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遼寧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遼寧省經濟發展現狀)

时间:2024-05-06 00:14:23 编辑: 来源:

的制約因素

雙邊貿易政策的調整和提高關稅稅率等嚴重制約了口岸的發展,琿春口岸禁止進口整車與鋼鐵和禁止出口糧食等限制了口岸規模的擴大。另外一些毗鄰國家因受各自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生產要素稟賦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邊界線兩側產業結構的互補性,從而影響了口岸的規模和職能(見表2)。

表2 東北邊境毗鄰地區資源要素及產品優勢互補簡表 輸出方 中國東北 朝鮮 俄羅斯遠東 蒙古

吸納方

中國東北 B2B3B4 A2A3B2B3 B2

朝鮮 A1A2B2B4B5B6 A2A3B2B3 B2B5

俄羅斯遠東 A1A2B1B4B5B6 B1 B2B5

蒙古 A1A2A3B1B4B6 A2A3

資料來源:袁樹人,黃巖君,東北亞國際經濟合作與中國東北產業開發前景,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

表中符號為:A1資本,A2高技術,A3冶金、機械、化工產品等,B1勞動力,B2能源與礦物原料,B3建材與木材,B4以農畜產品為原料的輕工紡織工業產品,B5鮮活農畜產品,B6糧食。

從表2 中可以看出:賦存的資源要素以及以此為基礎形成的工農業產品在本區可大體分為兩類。其中,A類屬于資本和高技術資源要素及其工業制成品;B類包括勞動力和依托勞動力以及礦、林、草、土等自然資源要素而形成的初級產品。在東北邊境毗鄰的國家地區中,這兩大類的資源要素及其產品的賦存就總體而言,均相當豐富。各類資源要素的賦存及其比較優勢分布在各國各地區極不平衡,B類資源集中于朝鮮、蒙古,而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兩種資源均豐富,但俄遠東以A類資源占優勢、中國東北以輕工業及糧食資源占優勢。形成了東北邊境兩側資源賦存的互補性[4]。

在政治、經濟及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組建跨國邊境自由經貿區,把邊境地區經濟納入雙向循環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在亞太地區,由于各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不同,不可能在大的范圍內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6]。但在某些邊境地區, 可利用邊境兩側互補的生產要素組建次區域性或雙邊跨國邊境自由貿易區。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成長三角為多國邊境地區的經濟合作提供了一個發展模式。圖們江三角地區的合作正在積極的醞釀中。在西南地區由中、泰、老、緬四國的結合部構成的“金四角”跨國經濟貿易合作區也正在逐漸形成。

綜上所述,中國與鄰國的沿邊對外開放,為中國邊境口岸體系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邊境口岸的形成、發展與不斷完善,推動了內陸邊境地區社會的發展與經濟的振興。通過邊境口岸體系的職能作用的發揮,更加密切了中國與鄰國的地緣經濟聯系,無疑會促進中國與鄰國邊境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機構現狀

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關設有辦公室、人事處、政工處、監察審計室、財務處、法制與綜合業務處、稽查處、檢務處、科技處、認證監管處、衛生檢疫處、動物檢驗檢疫處、植物檢驗檢疫處、食品檢驗監督處、化礦檢驗處、機電檢驗處、輕紡檢驗處、鑒定管理處、離退休干部處、保衛處、基建辦公室、績效辦公室等22個行政及業務處室;

直屬單位設有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機關服務中心、檢驗檢疫協會、大連檢測技術交流中心、信息中心、國門時報駐遼寧記者站、中國檢驗認證集團遼寧有限公司以及遼寧檢驗處理技術有限公司等9個企事業單位;

在大連保稅區、大連灣、香爐礁、長海、旅順新港等設有5個直屬辦事處和1個長興島工作組。另外,隨著業務的發展和業務改革的需要,遼寧局黨組研究決定將遼寧局大連地區鑒定業務進行整合保留原鑒定業務管理處,在大窯灣地區設立鑒定業務辦公室;

