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蒙古國怎么對外貿易(蒙古國是怎么獨立的?)

时间:2024-06-02 03:11:19 编辑: 来源:

次發表對華宣言,宣布廢除沙俄與中國訂的不平等條約,放棄從中國掠奪的一切。但是,在外蒙古問題上,它卻繼承了沙俄的衣缽。以后的事態發展表明 蘇維埃俄國不想,也沒有把外蒙古真正看做是中國的領土。

1919年7月25日(也就是發表第一次對華宣言后不久),蘇俄政府對外蒙也發表了一個聲明,說,“外蒙古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它的一切權力屬于蒙古國,任何外國都無權干涉它的內政”。并表示,蘇俄要求立即同外蒙古建立外交關系。

其間,來了一個插曲:1919年11月7日,外蒙當局又突然致電北京政府,要求取消“自治”,恢復前清的舊制。幾年前鬧獨立的外蒙古封建勢力難道真想回到祖國的大家庭中來嗎?不是的。外蒙古本來是靠了沙俄的支撐來維持其“自治”的。現在沙俄政府垮了臺,遠東的沙俄殘余勢力自顧不暇。外蒙的外援斷絕,于是導致了財政困難、社會混亂,民眾反對“自治”。庫倫當局難以自保,只得求助于北京。于是,北洋政府的總統徐世昌順水推舟,在11月22日下令取消外蒙的“自治”,恢復舊制;同時,廢除1913年的《中俄聲明》和1915年的《中俄蒙協約》。

但是時隔不久,1921年外蒙古又鬧起了第二次“獨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當時北洋軍閥由于直皖戰爭,內斗激烈,北方局勢混亂。于是,各種外部勢力又想混水摸魚。遠東白俄的軍隊在東北日本軍人的支持下侵入外蒙古,是年的2月21日,他們占領庫倫,扶植起新的政權。外蒙古的活佛、王公們又一次宣布“獨立”。接著,蘇俄紅軍借口白俄軍隊入外蒙,也進軍庫倫。7月,在紅軍的支持下,外蒙古成立了親蘇的新政府,實行君主立憲制。

11月5日,外蒙古宣布成為“獨立國”,建立“人民革命政權”。同日,蘇聯和外蒙古訂立了《蘇蒙修好條約》,雙方相互承認為合法政府。為了保護這個政權,蘇俄軍隊一直留駐到1925年3月。北洋政府對蘇俄的出兵以及隨后成立的政府,雖然提出過抗議,但鞭長莫及、無能為力。

三、國民政府時期

1924年11月26日,外蒙古政府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

當時,中國的政局長期混亂:南北對峙,北伐戰爭,蔣介石反革命政變,國共分裂,中蘇斷交;以及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東北淪陷和1937年抗戰開始。沒有一個中國政府有能力去處理在蘇聯保護下的外蒙問題。事實上,外蒙古從此就脫離了中華大家庭,日益成為蘇聯的衛星國。蘇聯也不再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主權問題了。

例如,蘇聯為了自身的安全,于1941年4月13日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并且雙方發表聯合聲明說:為了維護兩國的友好關系,蘇聯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這樣,兩個本來都屬于中國的領土成了他們手中的賭注。這是蘇聯外交史上很不光彩的一頁。對此,重慶的國民政府外長王世杰曾鄭重聲明“絕對不能承認”,他強調說:“《蘇日中立條約》,對于中國絕對無效。”

二戰臨近結束的時候,眼看即將成為四大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在外蒙古問題上卻再一次遭到沉重打擊。

1945年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斯大林在雅爾塔舉行三國首腦會議。在商討對日作戰問題時,斯大林提出蘇聯對日作戰的條件之一是“外蒙古的現狀須予維持”。斯大林的要求得到了羅斯福和丘吉爾的同意。他們并就此簽訂了一個秘密的協定,世稱“雅爾塔協定”。斯大林所說的“現狀”就是指的“蒙古人民共和國”。斯大林知道這是件很燙手的事,所以提出由美國出面通知中國政府,并取得其同意。

