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網織紅細胞計數流式細胞儀法(血液病要做血液檢驗項目有哪些)

时间:2024-06-02 02:23:57 编辑: 来源:

測、治療反應以及預后等具有重要價值。

流式熒光原位雜交(Flow-FISH)法可測定染色體端粒長度。細胞的染色體端粒是由2~20Kb串聯的短片段重復序列(TTAGGG)n和一些結合蛋白組成,端粒長度越長,所含重復堿基數目越多;用熒光素標記的核酸-(CCCTAA)3端粒序列特異性探針進行FISH后,端粒的長短可以流式細胞儀檢測到的熒光強度的高低反映出來;Flow-FISH測定精度可小于3Kb的端粒長度差,對腫瘤的發生與發展、治療與預后等的研究有一定價值。

血液病要做血液檢驗項目有哪些?

常見的貧血性血液病檢驗項目1

網織紅細胞計數(RC):是一種非常經濟實用而又簡單的項目,對各種貧血性疾病都可要求常規檢驗RC,由RC的高低從而判斷貧血性疾病是增生性貧血還是增生低下性貧血,抑或是增生正常性貧血

2

酸溶血試驗(Ham試驗):是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的一種簡便的診斷方法,確診PNH時,需本試驗操作規范,有陽性對照,且兩次以上陽性

3

蔗糖溶血試驗:作用原理與酸溶血相似,陽性可見于PNH,自身免疫性溶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以及部分再生障礙性貧血也可能是陽性

它是PNH的一個簡單的過篩試驗

4

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紅細胞脆性試驗反應了紅細胞的抵抗能力的大小,脆性增加常見于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也可見于嚴重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5

尿含鐵血黃素試驗(Rous試驗):慢性血管內溶血腎小管上皮細胞可分解游離血紅蛋白為含鐵血黃素,沉積于上皮細胞內,在普魯士藍反應時呈陽性反應

本試驗陰性不能完全排除慢性血管內溶血

6

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試驗)及分型試驗:一種古老的試驗,用于檢驗血清中的不規則抗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可以出現陽性反應

其分型試驗有助于進一步確定是何種不規則在干擾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

7

骨髓單個核細胞抗人球蛋白分型試驗:文獻報道存在一類疾病,骨髓象以紅系增生表現,可能有少量病態造血現象,可見有原位溶血的痕跡,巨核細胞成熟受阻或巨核細胞減少;臨床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不少,皮持激素治療有明顯效果;多發生于中青年女性,可有免疫學異常的證據,稱之為“與免疫相關的全血細胞減少癥(IRP)”

骨髓單個核細胞抗人球蛋白分型試驗是居于此類疾病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新的試驗方法,原理在于骨髓中可能存在某些抗體,這些抗體可以是針對幼紅細胞的,可以針對網織紅細胞的,可以是針對幼稚粒細胞系的

8

外周血紅細胞的CD55、CD59檢驗:這是一項從分子水平確診PNH的現代診斷方法,原理為PNH患者血細胞表面不表達或少表達CD55及CD59,稱為CD55或CD59陰性細胞,此種細胞的大量存在是PNH發生嚴重溶血的分子原因所在

(療法:生物激活免疫造血療法)

白細胞分類計數是根據什么原理進行的

白細胞分類計數是將血液中的白細胞分類統計的一種方法,白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共五種。

其中中性粒細胞占全部白細胞總數的50%~70%,因此中性粒細胞的增減必然影響到白細胞總數的增減。它們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

中性粒細胞:桿狀核1%-5%(0.04-0.5)×10/L,分葉核50%-70%(2-7)×10/L,嗜酸粒細胞:0.5%-5.0%(0.05-0.5)×10/L;嗜堿粒細胞:0%-1%(0-0.1)×10/L;淋巴細胞:20%-40%(0.2-0.4)×10/L;單核細胞:3%-8%(0.08-0.8)×10/L。

擴展資料

白細胞分類計數:

(1)中性粒細胞增多:急性化膿感染、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術后、尿毒癥、酸中毒、急性汞中毒、急性錯中毒等。減少:傷寒、副傷寒、瘧疾、流感、化學藥物中毒,X線和輻射、抗癌藥物化療、極度嚴重感染、再障、粒細胞缺乏等。

(2)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變態反應、寄生蟲病、某些皮膚病、某些血液病、手術后、燒傷等。減少:傷寒、副傷寒、以及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后。

(3)嗜堿性粒細胞增多: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腫瘤轉移、鉛及鉍中毒等。

(4)淋巴細胞增多: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結核、傳染性肝炎等。減少:多見于傳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細胞免疫缺陷等。

(5)單核細胞增多:結核、傷寒、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黑熱病、單核細胞白血病、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等。

五分類血球儀白細胞做不出來是什么原因

血細胞分析儀的工作原理及其近期發展姜穗(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臨床工程科浙江省 溫州市325027)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血細胞分析儀的主要工作原理,各主要廠家在血細胞分析儀上采用的白細胞分類技術及業界的技術進展

[關鍵詞]血細胞分析儀,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計數The Work Principle Of Hematology AnalyzerAnd Its Near Period The DevelopmentJiang Sui(Cli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The Se買粉絲n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China)Abstract:Tise paper introces the major principle of hematology analyzer,the categorized technology of white blood cell mainly used by manufactur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zing technology

Keyword: hematology analyzer,red blood cell,platelet,white blood cell,買粉絲unter 自50年代初庫爾特先生發明了粒子計數技術的專利,制造了第一臺血細胞分析儀并應用于臨床以來,血細胞分析儀的發展已有50年的歷史

