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的相同點(保護貿易政策的特點)

时间:2024-05-02 11:23:33 编辑: 来源:

格的保護關稅制度,通過高關稅削弱外國商品的競爭能力;同時也采取一些鼓勵出口的措施,提高國內商品的競爭力,以達到保護民族幼稚工業發展的目的。

(3)超保護貿易政策。超保護貿易政策是19 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資本主義壟斷 時期各資本主義 國家普遍實行的保護貿易政策。在這一時期,壟斷代替了自由競爭,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基礎。同時,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暴露,世界市場的競爭開始變得激烈。于是,各國壟斷資產階級為了壟斷國內市場和爭奪國外市場,紛紛要求實行保護貿易政策。但是,這一時期的保護貿易政策與自由競爭時期的保護貿易政策有明顯的區別,是一種侵略性的保護貿易政策,因此稱其為超保護貿易政策。

超保護貿易政策具有以下特點 :

a、保護的對象不再是國內幼稚工業,而是國內高度發達或出現衰落的壟斷工業 ;

b、保護的目的不再是培植國內工業的自由競爭能力 ,而是壟斷國內外市場;

c、保護的手段不僅僅是關稅壁壘,而且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限進獎出的措施。

(4)新貿易保護主義。新貿易保護主義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貿易自由化傾向的反省,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 。期間,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兩次經濟危機,經濟出現衰退,陷入滯脹的困境,就業壓力增大,市場問題日趨嚴重。尤其是在戰后貿易自由化中起領先作用的美國,在世界市場的競爭中,日益面臨著日本和歐共體國家的挑戰,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從貿易順差轉為逆差,且差額迅速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率先轉向貿易保護主義,并引起各國紛紛效尤,致使新貿易保護主義得以蔓延和擴張。

新貿易保護主義之所以“新”,是因為與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相比,在保護手段上具有顯著的特點 :

a、保護措施由過去以關稅壁壘和直接貿易限制為主逐漸被間接的貿易限制所取代 ;

b、政策重點從過去的限制進口轉向鼓勵出口,雙邊與多邊談判和協調成為擴展貿易的重要手段 ;

c、從國家貿易壁壘轉向區域貿易壁壘,實行區域內的共同開放和區域外的共同保護。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