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被美國制裁的過程(如我們針對美制裁Tiktok而對微軟同等制裁,誰能替代微軟?)

时间:2024-05-17 09:28:20 编辑: 来源:

如我們針對美制裁Tiktok而對微軟同等制裁,誰能替代微軟?

也許這個問題,目前唯一的答案只能是華為了,我們都知道華為去年發布的鴻蒙系統1.0版本,開始大家都以為是手機的系統,其實不然,鴻蒙系統不只是手機系統,它同時是手機,電腦,智能手表,電視,還有我們的 汽車 ,穿戴設備為一體的物聯網系統。

鑒于目前美國打壓華為已經到了非常時期,華為現在已經啟動了南泥灣計劃。就是不僅在電腦上的年零部件,還有操作系統都全部去美國化。成為百分之百的中國制造的電腦,目前國內也只有華為有這個能力。大家也許會有人提出聯想電腦呢?難道不能替代微軟嗎?我在這里告訴大家。你想是一個以組裝為生產的企業。所以說,聯想的所有零部件,操作系統全部用的都是美國的東西。當要是微軟實行斷供的話,那你想百分之百的沒有生存的可能。

其實我們所有的企業都應該要向華為學習,要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精神意識。兩年以前的中興事件,就給所有的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當你沒有核心技術的同時,就只能任人宰割。這也是為什么現在聯想跌落神壇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華為每年的研發經費都超過兩百億美金的原因。

既然美國都那樣干了,國內有可替代微軟的當然也對等封殺了,要不世界會認為你沒脾氣,什么時候都可以咬你一口

有代替微軟產品的方案,但是做不到完美替代。最難以完全替代的是Windows操作系統,目前國內Windows用戶基礎太大,禁用的話不少公司會面臨巨額損失甚至不能進行生產。

UOS和deepin這些國產操作系統雖然很優秀,但是目前生態是真的不行,辦公金山的WPS倒是可以完美替代。

微軟雖然家大業大,但是也舍不得中國市場,封禁的話會讓他們心疼地吐血。在收購Tik Tok一事上,微軟發言是很謹慎的,強調自己沒有敵意,在變相認慫。

這個時候直接制裁微軟不劃算,同時我們跟美國還是有區別的,我們講道義也要臉的。不過我覺得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大力推進一波國產的UOS、WPS等眾多軟件。

微軟中國目前還不能惹,可以整整蘋果。畢竟蘋果臺式機筆記本在中國小眾,手機換換也無所謂。

文/小伊評 科技

這三個業務看上去比較難以理解,我們來拆解一下你就會比較清楚了。

其中生產力和商業流程業務主要指的是Office套件,Skype(通信軟件),以及一些商業的解決方案譬如ERP系統等等。智能云業務可以粗淺的理解為一種云服務器,和目前阿里云,騰訊云的概念差不多。至于最后一項更多的個人計算業務涵蓋面比較廣,包括WINDOWs系統授權業務,XBOX 游戲 機業務,Surface業務等等都屬于這個業務層面。

那么這些業務中誰是不可替代的呢?我們來逐一分析,Office完全可以被金山的WPS替代(WPS在某些深層次方面不如Office,但是整體上取代Office不成問題),Skype早就退出中國市場,不存在被不被替代之說,至于一些商業解決方案國內同樣也有很多其他的解決方案。

微軟的智能云,在國內也基本上排不上號,大頭都被阿里騰訊百度瓜分,也不存在取代不取代的關系。

然而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最不可能割舍的就是Windows系統了,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 在國內PC市場中,Windows系統的占有率達到了驚人的91.4% ,也就是說我們國內每十臺電腦中就有九臺搭載了Windows系統。

那么在這個背景下,想要讓國產系統完全取代Windows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國產系統譬如深度系統,紅旗Linux系統等等都是以Linux為主要框架下的產物。

這些操作系統最大的問題就在于軟件生態,因為目前絕大多數軟件都只針對了Windows系統進行了適配,很多軟件根本就沒有辦法用到國產系統上,就連蘋果的Mac OS都沒有進行完全的適配,就別說我們的系統了。

那么一旦我們選擇制裁微軟,也就意味著我們可能無法再使用Windows相關的服務(別以為破解版微軟沒有辦法發現),這對于很多行業都是很致命的,因為Windows發展這么多年已經建立了一條非常復雜牽扯面非常寬廣的產業鏈,很多行業和工作都非常依賴于Windows系統。

