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芯片貿易公司招商引資政策(石景山區成為重工業區的原因)

时间:2024-06-03 12:40:34 编辑: 来源:

次宣講會有六個市直部門、10個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韶關工業園區及60多家企業合計110人參會,企業參會率為93%。

三、宣講到位、取得實效

此次宣講會中,省第三宣講組組長溫少俊副處長就國家及省支持外貿穩增長政策進行解讀,市商務局、韶關海關、韶關檢驗檢疫局、韶關國稅局及市外匯管理局對我市及部門出臺的支持外貿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操作細則等進行講解。在現場答疑環節中,省市聯合為企業解決了出口退稅、進出口通關、檢驗檢疫等多個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宣講內容豐富充實、針對性強,現場互動活躍,為我市的外貿企業獻上了一場豐富的政策大餐。會上派發了100多份支持外貿穩定增長政策匯編及相關材料。

四、工作簡化、務實高效

我市嚴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我省實施辦法的有關要求,參照粵商務辦函〔20xx〕121號文件精神,會場不掛橫幅標語,簡化公務接待,嚴格控制會議支出及陪同人員,沒有出現違規及超標情況。

五、下一步打算

(一)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手法大宣傳力度。通過我市招商網站、微博、買粉絲等多種平臺,加大對國辦發19號、粵府辦27號、我市及部門出臺的實施細則、操作辦法的宣傳力度。

(二)到重點外貿企業送政策。通過“進企業送政策”方式與重點外貿企業主要負責人進行面對面宣講,派發省廳及我市《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系列政策》宣傳手冊,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政策宣傳力度,切實使宣傳活動全覆蓋。

商務口半年工作總結篇5

我局在區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的**屆****和中央、省、市、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現將上半年工作情況及下半年工作打算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績

(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

1-5月,全區共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億元,同比增長16%。上半年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億元,同比增長18%。

(二)進出口業務快速發展

1-5月,全區共完成外貿進出口額975萬美元,同比增長169.34%,為全年任務的72.22%,在全市排名第一。預計到6月底,進出口額將達到1025萬美元,同比增長167%。

(三)加工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初見成效

紅太陽電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韶山海關備案加工貿易合同80萬美元,樂開口實業已在瑞士投資100萬美元成立瑞士樂開口國際有限公司,現已辦完對外投資備案手續。

(四)爭資引項碩果累累

上半年,家電下鄉穩步推進,共爭取國家補貼資金130萬元。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項目已通過市級初步驗收,70%的項目資金(1148萬元)已全部撥付到位。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全部啟動,共為有關企業爭取資金500萬元。***第三批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城市成功落戶我市我區產業園區。

(五)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九龍財智公館項目引進境內資金3000萬元人民幣,完成年計劃的150%。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多措并舉擴內??

一是充分挖掘消費潛力。利用春節、“五一”等節假日開展各類促銷活動;大力拓展家政服務、文化娛樂、休閑旅游等消費,不斷培育消費熱點。積極支持森泰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做大做強,促進循環消費。二是大力完善流通網絡。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鼓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目前全區農家店達110家,鄉鎮、村覆蓋率分別達100%、90%。三是積極維護市場穩定。組建了商務****大隊,配備人員和車輛;加強了對典當、拍賣、住宿餐飲等行業的監管;進一步規范了成品油、酒類市場。四是狠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工作。通過加強部門協調,選派專人配合統計,增加入統企業數量,督促企業及時報送統計數據,及時跟蹤指標完成進度等措施,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基礎。

(二)竭誠服務促外貿

(三)主動出擊抓項目

一是抓項目落地。“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項目再生資源產業園成功在婁星產業園落戶,積極支持產業園標準廠房建設有關問題,計劃申請標準廠房建設補貼資金200萬元。二是抓項目籌備。立足實際,積極探索,提出了對機關大院進行整體開發的初步設想,并成立了工作機構,擬定了《房屋拆遷置換補償集體協議》,現正在與院內住戶簽訂集體協議。三是抓項目開工。為促進商務辦公住宅綜合大樓(星商大廈)順利開工,與發改、規劃等有關部門認真協調,全力爭取支持。目前,該項目正在辦理用地許可和工程許可手續,可望于7月份開工。四是抓項目進度。定期與“四化兩型”項目責任單位聯系,明確年度計劃及每月進度,倒排工期,實時監控,力保項目建設進度。五是抓項目資金。通過多種方式,積極為婁底大市場、漣鋼大市場、觀化市場等政府管理市場爭取改造啟動資金,為中興、漣濱等市場協調關系,落實補貼資金。六是抓項目驗收。千方百計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承辦企業出謀劃策,化解難題,順利通過市商務局初步驗收,并積極督促企業認真做好工程掃尾,迎接省廳驗收。

