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演變過程(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演變)

时间:2024-05-20 14:26:12 编辑: 来源:

在努力地實施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協議、協定,并以這些協議、協定為核心、協調本國貿易政策,以便推動貿易與投資的化,促進全球貿易的發展。

:中美貿易政策是怎么演變的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與美國的經貿關系得到了迅速發展,2004年,中國已成為美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美國也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由于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化使其貿易保護傾向不斷加強,給中美貿易造成了不斷的摩擦。加深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演變歷程及其經濟背景的理解,有助于正確認識中美貿易關系和糾紛,為改善兩國經貿關系,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隨著中國國際經濟地位的提高和中美雙邊經貿規模不斷擴大,美國試圖通過貿易限制對中國進行遏制。

(二)一直以來,美國習慣于以中國進行“不公平貿易”為由,采取單邊行動對中國出口商品進行限制和制裁,美方是摩擦的發起者。

到目前為止,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大部分都是由美方對中國的不合理限制和制裁引起的。在中美簽訂入世協議和中國加入WTO以前,美方曾就是否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問題進行每年一次的審議,并試圖將此與中國國內的人權、民主和西藏、臺灣等問題掛鉤,對中國進行不合理的限制。1996年,美國違反中美紡織品協定的規定,在未與中方磋商和提供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單方面扣減我國13個類別紡織品的配額,給我國造成嚴重損失。在知識產權領域,從1991年到1996年中美曾經發生過三次較大的摩擦,每次都是由美方宣布對中國發起“特殊301”調查引發的。2003年,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摩擦就有對彩電進口實行反傾銷制裁、對木質家具的進口征收高額反傾銷關稅,以及對出口美國的針織物、袍服和文胸等紡織品采取緊急配額限制等。中國目前已成為美國反傾銷的主要對象,據統計,2003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案件所涉及之總金額達16億美元。另外,美國無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反傾銷問題上堅持不給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待遇也是明顯地制造摩擦的做法。在這些問題上,中美都將長期存在分歧和矛盾,也長期存在引發摩擦的可能性。

美國敢于主動挑起貿易摩擦的重要原因是因為在中美雙邊貿易中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更大。現實情況是,中美經貿關系的確是不對等的,甚至是嚴重不對稱的。中國在經濟上對美國的依存度較高,而美國對中國的經濟依存度較低。中國對美國較高的依存度大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國部分產業與產品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較大。二是中美貿易在雙邊經濟總量中的份額不對稱。三是美國經濟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較為顯著。美國GDP每下降1%,其總進口額就被拉低2%—3%,分攤到從中國的進口份額就會達到5%—10%。正因為如此,使得美國在雙邊經貿關系中處于主動地位,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貿易政策,甚至挑起摩擦。

(三)美國出于保護國內市場和產業的需要,將貿易限制的領域不斷擴大,形式日益多樣,給中國造成的損害明顯上升。

中美貿易摩擦的領域不斷擴大,從最初的貨物貿易領域向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投資措施領域延伸。貿易摩擦的形式也從最初的最惠國待遇、關稅和配額問題擴展到后來的知識產權保護、反傾銷、農產品補貼等問題,再到目前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環保標準、保障措施以及勞工標準等等。

美國在知識產權領域屢次挑起摩擦。上世紀90年代,中美之間曾經發生過三次較大的知識產權摩擦,甚至要發展成為貿易戰。美國不斷利用反傾銷手段打擊我國出口。隨著中美貿易的不斷發展,美國對中國產品實行反傾銷的案件不斷上升,由此已影響中國數十億美元產品的出口。2003年底,美國30余家生產木制臥室家具的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商務部對中國出口的家具提出的反傾銷起訴,這起反傾銷案涉及中國135家企業12億美元的出口市場,是到目前為止對我國反傾銷金額最大的案件。除知識產權、反傾銷等領域外,美國還在技術性貿易壁壘、保障措施和勞工標準等問題上對中國產品出臺一些限制政策,制造貿易摩擦。