所以想要直接禁用Windows系統是不現實的,因為哪怕禁止微軟其收到影響的也僅僅只是微軟一個公司而已,而我們國家全員都會受到影響,這樣賠本的買賣我們了不做。

所以,個人并不推薦大家以這種報復的心態來看待事情,因為美國的這一系列行為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孤立主義,別的國家也門清,只不過迫于美國的實力不得不低頭罷了,所以我們國家就不要隨大流了,沒有好處只有壞處。

微軟要么被收購,要么滾出中國市場

制裁微軟?我感覺題主沒弄清雙方的優勢情況。說句不好聽的話,題主有些夜郎自大了,認為我國已經強大了想制裁誰就制裁誰的地步。制裁有好處嗎?美國制裁我們的高 科技 企業,他是傷敵一萬,自損八百,反觀我國制裁美國企業,我們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可能說這些話,大家不喜歡聽,那就以制裁微軟為例。

一家獨大的微軟window系統

在國內的pc端系統中微軟的window系統的占有比是92%,也就是100臺電腦有超過90臺電腦使用微軟的操作系統。在在這90多臺操作系統有多少是正版的,多少是盜版的?我想除了少部分企業采購了正版微軟系統外,大部分都是用的盜版window系統。

這幾十年來,中國有多少人白嫖了微軟的系統,這些錢付給了微軟嗎?說白了,在系統方面,我們是占微軟的便宜。有人會問了,都怪微軟對盜版打擊不利,這才導致我國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對于這個觀點,我覺得可笑又可悲,自己不種糧食,從別人那里偷糧食,現在沒有種糧食的能力,反而怪別人為什么不禁止自己偷,試問這是什么邏輯?!!!

制裁微軟,我們有替代品嗎?

微軟的電腦操作系統和相關軟件都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完善、受到實踐認可的產品,這些產品在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些無法替代的位置。比如辦公軟件的Microsoft Office、Inter買粉絲 Explorer等,雖然辦公軟件可以用wps代替,但讓中國各大企業換成wps,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其次是window系統,雖然很多人喊著要用國產操作系統替代window,那么請問怎么替代?國產操作系統有window全面、完善、適配嗎?即使有全面、完善的國產操作系統,請問軟件和國產系統的適配怎么辦?而適配是個漫長的過程,可能5年、可能10年。

若斷供,微軟概不負責

最近有新聞爆出,在微軟最新的用戶協議中有這樣一點: 若因為行政命令,微軟可能無法為中國提供windows服務,并且不承擔因此引發的任何結果,只會盡最大能力避免影響。

從微軟的協議中可以看出微軟和中國之間優勢對比,即美國政府要求微軟斷供windows系統,雖然微軟有損失,但這對微軟也只是小傷元氣,而我們中國的損失更大。

總結:我們國家所有的高 科技 產品的技術基礎和美國息息相關,美國失去了我們這個大市場,他只是損失了一些錢,而我們各行各業的發展沒有美國的技術支撐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即使是華為這樣的國內 科技 含量最高的公司,沒有美國的技術,其麒麟芯片依然不能量產。所以我拜托大家不要夜郎自大,實事求是才是進步的正確態度。

美國對于Tiktok的制裁,引起了我們非常大的憤慨。為何它可以如此肆無忌憚的對我國的企業進行制裁?我們為什么不能對微軟進行制裁呢?

如果我們對微軟進行制裁,那么影響的到底是微軟還是我們?

毋庸置疑,對于微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中國目前的微軟系統裝機率中,微軟所帶來的影響非常的大,甚至于大部分電腦使用的都是windows系統。

如果我們貿然的將微軟的系統進行制裁,不允許微軟在我國電腦中進行裝機。能夠替代微軟系統的有——

Linux系統!比如目前深度的linux,華為在之前推出的幾款筆記本中,就使用了linux系統。雖然說linux系統它的優勢也比較突出, 不過,深度系統在一些軟件配套方面可能還是會欠缺一些。

另外一個系統就是中標麒麟。它可以自主的cpu及x86平臺,提供的風格和win7的風格類似,同樣它在生態方面也支持百款常用的軟件,像搜狗輸入法wps等等,而且它也能補全了linux生態應用短板的一些內容。

當然,不管是中標麒麟還是深度Linux在我國的裝機率并不高,對于我們來說,實際上它們還是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微軟系統在我國深耕這么多年,它的優勢很強,貿然的將它阻止,對于我國的系統還是會有一定影響的。

