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自由貿易是什么意思 打個比方(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區別是什么?)

时间:2024-06-02 04:21:07 编辑: 来源:

態,作為一種高度制度化的關于全球化的信仰,變成了一種強大的慣性存在,它阻礙著政策制定者們去有效地應對2008年至今的后經濟大蕭條時代(thepost Great-Recession era)迅速變化的新環境。這是全球化在美國與歐洲遭遇強烈的政治反彈,全球化逆轉成為一個現實可能的重要原因。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競爭的激烈程度和特朗普最后當選顯示,經過60年的積累,全球化在發達國家內部造成的緊張關系已經接近爆發的臨界點,其標志就是波蘭尼所討論的社會保護已經成為公共政策的重大議題。釋放市場力量,推動資本、商品和人的自由流動當然帶來了極大的經濟福利,但是這些福利的分配卻是極為不公平的。精英們獲得了更高的工資和投資收入,更豐富的商品選擇,以及更國際化的生活方式,而底層民眾則不得不因為跨國公司的離岸生產和外包而喪失就業機會和忍受貧困,同時還面對移民帶來的日漸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增加的恐怖主義威脅。

這次美國大選的結果對當前這一輪全球化的命運至關重要。特普朗贏得選舉,美國幾乎可以肯定將向限制自由貿易的方向轉變。TPP基本已經不可能在近期內再被提上議事日程,美國非常可能要求重新談判NAFTA。美國在外交上也有可能開始變得內向,在世界各個沖突的熱點地區減少干預。剩下的問題只是特朗普政權將以多快的速度,將全球化逆轉推進到什么程度。當然,雖然目前美國共和黨已經在參眾兩院同時成為多數黨,共和黨主流與特朗普在許多政策上觀點完全相反,特朗普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推行他在選舉中宣示的政策還有待觀察。然而,不容置疑的是美國將在與自由貿易有關的議題上變得更為保守。

全球化逆轉的最大可能是阿瑞基指出的由于金融財政擴張而導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國際金融當前正處于以全球債務飆升為代表的嚴峻的形勢中。麥肯錫的一項研究分析了2007年至2014年間,47個國家的 *** 、住房和企業總債務與其經濟規模的關系,研究發現債務比率在每一個國家都在上升,一些國家的債務有實質性變化。在美國,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從2007年的217%小幅升至2014年的233%。在西班牙則是從241%竄升至313%,日本則從336%升到400%。高債務明顯使得該國經濟面臨更大的風險。

下一輪的金融危機很有可能從歐洲開始。2013年,在塞浦路斯銀行危機之后,歐洲為了形成歐元區的銀行聯盟通過了一系列規章。受限于這些新規,“未來歐元區銀行救市的全部負擔不應該由納稅人承擔。任何國家的 *** 在救助銀行前,首先應該讓銀行的股東和他們的非高級債券持有者承擔大部分賬單。”

如今,德國和意大利的銀行都遇到大麻煩,但是這些新規禁止兩國 *** 去救助。

德意志銀行在美國房地產泡沫中進行了欺騙性的抵押貸款行為,被美國司法部處以146億美元的罰款,這可能引發德國的金融危機。這件事的時間點讓問題變得更糟:明年德國將進行議會選舉,德意志銀行危機十之八九會削弱總理默克爾在國內和歐洲領導集團中業已脆弱的權力。德意志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未能從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然而多年不計后......>>

問題四:闡述世界范圍內逆全球化浪潮出現的原因 逆全球化浪潮的根源:發達大國在全球化中受益下降,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受益較大

追溯全球經濟發展的歷史,逆全球化并非常態,而且當代經濟全球化的持續深化具有深層次的客觀原因,即現代科技革命縮短了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通信成本及交通距離,世界成為“地球村”,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國際金融深化發展促進資本自由流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資金支持。世界主要國家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深化,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共同的市場體系。冷戰結束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和平的發展環境。跨國企業攜帶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及資金,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生產投資,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化發展的重要載體,而WTO等國際機構成為全球化深化發展的保障。在此背景下,2015年全球GDP達到73萬億美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0年增長兩倍多,而全球在公元0-1000年經濟僅僅增長15%左右。雖然全球經濟發展與諸多因素有關,但當代全球經濟更快發展,顯然與世界開放合作的全球化息息相關。

結合數據來看,世界主要經濟體失衡的問題確實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而出現不斷增大的現象。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到本次金融危機之前,蘇聯解體及東西德合并,先前倡導計劃經濟的國家紛紛推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加入美國二戰以來主導構建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全球化獲得了加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發達經濟體經常賬戶赤字占GDP比重不斷擴大,預示發達經濟體出口難以彌補進口而導致赤字不斷增大,發達經濟體必須從外部持續借債以維持經濟平衡。與此相反的是,同一時期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經常賬戶盈余占GDP比重不斷增大,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釋放比較優勢而不斷增大市場份額,出口收入遠超過進口的支出,而且伴隨著全球經濟的景氣發展,大宗商品出口國經常賬戶余額大幅增長。