(四)由于貿易政策涉及的領域日益廣泛,貿易摩擦也從局部的商品或產業領域發展到經濟政策或制度領域,從微觀摩擦發展為宏觀摩擦。

這種趨勢的重要反映就是從2003年以來美國不斷向中方施加壓力,力圖迫使人民幣升值和讓我國改變人民幣匯率制度。這一事件的背景就是美國認為我國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和形成機制對其貿易利益造成了損害,是導致美國出現大規模逆差、嚴重失業等一系列問題的原因。

(五)貿易摩擦日益與美國國內的政治形勢聯系起來,貿易摩擦呈現出政治化的趨勢。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和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上升,美國國內越來越多的政治力量將中美貿易與政治問題聯系起來,并在這方面形成了相應的要求貿易保護的壓力集團。從目前中美貿易摩擦最直接的一些原因或借口來看,美國國內將大量的國內問題歸因為中國大規模勞動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比如:失業增加、產業工人的收入水平下降和貧富差距擴大、產業結構調整引起的產業衰退或轉移、生態環境惡化等等。這就導致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越來越多地與美國國內的政治形勢聯系在一起,貿易摩擦也明顯地表現出政治化的趨勢。

試述美國國際貿易政策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答案】:美國貿易政策特點:(1)互惠主義是美國外貿政策的基石;(2)制約平衡是美國外貿政策決定機制的原則;(3)與政治掛鉤是美國對外貿易政策一貫奉行的戰略方針;(4)法律條文的含糊性是美國對外貿易政策實行保護的重要手段

美國貿易政策發展趨勢:(1)總體上將繼續實行互惠主義前提下的開放性貿易政策;(2)針對個別國家和地區以及個別部門的貿易保護將加強;(3)“多軌制”將成為美國今后解決對外貿易問題的基本方式

自由貿易政策有哪些演變過程

演變

自由貿易政策貿易大廈

自由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對進出口貿易不加干預,任其自由競爭。自由貿易政策有單邊、雙邊、諸邊和多邊多種。自由貿易政策實施表現為關稅的降低和應稅商品的減少、非關稅壁壘等的減少與取消。自由貿易政策隨資本主義建立而出現,隨資本主義發展而演變。時強時弱,沒有絕對意義上的自由貿易政策。在國家存在和不平衡規律作用下,自由貿易政策成為主流政策時期短于保護貿易政策時期。但自由貿易政策有利于資本擴張本性的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隨著資本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自由貿易政策成為主流,但不穩定。 19世紀產業革命以后,英國經濟競爭力大大增強。為了擴大市場,追求高額利潤,形成以英國為中心的國際分工,確立單方面的自由貿易政策,并通過各種渠道推行,甚至通過戰爭,強加給戰敗的國家。 在20世紀初期,隨著英國經濟競爭力的下降和大危機的降臨,自由貿易政策被超保護貿易政策取代。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成為經濟強國。為了對外擴張,美國從二次戰前的貿易保護主義轉向自由貿易政策,并推動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推行貿易自由化,把單邊的自由貿易政策演變為多邊的自由貿易政策。隨著資本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1995年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取代1948年生效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使多邊的自由貿易政策得到加強。 自由貿易

