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自由貿易導致全球爭端的原因(當今世界的四種“赤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时间:2024-06-03 04:17:28 编辑: 来源:

致力于轉向自由貿易政策,降低和取消了許多農產品和工業品的關稅。但是,1879年俾斯麥重新回到保護主義關稅政策,重新征收、并不斷提高了許多工業品的進口稅。貿易保護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展:自從建立了關稅同盟以后,德國的工業化就明顯加快了;而在1879年重新轉向保護關稅政策之后,德國則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一等工業強國。例如,德國工業在1870~1880年間還只占世界第4位,在1880~1890年間就超過了法國而上升為世界第三位,1910年又超過了英國而上升到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工業產量大約占全球的15%。

日本明治維新時代就宣揚"殖產興業",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也一直堅持"產業立國"、"貿易立國"。然而,日本一貫堅持對本國市場的保護主義思想,取得了對亞洲以及歐美市場的貿易順差地位。盡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歐美的商品一度涌入日本,但是日本人很快扶持起自己的企業,并通過文化、衛生條款等非關稅貿易保護手段確立了本國商品的市場主導地位。

頗值得研究的是,在英國轉向自由貿易政策的19世紀20年代,美國開始執行扶植本國制造業的保護關稅政策,德國開始執行關稅同盟下的保護主義政策。到19世紀60年代,英國已經實行了進口關稅接近于零的自由貿易政策,美國卻在1857年后不斷提高保護性關稅,德國在1879年后也連續提高各種工業制成品的關稅稅率-而恰恰正是這兩個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分別上升到全球工業產量第一、第二的地位,把英國這個昔日的"世界霸主"甩在后面。

可見,貿易保護主義在上述國家歷史上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否認的。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的安排下,各國才基本上能夠相對公平地逐步消減關稅,并建立了一定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使以高關稅為代表的普遍的保護主義逐漸成為歷史。

如今,一個個后發的市場經濟國家正在融入歐美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經濟,上述國家在享受自由貿易福利的同時,千萬不能忘記:那些近代工商業大國,雖然是自由貿易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但是都曾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先驅,并且至今也仍然在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路線上搖擺。在聽信他們的要求,敞開每一扇大門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否則就會像中國汽車業一樣-絕大部分汽車廠都被外資控制,從而壓制了本土技術研發能力和民族品牌,以致在美國汽車公司幾乎都瀕臨倒閉的年代,中國汽車的消費價格仍然是全世界最高的。

貿易體制和政策的衍生財富效應

在普遍的高關稅政策成為歷史之后,貿易體制、貿易規則及其衍生出來的定價權、貿易利益分配權逐漸成為國際貿易問題的焦點。

此后,美國主導的世界貿易組織(前身為GATT)逐漸成為富人俱樂部,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新成員的加入。每一次新成員被批準加入前,都必須付出一定的商業利益,并須經過艱苦的談判,被迫接受有利于發達國家的各項貿易規則。

當技術和知識產權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出口收入來源的時候,就有了專門的技術和知識產權的相關規定來保護上述發達國家的出口商業利益。當發展中國家的紡織品取得競爭優勢以后,卻有類似于《紡織和纖維貿易總協定》來阻止、限制這些國家的產品出口。尤其是在商品和資源大部分可以自由流動的前提下,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勞動力流動卻受到發達國家的嚴格管制。不僅如此,在出口商品方面也附帶著有利于貿易規則主導國的各種細則,如勞工條款、衛生和環境保護條款等。

壟斷貿易規則和定價權被政治性地應用到大國財富分配中。20世紀70年代后期發達國家受到石油危機沖擊的時候,恰恰是前蘇聯石油和天然氣作為主要出口創匯來源的時候。此時,美國里根政府通過政治、經濟、外交等各方面的努力引誘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不顧OPEC的配額限制,大量超限額開采和銷售石油,從而使1985年國際原油價格下跌50%。這種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強烈干預是后來前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低油價不僅有效地緩解了美國、歐洲的經濟衰退,而且導致了前蘇聯巨額的財富流失,迅速枯竭了其外匯資源。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和印度等能源短缺國家的崛起,國際壟斷勢力開始操縱石油、銅、大宗商品的價格扶搖直上,美國等發達國家不僅一直坐視不管,而且漠視本國投資銀行、套利基金參與上述大宗商品操縱和投機。直到石油上漲10倍達到140美元之后,發達國家發現不僅僅中國遭受了大量財富損失、輸入了通貨膨脹,而且美國等其他國家經濟也受到負面影響,才在2008年7月召開的G8峰會開始一致干預油價,美國參議院也開始調查油價操縱,從而使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逐步回落。

在表面的自由貿易思想和自由貿易體制下,那些從資源壟斷、需求壟斷、技術壟斷、政策和行政資源、規模經濟、沉淀資本、商譽等延伸出來的定價權能夠合法地成為超額利潤的來源。于是,擁有競爭優勢與定價權的一方急切地推動該商品的自由貿易政策,而被動接受價格的一方則依靠一定的貿易保護政策來減少自身的貿易利益損失。

