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解釋產業間貿易現象的理論有(只能解釋產業間貿易,不能解釋產業內貿易的理論有)

时间:2024-05-21 00:38:38 编辑: 来源:

統計上的產業內貿易。

第三,由于一些產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節性特點,一個國家會有時進口而有時出口這類商品。如歐洲一些國家之間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電力進出口。

第四,政府干預產生的價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傾銷,會使一國在進口的同時,為了占領其他國家的市場而出口同種產品,從而形成產業內貿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稅、進口優惠時,國內企業為了與進口貨物競爭,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稅,再進口以享受進口優惠,造成產業內貿易。

第五,出于經濟合作或特殊技術條件的需要,有些國家也進行某些同質產品的交易。如各國銀行業、保險業走出去引進來的情況。例如,中國吸引外國銀行在華投資,卻又在世界其他國家投資建立分行。

第六,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也會形成產業內貿易,因為同種商品的產品與中間產品和零部件大都歸入同組產品,因而形成產業內貿易。

這些同質產品貿易只要加入運輸成本等一類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學說加以說明。因此,差異產品貿易分析是產業內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

②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資料表明,大多數的產業內貿易發生在差異化產品之間。在制造業中,產業內貿易商品明顯偏高的是機械、藥品和運輸工具。屬于同一產品大類的差異化產品在現代經濟中有著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車產業,福特不同于本田、豐田或是雪佛蘭。因此,在用一大類的不同品種的產品之間,也會發生雙向的貿易流動。

國際產品差異性是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基礎,這體現在產品的水平差異、技術差異和垂直差異等三方面:

a.水平差異是指產品特征組合方式的差異。在一組產品中,所有的產品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質性特征,即核心特征,這些特征不同的組合方式決定了產品的差異性,同差異內部一系列不同規格的產品中可以看出水平差異的存在。如煙草、香水、化妝品、服裝等。這類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大多與消費者偏好的差異有關。差異產品在牌號、規格、服務等特點上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差異產品的這種不完全可替代性使得人們對同類產品也產生了不同需求。在人們日益追求生活質量的時代里,在科技進步的作用下,廠商能夠提供的差異產品日益繁多,但一國國內廠商很難滿足國內消費者的所有需求。如果一國消費者對外國產品的某種特色產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進口同類產品。

b.技術差異是指新產品出現帶來的差異,處于產品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同類產品(如不同檔次的家用電器)在不同類型國家進行生產,繼而進行進出口貿易,便會產生產業內貿易。我們在本章第一節講到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中提到美、歐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例子中,如果歐洲開始生產該新產品,與美國生產的該產品形成差異,那么在整個周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歐美之間的產業內貿易或是歐洲從美國進口同時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的貿易現象。

c.垂直差異是指產品質量方面的差異,為了占領市場,人們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而一個國家的消費者,不能全部都追求昂貴的高質量產品,因此,在出口高質量產品的同時往往也會從其他國家進口一些中低質量的同類產品,從而產生產業內貿易。在需求偏好相似論中,我們講到一國廠商會生產其國內具有代表性需求的產品,那么處于該國國內的需求結構兩端的產品就可能會通過進口來解決。

以上三類情況,都有著從供給看存在的規模經濟,從需求看存在的需求偏好方面的重疊。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基于產品差異的產業內貿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競爭的基礎上的(傳統貿易理論一般都假設市場是完全競爭的)。

(2)規模經濟論

大規模的生產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及通訊設施等良好環境,提高廠房、設備的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0世紀70年代,格雷和戴維斯等人對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進行了實證研究,從中發現,產業內貿易主要發生在要素稟賦相似的國家,產生的原因是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是因為,一方面,規模經濟導致了各國產業內專業化的產生,從而使得以產業內專業化為基礎的產業內貿易得以迅速發展;另一個方面,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正是由于規模經濟的作用,使得生產同類產品的眾多企業優勝劣汰,最后由一個或少數幾個大型廠家壟斷了某種產品的生產,這些企業逐漸成為出口商。

①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對于研究和開發費用等成本支出較大的產業來說,規模經濟更顯得重要;如果沒有國際貿易,這類產業就可能無法生存。研究和開發費用可以說是一種固定的成本費用,隨著產量的增加,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如果這種產品僅局限在國內市場上銷售,則由于產量有限,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就較高,因而平均成本較高,廠商難以實現規模經濟甚至無法收回投入的研究和開發費用。如果允許國際貿易,使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銷售,產量就會增加,廠商能夠實現規模經濟下的生產。

②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3)需求偏好相似(或重疊)

瑞典經濟學家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偏好相似理論主要從需求的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的原因,認為產業內貿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導致的。

基本觀點包括:國際貿易是國內貿易的延伸,在本國消費或投資生產的產品才能夠成為潛在的出口產品;兩個國家的消費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國的產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個國家的市場,因而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就越大。

(4)經濟發展水平是產業內貿易的重要制約因素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產業部門內差異產品的生產規模也就越大,產業部門內部分工就越發達,從而形成差異產品的供給市場。同時,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較高人均收入層上的消費者的需求會變得更加復雜、更加多樣化,呈現除對差異產品的強烈需求,從而形成差異產品的消費市場。當兩國之間收入水平趨于相等的過程中,兩個國家之間的需求結構也趨于接近,最終導致產業內貿易的發生。林德在其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論中就指出,貿易國之間收入水平和國內需求結構越相似,相互貿易的傾向就越強。

