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蘇州中心網紅餐廳(陽澄湖服務區網紅地址 美食+具體地址)

时间:2024-06-02 10:13:28 编辑: 来源:

個藍色的信箱,還有一樹垂絲海棠盛開。

那日在蘇小花田野餐吧,還偶遇了一場求婚,非常浪漫的感覺。

蘇小花的院子非常大,這里,已經成為人氣爆棚的網紅打卡地。

既是一個咖啡館,也可以舉行戶外婚禮、企業團建、戶外燒烤等,院子里還有復古自行車可以在村子里騎行。

很特別是,蘇小花在菜花田里還有二個包廂,叫做“花田座”。我們在花田里喝著咖啡,聊著旅途趣事,時光從容。

咖啡、飲料、冰淇淋、水果盤的顏值都很高,很適合外貌黨拍照發圈。

沒想到一個農村居然有如此高格調的餐廳,真的讓我們驚訝到了。

這樣的餐廳在“北上廣深”并不算驚艷,但是在蘇州吳江區的一個鄉村,就很鶴立雞群。

餐廳名叫初蓮,名字就很好聽。 整個餐廳有二層樓,深色調的基調,顏值非常高。

餐廳用的玻璃杯,據說都是老板娘從捷克淘回來的,相當有質感。

主打粵菜和創意菜,包廂的色調是黑色和金色,低調的奢華感。

每一道菜都非常考究,擺盤精美,色彩搭配很藝術化。價格略貴,四個冷菜碟,售價199元。

一份招牌菜蘇小花醬麻鴨,很入味,分量不小,半只鴨,售價109元,非常推薦。

招牌酥皮菠蘿包,12元一只。本想吃半個的,一不小心就吃完了。

石鍋海膽豆腐,89元一份。

還點了香茅咖喱大蝦,功夫蔥燒豬手、海鮮毛血旺等,人均在180左右,但絕對推薦。

在眾安橋村的那兩晚,入住的客棧叫做柴米多,喜歡的純白極簡。全稱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也叫蠶桑學堂。

這里以前應該是個倉庫或者廠房之類改造的,有一個很喜歡的院子。

柴米多的公共空間非常大,但只有四間房間,三個標間,一個大床房。

大床房的屋頂很高,原木裝飾,兩排天窗讓室內的采光非常好。

以為有天窗就沒有辦法睡懶覺?這天窗是可以封閉的。晚上舍不得關,在床上可以看到星空。

洗漱用品用的都是手工的,上面寫著“清歡老古”。

因為太好用,臨走的問客棧管家能否買一些洗漱用品帶走,她說都是手工做了供給客人,并沒有多余的。可惜了。

吃早飯的地方也是個咖啡廳,兼小酒吧。早飯的選擇很多,中式的,西式的,居然還有云南米線。

不過很遺憾的是,柴米多沒有做線上的售賣,只能直接找民宿老板娘預定。

在離我們住的柴米多步行五分鐘的地方,還有一個叫做“五畝田”的民宿。到達眾安橋村的第一個傍晚,我們在五畝田吃了一次西餐。

為什么叫做五畝田呢?因為客棧的前面正對著一大片的田野,據說有五畝。

很難想象,在鄉村里的一家民宿,能做到如此的細節感,西餐的品質也非常棒。

一份奶油蘑菇湯,口感濃郁,擺盤精美。

戰斧牛排的水準相當高,端上來讓在場的朋友垂涎欲滴。

浪漫燭光、紅葡萄酒、三五朋友……如此的夜晚,微醺是極好的。

蘇小花、五畝田、初蓮、柴米多......眾安橋村謝家路的每一個商家,都值得為此專程而來。而這么多網紅打卡點聚集在一個村莊里,實屬少見。

這里,值得你待上三天二夜,慢慢去發現它的美好。

蘇州松鶴樓的菜哪個最有名?

