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遼寧省對外貿易現狀分析報告(遼寧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时间:2024-06-02 12:17:44 编辑: 来源:

6號)批準組建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1999年10月,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構組建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9]59號)和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文件《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批復》(國檢人[1999]230號)的精神,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在遼寧的出入境衛生檢疫與進出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動植物檢疫和進出口商品檢驗機構(“三檢”機構)合并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廳級),為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直屬機構,實行由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直接領導的管理體制。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主要負責遼寧地區的出入境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和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認證、認可和監督管理,是國家設在遼寧的口岸行政執法機構。

遼寧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5年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緊緊圍繞省國土資源廳黨組2005年初制定的四個突破(土地管理、礦產資源管理、服務經濟建設全局及理順管理體系和加強國土資源隊伍建設),聯系實際,狠抓落實,創造性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在前進的道路上開創了嶄新的局面。

●立足經濟發展全局,為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了有利的資源保證。經過努力在農用地轉用計劃上全省爭取了國家的追加計劃指標;通過大力挖掘存量土地潛力,整理整合零星地塊,挖潛存量土地5 000公頃,全面保障了全省用地需求。

●深化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土地利用監管機制進一步完善。通過編制土地《遼寧省整頓和規范土地市場秩序三年規劃(2005~2007年)》,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工作有關技術規程,進一步推進了土地管理的全面規范。

●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連續9年保持耕地占補平衡。進一步強化耕地保護措施,保證全省耕地、基本農田不減少。同時將土地整理項目與中低產田改造、村屯搬遷、建設高產出率、高附加值保護地相結合,在項目實施中劃出部分項目由農民實施整理,讓農民既在項目實施中有收入,又在項目實施后有致富出路。

●全面開展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治,整頓和規范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積極配合省人大《礦產資源法》執法檢查,對全省無證探采、濫采亂挖、破壞資源、拖欠稅費等問題進行了全面清查;認真學習《國務院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落實辦事機構,成為全國行動最早、部署最快的省份;對全省6 000多個大小礦山進行了清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同時積極開展了資源整合。

●堅持依法行政,國土資源部門的良好形象進一步樹立。2005年,監督制約機制和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省廳再次被省政府評為落實執法責任制先進單位,盤錦、阜新等6個市縣被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依法行政先進單位。國土資源執法體系基本理順,執法力量、力度進一步加強,行政復議應訴工作進一步規范。

●國土資源管理體系逐步理順,國土資源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全省省以下國土資源部門干部管理體制改革的主體工程已全面完成,領導班子調整全面到位。全系統深入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黨風廉政和反腐倡廉教育,實施了文化素質梯次培訓工程。

●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創造了適應當代礦產資源管理要求的新經驗,并在全國廣泛推廣。國土規劃工作全面啟動,已完成涉及自然、經濟、社會等方面30多個專題研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準備工作順利進行。修訂了《遼寧省化石保護管理條例》,進一步整頓規范化石市場秩序。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遼寧省地處我國東北地區南部,土地總面積1 480.64萬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1.50%,海陸兼備,地理位置優越。

遼寧省土地資源具有三個基本特點:①土地類型多樣,大體成“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土地結構;②土地資源地域差異性明顯;③土地利用程度較高,后備資源少。

1.土地資源現狀

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省有土地資源總面積14 806 366.67公頃。其中,農用地11 228 420.00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5.83%,農用地中,耕地面積為4 090 840.00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7.63%;園地面積為598 213.33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04%;林地面積為5 690 140.00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8.43%;牧草地面積為349 873.3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36%;其他農用地面積為499 353.3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37%。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 370 093.3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25%,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 133 993.3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66%;交通用地88 160.0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60%;水利設施用地147 940.0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00%。未利用地總面積為2 207 853.34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4.91%,其中,未利用土地1 382 386.67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34%,其他土地825 466.67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57%(圖1)。

圖1 2005年遼寧省土地資源現狀圖

2.動態變化

2005年全省農用地凈減少8 940.00公頃,建設用地凈增加7 253.33公頃,未利用地凈增加1 686.67公頃(表1)。

表1 2005年遼寧省各地類增減情況表

續表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省農用地總量11 228 420.00公頃。其中耕地占農用地總量的36.43%,園地5.33%,林地50.68%,牧草地3.11%,其他農用地4.45%。詳見表1。

從圖2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來全省農用地總量呈減少趨勢,其中2004年、2005年減幅較大,隨著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的加快,預計今后1~2年農用地總量仍呈減少趨勢。1997~2001年全省耕地總量保持在416.30萬公頃以上,但在2002 和2003 兩年內耕地銳減了8.90萬公頃。隨著國家的宏觀調控,基本抑制住了耕地銳減的趨勢,預計今后1~2年內耕地變化趨勢不會很大。

