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美國綠卡持有人海外資產租金納稅免稅額多少(美國人是怎么報稅和繳稅的)

时间:2024-06-11 00:59:28 编辑: 来源:

在中產階級頭上,而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其中大部分人或家庭的實際稅率大約在20%左右。

美國的稅法五花八門

美國的稅法五花八門,完善的稅務規劃是非美公民在 移民 或長居美國前能做的最好投資。提早做好規劃,能夠確保大家在享受美國福利及優勢之余,還能有效合法的減少不必要的稅務支出。如此,你就需要了解如何規劃財產?如何合法避稅?如何不多繳冤枉稅?就讓我們來為大家深入解讀移民美國前所需要思考的財稅問題。

移民美國不外乎因為它有相對穩定的政策環境,還有希望兒女能夠享受更好教育及健康生活。但在好不容易完成相關移民手續,抵達美國報到后,就同時成為美國稅務居民,這就表明馬上需要面對美國的所得稅、贈與稅及遺產稅等相關問題。最讓新移民頭痛的是美國聯邦稅制下的全球征稅制度。這代表你成為美國的稅務居民之后,不只是美國境內的收入需要被征稅,而且你全球的收益、資本利得或其它收入,都需要繳稅差給美國政府。

因此在計劃移民美國之前,如果沒有妥善規劃,不只會被復雜的稅務制度搞得暈頭轉向,弄不好辛苦賺來的血汗錢還沒有安穩地傳遞給下一代就被美國國稅局拿走一大半了。所以為避免以上狀況的發生,下面我們就來跟大家解說一下赴美國移民之前所需知道的財稅規劃,讓大家如何有效地做好準備。

關于美國全球征稅制度,很多新移民常常會有認識上的誤區,下面簡單列出五大誤區給大家做參考。

誤區一:在全球征稅制度之下,是對移民的全球資產進行征稅?

這個理解是完全錯誤的。在美國國稅局的眼中,資產與收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收入就是工作收入、投資所得利息、分紅或者資本利得等;資產則是指個人擁有的房地產、土地、金融資產、公司股份、買賣股票、無形資產、天然資源和收藏品。美國的全球征稅政策,針對的是個人收入,而不是個人資產。

舉例來說,成為美國納稅居民之后,假設你在國內有2,000 萬人民幣的房子正在出租,每年租金收入大概有150萬人民幣,那么這150萬人民幣的租金凈收入就是被美國國稅局征稅的金額。如果你把房子賣掉了,賺了錢,那就必須要付資本利得稅。但是,成為稅務之前所擁有的財產是不需要繳稅的。

誤區二:在全球征稅制度之下,在海外工作的納稅居民就得交兩種稅,一個是國內的稅,還一個就是美國的稅。

美國全球征稅制度有一個原則,不會重復征稅。意思即美國納稅人給別的國家或者地區所交的稅都可以用來充抵美國境內的稅。例如你有美國綠卡但在中國工作,那么在交美國的稅之前可能會先按照中國境內的稅法來交稅,因此在報美國所得稅的時候,交多少中國的稅就可能可以抵多少美國的稅。如果依照你的收入標準在中國的稅率比美國高,能抵用的稅額當年用不完,還可以留下來繼續抵扣。

誤區三:一旦成為美國納稅居民,納稅居民的中國公司產生的利潤也需要繳美國稅?

這個是錯誤的理解。美國的全球征稅制度針對的是個人收入,而持有股份的公司則是另外一個實體。如果納稅居民擁有中國公司的股份,在公司產生的利潤沒有通過分紅的方式分配給納稅居民的話,那么納稅居民不需要為其擁有的中國公司產生的利潤來繳美國的稅。

舉例來說,如果某個納稅居民擁有的中國公司每年獲利1,000萬人民幣,但并沒有得到公司給的任何分紅,那么就不需要為這1,000萬人民幣的 利潤繳美國的稅。不過,有可能需要申報海外公司的稅表。

誤區四:FATCA,即海外賬戶納稅法案對新移民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答案是不一定的。FATCA(海外賬戶納稅法案)基本上只是要求他國必須向美國國稅局提供美國居民在該國獲得投資收入和來源于美國資產的利息股息收入,包括賬戶金額、利息、支付去向等銀行的賬戶信息。它所涉及的只是銀行賬戶內的資金信息的通報。

信息通報和繳稅稅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是要多填一張申請表,不需要繳任何的稅。我們建議移民客戶盡早來找美國專業會計師來做規劃,而對規劃好的移民是沒有太大的影響。FATCA條款也針對保險、信托、基金和理財。

誤區五:所有的海外收入都需要繳納美國國內的稅?

美國針對海外收入每人每年有超過10萬美元的免稅額。舉例來說,如果夫妻兩人都拿到綠卡,每年從中國獲得11萬美元的收入,如果分別報稅,扣除每個人10萬美元的免稅額,那每人每年只需要就1萬美元的收入來報稅。而這1萬美元如果在中國已經繳了稅費或者在美國有其它生意費用的支出,還可以享受一些抵免。

但需要注意的是,免稅額的海外收入是指主動的收入,如工資是勞動所得收入,但不包括公司分紅、銀行利息、投資回報或者賭博的獲利、社保的福利金、退休金還有年金等等。意思就是買賣房子或者股票所得來的收入,是不能包括在每年超過10萬美元的海外收入免稅額當中。

移民美國前需要思考的財產規劃問題:

1. 以何人名義作為主申請人取得美國綠卡?

2. 移民前取得美國綠卡的主申請人及其共同取得人名下財產所得以及與美國境內所得的納稅情況。

3. 如何規劃財產,才能使主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在移民后可合理地控制稅務風險?