松鶴樓

介紹

介紹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徐氏在蘇州玄妙觀創建,經營面點帶賣飯菜。迄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松鶴樓是目前蘇州地區歷史最為悠久、飲譽海內外的正宗蘇幫菜館。它是蘇幫菜廚師的搖籃,也是商務部首批認定的老字號餐飲品牌。松鶴樓的名廚在國內外烹飪大賽上屢獲金獎,而松鶴樓也榮膺了商業部、內貿部授予的“金鼎獎”、“中華名小吃”及“國家特級菜館”等稱號。由于松鶴樓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蘇州美食,因此,它常常見諸電影和文學作品。

影片《中華三味》和《美食家》都取材自松鶴樓,而著名小說家金庸在其《天龍八部》中就多次提到松鶴樓。2007年,八十四歲的金庸重回松鶴樓,在品嘗了蘇幫美食后,欣然命筆,寫下了“百年老店,歷久常新,如松長青,似鶴添壽”的題詞。 松鶴樓從氣象萬千的明清款款而來,走出了一段悠長而又舒緩的歲月。二百多年的風風雨雨,讓松鶴樓浮浮沉沉地演繹著它全部的繁華與喧囂。如今的松鶴樓在蘇州快速崛起之時,又開始著它新的傳奇。正如金庸先生寄于它的期望,作為蘇州餐飲第一家,它定能“歷久常新”的。

清乾隆二年(1737年)由徐氏在蘇州玄妙觀附近創建,經營面點帶賣飯菜。光緒年間(1875—1908)飯菜生意興旺,經營額超過面點。到1918年,因經營不善,餐廳瀕臨倒閉。后由天和祥店主張文炳牽頭以合股形式租賃該店,改名為和記松鶴樓。經營蘇幫正宗名菜。張文炳接手時的松鶴樓,還只是個兩小開間的不起眼的飯店。經營醬方、醋溜鯉魚、燜肉豆腐、紅什拌、炒三鮮等菜肴。張文炳任經理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延聘名廚,重視人才培養。先后從天和祥、天錫、大新樓聘請蘇菜名廚。名手匯集,不僅精于蘇菜燉、燜、煨、焙等傳統技法,而且講究選料、刀工、火候。每道菜的色、香、味、形,都要按蘇菜的正宗風味做。并陸續創制數十種新名菜,如原汁扒翅、白汁元菜、松鼠鱖魚、荷葉粉蒸肉、西瓜雞、巴肺湯和暖鍋等應時佳肴,都有獨到之處,顯示出了蘇式菜肴原汁原味的特有風格。這在松鶴樓的店史上是一次重大轉折。松鶴樓又坐落在市內一條古老而繁榮、熱鬧的觀前街的中心點,故遂成為名流聚宴的場所。

正因為它“出

外景全貌

外景全貌

生”在乾隆年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松鶴樓的軼事很多,就是蘇州評彈中還有一段乾隆大鬧松鶴樓的書呢。但相傳最多的是: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時,曾化名高天賜,隨身帶二名保鏢,青衣小帽,信步走進了松鶴樓,見神臺上歡蹦亂跳的“元寶魚”(祭品鯉魚),煞是好看,便要捉來食用。可是在當時此魚屬敬神“祭品”,卻又懾于“圣命”難卻,堂官便與廚師商量,想出一“計”:取魚頭似鼠,松鶴樓首字有“松”之意,將魚烹制成松鼠形(后改鱖魚),以避宰殺“神魚”之罪。乾隆食后,贊揚不已。從此,松鶴樓的“松鼠魚”就聞名于世了。這些趣事兒經夸張渲染,成了蘇州婦孺皆知、娓娓動聽的佳話。

1956年公私合營,松鶴樓獲得新生。但好景不長,后又受“文革”的沖擊。經多次擴建,而今的菜館,總面積達到3295平方米,比私營時增加四倍多,設計布局,精致典雅,既富有民族風格,又宜招待外賓,整個大樓寬敞、明亮、美觀、大方,可容2000多賓客就餐。紅薯甜甜的,紅燒肉甜而不膩,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