將遼寧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原有的實驗室分設了食品理化檢驗中心、微生物檢驗中心、工業品檢驗中心、危險品安全檢驗中心四個分中心。目前遼寧局系統在編職工1,800余人。

遼寧檢驗檢疫局下轄18個分支機構:

沈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錦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丹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營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鲅魚圈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鞍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撫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遼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朝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阜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盤錦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葫蘆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東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窯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連開發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鐵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莊河檢驗檢疫局、大連機場檢驗檢疫局。沈陽檢驗檢疫局在沈陽桃仙機場、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設有2個正處級辦事處,丹東檢驗檢疫局在丹東太平灣設有1個科級辦事處。

隨著大連東北亞航運中心的建設和遼寧五點一線對外開放格局的逐步形成,遼寧檢驗檢疫系統的機構設置還會進一步的調整和整合,使之進一步適應對外貿易發展的需要。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實驗室規劃,遼寧局共有45個實驗室,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3個,區域性中心實驗室20個,常規實驗室12個。主要從事出入境法檢商品實驗室檢測、動物檢疫、植物隔離檢疫、研究買粉絲與檢疫風險分析;出入境人員法定傳染病監測體檢、預防接種、旅行衛生保健買粉絲、醫療救助、國際合作、社會體檢和推薦性預防接種等工作;

承擔科研與技術開發、服務及提供技術指導;開展有關檢驗檢疫方法標準的制修訂;承擔國內、國際實驗室間能力驗證的組織和協調等工作,為完成國家賦予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把關任務,為遼寧對外開放和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系統實驗室現有正式編制人員451人,其中研究員14人,高級職稱60人,中級職稱156人,博士19人,碩士62人,本科210人,涉及20多個專業學科,已基本形成一支專業門類齊全、人員層次結構合理、技術精、素質高的檢驗檢疫人員隊伍。

遼寧局技術中心已獲認可的檢測項目554個;遼寧局保健中心已獲認可的檢測項目14個;沈陽局技術中心已獲認可的檢測項目239個;沈陽局保健中心已獲認可檢測項目8個;沈陽局機電產品檢測中心已獲認可檢測項目219個。

全系統實驗室面積共計26728.4平方米,其中試驗場地20156平方米。

系統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3000余臺套,原值2.02億元,其中50萬元以上設備86臺套,原值8100萬元。隨著07年追加食品專項預算和08年預算內共計350余臺(套),近1億元原值的設備逐步到貨,實驗室的檢測能力還將有極大的提高,作為一個門類齊全,實力雄厚的綜合性檢驗檢疫機構,遼寧檢驗檢疫局實驗室為完成國家賦予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把關任務,為遼寧對外開放和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連衛生檢疫機構

大連地區近代最早的醫院是1889年清政府設在旅順的水師養病院。大連地區國境衛生檢疫是從大連港建設開始的,1899年沙俄統治當局開始在青泥洼橋修建商港,并且分別在旅順、大連三山島、普蘭店等地建立了檢疫機構。1901年,沙俄統治當局在旅順老虎尾等地設立了健康診所。

1905年日俄戰爭后,大連港重新開放,統治當局在大連港設檢疫機構,并將衛生檢疫項目和標準進一步具體化。

1945年8月22日,蘇軍進兵大連,港口檢疫由蘇軍旅順基地衛生部領導,1947年成立了旅大檢疫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1950年,旅大檢疫所劃歸東北人民政府衛生部領導,改稱為旅大交通檢疫所,并于同年九月接管大連港檢疫業務。

1953年至1955年,旅大交通檢疫所先后由東北行政衛生局移交旅大市衛生局、遼寧省衛生廳,改稱大連衛生檢疫所。1954年,大連衛生檢疫所與旅大市傳染病醫院合署辦公。