而且我們國家和美國也不同,我們不會像他們那樣為了本國的利益,采取所謂的政治手段。就是被人唾棄,且破壞國際經濟發展規則。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示,發展自己的操作系統,這是一件必須且必要的事情。

微軟其實真要找替代品,還真不好找,作為普通的使用者來說國內可以找到替代品。但是如果你除了日常的辦公之外,要使用軟件的話,windows系統改變你會碰到和安卓一樣的問題。

華為在被禁用安卓系統后,最大的問題是鴻蒙os軟件不夠多使的使用這碰到一些常用軟件的時候,沒有辦法找到替代品。而windows如果被禁用的話,同樣會面臨這個問題。你日常使用的photoshop pr AR甚至是一些更加專業的工具,軟件都會變得沒有辦法使用。

你這邊都全面禁用,windows了美國肯定也不會允許他國家的軟件公司去適配你們自己開發的軟件,這樣子的話會是整個軟件行業整體來開發新的軟件來1:1的替代那些原來使用不了的軟件嗎,只能說這個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事情。

我們完全可以把Google啊,臉書啊禁了啊,在中國不許用

CPU芯片制造為什么那么難

芯片產業有其獨特的內部結構和產業特征

芯片產業鏈分為五個子鏈,或者說芯片產業分為五大產業

第一,設計

如何整合上億條線,首先需要設計

全球芯片設計最大的公司是英國ARM,而美國EDA在設計軟件方面占據壟斷地位

最近芯片界最大的新聞就是美國的英偉達要向英國收購ARM,屆時美國在芯片行業的壟斷地位將更強

華為的海思有7納米的設計能力

第二,制造業,包括成品和半成品

半成品晶圓,高純晶圓基本都被日本人壟斷了

日本人可以把硅冶煉到90

9%其次是11

9%,然后做出來的晶圓才是最好的

眾所周知,TSMC是這個行業最大的,中國SMIC目前是世界第五大

當然產量世界第五,芯片檔次低,利潤率不高,因為很多專利技術不在我們自己手里,被美國嚴格監管

第三,封裝測試

將芯片壓在電路板上,并進行合格測試

因為芯片里的電路和觸點太多,一個地方有誤差,最后結果是相當大的誤差,必須一個一個測試

包裝基本上是勞動密集型的

在這個行業,中國和世界差距并不大,甚至處于領先地位

第四,設備

眾所周知,最先進的EUV光刻機是荷蘭的ASML,其他主要是美國的

在日本,三菱、索尼等公司主導著晶圓生產的設備

7納米技術光刻機目前只有荷蘭ASML能提供,價格超過1億美元,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

上海微電子已經可以生產28納米芯片

第五,輔助材料

包括光刻膠、掩膜、靶材、封裝基板等

這些材料目前在國內還是瓶頸

制造芯片如此困難,卻又如此重要

其特點是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

無論是民生、國防、工業、裝備、航天等

,如果芯片出了問題,就說明人心出了問題

芯片在國際上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但是進入門檻高,周期長,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

動輒幾百億美元的投入,數萬R&D人員的參與,基本上是國際上有限寡頭之間的競爭,是跨越國界的國際市場競爭

但由于其重要的戰略價值,芯片的競爭不僅是市場競爭,更是國家競爭,甚至是國際貿易戰中的有力武器,是限制和制裁競爭對手的重點行業

國家競爭和市場競爭有不同的競爭規則

中美競爭背景下的籌碼中美貿易戰以來,芯片成為熱詞,成為焦點

9月15日,迫于美國技術壟斷的壓力,TSMC正式停止為華為麒麟芯片代工

華為花了600萬人民幣從臺灣省包產最后一批芯片,據說是華為所有高管籌集的錢

TSMC也照顧自己的同胞,給了華為力所能及的一切

但華為存儲的芯片只夠支撐2021年上半年的手機出貨量

最近,美國商務部宣布,SMIC將被列入美國的實體名單

SMIC剛剛在中國上市,融資超過500億人民幣

如果SMIC在上游設備和技術上出了問題,高性能芯片的生產就會出現變數,前景并不好

在芯片領域,中國基本無法反制美國制裁,供需和技術極度不對稱

英特爾、高通、蘋果和微軟都強烈依賴中國,但它們對中國的依賴較弱

就像現在TikTok的買粉絲,如果美國想遏制,我們也無法反制,因為谷歌早就離開中國了,臉書也沒來過中國

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和美國的對華戰略都把中國作為頭號競爭對手,全面遏制中國是國策

