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請說說為什么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遠銷海外(高一歷史必修二課后題)

时间:2024-05-20 04:37:29 编辑: 来源:

化:世界市場基本形成。B、原因:1、政治方面,歐洲資產階級加速了殖民擴張;2、經濟方面,機器大生產的客觀需求;3、社會條件方面,交通運輸條件的巨大改變;4、文化方面,先進生產方式和先進思想的傳播。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想一想,工業革命產生了哪些影響,為什么說工業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

解題關鍵:工業革命的影響

答:影響:①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人類進入到了“蒸汽時代”;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②工業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機器大生產代替了手工生產,分工進一步細化。③工廠集中使得工業化城市出現,人口從農村涌向城市,城市化進程加快。④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社會日益劃分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⑤各國資產階級積極開展自由主義改革運動,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理念的傳播,自由資本主義發展起來。

工業革命促成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的原因:①交通運輸的進步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流。

②歐洲資產階級加快了殖民擴張和侵略的步伐,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工業文明逐漸成為全世界的主導。

學習延伸

恩格斯把英國工業革命同法國大革命做了比較,你如何理解。

答案提示:1、英國工業革命同法國大革命一樣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在本質上它們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生存方式。 2、英國工業革命是從經濟領域開始改變的,是漸進的過程; 3、而法國大革命是從政治的角度開始改變的,是思想洗禮和社會的革命。

4、恩格斯敏銳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質特征是我們學習的典范

第八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參考答案)

【學思之窗】

談談對德國外長一段談話的看法。

解題關鍵:理解德國外長談話的歷史背景(第二次工業革命引發了列強瓜分世界的狂潮,德國起步較晚,占領的殖民地較少,但是實力后來居上。通常也認為這是導致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答:此段話反映了德國加入瓜分世界的要求。一方面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壟斷企業發展經濟上的客觀要求,另一方面也與當時發達國家掀起的瓜分世界的潮流相關。我們一方面要看到世界資本主義全球體系形成過程中的積極因素,也要認識到在這一過程中不發達地區面臨的災難和屈辱。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一次工業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解題關鍵:兩次工業革命的對比

思路引領: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與科學技術結合的程度;產業結構;廣度及深度。

答:A相同之處:1、兩次工業革命都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機器生產普遍應用。

2、兩次工業革命本質上都是人們對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過程,都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3、兩次工業革命都帶來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確立了現代工廠制,第二次工業革命確立了公司制、壟斷制。 4、兩次工業革命都促進了人類的城市化進程。

B不同之處:1、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發明應用為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電動機和內燃機為標志; 2、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局限于輕工業領域,代表性的產業是紡織業;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重工業部門發展為主;代表性的產業是以科學技術為本的新興產業部門,如電氣、電機制造、鋼鐵、汽車、化工等;

3、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先發生于英國,局限于少數國家,持續時間長,進展緩慢;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在歐美諸國展開,見效快; 4、第一次工業革命開辟的是“紡織時代”和“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迎來的則是“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

學習延伸

19世紀后期,英國有錢人以坐輪船游覽倫敦的泰晤士河為時尚。河中有許多巨大的蒸汽輪船,正噴發出嗆人的濃煙。岸邊工廠排放的污水,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請你結合圖文,發表自己的感想。

解題關鍵:第二次工業革命對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環境的影響

思路引領:發展生產與保護環境之間的矛盾應如何解決

答案提示:一、19世紀后期,社會經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時尚”的形成與人們對這種變化的欣賞心態相關。二、人們陶醉于城市化的發展、陶醉于機器大生產帶來的高速度,但是人們恰恰忽略了當時社會的進步是與環境的惡化同時發生的。三、今天我們從歷史的發展得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這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現在,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應與環境保護同步進行,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第九課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參考答案)

【學思之窗】

你認為鄭觀應的批評是否有道理?為什么?

思路引領:根據材料聯系洋務運動的發展過程進行思考。

答案要點:(1)有道理。(2)原因:①鄭觀應認識到了社會制度層面的“體”與科學技術層面的“用”之間不是等同的關系。②鄭觀應認識到當時中國的落后最根本是社會制度的落后,而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落后。③基于上述認識,鄭觀應批評洋務運動遺體求用,舍本逐末,也就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反映了當時有些人對中國落后原因的認識又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從19世紀40~70年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引領:首先弄清時間概念(19世紀40~70年代),歸納經濟結構方面變化的史實,然后從內因、外因兩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要點:(1)經濟結構變化:①鴉片戰爭后,隨著外國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②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中國近代企業誕生。③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2)變化原因:①鴉片戰爭后,中國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之中,外國資本主義生產力的沖擊是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主要原因。②中國絲、茶等農副土特產品大量出口,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瓦解著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③在洋務運動中,中國出現的第一批近代企業,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④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經濟瓦解的過程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誕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中國出現。

學習延伸

洋務運動對民族工業有什么影響?