在實踐中,所有關于傾銷與反傾銷、壟斷與反壟斷、補貼與反補貼、幼稚產業的定義和相關爭端的裁決都是有關當今國際貿易體制爭論的焦點問題。然而,大部分貿易爭端往往并不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反而演化成貿易國之間相互的報復行動。結果往往是大國對世界商品供求關系施加影響,從而保護了自身利益;小國作為國際價格的接受者而處于被動地位。然而,如果不能有效利用現有的貿易規則,不能掌握貿易體制和規則的主導權,不能利用貿易條件(價格)的內生性來捍衛本國廠商和居民的福利,大國也會在國際貿易中遭受巨大的財富損失。比如,在21世紀初的世界市場上,凡是中國出口的商品都跌價,凡是中國進口的商品都漲價。結果,在全球享受中國提供的低廉商品的同時,中國廠商、居民和政府財政遭受著巨額財富流失。

分析關貿總協定成立的背景經濟規則的制定與完善對世界貿易有何影響

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進一步激化,西方國家的貨幣信用制度危機與國際收支危機加深,希望有更強大的全球性的國際金融組織來提供長、短期貸款,以期恢復經濟和發展生產

同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為爭奪世界市場而導致的“貿易戰”對各國恢復經濟的阻礙越來越大,各國對貿易自由化的呼聲越來越高

而美國憑借其在戰爭中膨脹起來的雄厚實力,對外擴張的欲望極為強烈,試圖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穩定的、多邊的國際貿易和金融秩序

另一方面,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新獨立的國家,急需大量資金發展民族經濟,平衡國際收支,但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援助”存有戒心,希望通過國際經濟組織的貸款來獲得所需資金

此外,國際經濟組織的出現還有賴于世界經濟內在發展所提供的基礎,由于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不斷發展,需要各國共同干預經濟活動,并進而產生了要求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和金融一體化的傾向,使國際經濟組織應運而生

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1944年7月,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等44國參加了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建立了旨在穩定國際金融、改善國際貿易環境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

此后,美國又提出《擴大世界貿易與就業方案》,建議建立國際貿易組織,以補充布雷頓森林會議,該建議得到許多國家的普遍贊同,并于1947年最終形成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這樣,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95年后發展為世界貿易組織),就發展成為戰后世界經濟體系的三大支柱和世界市場的三大國際協調組織

(1)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WorldBank)的全稱是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BankforRe買粉絲nstructionandDevelopment,IBRD),簡稱世行

它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產物

世界銀行于1945年12月宣告成立,并于1946年6月25日開始正式運營,1947年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

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屬聯合國專門機構,在國際金融領域緊密聯系,相互配合,對穩定各會員國貨幣、促進各國經濟穩定增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世界銀行的宗旨是:對各會員國用于生產目的的投資提供便利,協助會員國的復興與開發,并鼓勵欠發達國家進行生產與資源開發;通過參與私人貸款和私人投資方式,或對私人部門進行上述活動提供擔保等方式,促進私人對外投資;通過鼓勵國際投資以開發會員國生產資源的方式,促進國際貿易長期、均衡發展,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在提供貸款擔保時,世行積極尋求其他國際金融機構和國際銀行的合作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行開始有計劃地參與了各會員國國際支付和金融危機的救援工作,發揮了有益作用

世界銀行從其誕生之后不久,通過組織國際上各種來源的資金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優惠貸款和投資,援助那些對受援國經濟發展有特別重要意義的項目和行業,以支持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而也保證了發達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世界銀行的這種作用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債務問題上,世界銀行較好地發揮了它在南北之間的“斡旋”作用

通過提供調整貸款和技術援助等方式來幫助債務國實施以緊縮為特點的經濟調整計劃;以促進經濟增長為核心向債務國提供新貸款;敦促發達國家通過多種方式減輕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承擔為債務國還本付息提供資助;以及為低收入債務國建立減債基金等

其次,蘇聯解體后,世行接納了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為世行成員國,并向它們提供美元支持,幫助它們實現經濟的順利轉軌,以確保世界經濟和政治的穩定

最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世行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為危機爆發的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在穩定亞太金融市場、平息亞洲金融風暴以及緩和各國金融危機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世行從戰略的高度履行著它維持和穩定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以及國際經濟秩序的職能

但是,作為世行主要業務活動的貸款在政策引導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

例如,就結構調整貸款而言,隨著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結構調整貸款的重點轉向了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以市場經濟為目標的改革

為此,世行要求借款國政府必須與之“對話”,承諾并制定結構調整計劃,內容包括調整進出口政策、修改國家投資計劃以及改革機構體制等,并要說明長期目標和短期措施,確定時間表,接受世行的定期檢查

這種調控盡管有效地幫助借款國從經濟結構上扭轉國際收支的嚴重逆差,但卻有干涉內政之嫌

此外,由于世行的領導權基本上由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所掌握,因而世行的業務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國所左右

但發展中國家的壯大及經濟崛起,正在改變、影響著美國的絕對統治及影響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Mo買粉絲aryFund,IMF),簡稱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根據1944年7月布雷頓森林會議擬定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建立的

它于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運作,同年11月5日成為聯合國專營國際金融業務的一個專門機構

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在巴黎和日內瓦設有代表處

該基金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金融機構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為會員國在國際貨幣問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