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化過程中受益較大,這也就不難理解金融危機以來為何發達大國更熱衷于推動逆全球化的進程。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大國對中國等國商品采取更嚴厲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雖然其中有很多原因,但顯然與發達大國在全球化中收益下降有關。奧巴馬時代美國期待重塑全球經貿規則,特朗普時代倡導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政策,客觀上揭示了美國等發達大國對當前全球化的不滿。英國脫歐等事件的發酵,突出了一體化過程中各國的權責分配矛盾問題,歐盟一體化雖然推動了歐盟經濟的發展,但希臘、意大利等競爭力較弱的國家出現競爭力不斷弱化甚至出現債務危機的問題,加上難民大規模涌入增大財政支出壓力,英國認為權力與責任出現了不對等的問題,而德國、法國等競爭力較強國家卻得到了較長時期的發展。雖然歐盟與全球化并不一致,但歐盟代表著全球化更深層次的發展,客觀上也揭示了開放合作的問題所在。

問題五:特朗普逆經濟全球化的利弊有哪些? 首先,不能說經濟全球化創造了美國,經濟全球化,多說也就是最近30年的事情,而30年前美國早就已經成為全球經濟霸主了,要說全球化造就了誰,應該是中國,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為代表,中國在全球化浪潮中受益最多,也成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

其次,全球化使美國的大型跨國企業們受益,他們用第三世界國家,比如中國,低廉的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來生產,同時在美國本土壟斷了技術和研發,使美國的產業結構變成了技術開發部門,和資本管理部門為主的結構,同時為全球資本流動和輸出服務的金融產業大行其道。事實上美國有三分之一的就業是與金融產業相關的。

第三,特狼普上臺的主要支持者是美國中下層藍領白人,正是由于前面說道的兩條,才使得這一部分人在全球化浪潮中利益受損,因為他們自身的條件使他們不能成為跨國公司高層和金融從業者。而低端制造業就業崗位又被那些工資低廉而又吃苦耐勞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工人和美國本土上的非法移民們(多數為有色人種)所占據。

最后,特狼普反的是正在發生戰亂的 *** 國家的難民,而對美國的傳統盟友, *** 海灣地區的石油富國們,他拉攏還來不及呢。但正是因他這種以宗教和國別而不是以個人的善惡來制定政策使他備受爭議。

總之,特狼普的逆全球化對于美國來說會是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損,但長期影響和對世界的影響還很難判斷,而美國社會的撕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問題六:如何看待當前的“逆全球化”思潮 逆全球化?是不是就是反對全球化?

問題七:如何看待當前的“逆全球化”思潮 ■“逆全球化”思潮凸顯了少數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所包含的深刻矛盾,暴露了西方國家社會矛盾不斷加劇的現實以及西方民主政治的弊端。

■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社會生產力發展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西方一些國家及其學者把困擾當今世界的很多問題簡單地歸咎于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于問題的解決。

■縱觀當今世界,在科技進步引領下社會生產力加速發展,正在加深人類社會發展的聯系和互動,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但也要看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是一個 *** 國家對外開放的過程,也是一個少數發達國家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舊的國際規則下不平等競爭的過程。

■中國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和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動力;中國推進減貧事業和同一大批國家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包容。中國方案不僅能克服逆全球化的問題,而且能夠引領經濟全球化向一個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中國所走的發展道路,是一條從本國國情出發確立的道路,是一條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條改革創新的道路,是一條在開放中謀求共同發展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近14億中國人即將實現全面小康,這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

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拖累下,美歐主要國家推進全球化的意愿減弱,形成了一股“逆全球化”思潮,并逐漸升級為一些國家的國家意志和 *** 政策。全球化向何處去,既關系到我國的發展利益,也關系到世界各國的前途命運。我們要密切關注這股思潮的發展,準確把握全球化發展的客觀趨勢,明確應對“逆全球化”的方略。

中國社會科學網(責編:鐘義見)

問題八:為什么全球化會發生逆轉 全球化其實是新自由主義里面的一種做法了。

新自由主義簡單來說其實就是為商業盡可能開綠燈,期望商業發展來帶動經濟增長,甚至不惜干預別國內政,反對最低工資和標準工時,盡可能讓商人多賺錢。不過一兩句話不能完全概括,有興趣可以百度其他資料。

還有正如前面所說,全球化也是新自由主義的一種手法,可能會干預到別國內政,舉個例子,商人希望搬去的國家是符合他們經商條件的,可能對一些環保法案啊,希望當地能盡可能開綠燈,做一個有利他們經商的環保法,或者是對其他如貪腐、政治制度、法律等給出一定的要求,比方說TPP里面就有要保護知識產權啊,好像WTO里面也有要求加入的國家在多少年之內要開放某些市場給其他國家的人加入,當然也會給保護期,還有比方說對知識產權法律有要求等等。。。

還有有的商人賺了錢就胡來,如08年金融海嘯,說白了就是一群資本家亂賣債權,搞房地產,結果出事了,影響了一般的美國國民,最后還要奧巴馬先救他們(因為他們手握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一旦倒閉就更嚴重),結果一般民眾得勒緊褲頭帶過日子,他們繼續奢華生活,導致矛盾產生,類似的事情世界各地都有,所以有的國家的民眾對商人并不懷有好感,所以逆全球化他們不心疼,反而他們最關心還是就業崗位的問題。

國情不同,也不可能全給你滿足吧,所以全球化有其好處也有弊端。。。。所以說發生逆轉一點也不稀奇,不過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和政策思維的進步,一定會解決的,大趨勢是全球化,但是小逆轉無可避免。。。。

問題九:中國在逆全球化思潮中,是受益還是受被損害 抓住經濟全球化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機遇,結合中國的國情,使外資更好地為經濟服務什么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呢?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水平總的來看還不高。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通過全球化進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把發達國家技術先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我們要打破“勞動密集型產業就一定是技術落后產業”的舊觀念。我們要充分發揮我國人口多、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優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