芯片,非對稱精確打擊,對美國機會成本最低,對我傷害最大

以關稅為目標的貿易戰上升為以芯片為武器的技術戰和產業戰,華為成為受害者

繼任者被扣,芯片被切,年底操作規程到期

美國商務部列出了300多家在華實體,其中華為擁有60多家

當然,美國害怕華為也是有原因的

信息技術革命主要是由美國通信公司發起的

華為是一家有通信行業基因的公司,不僅有移動終端,還有全球領先的5G技術

就像美蘇的太空競賽一樣,在即將到來的數字時代和智能時代,如何爭奪太空的主動權?芯片已經成為關鍵行業的關鍵環節

美國不是單純的反全球化;它想在全球化中“去中化”

雖然美國鷹派鼓勵與中國徹底脫鉤是癡人說夢,但科技脫鉤早已實施

我該怎么辦?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搶人,多付幾倍

TSMC的保安人員防范著來自中國大陸的獵頭公司

據說他們最終挖出了所有的保安

7月底,任前往東南沿海的一些大學尋找人才,因為華為需要增加3萬名工程師來充實其R&D團隊

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芯片之戰,人才之戰

高端制造業的一個特點是與科教掛鉤,其競爭也是各國教育和科技力量的競爭

中國的教育體制至今沒有拿過什么諾貝爾獎,也就是說缺乏從0到1的顛覆性創新

華為的5G從何而來?是土耳其一個科學家的假設,最后被華為發現,變成了產品

先進技術首先由科學家承擔,在實驗室發明,最后由企業家和科學家產業化

中國的工業化正在快速追趕西方,中間必然會缺失很多東西和環節

由于基礎研究差,底層軟硬件都得靠別人,這是根本差距

魏德:​美國制裁越來越隨意,中企反擊之戰怎么打?

【采訪/觀察者網 張廣凱】

螞蟻集團上市之路,出人意料的艱難。在中國官方突然叫停之前,實際上早在10月初,就有消息稱,白宮內部已經討論了將其加入實體清單的可能性。

但與螞蟻已經幾乎壟斷國內市場,中國基于現實的風險防控因素進行審慎管理不同,螞蟻目前在海外市場的份額還微不足道。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早早發出制裁威脅,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變化。

美國制裁中興、華為,理由是它們違規同伊朗做生意,試圖打一場事實層面的戰爭。美國制裁TikTok,因為它占領了美國市場,“可能”影響國家安全。這兩點在螞蟻身上都不滿足。你沒有違反美國法律,也沒有威脅美國市場,僅僅是在中國取得了成功,就可能遭受美國制裁?

而螞蟻上市計劃暫緩后,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政府也擱置了將螞蟻集團列入黑名單的計劃。據其中三名知情人士透露,導致特朗普擱置該計劃的因素包括不想在大選前跟華爾街對抗,以及面臨訴訟的可能性。

然而中美之間的博弈并不會隨大選而落幕。美國政府為什么可以越來越隨意地揮動制裁大棒?在新的形勢下,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應當如何反擊?觀察者網專訪了高博金律師事務所駐上海代表處律師魏德(Wade Weems)。高博金律師事務所曾代表福建晉華等中國企業應對美國制裁。

高博金律師事務所駐上海代表處律師魏德

觀察者網: 彭博社報道稱,白宮最近討論了螞蟻集團進行制裁的可能性。其實螞蟻集團目前在美國的業務非常少,即使制裁發生,對它的影響有多大?

魏德: 現在制裁還沒有發生,因此我們也不知道所謂的白宮討論,到底涉及了哪些可能的理由。不過從媒體的報道來看,螞蟻金服可能會被加入實體清單。

被加入實體清單,意味著企業將不能夠獲得任何以美國為來源的出口,包括美國生產的產品、美國的 科技 、美國的軟件等等。而且清單的限制范圍是廣泛的,不僅僅是直接銷售,經由其它國家的二次、三次銷售它一樣要管。只要是來自美國的產品、軟件、技術,都不能夠被轉移給清單上的任何一個實體。

所以螞蟻雖然在美國市場占有率比較小,但它只要用到了美國的產品,就會受到影響。螞蟻依賴美國產品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將會決定美國潛在禁令的影響程度。

觀察者網: 美國潛在制裁的理由是螞蟻集團可能壟斷全球數字支付體系,掌握美國金融信息,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但既然螞蟻集團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還幾乎為零,上述指控是不是過于牽強、隨意?有什么法律依據呢?

