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西味國際貿易(廣州)有限公司 差(外資企業貸款存在的風險和突出問題)

时间:2024-05-04 16:27:22 编辑: 来源:

0萬美元設立新的鞋廠。該廠也代工VANS。為江西省重點外資保護企業之一。 點評:目前覺得多數國內專柜以及韓國代購基本都是DT!

EHC: 這個新的代工廠,新的鋼印市場上是2013年才出現的。了解到的信息并不多。代工方是福建東方獵狼服裝織造有限公司,座落在莆田黃石工業園區。莆田是全國鞋類生產基地。莆田的高仿鞋產業規模很大,如今幾乎能以假亂真的制作工藝水平。傳說中80%的淘寶高仿鞋就是從這個地方發到全國各地。呵呵!話題扯遠了。東方獵狼服裝織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設有7條國際水準的制鞋生產流水,年產硫化鞋500多萬雙。據說是最近才為VANS代工,現在目前代工的品牌有PUMA,TARGET,VANS,TOMMY,TCP等。 點評:國內市場上并不多見,個人覺得做工和icc無差,都屬于粗獷中帶有一絲精細。

SHC: SHC鋼印的代工方是四川欣耀鞋業有限公司,欣耀鞋業有限公司為臺資企業,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預計招聘人數4000人,公司主要生產產品為運動鞋和滑板鞋,產品遠銷歐美和日本等國家。

ZDC: ZDC鋼印代工方是中山市振東鞋業有限公司,位于中山市小欖鎮績東二怡豐路。2008年開始為VANS代工,具備10年左右的專業生產硫化鞋經驗!為VANS等歐美知名品牌及美特斯.邦威等國內知名品牌代工。也許你還曾經買到過一雙配著美特.斯邦威鞋墊的廠貨VANS。振東生產力很強,生產量很大。之前由于振東的工藝問題,造成VANS的鞋子鞋型差,鞋底凹。一度接不到VANS的訂單。當然只是一度。 點評:今時不同往日,潛力無限。

HF EVB: HF,EVB鋼印最早為位于東莞長安鎮的上杰鞋業代工,上杰鞋業是一家臺資企業。鼎盛時期10條生產線都是生產VANS。開發樣板也生產最多。越南也有上杰的分廠。不過當時還是東莞的規模比較大。后面迫于珠三角的成本上漲,全部搬到了越南。 現在除了越南生產HF,還有廣東中山精美鞋業有限公司也為VANS代工,中山精美鞋業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是一家港臺合資企業。是由臺灣良興集團、香港良興集團聯合創上市公司,公司是經國家計委立項批準建設的鞋類出口產品生產基地,主要為歐美品牌如:CONVERSE、COLUMBIA、AND-1、MERRELL等代工。是一個大型生產企業。 點評:HF EVB鞋子一直都很不錯。

GSI: GSI是印度尼西亞生產的,是上海昂淳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PA鋼印:泰國產

還有CHC J鋼印(已經停產)

四、鞋子氣味判斷真假

很多人都沒在意這個,但是這一點卻相當重要!鑒定大神也幫不了你,只能靠自己!

Vans鞋用的是水溶性環保膠水,其優點是無毒、無害、無刺激性氣味,而假貨往往用的是工業膠水,(用過類似50X的該都知道什么氣味,聞聞也該知道有害吧)如果你的鞋子開箱就有刺鼻臭味的話,那就是肯定有問題的鞋子!

有的賣家為了掩蓋這種味道,會送香囊之類的東西,如果發現這些東西,你懂的!

五、購買注意

這里的三件套可不是床上的:床單、枕頭套、被套。

一般情況指的是虛假的:發票,小票,銀聯單。既然是虛假的,那么鞋子的真假就不用我提醒了吧!

那種單子上寫著好幾千,實際上你就花了個零頭,都是不現實的,那都是無良商家利用了你的心里,讓你覺得占了便宜!

