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網織紅細胞新生兒參考范圍(血常規化驗單各項解讀)

时间:2024-06-03 05:28:48 编辑: 来源:

平均壽命約120天

衰老的紅細胞雖無形態上的特殊樗,但其機能活動和理化性質都有變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紅蛋白變性,細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電荷改變等,因而細胞與氧結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

衰老的紅細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處被巨噬細胞吞噬,同時由紅骨髓生成和釋放同等數量紅細胞進入外周血液,維持紅細胞數的相對恒定

2、白細胞 白細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為無色有核的球形細胞,體積比紅細胞大,能作變形運動,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

成人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000~10000個/μ1

男女無明顯差別

嬰幼兒稍高于成人

血液中白細胞的數值可受各種生理因素的影響,如勞動、運動、飲食及婦女月經期,均略有增多

在疾病狀態下,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值皆可發生改變

光鏡下,根據白細胞胞質有無特殊顆粒,可將其分為有粒白細胞和無粒白細胞兩類

有粒白細胞又根據顆粒的嗜色性,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用嗜堿性粒細胞

無粒白細胞有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兩種

影響網織紅細胞計數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網織紅細胞計數標準性的因素為染液的質量、計數紅細胞的個數、染色溫度和時間、網織紅細胞的辨認水平。網織紅細胞計數:

(一)原理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殘存,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色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織狀結構。

(二)方法活體染色法.近年來還可通過某些血液自動分析儀及流式細胞術檢測法進行網織紅細胞計數。

(三)參考值(活體染色法)

成人和兒童:0.005-0.015

新生兒:0.02-0.06

網織紅細胞絕對值:(24-84)×10^9/L

(四)臨床意義

網織紅細胞計數反應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

網織紅細胞增多表示骨髓紅系增生旺盛,常見于溶貧、急性失血、缺鐵貧、巨幼貧等,網織紅細胞減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減低,常見于再障、骨髓病性貧血。

血常規化驗單各項解讀

血常規化驗單怎么看血常規化驗單解讀

醫院里的化驗單總是很讓人頭疼,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平常人眼里就像天書一般。我整理了血常規化驗單解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血常規化驗單解讀

1、怎么看血常規檢驗報告單

血常規檢驗報告單內包括有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及白細胞分類計數,紅細胞比容及血小板等。在報告單的右側會有正常參考值,當檢查出來的結果超過參考值時,除了能從數字上看出來,還會有符號“↑”和“↓”表示比正常參考值高了或是降低。在看血常規報告單時,白細胞、紅細胞以及血小板的數據是最關鍵的。

2、血紅蛋白及紅細胞

血紅蛋白的主要功能就是攜帶氧分子,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血紅蛋白的正常濃度范圍在110~150g/L,如準媽媽血紅蛋白的濃度大于150g/L時,可能會出現血液中含氧量不足的情況。如果血紅蛋白與血紅細胞同時減少的話,則有可能出現急性或慢性失血,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礙和造血組織損傷、貧血等。

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的正常對我們的身體有非常大的影響,很多孕婦都需要做血常規檢查,國內外對于準媽媽是否貧血的判斷標準也有所不同。在國內血紅蛋白的正常值是100g/L,低于100g/L為輕度貧血,低于80g/L為中度貧血,低于60g/L為重度貧血。而在國外血色素正常值為110g/L,低于110g/L為輕度貧血。低于90g/L為中度貧血,低于70g/L為重度貧血。

3、白細胞

白細胞主要有消滅病原體,保衛健康的作用,孕期白細胞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從孕7周開始增加,孕30周達到最高峰。它的正常值范圍為×10^9/L,最高可達到×10^9/L,如果高于孕期范圍,則表示準媽媽可能有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等。

4、血小板

血小板正常值的范圍為PLT×109/L,如果血小板低于100×109/L,會影響準媽媽的凝血功能。

血常規檢查在全身體檢中是基本的體檢項目,它的意義在于可以發現許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跡象,診斷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那么血常規化驗單的內容就充分展現了診斷結果。

血常規正常范圍

紅細胞計數

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新生兒6.0-7.0×10^12/L。

紅細胞壓積

男:40-50%,女:36-45%,新生兒:36-50%。

平均紅細胞體積

男:80-100FL,女:80-100FL,新生兒:97-109FL。

紅細胞分布寬度

男:10-16%,女:10-16%新生兒:10-18%。

血紅蛋白濃度

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兒170-200g/L。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

男:26-38pg,女26-38pg,新生兒26-38pg。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男:300-360g/L,女300-360g/L,新生兒300-360g/L。