血細胞分析儀實質上是指對一定體積內血細胞數量及異質性進行分析的儀器

最初的血細胞計數儀(Cell Counter)僅能計數紅細胞(RED)和白細胞(WBC),后來又有了血紅蛋白(HBG)、血小板(PLT)、紅細胞壓積(HCT)、平均紅細胞體積(MCV)等幾個參數

而發展成為血細胞分析儀(Hematology Analyzer)后,又增加了許多分析和計算參數,如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平均血小板體積(MPV)、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DW)、血小板壓積(PCT)、大血小板比率、白細胞三分群、白細胞五分類、血紅蛋白濃度分布寬度、異常淋巴細胞提示、幼稚細胞提示等各種參數和功能也不斷地添加到一些品牌的儀器上

電阻檢測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待測液體中置一微孔,在微孔的兩端各加一定電壓的電極,當液體中的顆粒巾進經過微孔時,電極間的電阻就會產生訓瞬間的變化,以因而產生電脈沖,對這種電脈沖進行計數就可得到顆粒的數量,脈沖幅度的大小表示顆粒的體積的大小,經過對各種細胞所產生脈沖的大小的電子的選者擇,可以區分出不同種類的細胞;在液體中加上一定的負壓就能使經過微孔的液體流動

隨著電子技術、流式細胞技術、激光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和新熒光化學物質等多種高科技技術在臨床檢驗工作的應用,使血細胞分析儀在自動化程度、先進功能和完美設計方面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血細胞分析儀已經不僅僅局限在進行常規的血細胞分析,還增加了許多擴展功能,例如將網織紅細胞(RET)的計數和分析功能加入其中,一些儀器還另外增加了幼稚細胞分析和有核紅細胞分析功能,甚至對血液細胞中某些寄生蟲進行提示,更有一些儀器把流式細胞分析儀的某些功能和并到血細胞分析儀上,在進行常規血細胞分析時可得到某些淋巴細胞亞群的分析結果

在常規血細胞計數儀上,紅細胞(RBC)、血小板(PLT)共用一個測量通道,血紅蛋白含量(HGB)的測定在任何類型、檔次的儀器中其測試原理都是相同的

白細胞的計數和分類有其專用的通道,現我們就對分析儀上各測試項目所使用的技術方法和原理作些簡要介紹

一、血紅蛋白含量測定血紅蛋白含量的測定是在被稀釋的血液中加入溶血劑后,使紅細胞釋放出血紅蛋白,后者與溶血劑結合形成血紅蛋白衍生物,進入血紅蛋白測試系統,在特定波長(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變化與液體中Hb含量成比例,儀器便可顯示Hb濃度

不同系列的血液分析儀配套溶血劑配方不同,形成的血紅蛋白衍生物也不同,但大多數的最大吸收光譜接近540nm

近年來許多高檔的分析儀上采用了激光散射法進行單個血紅細胞血紅蛋白的分析,以盡量減少高WBC、乳糜血、高膽紅素等對HBG比色的影響

二、血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檢測血紅細胞的檢測是血液分析儀的重要組成部分,紅細胞的檢測以往主要還是使用阻抗法對紅細胞的數目和體積計數,以此分選出不同大小的信號并打印出紅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

但現在也采用光學和電阻抗法結合的處理方法對紅細胞體積進行三維空間分析(3D)以期得到更正確的結果

如拜爾的ADVIA 120以光散射法檢測紅細胞,以低角度前向光散射和高角度散射兩個測量系統同時測量1個紅細胞,根據低角度光轉換能量的大小測量單個紅細胞體積與總數;根據高角度的光散射得出單個血紅蛋白濃度,可準確得出MCV(平均紅細胞體積)、MCH(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C(平均血紅蛋白濃度)測定值,并繪出紅細胞散射圖,單個紅細胞體積及紅細胞內Hb含量的直方圖及求出RWD(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HDW(紅細胞血紅蛋白分布寬度)等參數

由于血小板和紅細胞體積的明顯差異,很容易用一個限定閾值將兩者同時測得的光電信號區分

因此,迄今為止全血分析中血小板、紅細胞檢查均采用一個共用的分析系統

但由于血小板和紅細胞測量信號常有交叉,如大血小板的脈沖信號可能被誤認為紅細胞而計數、小紅細胞的脈沖信號可能進入血小板通道,造成實驗誤差

各血細胞分析儀生產廠家采用多種先進技術以減少血小板計數的干擾,以下我們就分別給予介紹:1、掃流技術(sweep flow):由于血小板和紅細胞在同一個計數池中計數,紅細胞體積較大,在通過正中計數感應區時會形成一個大脈沖,若有回流會同時又產生一個因渦流再度進入感應區邊緣而形成的小脈沖使電極可能感應到相當于血小板大小的小脈沖,使血小板計數假性增多

掃流技術是在進行紅細胞和血小板計數的同時,在紅細胞計數小孔的后面有一個穩定的液流通過,這樣可以使后的紅細胞被立即沖走,以防止回到感應區被計數為血小板

2、防反流裝置:為防止以被計數的紅細胞又回到感應區,在紅細胞計數池小孔的內側按裝一塊帶孔的小板,板上小孔的直徑比紅細胞計數孔略大,正好位于計數孔的后方、感應區以外

當進行細胞計數時,由于負壓的作用細胞快速通過小孔感應區并穿過擋板小孔,即使擋板外側產生渦流,紅細胞也會被阻擋在感應區之外,不影響血小板計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