外資企業貸款存在的風險和突出問題

國有銀行這幾年可以說是坐在了火爐上了,推行分配機制改革,實行競爭上崗,分配朝向中高層傾斜,由于用人不當,有才能的能干活的人不服氣,于是大量的人員只好宣布內退,那些工齡不夠的只好忍受低工資了,

由于打擊了基層和一線員工,于是大家只好打起了皮球戰,工作能推則推,態度能壞則壞,氣沒地方出全都發瀉在工作上,新招的大學生一看不妙,工資少很多,老家伙懂也裝不懂不肯授經,讓沒有經驗的新人心里窩著活,干脆拍屁股走人,這下人手緊張了。

領導整天拉著個臉把上面受的氣全部都發到下面來,一開會就是威嚇員工,說什么不聽話就讓你下崗,不聘你讓你拿生活費,還搞出什么遲到一分鐘扣50元錢,而行務財務確從不公開講仔細,由于分配過于懸殊,大家覺得完不成任務受損失是領導多,所以也心安理得不想完成任務,這等于降了工資,因為只發40%工資,其他到年底與任務掛鉤,現在在崗得比不在崗的多拿的不多,于是領導又打起讓內推的人回來上班,而內退的人振振有詞:是你們趕我們走的,堅決不回來上班,你們養著我們吧!

就此,可以看出銀行的改革不怎么成功,所以仍然要頻頻出事,中層領導不好當,什么都朝領導那里退,領導也氣不順,不要小看利益被剝奪的結果,不要以為給中層高工資就能留住人,不一定的,關鍵是沒有用到眾人都服的人或工資分配設計不合理,現在的國有銀行員工整天都在給自己計件,發現完不成干脆就扯蛋還舒服點,對客戶是能不好就不好,都巴不得快點倒閉走人了事!

發表于 @ 2005年07月26日 1:44 AM | 評論 (2)

2005年07月11日中行改革江蘇樣本調查:人事、機構之變

買粉絲://買粉絲.nanfangdaily.買粉絲.買粉絲/jj/20050707/dd/200507060047.asp

與省行相比,無錫分行有一項特別做法,即對中層以下80%的崗位實行雙向選擇,20%的崗位實行競聘。郭錫鈞解釋道:“主要是考慮到必須保持人員和業務的相對穩定性,畢竟銀行不同部門業務的替代性比較差。”在業務流程改革方面,無錫分行撤銷了財會部、資金計劃部、保衛部等部門,新建了計劃財務部、運營部等新部門。

看上面的做法,呵呵。

發表于 @ 2005年07月11日 12:23 AM | 評論 (0)

2005年05月24日通貨膨脹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人民幣升值是當今最大的經濟謊言

中新網4月24日電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預測,2005年GDP增長速度將低于上年,為8.9%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達84400億元,占GDP份額的持續明顯上升勢頭應引起高度重視;消費仍將保持穩定的增長;各種價格水平仍然呈上升趨勢,通貨膨脹壓力不容忽視。

通貨膨脹,本身就是以幣值的不斷下跌為征兆,此時要求幣值“升值”,就如對一個茶飯不思、行將入木的病人,要求他多吃多喝“病”就會好起來一樣,只能出現在天方夜譚的故事里。人家知道我們升不起來而要求我們升值,其目的是要我們承認人民幣的貶值,從而調整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

中國的經濟增長是政府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是非正常發展的結果,是一種畸形的發展,因此經濟狀態并不穩定,這就是中國為什么不敢升值的內因!

個人認為,人民幣已經在貶值,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大家只要看到這幾年國家對幾家銀行的注入就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發表于 @ 2005年05月24日 12:18 AM | 評論 (0)

2005年05月20日對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的幾點認識(轉貼)

裘真康(估計是化名,求真正的小康?)