白細胞計數

男:4-10×10^9/L,女:4-10×10^9/L,新生兒1.5-2.0×10^9/L。

單核細胞計數

男:0.3-0.8×10^9/L,女:0.3-0.8×10^9/L,新生兒0.3-0.8×10^9/L。

單核細胞比例

男:3-10%,女:3-10%,新生兒3-10%。

中性粒細胞計數

男:2.0-7.5×10^9/L,女:2.0-7.5×10^9/L,新生兒2.0-7.5×10^9/L。

中性粒細胞比例

男:50-70%,女:50-70%,新生兒50-70%。

淋巴細胞計數

男:0.8-4.0×10^9/L,女:0.8-4.0×10^9/L,新生兒0.8-4.0×10^9/L。

淋巴細胞比值

男:17-50%,女:17-50%,新生兒17-50%。

血小板計數

男:100-300×10^9/L,女:100-300×10^9/L,新生兒100-300×10^9/L。

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

男:10-18%,女:10-18%,新生兒10-18%。

平均血小板體積

男:7-13fL,女:7-13fL,新生兒7-13fL。

大型血小板比例

男:10-50%,女:10-50%,新生兒10-50%。

血小板壓積

男:0.10-0.35%,女:0.10-0.35%,新生兒0.10-0.35%。

白細胞和血小板低怎么怎么回事

血常規化驗單中有不同類型的細胞化驗結果,白細胞和血小板就是其中的一種,他們一旦減少就意味著有不好的病癥出現。

白細胞在機體內起著消滅病原體,保衛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109/L。白細胞的減少,常表現為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1、中性白細胞,正常為0.5-0.7,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2、淋巴細胞,正常為0.2-0.4,減少時表明中性白細胞增多。

3、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這種細胞增多意味著可能患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膚病;

4、嗜堿性粒細胞,正常為0-0.0075,這一數據對人的的影響不大。

5、單核細胞,正常為0.01-0.08,增多時見于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圍為×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參與機體的止血與凝血。血小板數量過高血液會處于高凝狀態,容易發生血栓,過低則容易發生出血如鼻衄、牙齦出血、皮膚出血點或瘀斑等。

血小板減少常見于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脾功能亢進,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某些藥物所致以及血小板生成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惡性腫瘤骨髓轉移等。

怎么從血常規化驗單看是否貧血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參與氧氣運輸的一種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為g/L,女性為g/L。血紅蛋白也是檢測人體是否出現貧血問題的重要依據。

血紅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稱之為貧血,不同原因導致的貧血癥狀及反應也是不一樣的,貧血為危害也有很多,可見于多種疾病。

1、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

2、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

3、各種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紅細胞丟失過多如嚴重外傷失血、潰瘍病出血、月經過多、痔瘡或肛裂出血。

4、紅細胞破壞過多引起的各種溶血性貧血。

5、惡性腫瘤細胞侵犯骨髓,如各種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轉移癌等。

血常規化驗單怎么看

血常規化驗包括很多項目,但主要有血紅蛋白測定、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血小板計數等3項。看血常規化驗單,重點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參與氧氣運輸的一種蛋白質,鐵、葉酸、維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為

g/L,女性為

g/L。

血紅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稱之為貧血,可見于多種疾病: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③各種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紅細胞丟失過多如嚴重外傷失血、潰瘍病出血、月經過多、痔瘡或肛裂出血。④紅細胞破壞過多引起的各種溶血性貧血。⑤惡性腫瘤細胞侵犯骨髓,如各種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轉移癌等。

血紅蛋白增高常見于: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嘔吐、腹瀉等嚴重脫水,嚴重燒傷,大量長期吸煙,慢性支氣管炎、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某些腎臟疾病,高山地區的居民等。

如發現血紅蛋白結果異常,應注意查看是否同時伴有白細胞數、血小板及網織紅細胞數目異常,必要時應做骨髓穿刺檢查,因為這些數據對于進一步明確貧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時應聽從血液科醫師的指導,不可自作主張亂服藥,以免延誤診治。

二、

白細胞計數及分類

血液中的白細胞俗稱“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化驗單中白細胞計數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分類是指計算上述各類白細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狀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變化。醫生會根據白細胞的數量及百分比的變化來判斷病因。正常成人WBC總數為×109/L;分類百分比:中性粒細胞占50%~70%,淋巴細胞占20%~40%,單核細胞占3%~8%,嗜酸性粒細胞0.5%~05%,嗜堿性粒細胞0~1%。

白細胞減少常見于:①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感冒等。②某些細菌、原蟲性感染。如傷寒、副傷寒、瘧疾、黑熱病,以及嚴重感染如粟粒性結核、嚴重敗血癥等。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不增多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