魏德: 采用實體清單這種工具,對美國政府是比較容易的。因為相對來講,將外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的標準比較低,不需要非常強有力的證據。對于威脅國家安全的認定,行政機關有相當大的自主裁量權。

有時候美國政府做出一個制裁決定,也不一定只從制裁的經濟效果來考慮。有時候美國政府知道一些被制裁企業可能并不那么依賴于美國的出口產品,但仍然要做出一個放到實體清單上的決定,因為這會產生一些象征性的意義。

比如最近美國也曾把新疆的若干家企業放到實體清單上。有一些新疆企業,比如說普通的紡織企業,和美國并沒有多么密切的往來,也不依賴于美國的原料和設備。它們被放到實體清單上,實際受到的影響是相對較小的。美國政府還依然要這么做,主要是為了表達一些政治立場。

只有當螞蟻真的被放到實體清單上,我們才能看到美國政府給出來的理由是什么,到底有沒有道理。如果真的是“可能壟斷全球支付體系”這樣的理由的話,會是比較新穎的。

觀察者網 :其實近期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已經體現了一些新的趨勢,螞蟻集團并不是孤例?

魏德: 我們也認為,最近幾年來美國的貿易制裁有了一些新的趨勢。第一種情況是,美國政府在施展貿易制裁的時候,把過去已有工具的適用范圍擴大了,比如我們剛剛說的國家安全問題。

福建晉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美國將福建晉華加入實體清單的時候,一段時間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理由。晉華原本和美光有知識產權糾紛,被美光起訴竊取商業秘密。所以我們只能理解為,竊取商業秘密可能也和國家安全是有關系的。現在,美國對國家安全的定義似乎是越來越寬泛了,有關機關可以較為寬泛地把很多東西都定義成危害國家安全。如果真像你所說,壟斷全球支付體系也算是危害國家安全,這也是比較新穎的定義。

另外,美國也開發出了一些新的貿易制裁手段和工具。比如說用人權作為理由將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這是以前很罕見的,現在才開始大量出現的理由。

觀察者網: 確實像您所說,在國家安全的定義上,美國政府的自由裁量權是非常大的。它認為竊取商業秘密是威脅了我的國家安全,就可以把你加入實體清單。那么這個行政上的自由裁量權,會不會受到司法系統制約呢?法院能不能判定政府的裁量是錯誤的,從而叫停制裁?

魏德: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美國制裁和出口管制方面的基本制度。在美國,管制貿易的權力,歸根結底是屬于國會的。國會把其中一部分權力,授權給行政機關,這特別表現在跟外國打交道的領域上,比如對外貿易、外交事務等等。制裁和出口管制的權力,就是被國會授予到了行政機關。

在行政機關內,主要有兩個機構在行使這項權力。一個是商務部,它主要負責貨物的流動,也就是跟商品出口有關的事項。另外一部分權力屬于財政部,它負責實施經濟制裁。在這兩項事務上,它們都有來自國會的授權。在這些授權下,它們的決定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受司法審查。

不受司法審查是什么意思呢?主要就是說,它們每一個決定的事實部分,或者說決定的實體部分,一般是不受法院審查的。比如說一個公司想要直接去挑戰一個行政機關的決定,說它的事實認定是錯誤的,它的理論根基是錯誤的,這些是比較困難的,法院一般都不予聽取。這些決定本身,都屬于行政機關自由裁量的范圍,法院無法干涉。

在什么情況下,法院可以聽取對美國行政機關的訴訟呢?主要是存在程序性問題的時候。比如在案件的處理機制上,政府應該召開聽證會,允許我提交某些證據材料,或者在某一些程序上,應該給出合理的通知,讓我有答辯機會。如果程序性權利受到侵害,當事人可以向法院要求救濟。這是一般的情況。

當然還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我們并不能直接攻擊這個決定本身,但是如果這個決定造成的附帶后果,是法律所不允許的,那么法院也可以介入。

一旦行政機關把國會給它的權力過度擴張,就可能和美國法律的其它要求發生沖突。買粉絲和TikTok的有關訴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這些訴訟中,相關企業不能說美國政府決定制裁它們的理由是錯的,但是它們可以提出,基于政府所主張的理由所做的制裁,會導致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保護的言論自由權利受到過分的侵害。因此法院就要做出裁量,政府是不是可以施加這個制裁。

