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蚊帳出口非洲貿易公司(中國“神器”在非洲太暢銷,瞬間被搶空,蚊帳在這里為何如此受歡迎?)

时间:2024-06-02 03:00:34 编辑: 来源:

王仁德找南昌的老板要求退貨賠償,老板就帶他去找生產廠家

誰知道,那廠子早倒閉了,倉庫里積壓著300多萬頂蚊帳

最后,王仁德獲得了南昌老板的賠償

不過,不是錢,而是2500頂蚊帳

換別人,這樣的生意虧了也就認了,轉行做別的,以期東山再起,但王仁德沒有

他得知非洲的蘇丹有很多伊蚊(蚊科中最大的一類),這種蚊子體態龐大,嘴巴奇長,吸人血多,染病率非常高

他覺得蚊帳可以賣到那里去

于是,67歲的王仁德與這些“大眼蚊帳”較上了勁兒,將幾百萬頂蚊帳,全部買回來,非得從中挖出財富來不可

很快,王仁德就帶著30頂“大眼蚊帳”去了蘇丹

一到首都喀土穆,那里55攝氏度的高溫,熱得他差點昏過去

稍事休息,他馬不停蹄地去考察市場,結果送給他的是又一個冷酷的絕望,市場上根本不賣蚊帳,當地人根本不知蚊帳是什么玩意兒

沒有市場,就回國吧,可王仁德偏不,那執著的個性讓他覺得在這個不知道蚊帳為何物的蘇丹,市場無可限量

他選擇去危險的達爾富爾,因為那里每年都有9萬多人死于伊蚊傳播的登革熱

只可惜當地連年戰亂,生活貧困,哪怕這10元左右的蚊帳,對老百姓來說,也是天價的奢侈品

老百姓買不起,只剩下一條路,賣給聯合國,然后由其援助給達爾富爾的人民

王仁德老人來到達爾富爾地區的布拉姆市,求見負責援助事務的副市長,希望他能購買自己的“大眼蚊帳”

市長說:“達爾富爾地區非常閉塞,人們不一定會接受這樣‘先進’的產品,如果他們不感興趣,我們采購您的蚊帳又有什么意義呢?”如何讓從未見過蚊帳的老百姓接受這樣“先進”的產品?王仁德決心帶著10頂蚊帳,親赴危險之地宣傳蚊帳的好處

這里政府與反政府武裝各據一方,經常打仗

王仁德到戰場后才發現,達爾富爾地區的人民對中國人還是非常友好的,哪怕是反政府武裝人員

原來,中國人援建的水井幫他們解決了缺水之苦,還有很多項目,讓他們感受到了中國人的真誠與友好

所以王仁德穿越交火區,雙方甚至還主動停火,讓其安全通行

到達一個名叫皮巴韋的小村寨之后,王仁德發現,此處驅蚊的方式是種植一種非洲特有的植物,但效果一般

盡管蚊帳可以防蚊,可以防止傳播登革熱,可以避免無謂的死亡,但村民們硬是不接受王仁德的“大眼蚊帳”,覺得那會帶來厄運

沒辦法,王仁德只好親自鉆進“大眼蚊帳”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睡在蚊帳里不會帶來厄運,還可以避免伊蚊的騷擾,舒適地睡覺

終于有大膽的村民邁進了他的蚊帳,“大眼蚊帳”被接受了

此后,王仁德免費發放了兩萬頂蚊帳,達爾富爾的人民徹底接受了這種新東西

隨后,達爾富爾地區政府在可支配的聯合國援助資金額度內,以平均每頂8美元的價格,先后購進王仁德20萬頂蚊帳

后來,逐漸增加到200萬頂,用于援助非洲國家

原來虧本的生意,硬是被王仁德扭虧為盈

不過這些“大眼蚊帳”,對非洲的歷史意義顯然更大,當地的《蘇丹之聲報》對王仁德評價說:“來自中國的王仁德先生,對蘇丹和平事業的貢獻,對蘇丹乃至非洲衛生事業的貢獻,將永載非洲的史冊

cdn

bcebos

買粉絲/c2fdfc039245d6888e6deefcafc27d1ed21b247e" />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