臺灣省與大陸的局勢就是因為緊張的。在這種地緣政治風險比較大的情況下,一些經濟實力或者軍事實力比較強的國家,既然是無謂的,但有一些小的國家就必須要為以后的成員發展考慮,還怕有去無回。有專家也進行了預測,以后外銷訂單的增長量也不會大幅度上升的,并且還會進行二連跌。

也有網友進行了分析,這可能與美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聯系,因為美聯儲進行了加息,這也讓通貨膨脹尤為的嚴重,讓人們的需求變得比較的疲軟,全球的市場都受到了比較明顯的影響。

中美貿易的資料

近幾年來中美經貿關系總體上呈現了不斷發展的態勢。一方面在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雙方都高度重視中美經貿發展的加深與擴大,兩國高層戰略對話及部門間的接觸頻繁,增進了理解與信任。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以及美國經濟的復蘇也為中美經貿發展創造了寬松的外部環境。

一、雙邊經貿合作與發展繼續擴大

據中國《海關統計》,2002年1-7月,中美貿易額為510.31億美元,其中對美出口362.9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8%和21.3%。

自美進口147.33億美元,同比下降1.2%。今年以來,美國對華直接投資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長,繼續居各國對華投資的第一位。1-6月,美國對華直接投

資項目數為1457個,合同金額43.57億美元,實際使用美資24.54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7%、17.4%和19.7%。美國對華投資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實際投資額高;二是單項投資額高;三是在制造業的投資比例大。美國對華投資的強勁趨勢出于兩個原因: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經濟的健康發展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以及美商對中國加入WTO后的良好預期。

二、制約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不利因素

(一)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回流,加強了對其國內產業的保護美國自2001年經濟增長減速以來出口持續下降。2002年經濟雖然開始緩慢復蘇,其全球貿易

(二)用跨機構監督程序和中國執行評估報告對中方施壓今年是中國加入WTO第一年,美國政府將監督和促使中國執行WTO承諾作為其貿易政策的長期首要目標。目前已建立起了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協調,布什政府貿易政策工作組委員會監督的跨政府部門機構。該機構包括三個層次:工作組和小組委員會;貿易政策審議小組;國會國家經濟委員會。主要依靠商務部、農業部、國務院、財政部、勞工部、美國專利與商標辦公室收集信息和作出評估。2002年6月,美中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了一份《美中經濟關系對美國家安全影響》的報告,認為中國在稅率安排方面有些拖延和不協調,頒布了不科學而影響貿易的生物技術法規、沒有嚴格遵守有利于外國保險公司的規定以及在快遞服務領域存在限制措施等。美方表示在

年底WTO中國過渡審議機制中提出討論,可以預見在今后的雙邊經貿談判中我方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三)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將繼續成為敏感問題

關于貿易不平衡問題,雙方都認識到存在貿易統計上的差異。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自美進口逐步增長,中美間貿易不平衡狀況將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內,由于中國市場開放循序漸進以及名義關稅率較高實際關稅率低的事,期待美國商品和服務一下子大量地進入中國市場是不現實的。美國出口商卻不愿正視這個現實,因此當出口并非像他們想象那樣快速增長時,各種各樣的壓力隨之而來,甚至演變成貿易戰。在美國貿易逆差是敏感的話題,衍生出許多的辯論,包括對強勢美元政策的質疑等等。其中的主流又是認為貿易逆差中以對華貿易逆差最甚,原因是中國市場不開放,應嚴厲限制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據美方統計,2002年美國貿易逆差持續攀升,1-7月其貿易逆差達2533.1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

5%,其中對華貿易逆差524.72億美元,同比增長17.6%,居各國第一。

(四)中美反傾銷、反補貼斗爭不容忽視

美國無視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的現實,多年來始終援引美國《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案》第1316條規定,即“在行政當局做出取消的決定之前,已確定的任何一個外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結論仍保持有效”以及調查中“行政當局的任何決議都是不容司法審議的”。由于美國歧視性地堅持對中國“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認定,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和產品的利益。截止2001年9月,美國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已達87起,影響中國數十億美元的對美出口。

由于中國加入WTO后15年內外國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可沿用“非市場經濟國家”標準,美國更視之為防止中國出口激增的有效武器,必將充分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反補貼將是影響今后中美貿易的新因素。根據美國反補貼稅法,對運往美國的任何產品的生產、制造或出口提供補貼者,要另外征收相當于補貼額的關稅,但僅限于市場經濟國家。由于美國視中國為“非市場經濟體制”國家,過去未對中國采用反補貼手段。一旦我國摘掉了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帽子,反補貼問題會接踵而來,對此,我應提早有所準備。