另外還有一些可行的方法,比如在涉及到人權的制裁上,美國政府對企業進行指控的基礎,往往只是一些NGO提出的報告。這些企業就可以去攻擊報告本身,被美國政府用作根據的報告,可能是不真實的。或者企業要求出具這個報告的NGO,去改變報告的內容,澄清說具體的某一家企業其實沒有問題。

觀察者網: 高博金也曾經幫助過晉華對制裁進行上訴,在這類案件中,你們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魏德 :一般來講,當企業遭到美國制裁,我們可以先嘗試跟美國政府進行一些溝通,理解它們制裁的真實目的,再尋求改變對方決定的辦法。

當然,一個明顯的問題是,現在中國企業想要在華盛頓尋求這樣的對話,對方是不太有興趣的。這跟以往有很大的區別。過去美國政府施加制裁的時候,目的只是要去改變外國企業的某些讓美國不喜歡的做法。它把制裁當做一個籌碼,要跟你談判,說我不喜歡你的某些做法,如果無法改變,我就要制裁你。這時企業就有機會去跟美國有關部門討論,怎么做才能打消美國對于國家安全或者其它方面的顧慮。

一個例子就是中興通訊。美國把中興列入實體清單,目的之一是為了促使中興坐到談判桌上,解決它在美國面臨的一系列刑事和民事訴訟。當中興開始在官司中妥協時,就被從實體清單上被移除了。

這是長期以來,實體清單最常規的使用方法,美國政府實施制裁,是為了跟其它部門協同合作,迫使美國執法行動中涉及的外國企業去談判,去和解。

尤其是2018年,美國司法部出臺了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針對中國企業的執法成為工作重點。美國經濟管理部門的制裁,很大程度上是跟其它部門進行配合。

但是現在情況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對于中國企業,這個談判過程是不存在的。美國政府對于中國企業的談判請求,基本不予回應。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被制裁之后該怎么辦呢?它必須要想方設法地讓美國政府回到談判桌上來。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個辦法是來打一場訴訟,在訴訟這個場域下,政府是必須要回應的。這樣一來雙方也變換了交戰的場地,有了一個更好的博弈平臺。這是一個基本策略。

觀察者網: 還是以晉華為例,美光對晉華的竊取商業秘密指控是否站得住腳?背后是否存在一些政治性目的,是把中國整個國家作為打壓目標?

魏德: 政治層面,我沒法評論。但福建晉華的案子,也能夠彰顯出一個趨勢:在面對跨境知識產權糾紛的時候,企業不能夠孤立地把它作為一個知識產權問題來看待,而應該考慮這樣的糾紛是否會引發一系列可能的市場方面的風險和法律方面的風險,比如反不正當競爭,或者是反壟斷,甚至國家安全。所以中國企業一定要有前瞻性的預估,需要一個綜合性、全方位的應對策略。

觀察者網: 哪些類型的中國企業更容易遭到美國的制裁?

第二個方面,針對每一種不同的理由,美國政府采取的制裁或者管制手段是不同的。公司還應該考慮,在自己所處的高風險行業,美國政府一般會采取的制裁手段是什么。

第三個方面,一旦遭到制裁,自己受到的威脅有多大。剛才也說到,有一些企業,它跟美國可能來往相對少,它依賴美國出口產品的程度相對少。美國把它放進實體清單,可能對它影響并不大。如果你對美國的依賴性比較大,這個風險就相對更大。

觀察者網: 那么高風險企業有什么比較好的防范措施?

魏德: 首先,如果你自己的風險點是無法控制、無法避免的,那么就應該對自己所承受的風險有所準備。你要對整個公司內部的流程運作,上下游的供應鏈,支付款的走向都通盤考慮,怎樣進行一些重組,將美國制裁的影響降到最低。

第二,除了預防之外,你也應該提前準備一套遭到制裁后的應對性措施。不能等到這把懸著的劍掉在你頭上了,你才開始應對。你需要提出一些有創造性的,或者相對激進的做法,而不是遵循老一套的規矩,去尋求和美國政府談判。現在直接去談判,只能是浪費大量的時間,取不到什么收益。

如果打一個軍事上的比方,你的應對不能夠只是正面出擊,而是要迂回包抄。就像剛才討論的訴訟戰略,不攻擊決定本身,而是去攻擊對方做出決定的基本依據,迫使對方回到談判桌上。

要做到這些,需要對美國政府的工作方式有想當的了解,了解不同政府機關的協同機制,以及它的弱點,找到合適的側翼來進行攻擊。

觀察者網: 美國大選已經近在眼前,如果拜登獲勝,對中國的態度會相對溫和嗎?中國企業越來越多遭遇貿易制裁的長期趨勢,是否仍然不會改變?