世界貿易組織所推行的自由貿易政策與GATT推行的自由貿易政策相比,有些重大變化。第一,推行自由貿易政策機制從貿易協定變成國際組織,帶有永久性和制度性。第二,自由貿易政策囊括的領域從貨物擴大到投資和服務業,并就此達成將近30個貿易協定與協議。第三,自由貿易政策對成員的約束性大大提高,其主要表現是成員要無保留地接受多邊貿易協定與協議,且對本國有關法規要予以對應;加強爭端解決機制,對違規的成員予以“報復”或“懲罰”;加強對成員的政策審議等。第四,推行的自由貿易政策帶有階段性,在一定程度上允許成員存在正當的貿易保護。如發展中國家成員自由化程度可以低于發達國家成員,加強知識產權制度,允許采取救濟措施,存在可選擇加入的諸邊貿易協議。第五,鼓勵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進行“開放、公平和無扭曲的競爭”。所謂開放是指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按照承諾的協定與協議履行義務和享受權利;所謂公平是指貿易對象應在市場經濟體制基礎上,通過供求正當競爭形成的真實成本進行貿易;所謂無扭曲是指貿易主體不借助壟斷和特權等行為進行貿易活動。第六,世界貿易成員之間的自由貿易政策的實施是通過談判,在互惠互利基礎上達成各種貿易協議,并付諸實施。[1] 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為世界范圍內自由貿易政策的實施構建了組織基礎和法律基礎。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地區性的貿易自由化組織。如貿易優惠安排、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等。成員內部通過關稅削減和非關稅壁壘等的減少,實現貿易逐步自由化,但其內部貿易自由化領域、層次有所不同。其自由化程度可以高于對外自由化程度,但對外的自由化程度不能低于在世界貿易組織中承諾的自由化程度,并要接受世界貿易組織審查。 世界貿易組織推動的自由貿易政策不是純粹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在經濟全球化下,自由貿易政策成為世界貿易政策主流,但允許存在正當的貿易保護。第二,貿易自由化發展不平衡。就貿易領域來說,貨物貿易自由化程度高于服務貿易;工業部門的自由化程度高于農業;出口貿易自由化程度高于進口貿易自由化。就成員來說,發達國家貿易自由化程度高于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高級階段的地區經濟貿易集團內部自由化程度高于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內部的貿易自由化。第三,自由貿易政策不時受到干擾。在不平衡發展規律作用下,世界經濟、各國經濟都處于不平衡發展中。當經濟高漲時,自由貿易政策比較盛行;在經濟危機下,自由貿易政策被干擾,甚至扭曲;同一國家,競爭力強的行業傾向自由貿易政策,而競爭力弱的行業傾向保護貿易政策;在同一行業,競爭力強的企業傾向自由貿易政策;而競爭力弱的企業則尋求保護貿易政策;在一個國家,以國內市場為主的企業偏于貿易保護政策,而以國外市場為主的企業傾向自由貿易政策。第四,在連鎖作用下,貿易對一國的作用從經濟領域擴散到整個社會。一國在制定貿易政策時,不僅要考慮到貿易效益,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就業問題往往成為貿易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第五,在國家存在下,由于社會制度不同、國家關系親疏、文化和宗教差異等,一國出于國家安全和戰略考慮,對出口也加以管制。如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加以管制,不進行自由化。 中俄自由貿易城

總之,世界貿易組織建立以來,貿易自由化成為世界貿易政策主流。從整體看,它促進了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經濟貿易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由于發展不平衡和經濟日益相互依靠,自由貿易政策帶有被迫性,貿易伙伴被迫就貿易利益進行協商和談判,達成貿易協議,享受權利并履行義務。在自由貿易政策實施中,受到國家利益的驅使,一般重視權利的享受,疏于義務的履行,出現管理失衡的狀態,影響了貿易協議的真正落實。 2008年以來,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機沖擊下,各國為了挽救經濟,采取各種救市活動,其中有不少貿易保護主義成分。其特點是利用了世界貿易組織協議中的灰區、打擦邊球,濫用和歪曲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沖擊了世界貿易組織主導的自由貿易政策。但尚未從根本上動搖自由貿易政策的主導地位。在各種國際會議上,與會者發表聲明,共同聲討貿易主義,阻止貿易保護主義的泛濫,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它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的自由貿易政策的權威性和主導性,同時也指明世界貿易組織應改革的方向。

wang caina

國際貿易的歷史演變過程

是對外貿易政策演變

資本主義方式準備時期,實行的是保護政是重商主義下的強制性貿易保護政策

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出現了兩種政策,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

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推行帶有壟斷性質的超保護貿易政策

二戰后。出現了兩中傾向,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