一、關于不良資產問題

為確保兩家國有銀行上市成功,2004年初國家不惜動用巨額外匯儲備向中建、兩行注資,加之兩行用稅前利潤、自有資金的沖銷,兩行不良資產率2004年9月底分別下降為3.08%和5.46%,全國人民為之振奮,人們在驚喜之余,新年剛過,媒體又報道了兩家銀行不良資產率反彈的消息,局外人都大惑不解,表示了深切的擔心和憂慮,局內人倒不覺得奇怪,因為他們知道數字本身就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目前,在上市的關鍵時期,從央行到銀監局,從國有商業銀行總行到支行,層層要求不能出現大量的不良資產,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壓縮不良資產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但事與愿違,不良資產仍源源不斷,噴薄欲出。本人認為,慣用的行政命令的手段壓縮不良資產只能是權宜之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學習大禹治水的策略,宜“疏”不宜“堵”,靠堵最終將泛濫成災,應該從基礎工作抓起,深刻反思機制方面的原因,很簡單的道理,舊社會的私人錢莊和銀行,老板即沒有受過現代人的教育,也沒有文憑,甚至目不識丁,僅憑感覺和印象,所經營的銀行都很少出現過不良資產,股本由小到大,發展成為一個區域內很有影響的銀行,難道現代的銀行人還不如他們?關于不良資產形成的原因,目前官方通行的說法是客觀原因是主要的,銀行自身經營方面的原因是次要的,僅占五分之一左右。如果這種估計成立的話,2003年前后銀行所處的社會環境、信用環境沒有明顯的變化,為何此前此后來了個大起大落?如果說不良資產的下降是國有銀行努力的結果,那么2003年以前銀行也沒有放松這方面的工作。本人認為對不良資產的分析應該區別兩個不同時期,2000年以前的部分是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一切呆、壞帳在銀行的集中體現。期間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經濟過熱,經歷了幾次清理“三角債”的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形成了銀行大量的不良資產,如果說這一部分主要是大環境造成的,銀行自身的責任是次要的是誰都能理解的。2000年以后就不同了,此時國有銀行的商業化改革已經進行了10年的時間,整個社會的金融意識得到普遍的加強和提高,特別是各級政府強逼銀行貸款的現象已從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銀行經營所處的社會環境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說在過去客觀原因是造成不良貸款的主要原因的話,那么今天的銀行就不應該再有大量的不良資產出現,但事實并非如此,從以下數字就能說明問題:2000年初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向不良資產公司剝離14000億不良資產,之后官方公布的四大銀行平均的不良資產率為6%,這個水平與國際上比較也在好銀行之列,剩余的不良資產大約在5000億左右,事過僅僅三年的時間截至2002年底,不包括四家銀行用稅前利潤核銷的部分,不良資產總數達20880億,不良率達26.92%,這與2000年以前的部分基本相等。我們在總結了幾十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采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的前提下,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幾十年的不良化過程,的確發人深思。如果單純從銀行自身經營方面找原因,可以歸納以下幾方面:

2、銀行內部的考核機制不自覺的助長了不良貸款的產生。

國有銀行經營目標的內部考核95年以前主要是速度和規模,即存款的多少。95年之后開始考核效益,目前主要是考核存款、效益和風險三大指標,而且都是以一個自然年度為一個考核期間。作為基層行在一個工作年度內要完成上述三項指標,最便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貸款的投放,放一筆貸款即派生了存款,吸引了客戶;又增加了效益;同時還沖減了不良貸款率;真可謂一石三鳥之效,雖然貸款也有風險,但它的風險是滯后的,在考核期無法體現,只要源源不斷的增加貸款的投放,不僅完成了任務,維持了既定的發展速度,也掩蓋了風險,稀釋了不良貸款。既然貸款投放是完成任務的主要手段,不知為什么層層的考核從來沒有把投放量作為基層行任務完成的備抵項目,因此客觀上刺激了基層行的貸款需求,由于貸款總量受指標控制,就變著法兒增加銀行承兌,使大量的承兌匯票變成了項目投資;固定資產貸款審批權限上收,就給企業變成流動資金貸款,使大量的流貸進一步固化,增加了新的風險;公司類貸款手續繁瑣,就增加個人貸款,由于上級行沒有出臺對個人貸款的管理辦法,就自定辦法報上級行認可,把對個人貸款的期限定為最長20年,如果有風險是20年之后的事情,貸款由此所產生的收益卻使當代人受用不盡。在這種短期行為的機制約束下,在貸款欲望極度沖動的環境條件下要確保貸款的質量難乎亦難。

3、銀行內部的風險控制機制,對不良貸款的約束軟弱無力。

2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