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銀發2016年132號外匯巜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

时间:2024-06-12 11:10:57 编辑: 来源:

發生變化的,金融機構應在系統中及時更新相關信息。

金融機構應于每月初5個工作日內將上月本機構本外幣跨境融資發生情況、余額變動等統計信息報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所有跨境融資業務材料留存備查,保留期限為該筆跨境融資業務結束之日起5年。

(四)金融機構融入資金可用于補充資本金,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并符合國家產業宏觀調控方向。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金融機構融入外匯資金可結匯使用。

十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按照分工,定期或不定期對金融機構和企業開展跨境融資情況進行非現場核查和現場檢查,金融機構和企業應配合。

發現未及時報送和變更跨境融資信息的,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在查實后對涉及的金融機構或企業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查處。

發現超上限開展跨境融資的,或融入資金使用與國家、自貿區的產業宏觀調控方向不符的,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可責令其立即糾正,并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借款主體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可暫停其跨境融資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對情節嚴重的,中國人民銀行還可視情況向其征收定向風險準備金。

對于辦理超上限跨境融資結算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責令整改;對于多次發生辦理超上限跨境融資結算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暫停其跨境融資結算業務。

十三、對企業和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企業改為事前簽約備案,金融機構改為事后備案,原有管理模式下的跨境融資未到期余額納入本通知管理。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為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實行的本外幣境外融資等區域性跨境融資創新試點設置1年過渡期,1年過渡期后統一按本通知模式管理。

企業中的外商投資企業、外資金融機構可在現行跨境融資管理模式和本通知模式下任選一種模式適用,并向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備案。一經選定,原則上不再更改。如確有合理理由需要更改的,須向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提出申請。外商投資企業、外資金融機構過渡期限長短和過渡期安排,另行制定方案。

十四、本通知自2016年5月3日起施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前有關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

附件

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名單

1

國家開發銀行

2

進出口銀行

3

農業發展銀行

4

中國工商銀行

5

中國農業銀行

6

中國銀行

7

中國建設銀行

8

交通銀行

9

中信銀行

10

中國光大銀行

11

華夏銀行

12

中國民生銀行

13

招商銀行

14

興業銀行

15

廣發銀行

16

平安銀行

17

浦發銀行

18

恒豐銀行

19

浙商銀行

20

渤海銀行

21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22

北京銀行

23

上海銀行

24

江蘇銀行

25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26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27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人民幣跨境貿易的意義?

國務院常務會議2009 年4 月8 日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4 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此舉標志著人民幣結算將從此前的小額邊境貿易走向市場規模巨大的一般貿易,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正式開始在國際貿易中執行計價和結算的貨幣職能,有力地推動了人民幣邁向國際化的步伐。

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政策背景

早在上世紀90 年代,我國與有關鄰國就已開始在邊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迄今為止,我國已與越南、蒙古、老撾、尼泊爾、俄羅斯、吉爾吉斯、朝鮮和哈薩克斯坦八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簽署了有關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協定。隨著我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并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人民幣結算迫切需要從邊境貿易擴展到一般貿易。同時,隨著內地與港澳經貿往來的快速發展,兩地之間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的需求也日益強烈。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作為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結算貨幣,美元和歐元匯率都經歷了劇烈波動。在此背景下,我國進出口企業普遍希望使用幣值相對穩定的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從而規避使用美元和歐元進行計價結算的匯率風險。

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現實意義

第一,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加快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市場交易的計價結算貨幣進程,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中的購買力,最終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

第二,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有助于推動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經貿關系的發展,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第三,人民幣參與國際結算,可以用人民幣替代部分外匯收支,有助于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減少國家宏觀調控壓力。

第四,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使企業有效規避匯率風險,消除企業匯兌成本和外匯衍生產品交易的有關費用,有助于企業財務核算清晰化,加快企業資金運轉速度,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第五,人民幣參與國際結算,給銀行的國際業務帶來新的市場需求,有助于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加快國內金融業走向國際化的步伐。

三、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面臨的問題

(一)國際貿易的計價結算幣種選擇權缺失,人民幣結算規模受阻

一國貨幣要作為商品交易的計價結算幣種進入國際市場并被市場參與者廣泛接受,則要求該國貨幣的幣值長期保持穩定或略有升值,真正體現貨幣的財富儲存職能。人民幣從2005 年7 月匯率制度改革到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直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人民幣幣值仍基本保持穩定。目前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地位和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為我國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經濟實力和貨幣保障。與國際貿易中的傳統結算貨幣美元和歐元匯率表現相比較而言,人民幣的幣值穩定特征,為其成為國際市場交易的計價結算幣種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未市場化,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權受到挑戰

