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過度依賴社交媒體的原因(社交媒體對大學生社交行為的影響)

时间:2024-05-19 19:31:46 编辑: 来源:

而是以全面嵌入的方式讓人對媒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甚至將人與媒介的契合程度作為社會化的一種衡量指標,并最終成為支配人的手段。

在媒介異化的過程中,人逐漸淪為媒介的工具,并與其自身疏離[21]。

(圖源網絡,侵刪)

電影《販夫走卒》中主角將自己的皮膚賣給了藝術家,成為了被展覽、買賣的藝術品本身

社交媒體倦怠或許也是我們反抗媒介異化的一部分。作為人與人之間信息交流的平臺,使用還是退出社交媒體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如果社交媒體讓我們感覺到“過載”,卸載也是一種應對方式。

遇到糟心事發個朋友圈吐槽,半小時后像批奏折一樣把消息提醒的紅心點掉,挨個回復大家的安慰留言——一頓操作下來,心情變好得也沒有那么顯著,還不如現實中一個真實的擁抱。這可能就是倦怠的原因之一吧。

社交媒體對大學生社交行為的影響

人際交往指個體通過一定的語言,肢體動作,表情等表達手段將某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個體的過程,其目的是實現事物或情感信息的傳遞和理解,分為任務型交往和情感型交往,判斷社交網絡對人際交往利弊的標準在于是否有利于人際交往目的的實現。

而線上社交的模式給予了價值觀尚未確定的大學生以隱匿自我的自由,也就必然導致了情感傳遞過程中的不信任,強化了空虛感、孤獨感。有證據表明網絡社交依賴是群體性孤獨的重要原因,而群體性孤獨又會強化網絡社交依賴導致了無法跳脫的閉環。因此,在網絡社交中,人際關系所需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不增反減。

首先,信息過載會使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壓力激增,將良性的人際交往引導至被動的碎片化快餐化交往,當任務和通知不斷積累,大學生就越發想上了發條的應答機靠攏。第二,網絡社交并人際交往中信息傳遞的準確性下降,盡管有表情包和視頻通話等技術手段的支持。但相較于觸手可及的真實而言,它難免顯得太過單薄。第三,非正式形式下的交流會是效率喪失,網絡社交媒體屏障使得大學生的責任缺口擴大。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