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美國貿易伙伴排名榜(持有美國國債的排行榜)

时间:2024-05-20 00:09:58 编辑: 来源:

xchange)、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柜臺交易市場、粉單。

美國的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1

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是其經濟政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克林頓執政以后,提出了“國家出口戰略”,將貿易提到了戰略高度。本文對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進行了評述,并對美國商品的進、出口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對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全面理解,指出美國巨額的貿易逆差有著內在的合理性,是美國深化國際分工的一種表現。

目前美國經濟可以用“一高雙低”來概括,即高經濟增長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與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歐洲和被債務問題困擾的日本相比,美國經濟“正享受著均衡增長和低通貨膨脹完美結合的快樂時光”。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僅從對外貿易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角度出發進行分析。美國作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其對外貿易政策不僅對其本身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在世界經濟的運行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克林頓執政以后,首次提出“國家出口戰略”,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對外貿易正對美國經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正把自己有形的和無形的產品推向全世界。�

一、對外貿易戰略

1�“經濟安全”與公平競爭

目前,美國政府是一個高度介入國家貿易發展活動的政府,以新一代經濟學家庫格曼和克羅斯曼為代表的“新貿易理論”〖ZW(DY1〗這種新貿易理論根據遞增的規模報酬與不完全競爭理論證明:對本國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如政府使用保護政策,將會產生一種“壟斷利潤轉移”的結果,本國企業將利用它在國內外市場上取得長期的競爭優勢。若長期競爭優勢的作用大于短期的保護成本,一國的保護政策事實上對本國是有利的。�

對美國政府的國際貿易政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這種貿易理論的基礎上,美國政府一方面強調維持開放型貿易體系,另一方面亦積極采用策略性貿易政策,幫助美國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獲得優勢。�克林頓在闡述新政策的對外貿易取向和策略選擇時,指出要把“促進美國的經濟安全,贏得更大的國際市場”放在第一位,強調所謂的“經濟安全”。即為了保護國內戰略性高科技產業,政府應積極干預對外貿易,采取相應行動來懲罰損害國家產業的外國競爭者。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開放市場與公開貿易”,試圖建立一個更加開放自由的國際貿易體制,要求其貿易伙伴在進入美國市場的同時,必須對等地向美國的商品與勞務開放其市場,并要求日本和德國也充當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

2�積極推行多邊貿易、地區貿易和雙邊貿易

(1)致力于全球多邊貿易

美國正積極利用WTO與GATT的多邊談判來推動其全球貿易政策,并在1995年,最終與其他國家達成了全球自由貿易協議,使烏拉圭回合的全球貿易談判圓滿成功。在其后又致力于推行烏拉圭回合貿易協議的實施,以求在已達成的農業、服務業、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并在世貿組織成立之后,大力推進該組織的發展,反映了美國對于多邊貿易的重視。�

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與經濟持續增長分析

(2)大力推進區域貿易自由化

在區域層次上,其主要政策設想是,將東亞和拉美這兩大地區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為基礎,積極推進亞太經合組織的進程,同時致力于大西洋市場,以達到將世界主要經濟和貿易區納入美國貿易體系之下的目標。�美國之所以積極提倡區域貿易,是因為美國政府看到,美國未來的出口及經濟增長必須依靠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快速成長及美國在這些地區商務的拓展,從而確保在這些新興市場中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以帶動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3)采用雙邊貿易協定方式

為了緩解巨大的貿易逆差的壓力,克林頓在上臺伊始就主要采用雙邊談判、磋商或單方面采取行動的方式,努力消除美國產品進入各國市場的障礙,達到使美國商品與勞務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及削減貿易逆差的目的。其矛頭主要對準日本和歐洲,分別就鋼鐵、飛機、汽車、公共采購領域采取行動。僅1993—1995年間,美、日就簽署了20多個貿易協定,有力地促進了產品的出口。�

2006中國的十大對外貿易伙伴?

臺灣成為祖國大陸去年最大貿易伙伴

2002年,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貿易取得非凡業績。從外經貿部獲悉,去年全年,我國與10大貿易伙伴的貿易額總計已經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85.2%。而雙邊貿易的增幅更是讓人樂觀,除了加拿大外,其余9個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最高的增幅甚至接近40%。

按照雙邊貿易額來進行排名,10大貿易伙伴的順序分別是:日本、美國、歐盟、香港、東盟、臺灣省、韓國、俄聯邦、澳大利亞、加拿大。而按照雙邊貿易的增幅來排名的話則是:臺灣省、東盟、香港、韓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歐盟、俄聯邦、加拿大。

祖國大陸是臺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

臺灣省與祖國大陸的貿易總額去年獲得“飛速”增長,在10大貿易伙伴中以絕對的優勢在“增幅排行榜”上位列第一。根據外經貿部的統計,兩岸貿易額去年達到446.6億美元,增幅達到38.1%。

而臺灣省方面的統計也顯示:2002年,祖國大陸已經超過美國,成為臺灣省最大的出口市場。

去年兩岸的貿易總額超過400億美元,其中臺灣省對祖國大陸的出口額達到328億美元,約占其出口總額的25%。反過來,祖國大陸對臺灣省的出口額僅為79.5億美元。臺灣省對祖國大陸的貿易順差約250億美元,祖國大陸已成為臺灣省最大的順差來源地。