4. 如果您不排除日后要放棄美國籍或綠卡,要如何規劃財產,才能使日后放棄美國籍時,不需要多繳冤枉稅?

在考慮到上面四個問題之后,有意愿投資移民美國的各位,可與專業的美國注冊會計師商討,擬出目前的財產配置表、未來五年的資金預算表、投資移民前處分財產的可能時間表,以便做出完善的投資移民財產規劃,避免移民前需要繳中國當地的稅金,移民后全部資產變成美國國稅局課稅對象又被扒一層皮。

美國移民可以享受的社會福利

【 #美國移民# 導語】社會福利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相當全面完善。美國現行的社會福利制度是從1936年社會安全法案實行之后,逐步完善起來的。以下是 整理的美國移民可以享受的社會福利,歡迎閱讀!

【篇一】美國移民可以享受的社會福利

1、聯邦社會保險

聯邦社會保險是為就職人士設立的,在職或曾經工作過的本人及其家屬都可參加,主要包括退休金、撫恤金、傷殘金和醫療福利等。

2、失業補助金

只要是遭辭退失業的,不管有無積蓄都可申請。一般補助期是6至9個月,按各州不同情況可能會有所延長。

3、公共援助金

專為低收入或無收入的失明者、老人、殘障者及無收入的家庭而設。由州政府按各自生活條件發放,申請者將接受調查以證明有申領資格。

4、孕婦與兒童福利

為保護和增進孕婦及兒童的健康而設,并不分派現金,而是提供健康服務。

社會安全法案是全國性的,為保障所有人的權益而設立。除公共援助金外,大部分福利措施是不論貧富人人皆得的。值得一提的是,社安局規定,領取社會安全金的人員不一定要住在美國境內,以方便生活在海外的退休人士。

除了社會安全法案所包括的上述福利政策之外,美國還有很多涉及生活、工作各個方面的社會福利,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一、工作保險

1、失業保險金

失業保險金是一種保險制度。每月從受保人工資中扣除部分來投保,受保人一旦失業即可獲賠,獲賠金額一般是原工資的一半。

2、工人賠償金

由雇主向州政府或保險公司投保,工人因工受傷即可申領。具體賠償金額和時期由雇主所交的保費多少而定,同時也能報銷一定的醫療費用。工人賠償金非美籍人士亦可申請,且不會影響他日轉換身份或入籍。

3、州立傷殘保險金

全美只有加州、紐約州、新澤西州、夏威夷和波多黎各設有此類保險金,專為因短期疾病暫不能工作的人員而設。換言之,受保人在得病期間必須是受雇的,復原后重新開始工作,保險金就停止賠付。

二、生活補助

1、糧食券

美國聯邦農業部撥款給州政府發放糧食券,只可換取美國出產的農作物,不能換取金錢,以救濟收入低微的家庭。不過該補助只限美國公民。

2、學校提供的廉價或免費膳食

這是政府為保證學童的身體健康而設立的全國性營養膳食計劃。非美籍人士也可受益。

3、家居能源補助計劃

專為低收入家庭減輕煤電費用而設,非美籍人士也能享受。能源補助除幫助支付煤電費外,還可代為修理暖爐、煤氣管等相關暖氣設備。

4、廉價公共房屋

這項福利有公共房屋、津貼房屋、租金津貼和廉價屋四種形式,申請人必須年滿62歲或收入低微,其中一些房屋補助要求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

三、醫療補助

1、醫藥補助

不同于醫療保險,醫藥補助是一個保健計劃,專為收入低微的家庭設立,可以同時享受醫療保險,但只限于美國公民。

2、家中照顧計劃

由聯邦、州和縣政府聯合負擔,為65歲以上老人、失明者或殘障人士提供家務和非醫務性的照顧,使得受益人能在家安全地生活,無須住進養老院或公共醫療機構。

【篇二】美國移民合理避稅的建議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全球征稅的國家,并且執行力度較為強大。不少有意移民的中國富豪,擔心移民后資產大縮水,甚至還想因此而放棄移民計劃。

據介紹,美國的稅收是以家庭為單位征收的,家庭年總收入并非為最后的納稅基礎,在總收入之后,可以減去例外、折扣、擴展項、個人養老金計劃、購房及貸款等等。按照最后的凈收入來納稅。如何合理避稅,有以下幾種方式:

1、申請人在獲得美國移民簽證后,需要在180天內入境美國報到,而登陸美國之日,新移民才開始履行向美國政府申報財產的義務,在成為永久居民之前所有的海外非增值資產都不需要向美國政府交稅,只有登陸后已經實現的增值收入,才需要向美國政府申報并依法納稅。因此要保存好自己的收入和資產的各種來源證明文件,為了避免誤征或罰款,應盡量保證財產來源證明的準確性。

2、收入低、財產少的配偶做主申請人。如夫妻申請移民時,以收入低、財產少的配偶當主申請人,如只有一人申請綠卡,則配偶在美國以外的資產就不會有海外所得課稅問題。

3、海外收入有免稅額,中美稅收可互抵。對于永久居民一年在美國境外工作居留超過330天的,單人抵稅金額是9.14萬美元。夫妻雙方可以免聯邦收入稅18.28萬美元。例如,中國企業所得稅為20%~25%,分紅的個人所得稅是20%,累計近40%,而美國不同州個人所得稅稅率約為15%~20%;購房投資等盈利收益在中國按20%的稅率,而投資收益在美國僅為15%的稅率,那在中國繳的稅就可以抵消美國要繳的部分。

4、規避遺產稅,成為美國公民前,對于美國境內的財產,外國公民可以毫無顧慮地贈與給自己的子女。

5、還可以成立公司,將家庭部分花費(能與經營相關的)計入公司營運費用,減少稅收。

6、美國政府規定,可以得到房屋總價10%的退稅,不超過8000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