(四)多管齊下強效能

一是強化學習教育,打造學習型機關。堅持*組中心組定期學習、機關干部每周五政治學習不動搖,大力弘揚勤政高效的價值理念,自覺樹立“商務為民”的服務意識和“公正執法、廉潔奉公、勤政高效、文明服務”的商務形象。二是積極創先爭優,形成良好工作氛圍。通過開展*員“公開”、“大討論”、“回頭看”、“重溫入*誓詞”等活動,形成了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了全局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狠抓整改落實,提高*建工作水平。按照“五個好”、“五帶頭”的標準,切實摸清基層*組織和*員隊伍的基本情況,找準問題,認真抓好整改落實,不斷提高*建工作水平。四是轉變工作作風,著力解決民生問題。通過嚴格考勤制度,規范工作紀律,認真開展“學習寧鄉見行動,服務民生促發展”和“轉作風、下基層、抓實事、解難題、暖民心”作風建設主題活動,深入基層調研走訪,切實為基層辦實事、辦好事,進一步密切了*群、干群關系。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目標任務難度較大;二是市區兩級***門職能權限還沒有從根本上理順好;三是企業改制遺留問題處理難度大,資金短缺。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深化“創先爭優”和“學習寧鄉見行動,服務民生促發展”等主題活動,豐富載體,轉變作風,提高效能。

2、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一是緊緊抓住節假日、季節性消費,努力擴大銷售;二是組織企業參與第xx屆“湘博會”,為企業搭建好貿易平臺;三是持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提高村級覆蓋率和配送率,促進農村消費水平提高;四是力爭在年內完成所有農貿市場的標準化改造;五是借助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契機,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3、提升服務水平,促進外貿上臺階。指導有條件的企業用好用活各項扶持政策,開展進出口業務,大力發展進出口企業。組織企業參加東盟博覽會及境外各類重要展會。

4、想方設法增加入統企業,激勵并督促他們及時報送統計數據,確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達到目標值。

5、盡快理順市區商務執法權限,全面開展商務****。

6、加快項目建設步伐。重點抓好“四化兩型”項目、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商務綜合樓開工建設等工作。

石景山區成為重工業區的原因

現代制造業是現代科學技術與制造業相結合的產物,高度發達的現代制造業和先進的制造技術,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成為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石景山區發展現代制造業,適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符合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符合首都經濟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環境保護的內在需要,是石景山區的現實選擇。

一、石景山區發展現代制造業的優勢、劣勢與機遇、挑戰

1.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石景山區在資產總量、人才和土地級差上有一定優勢,有利于加快發展現代制造業,如:可借中科院研究生院和高能物理所等科研院所人才智力優勢,可借首鋼等制造業產業優勢。石景山區是首都的西部門戶,距天安門16公里。地鐵一線橫貫全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將本區與海淀區、豐臺區等區域的科技園區和現代制造業基地相連。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二是石景山區政府和企業已經形成發展現代制造業的共識。石景山區確定了建設具有首都經濟特征的現代工業區的目標,與企業形成共識,區內的協調、聯合、合作進一步發展。駐區大企業向現代制造業轉型的力度加大。

三是制造業基礎較完備,擁有發展現代制造業的較多資源。石景山區是北京制造業重要基地,能源、材料、加工基礎較完備,區內制造業大企業擁有制造業生產技術、配套能力。這些大企業是影響制造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性因素。

四是區域內高新技術產業具有一定規模。以高新技術為特征的新的產業基礎正在形成。如首鋼高新技術產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包括芯片制造、IC設計、軟件、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成立于1992年的八大處高科技園區以及北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石景山孵化基地、首特科技孵化器等現在基本成型。

2.劣勢

一是傳統重工業比重過大,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緩慢。石景山區發展現代制造業是以重工業的調整、轉移為必要條件,以全區經濟結構調整為大背景。石景山區是北京市傳統重工業區,有經濟總量巨大的傳統工業企業群。面對經濟全球化、國內外市場變化和發展首都經濟的挑戰以及北京承辦奧運會對環保提出的更高要求,首鋼鋼鐵主業壓產、轉型和向外地轉移已成定局,但首鋼結構調整和發展規劃至今未得到國家的批準,不少發展設想不能付諸實施。

二是石景山區經濟發展后勁不足。企業是區域競爭力的主要載體。從石景山區的實際情況看,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區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多年計劃經濟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使企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落后于其它一些城區,特別是近年來新增企業的數量、質量、科技含量、規模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速度遠慢于東城、西城、朝陽、海淀等區,以至于在全市經濟持續增長的發展形勢下,石景山區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的趨勢顯現。

三是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缺乏有力支撐。石景山區有現代制造業企業53家,從總體上看,規模有限,缺“大”少“強”,在結構上呈現“小企業、小產業”的局面。

四是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資源少。石景山區土地資源少,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更是有限。全區可供開發利用的建設用地僅為950公頃左右,且很少有集中成片的地塊。

3.機遇

二是北京市舉辦2008年奧運會和展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石景山區發展現代制造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開展奧運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制造業提供大量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和設施。

三是北京市有關政策將改善石景山區發展現代制造業的大環境。2003年上半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振興北京現代制造業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將加快振興現代制造業作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撐點和突破口,確定了振興現代制造業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主要目標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