思路引領:從洋務運動給民族工業帶來的積極與消極兩方面影響進行分析。

答案要點:(1)積極影響:①建立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對瓦解本國的自然經濟,對中國民族工業的誕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②創建了三支海軍,增強了軍隊作戰能力,中國出現了近代海軍。③中國創辦了一批新式學堂,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開了近代教育的先河,對于轉變中國人的教育觀念,開闊視野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④引進了西方一些先進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產生、發展。⑤洋務運動中近代企業的發展,客觀上對外國經濟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時在與外國資本主義斗爭的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于民族工業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2)消極影響:①洋務運動作為封建地主階級開明階層的自救運動,其性質決定了它對民族工業的消極影響。②洋務運動所具有的濃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業所代表的資本主義性質,決定了它們之間的斗爭性,突出地表現了封建地主階級對民族工業的壓制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反壓制斗爭。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興起的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近代企業,對民族工業具有誘導、催生的效應,決定了民族工業具有依賴和軟弱的一面。總之,洋務運動對民族工業的影響是全面而深遠的。

第十課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參考答案)

【學思之窗】

為什么張謇的企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迅速發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

解題關鍵:把握住兩個時間段(一戰期間、20年代中期)的時代背景。

答案要點:(1)迅速發展原因:①中華民國的建立,各種實業團體的出現,大大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投資近代企業的熱情,為張謇企業在“一戰”時期迅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②1915年中國國內掀起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群眾運動,為張謇企業發展贏得了市場空間。③一戰爆發后,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和控制,為張謇企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外部環境。

(2)很快衰落的原因:①一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加大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②中國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受到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的排擠和壓制。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民國時期,民族經濟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曲折歷程?

解題關鍵:民國時期(1912~1949年);四個階段發展原因及特點。

思路引領:一戰期間出現短暫春天;國民政府統治前十年,民族經濟發展顯著;抗戰時期日益萎縮;民國末年陷入絕境。

答案要點:民國時期,民族經濟發展艱難曲折。(1)1912~1919年,由于辛亥革命掃除了一些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特別是“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的經濟侵略,于是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但由于“一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春天短暫,曇花一現。(2)1927~1936年,由于國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發展經濟的政策,這個時期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發展。民族資本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3)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民族工業遭受空前殘酷的打擊,在淪陷區日本野蠻的經濟掠奪,在國統區官僚資本的壓榨,使民族工業日益萎縮。(4)民國末年,由于美國經濟侵略的加劇,官僚資本對民族企業的摧殘擠壓,加之國民政府不斷增捐加稅,通貨急劇膨脹,原料昂貴而產品滯銷,民族工業陷入絕境,紛紛倒閉。

學習延伸

閱讀上表,請說出從1913~1921年,中國棉紡織業呈現什么狀況,并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哪些?

解題關鍵:把握兩個特點,即時間特點和棉紡織業的行業特點。

思路引領:聯系時代背景,思考歸納原因。

答案要點:(1)1913~1921年,中國棉紡織業呈現出蓬勃向上,迅速發展的狀況。

(2)原因:①辛亥革命,為棉紡織業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獎勵發展實業的政策,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投資近代企業的熱情。海外華僑也競相投資國內工商業,也促進了棉紡織業的發展。③1915年國內掀起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群眾運動,為棉紡織業的發展贏得了市場。④歐洲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為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第十一課 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參考答案)

【學思之窗】

分析當時人們是以怎樣的精神面貌來進行建設的?

解題關鍵:了解當時的特定歷史背景和當時人們希望迅速建成社會主義的急迫心情。

思路引領:回憶學習過程中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歷史背景的介紹和分析。

答案提示:在當時全國上下一致迫切要求加速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社會氛圍下,在前一階段一五計劃經濟工作中取得了驕人成就而興奮不已的情緒下,人們一方面是以一種熱火朝天、忘我的精神面貌,一方面又是以一種急于求成、不顧代價的心情投入到大規模經濟建設中的。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縱觀20世紀50年代~70年代我國的經濟建設歷程,可以從中得出哪些經驗和教訓?

解題關鍵:清楚這一時期經濟工作失誤的具體所在,理解失誤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