魏德: 政治上的事情很難預測,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但是一個基本事實就是,特朗普政府過去幾年的對華政策,是他少有的得到國會兩黨共同支持的政策。這就意味著,不管是誰當選,對中國的執法政策,在大選后很有可能還會延續下去。也許在具體的執法細節上會有一些變化,但大的方向不會改變,因為我們現在沒有看到有人提出跟特朗普政府截然相反的中國政策。

觀察者網: 我們看到,現在中國政府也推出了不可靠實體清單等手段,來制裁美國企業。在晉華的案子里,晉華還向中國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禁止美光相關產品在中國的銷售。目前中國在很多領域對美國產品還是比較依賴的,實行對等反擊是否明智?

魏德: 確實,仿佛鏡像反應一樣,美國采取的很多做法,在中國也逐漸地發展起來,包括不可靠實體清單,包括出口管制法的實施,顯然都是跟美國相似的。

任何制裁也好,出口管制的也好,肯定都是雙刃劍,會對制裁方也有損害。對美國來講也是如此,每次把任何一個外國企業納入到實體清單,都會在本國產生不利的效果,都會讓美國供貨商承擔損失。

所以說,每一次的制裁決定都是一個計算,要權衡這一政策在海外達成的效果,以及在國內造成的損失。我們自然也無法替中國政府計算,猜測政府是如何計算這些損失的,但相信政府一定考慮到了相應的后果。最好的情況,當然還是大家找到一個建設性的解決辦法,使得雙方能夠互相合作、避免損失。

字節跳動正式起訴美國總統特朗普,你認為結果會怎樣?

自節跳動正式起訴美國總統和美國政府,結果會怎么樣?只能說這條路不好走,特朗普政府是有史以來最不講道理的一屆當局政府。國際組織都可以隨便退出,國際法庭都同樣被制裁。

況且,之前那些打贏了官司的中國公司,說是打贏了,但實際上還是輸,最終的大贏家還是美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頒布的第一道行政命令,是在2020年8月6日。其以Tik Tok“影響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在在45天內,禁止掉任何受美司法管轄的任何人和任何企業與TikTok母公司的任何交易。也就是說,在45天內,至9月15日,Tik Tok在美業務就會被全面封禁。

另外,在8月14日,特朗普再頒布一則行政命令,要求字節跳動必須在90天之內出售或剝離該公司在美國的TikTok業務。也就是說,在今年11月份,TikTok在美業務就會被強制出售或者剝離。

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由,連續兩次頒布行政命令,封殺字節跳動,逼迫其以低價出售該公司在美國的TikTok業務。無疑是行政越權的流氓做法。導致字節跳動公司在美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你明知道他是流氓做法,卻也拿他沒辦法。

此前,TikTok在美國擁有超過1億用戶,有超過1500名員工,還有數千家合作伙伴。如果關停TikTok在美業務,按照此前傳聞200–500億美元出售,字節跳動將至少損失超過2千億元。

目前,確實有許多公司有意競購,比如微軟、推特、甲骨文、谷歌等公司均有意競購。但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很難達成各方均能接受的處理方式。一旦到達禁令截止時間,美國政府將可以強制關停或者剝離TikTok美國業務。

因此,這一次,字節跳動在美國,面臨的是生死考驗局面。最后的掙扎,可能也只能期待奇跡的出現。

目前,字節跳動對特朗普頒布的第一道行政令提出了訴訟。指責美國政府罔顧事實,不遵循正當法律程序,甚至試圖強行介入商業公司談判。不過,盡管他們對特朗普提出了訴訟,但在訴訟的同時,仍然做了最壞的打算。

字節跳動正在積極聯系海外銀行和信投機構,開始準備“關停預案”,以確保TikTok在美國被封禁后,在美員工也能繼續獲得報酬。

如何看待余承東表示華為手機芯片缺貨, 麒麟芯片 9 月 15 日之后無法制造,將成為絕唱?