圖2 1996~2005年遼寧省農用地及耕地變化趨勢圖

到2005年底,全省基本農田保有量3 651 488.38公頃,年內減少1 141.84公頃,年內補劃2 058.24公頃,其中國家、省重點建設項目占用841.84公頃。

2005年全省耕地減少14 444.07公頃(建設占用5 472.72公頃),同期增加7 151.30公頃,耕地凈減少7 292.77公頃。

據地籍變更調查統計,耕地減少去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受洪水、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影響以及沈陽鎘等重金屬污染,全省因災毀減少耕地6 170.16公頃,占耕地減少量的42.72%;②建設占用耕地5 472.72公頃,占全省耕地減少量的37.89%;③生態退耕占用耕地2 117.45公頃,占全省耕地減少量的14.66%;④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683.74公頃,占全省耕地減少量的4.73%。從調查數據上看,除去自然災害因素,耕地減少仍然以建設占用為主(圖3)。

圖3 2005年遼寧省耕地減少構成圖

2005年,耕地增加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①前幾年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陸續竣工驗收;②本年度各級政府加大了土地開發整理資金投入;③往年開發而沒有及時變更的耕地得到了調查和變更;④中央重視“三農”問題后,農民自發開發土地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自發開發了部分耕地。

具體耕地增加來源有:

(1)土地開發增加耕地3 637.31公頃,占耕地增加總量的50.86%。

(2)土地復墾增加耕地80.31公頃,占增加耕地總量的1.13%。

(3)土地整理增加耕地243.36公頃,占增加耕地總量的3.40%。

(4)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耕地944.25公頃,占增加耕地總量的13.20%。

(5)其他類型增加耕地2 246.07公頃,占31.41%。

按照國家規定,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不作為耕地面積減少考核,2005年全省建設占用耕地5 472.72公頃,補充耕地7 151.30公頃,全省實現了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

2.建設用地

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省建設用地總量為1 370 093.33公頃,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82.77%,交通用地占6.43%,水利設施用地占10.80%。歷年建設用地情況見圖4。

圖4 1996~2005年遼寧省建設用地變化趨勢圖

據2005年綜合統計數據看,全省依法征用土地(不包括國務院批準)6 372.69公頃,其中征用農用地3 891.71公頃;征地費用22.15億元;安置農業人口4.96萬人。全省共依法批準建設用地(不包含國務院審批)面積6 418.34公頃,其中農用地3 998.3公頃,耕地3 153.31公頃;分批次建設用地5 262.20公頃,單獨選址1 156.14公頃(圖5)。各市審批新增建設用地情況見表2。

表2 2005年遼寧省審批建設用地分布情況 單位:公頃

從建設用地構成上看,2005年全省工礦倉儲項目用地占總批準建設用地的53.95%,交通運輸項目用地占16.76%,住宅用地占13.91%(圖5)。從用地分布上,沈陽市仍是用地大戶,占全省審批建設用地總量的50.00%;丹東市用地量較2004年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因大東港二期單獨選址項目,用地量大;雖然大連市申請建設用地較2004年有所下降,但作為遼寧省對外經濟門戶,其用地規模仍居全省前列。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第三個年頭里(表2),預計全省審批建設用地量仍保持上升勢頭,沈陽、大連、營口等市用地總量仍在全省前列。

(三)土地整理、復墾和開發情況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遼寧省堅持實行“占一補一”的政策。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開發、復墾、整理土地面積11 706.41公頃(已驗收通過的),增加農用地7 786.01公頃,增加耕地7 583.89公頃。土地開發項目增加農用地面積2 851.86公頃,占農用地增加面積的36.63%;復墾項目增加農用地719.18公頃,占9.23%;整理項目增加農用地4 214.97公頃,占54.14%。

從圖5可以看出,為保證每年的耕地占補平衡,土地開發項目增加農用地及耕地占主導地位,但隨著土地后備資源的逐年減少以及國家投資傾向,中低產田的改造即土地整理項目將成為增加農用地及耕地的又一重要途徑。

圖5 2001~2005年遼寧省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增加農用地變化情況

二、礦產資源

遼寧省礦產資源具有以下特點:①資源豐富,配套性好;平均每萬平方千米有大中型礦產地36處,是全國平均密度的兩倍多;②礦產地集中,便于規模開發;③共、伴生礦產多,綜合利用價值大;④埋藏淺,適宜露天開采。

(一)礦產資源現狀

2005年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92種,其中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