1970年4月,與大連海關合署辦公,1972年2月又從海關分出獨立辦公,仍歸屬旅大市衛生局領導。

1976年大連新港建成,與此同時在港區建立衛生檢疫站。

1978年1月,大連衛生檢疫所劃歸遼寧省衛生廳領導。

1986年,大連周水子機場被列為國際機場,經國家衛生部批準,建立了大連衛生檢疫所周水子機場衛生檢疫站。1988年,大連衛生檢疫所的隸屬關系發生變化,直接劃歸國家衛生部直屬管理。

1990年,大連衛生檢疫所升格為副廳級單位,內設4室3個二級所及10個科。

大連動植物檢疫機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大連口岸沒有統一的綜合性的動植物檢疫機構,當時的檢疫任務主要由旅大市人民委員會農林局植物檢疫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部大連商品檢驗局農產品檢疫室承擔。

1956年5月,遼寧省農業廳擬設大連植物檢疫站,同年7月,遼寧省人民委員會同意成立大連植物檢疫站;同年8月,遼寧省農業廳對大連植物檢疫站的名稱--(遼寧省農業廳大連植物檢疫站)、工作(管轄)地區--(旅大地區)和工作任務作了明確的規定,大連植物檢疫站由省農業廳領導,同時在開展對內檢疫工作受旅大市人民委員會指導。1964年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大連植物檢疫站,該站的人員編制、財務管理、行政事務歸省農業廳領導,業務工作由農業部與省農業廳雙重領導。

1965年2月8日國務院《批轉農業部關于在國境口岸設立動植物檢疫所的報告》決定在經常有進出口動植物檢疫任務的國境口岸設立動植物檢疫所,1965年6月17日遼寧省農業廳通知在大連商檢局農產品檢驗室的基礎上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連動植物檢疫所”,1965年10月1日,大連動植物檢疫所正式掛牌對外辦公,地點在大連商檢局。1966年9月29日,遼寧省人民委員會將大連動植物檢疫所交旅大市人民委員會代管。1967年3月1日,解放軍進駐大連商檢局(含大連動植物檢疫所),實行“軍事管制”。

1973年8月21日,遼寧省編制委員會根據國務院[1973]19號文件精神,決定大連動植物檢疫所收歸省農業局領導。1975年,大連動植物檢疫所的黨的組織關系正式脫離大連商檢局。

1980年2月口岸動植物檢疫工作恢復歸口農業部統一管理。同年11月國務院批轉農業部報告,將包括大連動植物檢疫所在內的全國37個口岸動植物檢疫所(站)改為農業部直屬單位。

1981年,大連動植物檢疫所第一次設置了兩科一室的內設機構,即辦公室、植檢科、動檢科。

1986年6月,國家總所批準大連動植物檢疫所增設人事科和科技辦公室。

1989年1月,國家總所同意大連動植物檢疫所設機關黨委辦公室并設置國家總所駐大連動植物檢疫所審計室(副處級)。

1991年9月,農業部通知將大連動植物檢疫所規格調整為相當地師級,人員編制200人,下設6個正處級機構:人事處、辦公室、綜合業務處、財務處、動檢處、植檢處。

1992年4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連動植物檢疫所”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連動植物檢疫局”。

遼寧進出口商品檢驗機構

遼寧商檢局的前身,最初為東北商檢局(1950年10月9日-1956年2月14日),后改為大連商檢局(1956年2月15日-1983年12月31日),1984年1月1日起稱遼寧商檢局。

東北商檢局時期:

1950年3月,中央貿易部在北京召開首屆全國商檢工作會議,提出了在東北建立商檢機構的動議。在東北貿易部的幾經籌劃下,并經東北人民政府批準,于同年10月9日在大連市成立了東北商品檢驗局,同年11月2日,中央貿易部批復東北商檢局:關于領導關系問題,除財政因東北與關內尚未統一,已通知東北貿易部由其撥付外,其他可按商檢會議總結第三項決定原則辦理,即“各商檢局受中央貿易部與各大行政區貿易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