事實上,為防止中國因加入WTO而對美出口激增,美國現已開始考慮修改反傾銷、反補貼的有關規定。美中安全審議委員會的報告建議,今后商務部在決定任非市場經濟國家達到市場經濟程度身份時需獲得國會的批準,并建議修改美國反補貼法,將范圍擴大到非市場經濟國家,即為保護美國產業免受來自非市場經濟國家進口品不公平競爭時也同樣適用。

(五)美國加強了對華出口管制的力度

長期以來美國在執行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時試圖在獲取市場、提高競爭力和國家安全上取得平衡。為同歐盟、日本等國競爭美國不得不放寬了一些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但總體上仍維持冷戰思維,深恐中國經濟、軍事強大對其構成威脅。2001年,美批準對華出口許可證990個,涉及金額2.27億美元,占美批準出口總金額的2.8%,因此美對華高技術出口額占其總出口額比重是很小的。自從2001年8月授權實施出口管制的美國《出口管理法》到期后,美國一直通過緊急授權維持出口管制制度的效力。2002年1月,在美中安全審議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許多政界要員和學者都表示應通過對華管制,使中國的科技和經濟水平與美保持50年的距離。目前,美國政府已敦促國會通過新的《出口管理法》,以對國家實施更為有效的出口管制方式,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總體上今后美國將進一步加大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的力度,尤其是軟件和高技術設備,并重點加

強對我國核技術及導彈技術的監控等。

(六)環保和勞工標準壓力越來越大

環保和勞工標準是美國面向21世紀貿易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2000年美國已通過了《對貿易協定進行環保審議的指導原則》,對今后簽署每一個貿易協定時就是否符合環保要求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評估。今年8月1日,美國會參議院通過了《2002年貿易法》,其核心內容之一是授予總統對外簽訂貿易協定的貿易促進授權(TPA)。目前美國與約旦簽訂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中已納入了勞工與環保標準內容,今后美國可能以此為范本壓貿易伙伴就范。對中國而言,最大的影響主要來自美國的環保和勞工標準問題壓力,同時隨著國會加強干預政府貿易協定簽署的權利,國會在對華貿易問題上將施加更大的影響。

三、前景展望

在貿易領域,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為新興大市場,美國經濟利益與對華貿易關系緊密結合在一起,無論從出于將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還是從地區安全戰略出發,都不會毫無顧忌地損害對華貿易。貿易是處理好兩國關系的紐帶,必要時也是其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有效制裁武器。而美國作為我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其重要地位他國尚無法替代。因此,發展和穩定中美經貿關系是兩個大國達成的共識,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中美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由于中國加入WTO后,遵循WTO規則進行關稅與非關稅措施減讓,對美國產品的進口將有較大增長,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將逐步縮小。出口由于受到美國方面的進口激增保障條款和反傾銷措施等影響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到2005年前中美貿易增長將維持在年率13%左右的水平。

其次,中美貿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美國的對華貿易政策,據美國方面的分析,今后影響美國制定對華貿易政策的三個因素是:對華貿易逆差、美國內失業和中

國執行WTO協議的情況。美國在推行其貿易政策時將利用中美入世協議,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出口,為防止我

(二)在中國市場上不要太突出,因WTO貿易規則也會維護中國的利益。

(三)利用不定期的場所,或雙邊的,或建立全新的機制解決貿易爭端,而不要過多訴諸WTO爭端解決中心。

(四)應該避免孤立,與他國合作。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曾經聯合澳大利亞共同對抗日本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并且獲得了不錯的效果。美認為在中國加入WTO后也應該對它采取相應的政策。

意識形態的差異決定美對華貿易政策很復雜,經濟問題常常與政治問題交織在一起。在近期內,中國對美國的貿易依賴強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依賴,這決定了我在貿易摩擦和談判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必須慎重地處理好同美國的經貿關系。盡管前進的道路上問題還會很多,中美經貿發展的基礎是好的。尤其是中美WTO雙邊協定的簽訂和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地位的確定,消除了長期以來阻擾中美關系改善和中美經貿發展的重大障礙,對今后中美經貿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只要雙方共同努力,通過加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