從外匯市場交易來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加快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對我國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權提出巨大挑戰。目前我國實行資本管制,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不完善,利率平價理論所描述的利率、匯率和資本流動之間的關系并不能準確地與現實情況相一致。具體表現在,國內持有凈外匯頭寸的私人機構面臨著匯率波動風險,需要在外匯市場上進行遠期抵補交易來套期保值。但由于我國資本項下人民幣可自由兌換還未實現,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程度不高,在期限、風險、流動性、稅收特征等方面相區別的債券品種不齊全,遠期匯價無法依據利率平價關系進行合理定價。

目前,國內人民幣衍生品市場和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交易(NDF)市場同時并存,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也已正式推出人民幣期貨和期權產品,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權的歸屬將取決于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標準的合理性。由于我國實行資本管制,利率市場化并未實現,國內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無法合理地將利率平價關系作為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標準。這樣就導致國內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缺乏價格競爭優勢,各類經濟主體規避匯率風險的市場需求轉向離岸人民幣市場,極大地制約了國內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對我國人民幣衍生品定價權形成巨大挑戰。

(三)人民幣跨境清算制度未健全,人民幣清算系統有待完善

人民幣參與國際結算,必然對現有的人民幣清算系統和制度安排提出更高的要求。與美元的聯邦電子資金轉賬系統(FEDWIRE)和清算所同業支付清算系統(CHIPS)相比, 我國的人民幣清算系統和制度安排在清算規則、清算行準入、清算賬戶開立、清算時間、清算效率等方面都有待完善和健全,為滿足人民幣高效便捷跨境清算的需求提供良好平臺和制度保障。

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銀行業務產品的需求

在實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政策之后,國內銀行新的業務產品市場需求巨大,可以有效提高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降低銀行收益來源對存貸款利差的依賴程度,有利于促進國內銀行業的業務盈利模式轉型。

(一)國際結算業務需求

目前,進出口企業進行傳統的跨境貿易外幣結算需由境內銀行通過境外外幣賬戶行與境外銀行進行貿易項下資金清算。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使結算模式改變為由境外銀行通過境內人民幣賬戶行與境內銀行進行貿易項下資金清算。

結算模式的改變帶來的業務需求主要是大量的境外銀行尋求適合其人民幣資金清算的境內賬戶行,使境內賬戶行獲得相當規模的人民幣資金存款,同時大幅增加人民幣資金結算量,并由此帶來可觀的結算手續費收入。另外,境內銀行也將為境外同業提供人民幣資金理財業務以增加境外同業人民幣資金的收益,并獲得理財產品的中間業務收入。

(二)貿易融資業務需求

目前,在傳統的跨境貿易外幣結算基礎上,銀行為進出口企業提供相當規模的外幣融資。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將使原有的外幣融資轉變為人民幣融資,從而推動進出口企業對人民幣資金的融資需求大幅增加。

具體而言,境內銀行將在傳統的貿易融資業務基礎上增加新的融資業務品種,如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人民幣信用證項下融資業務,為境外銀行提供人民幣代付和福費廷轉讓業務。

人民幣作為境內銀行的本位幣,境內銀行具有豐富的人民幣資金融資渠道,資金成本將優于境外銀行,同業間利差的存在客觀上形成了通過同業合作開展人民幣代付和福費廷轉讓實現雙贏的業務需求。

(三)人民幣衍生產品交易需求

進出口企業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一方面境內企業可以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不具備對貨幣型衍生產品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境外企業面臨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對人民幣衍生產品的需求巨大。為此,境內銀行將為境外機構持有的人民幣資金頭寸提供人民幣衍生產品業務,以滿足其套期保值的避險需求。人民幣衍生產品的推廣將使境內銀行獲得豐厚的人民幣匯兌及手續費收入。另外,境內銀行通過提供結構性人民幣資產組合產品在滿足企業投資理財業務需求的同時,也為自身帶來中間業務收入

國外資金在中國投資,資金該通過什么方式進入

中國經濟網-從海外資金看投資方向

中國經濟網-海外看中國

全口徑外債是什么意思

問題一:“外債全口徑管理”是什么意思? 外債全口徑管理師對外債全方位的管理,包括外債的定義和分類、舉借外債和對外擔保、外債資金使用、外債償還和風險管理以及外債監管等幾大方面的內容。

問題二: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是什么意思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6年5月3日起,將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試點擴大至全國范圍內的金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