試述產業內貿易理論內容并作出評價

一、產業內貿易理論的產生及主要內容

傳統的貿易理論,從李嘉圖到赫克歇爾——俄林,都強調比較優勢,認為國家之間發生貿易的原因是生產率和稟賦的不同,一國總是會出口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本國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這種貿易理論對直到本世紀中期以來的主要的國際貿易方式,也就是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的國家之間的不同產品的貿易做了比較充分的解釋。但是七十年代以來,這種貿易理論距離國際貿易的現實越來越遠,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傳統的貿易理論確實有一套比較完美的體系,能夠自圓其說,但又有一套嚴格的假設前提,這些前提促成了理論體系的完美,也同時使理論偏離了實際。這些前提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及不變的技術水平,不存在規模經濟。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在現實是不存在的,規模經濟卻隨著經濟環境的改善,技術水平的提高而無處不在。其二,戰后尤其是七十年代以來,要素稟賦相似的發達國家之間的相同或相似產品的貿易越來越多,甚至占據了它們之間貿易的絕大部分的比重,這是傳統的貿易理論絕對不能解釋。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產業內貿易的系統研究從七十年代就開始了。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產業內貿易的研究成果自成體系,形成了新的貿易理論,這種理論是以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和規模經濟的存在為假設前提的,更接近于貿易現實。它認為,貿易不一定是比較優勢的結果,可能是規模經濟或收益遞增的結果,在不完全的競爭市場上,國家之間即使不存在資源稟賦、技術水平的差異或者差異很小,也完全可以因為需求偏好或者規模經濟以及產品差異促使各國追求生產的專業化和從事國際貿易。同時,也為國家進行干預提供了借口,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上,政府支持可以是本國的壟斷廠商的規模經濟效益,獲得壟斷利潤,這樣對于產業內貿易現象的研究又導致了后來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強調貿易保護。

首先,產業內貿易的發展與一國貿易自由化時的經濟調整成本有很大關系。正如前面所述,克魯格曼的模型證明,相對于產業間的貿易來說,產業內貿易所帶來的調整比較溫和,沒有太大的痛苦。不過,在研究垂直性產業內貿易的f-k模型中,垂直性的產品差異來源于要素密集度的不同,由國際貿易引起的動態垂直性專門化會有比較大的再分配效果。假設一國一個部門中的企業,其中一部分是進口競爭性的,另一些是出口性企業,如果只考慮水平性產業內貿易,則勞動者在一個進口競爭性企業中失業后,可以在同部門的出口企業中找到工作,這時調整成本比較小。當我們考慮垂直性產業內貿易時會發現,質量高的產品往往由人力資本高的勞動者來制造,質量低的產品往往由人力資本低的勞動者制造,如果本國在產業內貿易中出口的是質量低的產品,就有利于本國人力資本含量低的勞動者就業,高質量產品的企業是進口競爭性的,難免要裁員,人力資本高的勞動者重新找工作的時候,要么必須接受更低的工資價格,要么就沒有工作機會。隨著我國經濟開放度的上升,產業內貿易的份額也在不斷增加,這對于我國經濟將造成怎樣的影響,是我們關心的問題。從現有的研究結果來看,產業內貿易還是降低了經濟調整的成本。比如,麥農(menon,j.)發現,由于產業內貿易的增加,澳大利亞貿易自由化的短期和長期調整成本都比從前預計的少。(注:menon,j.,"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ntra-instry specialization: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centre of policy studies(買粉絲ps):general paper no.g-107,june 1994,reprinted december 1999.)haynes等人利用經濟計量方法,對企業、產業和職業的工資報酬進行評估,從而預測以工資損失為表現的由于工作在產業間和產業內移動所造成的成本。(注:haynes,m. & upward,r. & wright,p.,"estimating the wage 買粉絲sts of inter-and intra-sectoral adjustment",centre for research on globalisation and labour markets(school of e買粉絲nomics,university of nottingham)research paper 1999/15.)他們對英國的一批工人進行了跨時調查(1975-1998年),這樣就可以控制無法觀察到的影響因素。從他們計算的結果來看,如果一個人變換其工作的企業,有可能會使報酬上升,也有可能使工資下降;如果他在變換企業的同時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產業,則收入會下降,尤其是對于年紀較大的工人來說,他們受到的損失更大,說明他們的產業間調整成本是很大的;如果一個人在變換所在企業的同時也變換工作崗位,則收入會下降,但是負面影響不是特別大;如果一個人在變換工作崗位的同時,也換了企業和所在產業,則受到的損失是最大的(比僅改變崗位和企業時的調整成本大許多)。結論是,產業內的調整確實比產業間的調整對收入造成的負面影響小,即產業內的調整更加節約成本。另外,haynes等人還對美英兩國的產業內與產業間調整成本進行了比較研究,結論是,對于失業時間長度來說,產業內的勞動力要素調整比產業間的調整成本低。(注:haynes,m.& upward,r. & wright,p.,"smooth and sticky adjustment:a 買粉絲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s and uk",in edited by c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