這是他們背著中國搞的一筆骯臟交易,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公然踐踏了公認的國際準則。

1945年6月15日,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奉命把雅爾塔協定的內容正式通知了蔣介石。蔣介石感到憤怒,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同意派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長王世杰和蔣經國赴莫斯科談判。

1945年6月底至8月中旬,中蘇雙方在莫斯科舉行多次會談,爭論激烈。斯大林幾乎是以威脅的口吻對宋子文說:外蒙古必須獨立。如果中國不同意,蘇聯就不會出兵打日本。中國事實上已無力來管理外蒙,何況目前外蒙和內蒙正準備聯合起來要搞大蒙古共和國,這將危及華北。宋子文據理力爭,毫無結果;也曾經提出過給外蒙“高度的自治權”的主張,作為妥協,但蘇方一概拒絕討論。

這樣,在嚴酷的既成事實面前和強大的國際壓力下,無可奈何的蔣介石只得指令宋子文接受蘇方條件,同意“蘇聯出兵擊敗日本后,在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共”等條件下,允許外蒙古獨立。1945年8月14日,宋子文、王世杰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其附件。雙方關于外蒙問題的換文是這樣說的:“鑒于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愿望,中國政府同意,將在日本戰敗后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外蒙的獨立。”

當然,所謂“公民投票”,也不過是蔣介石為了下臺階而采取的一種辦法。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當局一手操辦了這次“公民投票”(記名投票)。據外蒙古方面的報道稱:共有49萬選民,“98%的選民參加了投票,一致贊成獨立”。奉命前往觀察外蒙古“公民投票”的國民政府內政部常務次長雷法章,事后對這次投票的評介是:“其辦理投票事務人員,對于人民投票名為引導,實系監視,且甚為嚴密”,“此項公民投票據稱為外蒙人民重向世界表示獨立愿望之行動,實則在政府人員監督下,以公開之簽名方式表示贊成獨立與否,人民實難表示自由之意志。”

1946年1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承認外蒙古的獨立。

蔣介石在大陸垮臺、逃往臺灣后,又想起了外蒙古問題。他似乎有點“悔不該當初”。1953年,他宣布廢除1945年中蘇條約中關于外蒙古的換文,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并下令把外蒙古重新納入“中華民國”的版圖之內。而且還在國民黨的中央會議上,沉重地“檢討”了一番,說:“承認外蒙獨立的決策,雖然是中央正式通過一致贊成的,但我本人仍愿負其全責。這是我個人的決策,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愆。”

蒙古國地大物博,為何很多生活必需品都必須依賴于進口?

造成蒙古國經濟發展落后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客觀的地理環境因素,由于蒙古是一個內陸國家,他沒有出海口。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對于古代來說,想要經濟的發展就必須和外界進行經濟交流。沒有出海口就意味著內蒙沒有海外市場,也沒有對外進行經濟貿易的途徑。

第二是環境因素,雖然蒙古的畜牧資源豐富,但是因為身處內陸長年降雨量稀少,氣候又過于寒冷,干旱的自然條件加之人為條件,它的畜牧業并沒有實現規模化和現代化。

從植被和土地利用看,蒙古境內74%的區域可供畜牧和農耕,近16%為保護地,森林覆蓋近10%。最大問題是65%的土地沒有經常性河川徑流,干旱地區約占全國90%。

蒙古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內陸國,它的地緣環境可以說非常簡單,因為它只有兩個鄰居。但是這兩個鄰居卻又是世界上頂尖的強國,而且蒙古國在歷史上的背景一點也不清白,而且蒙古國本身的立場也有問題,口頭上說著不結盟,均衡地發展與中俄之間的關系,但暗地里他們還是親近北邊。