8月7日消息中國信息化百人會 2020 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表示由于美國的制裁,華為領先全球的麒麟系列芯片在 9 月 15 日之后無法制造,將成為絕唱。

余承東稱,今年受到美國第二輪制裁的影響,華為的芯片沒辦法生產了,最近都在缺貨階段,華為的手機沒有芯片了,沒有了供應,造成今年發貨量可能低于去年。

媒體不要加戲,神特么絕唱啊。

別為了流量咒死了麒麟行不,雖然短期內生產不了了,但是看目前態度,不會是絕唱的,除非有一天徹底放棄手機業務了。會做的,而且即使是看生產,這波風波過去了,或者國內起來了,也會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

這次大會,除去已經說了很多次的全場景、端管云之類的話,余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的發言和PPT透露出的,可能大家比較感興趣的信息如下:

Mate40系列將會九月發布,搭載麒麟芯片。

華為將會扎根半導體制造。

今年手機發貨量可能會比去年2.4億少一些。

提到了TikTok,做了一點表態

……

第一點宣布了下半年華為自家頂級旗艦的發布時間,并且對“會不會下半年機子沒有麒麟了要用聯發科”這種問題做了回應,至少,Mate40系列會用麒麟芯片。

關于這臺手機,我也挺期待的,目前我確認的提升是一個小點,不知道在大的方面會不會有創新和巨大提升,蹲一臺,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搶到,唉。(所以快買P系列,Mate留給我hhh)

華為 HUAWEI P40 Pro 麒麟990京東 6488.00去購買

對了,除去華為Mate以外,新nova和榮耀V40系列大家也很關注,就目前消息,V40會有聯發科版本(也就是說依然有麒麟?),nova不詳但大致如此。多方也透露了華為有對聯發科大量下單的意向,說不定明年我們會看到聯發科重新在手機端崛起。

第二點,關于這個有一張來源不明的拍攝圖片:

看PPT的意思,EDA寫的是關鍵算法,個人猜測是指和華大九天等公司合作,或許并不是自己全包圓了,IDM后的內容應該就是華為會自己考慮深度參與制造的部分,“射頻、功率、模擬、存儲、傳感等器件設計與制造工藝整合”。

這一塊算是官宣要做,但是不知道具體會到什么范圍、什么程度,而且就算要做,也要很久,大家還是淡定點,輕微沸騰一下下就好。

第三點是對自身出貨量的估計,按照菊一貫特色和余承東的調性,說出這話,應該是今年確實不太好賣了,當然整個市場都這樣。

事實上看華為今年的手機業務,海外大量經驗豐富的操盤手回到了國內,全方位施壓,“渡江戰役”成果已現,華為國內份額已經到了40%+。而對手們都在拼命反撲,并且是非常強烈的,對手實力也不弱,華為國內份額恐難以繼續增加。而在歐洲等華為傳統強勢區域,華為目前已經從第二落到三四名,部分地區甚至更差一些,局勢不容樂觀,不過很好的是國內廠商目前出海入歐的行動還不錯,小米和OPPO都有很不錯的戰績。

雖然看第二季度,華為創造了中國廠商的歷史,達到了手機份額的第一名,但是這也是暗藏危機的,國內難以再提高,歐洲南美等地區還在艱難拓展,短期很可能會出現份額下跌的情況。

不過也要看到,印度對小米應用上的制裁,美國對頭條、騰訊等廠的覬覦,今年政治風險可能會比較大,這些東西很難說鹿死誰手尚不可知。總體還是希望國內廠商可以穩住份額吧,難的有一個大眾且科技相關的領域我們具有很不錯的形勢。

余承東有句話說的不錯,目前華為像是綁住手腳游泳比賽。最近風波頻起,或許今年也會有其他廠商感受這種痛苦,而且不僅僅是設備提供商,軟件商也會有這種風險。

最后是余承東對TikTok的評價,提到了絕地求生和抖音海外版本的表現,整體還是比較正面,鼓勵大家不僅僅在中國舒適區,更去多賺全球。頭條今天也總算明白了拖字決,給出了比較不錯的回應,而不是火星視角之類的說法。

(其實有時候挺感慨 ,最近幾年,這個世界太魔幻了,或許是新秩序要成立,所以一次次打破我們在舊秩序下的幻想。

換作兩年前,你說中興、大疆、華為,甚至頭條、海康威視、歐菲光、騰訊、小米這些廠商會有這種待遇,肯定有一堆人說你迫害幻想,而現在都開始成真了。

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新秩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