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行政單位訂閱報刊規定(行政單位財政直接支付的報刊訂閱費怎么做分錄)

时间:2024-06-03 12:51:01 编辑: 来源:

的競選費用,在選舉揭曉后還可按得票數從政府領到選舉補助金。美國根據聯邦競選法的規定,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候選人至少可以從國家得到2000萬美元的資助。在德國,1994年生效的政黨籌資法規定,政黨在聯邦議會、歐洲議會及州議會選舉中,每得到一張選票,就可以從國家拿到1.3馬克的補貼;如果選票超過了500萬張,超出的票數每票補貼1馬克;此外,政府還提供平時的補貼,補貼金額依各黨所得到的黨費和捐贈金額的50%撥款。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黨活動經費主要由國家財政撥款,黨庫國庫不分的現象非常明顯。

使用:包括黨的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黨的機構的辦公費用、黨組織的活動費用(如召開會議)等。資本主義國家各政黨的競選費用占黨費開支的很大比重。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在基層基本上沒有常設機構,也沒有固定黨員。歐洲各國的政黨基本上都有相對固定的黨員和組織。然而,西方國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黨庫和國庫是截然分開,沒有一個執政的政黨敢把國庫當黨庫。

三、當前黨務經費制度存在的問題

黨務政務活動不分,黨庫國庫不分。黨政不分是我們建黨以來就非常明顯的特點。在革命時期,所有黨員都為了建設一個新中國冒著生命危險努力工作,黨和黨領導的軍隊、黨建立的政府是渾然一體的,行動是一體的,費用也完全是一體的,從沒有分過家。建國以后,共產黨成了執政黨,這一傳統也一直保持著,國庫就是黨庫,民主黨派的活動經費也一律是由國家財政劃撥。然而,由于掌握了國家政權,許多黨員干部沒能保持住革命戰爭時期的為人民服務的性質,貪污受賄,假公濟私,奢侈浪費的問題日趨嚴重,人民群眾日益不滿,建立規范化的黨務活動經費制度成了不能回避的話題。

黨務活動經費不透明,只有黨費收繳管理報告制度,缺少黨務活動經費使用的綜合性報告。全國黨費每年收繳多少,怎么花的,筆者通過各種渠道查了半天也沒查到。中組部規定,要定期向黨員大會或代表大會報告黨費收繳和使用情況,可為什么不能向社會公布呢?至于全國的黨務干部的工資,黨委各部門的各種費用,黨務工作的各種費用全國共計多少,更是充滿猜測,卻無從知曉。筆者查看十六大的議程時,沒有發現黨中央就全國黨費收繳管理使用情況做報告,未發現相關文件,更不要說綜合性的黨務活動經費使用報告。難道黨花多少錢需要這么神秘嗎?只要無虧于心,何防公之于眾?

四、規范黨務活動經費制度的建議

1、理清黨務、政務活動,規范黨務開支制度。關鍵是理順黨政關系,確定黨的領導方式,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上、組織上、思想上的領導。對于專門的黨務工作人員,活動經費要以黨費為主,國家可以制訂相關政策進行透明化補貼,比如按照黨費和黨員義務勞動收入的一定比例進行補助。對于在政府、人大、法院等行政機關工作的黨員,其工資由行政崗位決定,不占行政崗位不發工資,黨的活動安排在工作之余進行,不能占用正常工作時間,費用由黨費、義務勞動和財政直接補貼籌措,通過黨的收支渠道進行,不得與單位行政收支混同。在企業工作的黨員,工資按照由其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所處崗位決定,工作時間服從企業的生產經營安排,黨的活動安排在工作之余,費用由黨費、義務勞動和財政補貼等方式籌措,通過黨的收支渠道管理,要和企業開支截然分開。

黨的領導作用主要通過在機關和企業工作的黨員模范執行黨章和上級命令實現。黨的多數活動要實行義務制,大量工作要黨員和有關群眾自愿參加,不取報酬。要堅持艱苦奮斗的原則,嚴禁黨的吃喝招待等費用。

2、建立綜合性的黨務活動費用管理報告制度。黨的活動經費多數來自國庫,而不是黨費,我們黨應該對自己的全部活動及其開支有一個明確的計算,對老百姓有個明確交待,僅有黨費報告制度是不夠的。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進行普查,搞清楚我們到底有多少黨務工作人員,到底有什么任務,他們的工作到底落實地怎么樣,有沒有實際效果,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要充分論證,弄清楚我們黨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崗位,需要多少崗位。當前,黨委政府各部門普遍存在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現象,如果連號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連臃員冗員都裁減不了,憑什么說自己是為人民服務的?

對黨務開支實行透明化管理。要建立向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定期報告制度。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國家的各項事務中處于領導地位,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向人民負責。如何體現向人民負責?黨的領導機構不僅要向黨的各級代表大會報告活動及其經費狀況,請求其審查監督,更要向各級人民會議和人民代表大會報告活動情況經費狀況,爭取人民的信任、支持。

3、與黨費和黨員義務勞動收入掛鉤,建立國家財政補貼制度。為了防止黨變成少數富翁的政黨,黨的經費仍然要依靠黨員和國家。可以和黨費和義務勞動收入掛鉤,國家按照一定比例對黨的活動經費進行補助,這符合多數國家的慣例。但是,國庫與黨庫必需分開,絕不能是混合帳,不能是糊涂帳,更不能因為黨是執政黨就想要多少給多少,否則,只會使一些黨務干部放縱行為,奢侈浪費。黨要依法執政,更應該依法花錢。以黨費和黨員義務勞動的收入為標準進行補貼,就是要發揮黨員高尚的情操,強化黨員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改變那種吃國庫的意識。以國家補貼為主,就是要割斷黨同特定有錢人的聯系,保證黨為人民服務的性質。

4、實行匿名捐款制和遺產捐助制。不少人提出中國共產黨應建立募捐制度,他們認為,這樣才可以讓每個黨員干部對“人民養活了黨”、“魚兒離不開水”真正有切身體會。因為,不為人民服務就不會有人為他捐款。然而,古今中外的無數事實證明,誰為政黨出錢,政黨就為誰服務,募捐制事實上增加了黨對大款的依賴,把權錢交易公開化。但是,募捐制并非不可實施,如果采取匿名募捐制和遺產捐助制,捐助者與黨的不正常聯系就會被切斷,捐助者把捐助與政黨的執政行為掛鉤的目的就無法達到,這些問題就可以基本解決。實行募捐制,要嚴格實行個人捐款和自愿捐款的原則,任何單位、任何組織都不得以組織名義捐助黨的活動費用,更不能強行有關人員捐款。要嚴禁黨的各級部門拉贊助的行為。

5、一黨執政的條件下,不宜實行黨辦企業事業的制度。客觀的講,多黨制的情況下可以實行黨辦企業的制度,因為每個黨都不能確保執政地位,無法直接利用行政資源,黨辦企業沒有超乎其他企業的權利。然而,中國則不同,共產黨一黨執政,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掌握著大量的行政資源,如果黨辦企業和事業單位,就會利用職權保護企業,不利于各單位平等競爭,妨礙市場經濟的形成與完善。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國一再強調任何黨委部門不得從事盈利性活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