最后蒙古如今的局面,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經濟落后的原因歸結于歷史和環境,蒙古在各國之間搖擺不定的態度也決定了注定不會有大國與他交好,給予他真正經濟上面的幫助。周圍的大國,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他們和蒙古從來都沒有大的項目合作,而蒙古問題又一直是一個很棘手復雜的問題,各國也不愿意淌這一趟渾水。

為什么說蒙古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中國跟俄羅斯之間夾雜著蒙古國,當年蒙古鐵騎所向披靡征服了亞洲打到了歐洲,成吉思汗的偉績令很多人望塵莫及,而蒙古帝國的威名也曾威震過全世界。像這樣一個東征西討的國家,卻有人說這是世界上安全性最高的國家,這是為什么呢?

蒙古又分內蒙古跟外蒙古,目前內蒙古屬于中國的一部分,外蒙古則獨立出去了。歷史中內外蒙古曾是一個完整的國家隸屬中國管轄,后來出現太多事情,導致清末跟民國時期,蒙古國就分離了中國的大家庭。分開的外蒙古國從地圖上看,是一個純內陸國家沒有領海,他夾在中國與俄羅斯中間,把兩大強國分隔的同時也受到了兩個大國家的曲線保護。

為什么說蒙古國才是全球最安全的國家?

從領土上看,外蒙古主要被俄羅斯跟中國包圍,沒有其他國家接壤,等于是說,別的國家想攻打外蒙古國,必須先打中國或俄羅斯,就算想用戰斗機去轟炸外蒙古國,也得經過中國、俄羅斯的領空,然而這對兩大強國來講,是絕對不允許任何異國戰斗機進入自己境內的,哪怕是借道也不行,這個原因太霸氣!

據此,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有打外蒙古國的主意,他們的民族低調從容,一直生活得安安穩穩,在國際上也很少拋頭露臉。哪怕是美國想窺視外蒙古的資源,也無從下手,因為他周邊有全球兩大強國中國跟俄羅斯保護著,為此我們說外蒙古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

如果有幸去外蒙古旅行,那么你會通過火車的窗口觀察沿途的風景,此時一個現實擺在眼前,就是外蒙古的領土太過荒涼,過眼之處多數是荒漠地區,城市、鄉鎮、村莊很少看見,偶爾只能看見一兩蒙古包。而外蒙古的首都烏蘭巴托一共集居著全國50%以上的人口,其也是外蒙古最發達最繁榮的都市。

由于沒有領海就沒有港口,出口進口就成了大難題,他們只能靠陸路對外貿易。加之外蒙古常年氣候燥熱干旱,土地荒涼很少能種植過多糧食,所以他們主要以畜牧業為主,國民們的大體工作就是放羊、養牛、養馬等,可見收入單一,利潤不高。

那么外蒙古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從我國進口,在他們國家的一些雜貨鋪或超市中均能看見中國制造的日常用品,而且質量高價格公道。但這是公道的價格其實對外蒙普通牧民來講已經算是高的了,因為商品屬性是進口的,因此對比的價值高出不少。

所以說,外蒙古除了地理占據極大優勢,擁有全球數二數三的超級大國保護之外,其主要還是因為太貧瘠,沒有什么可圖的資源,因此沒有強國會打這塊領土的主意。而外蒙古從國際關系上存在最大的意義就是其地理位置。外蒙古隔在中國跟俄羅斯之間,又很好的避免我國的領土跟俄羅斯接壤,就算以后發生沖突跟不利原因,也有外蒙古這個國家緩沖一下,以便制定更好的應對方針。

外蒙古雖然安全性最高,但并不富裕,從城市建設跟基礎設置方面其發達程度甚至比不上我國的內蒙古,畢竟內蒙古有強大的祖國在扶植,文化共融。外蒙古自從脫離中國懷抱后,其文化道路慢慢趨向自己的游牧民族文化,他們除了愛用中國造的貨物之外,其幾乎沒有什么中華文化蹤跡,比如外蒙古人不用中國的筷子,不說中文,連外蒙語跟內蒙語都存在很大差距。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