在去年,臺灣省對祖國大陸出口增長最快的貨品包括:液晶裝置及指示面板、集成電路、單石集成電路及混合集成電路。此外,計算機相關零附件、無線電話機零附件以及不銹扁軋鋼的出口也有顯著增長。

還有一組數字能夠說明兩岸經濟活動越發的頻繁。2002年臺灣省對祖國大陸的投資金額為38.5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8.6%,對祖國大陸投資占其島外投資金額比例大幅攀升,達53.38%,創歷年新高。投資除了集中在江蘇、廣東及福建等地外,范圍開始擴大。記者從大連方面獲悉,去年大連新批準的臺資項目超過60項,總投資額1.5億美元,合同臺資1.4億美元,臺胞來連人數首次突破3萬人次。截至目前,大連累計批準臺資項目已達977項,總投資額24億美元,合同臺資15億美元。

中美貿易逼近1000億美元大關

中國和美國去年的雙邊貿易受到世界的矚目。而在此前曾有預言說這兩個國家的雙邊貿

易會“在2002年出現井噴式增長”也變為現實。但是,當時認為“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將達到920億美元”的估計還是趨于保守,外經貿部的最新統計顯示,中美雙邊貿易總額在去年達到了971.8億美元,比預計超出了50億美元,增長幅度達到20.8%。而此間還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成為美國最大貿易逆差國。

和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日本相比,美國正在快速縮短中美貿易與中日貿易的差距。去年,中日雙邊貿易額為1019.7億美元,但其增長速度與美國相比落后了近5個百分點。從25年前恢復中美貿易以來,兩國的貿易增長了近百倍。更有專項調查顯示:到2005年,中美貿易總額將達到1280億美元。在此之前,美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結構在最近幾年發生“質”的變化。去年,高新技術產品和機械產品已經占到對美出口商品總額的2/3以上。現在,中國向美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電器電子產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鞋類、服裝、玩具等。中國自美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有:農產品、飛機、電站設備、石油設備、電子產品、化工產品和機械設備等。

中國與東盟貿易增幅排名第二

在中國的10大貿易伙伴中,東盟也創造了“貿易增長的亮點”。2002年,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達到547.7億美元,增幅排名第二,達到31.7%。

2002年前10個月,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達434.6億美元,增幅為28.3%。而在去年11月4日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雙邊貿易再次“提速”,拉動全年增速又提高了四個百分點。而這一《框架協議》的簽署把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推進一個嶄新的階段。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意味著這將是一個擁有17億消費者、近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2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經濟區。在這個擁有世界最多人口的經濟區里,中國和東盟的未來雙邊貿易被普遍看好。有推算顯示,2005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將達630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280億美元,進口350億美元。(陸純)

卡車輪胎品牌占有率排行榜

美國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卡車輪胎市場,因此美國卡車輪胎市場也是所有輪胎企業的必爭之地,尤其是替換市場。在美國正式對進口自中國的卡客車輪胎實施雙反之前,中國卡客車輪胎在美國市場賣的是風生水起。2019年,雙反正式開啟,中國卡客車輪胎美國市場出口量一落千丈,美國最大的輪胎貿易伙伴的地位也被泰國所取代。

但是這樣并意味著中國輪胎就此在美國市場衰敗了,2020年上半年美國卡車輪胎替換市場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輪胎依然在美國市場擁有十分重要的市場地位。

2020年上半年美國卡車輪胎替換市場占有率排行如下:

1

以品牌排行

普利司通、米其林以13.5%的相同占比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

固特異(9.5%),

優科豪馬(8.5%),

凡士通(7.0%),

德國馬牌(6.0%)。

中國輪胎品牌占比最高的是雙錢(4.0%),其次是:

賽輪(2.0%)、

威獅(1.0%)、

風神(1.0%)、

三角(1.0%)。

5大中國輪胎品牌占比總計為9%,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中國輪胎品牌,中國品牌的市占率應該在10%左右。

2

以企業排行

普利司通(包含凡士通、代頓)以22%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而米其林(包含百路馳)以16%的市占率排名第二,緊隨其后的是固特異(包含凱利)市占率為10.5%,優科豪馬市占率8.5%,德國馬牌(包含將軍)市占率為8%。這5家龍頭企業就瓜分了65%的市場份額,他們算是吃肉的,剩下的那些企業只能是吃點骨頭喝點湯了。

中國卡車輪胎市場差異大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美國卡客車輪胎市場和中國存在巨大的差異,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這些大牌在中國卡客車輪胎市場的市占率基本處于邊緣角色,優科豪馬甚至已經停止了中國卡客車輪胎的生產,轉向生產乘用車輪胎。

在中國卡客車輪胎市場,本土輪胎企業占據超過90%的市場份額,但是在美國,本土輪胎企業只占據了大約20%的市場份額(固特異10.5%、大力神4.5%、固鉑3.0%、其2.0%)。這也說明美國本土的輪胎產業非常羸弱,跟中國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卡客車輪胎在美國市場的潰退除了貿易壁壘之外,還有品牌因素。從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來看,美國人更比較看重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