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貴州美食網紅有哪些人(美食主播有哪些網紅人)

时间:2024-06-07 07:27:23 编辑: 来源:

興文

這里的五彩稻谷生長期的葉子和成熟后米粒都會呈現黑、紫、粉紅等五種顏色,色彩斑斕。國慶來到這里,可以走進田間割稻、捆稻、打谷子體驗一把農耕生活。

圖/蔡興文

還可以品味地道農家飯,陽芳村特有的有機綠色大餐,食材均為農場自產,零農藥、零化肥,綠色食材,傳統柴鍋烹飪。

喜歡拍照的朋友還可以前往村里的巴拉芳華休閑農業示范園走一波,夸張的蔬菜雕塑,粉紅色的花海長廊也是你留影的不錯選擇哦。

在這里,困了可以小憩,渴了可以斟茶,暫時不去追逐快節奏的腳步。(推薦一個很不錯的客棧,叫水迢情深精品民宿酒店,該酒店由南方電網公司捐資人民幣128萬元在陽芳村捐建,酒店包括餐廳、住宿區和農事體驗等,入住環境不錯。

地址: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鄉陽芳村

村寨美食推薦

侗族人靠山吃山,擅長就地取材,飲食多元化,除了自家種的瓜果鮮蔬外還有滿山遍野的野生食材。餐桌上最常見的待客美食血紅、牛癟、腌魚、腌肉、烤魚以及各種季節小吃,今天要介紹最全面的侗族特色美食。

【侗族腌魚】每年秋收前是田魚的捕撈季,亦是腌制鯉魚的高峰時期,腌魚的獨特之處在于發酵,聰明的侗族人將蒸熟的糯米與辣椒粉混合均勻,再層層疊放到粘滿鹽巴的魚片上,讓糯米和魚片在密閉的木桶里自然發酵,鹽巴讓魚片保持新鮮,發酵的糯米使魚片有甜味,長時間的腌制又讓辣椒變酸,在用料不一的情況下,腌魚會因不同的人腌制而有不同的口味,有的酸,有的甜,有的咸,有的辣,好吃的腌魚應該是咸甜適中,微酸,因此在侗族地區又稱酸魚。腌制時間半年到一年左右,吃法有煎,烤或生吃(如果你想挑戰的話。

【酸辣茭頭】在其他地方茭頭是用做菜,但在三龍,幾乎都是用來腌制,新鮮的茭頭洗凈濾干水份,加入大量的辣椒粉與少量的鹽或直接放到侗族辣椒醬中,腌制1個月左右,也可以通過試吃來決定時間,如果還有生茭頭的辛辣就代表時間不夠,腌好的茭頭呈酸辣味并保有原先的甜、脆。

【竹筍餅】竹筍餅做法比較繁瑣,在如今的侗族地區已不常見,竹筍餅成分有鮮嫩筍,蒸熟冷卻后的糯米,花椒,干辣椒,一起搗碎,捏成餅狀兩面沾上芝麻,油煎過后香氣四溢。想想都唾延欲滴。末至初夏,正是三龍侗寨野生小竹筍的豐收季,鮮嫩翠綠的竹筍在侗族婦女的手藝下可變成各種美味佳肴,最具代表的竹筍美食是竹筍餅,竹筍餅以鮮嫩小竹筍、蒸熟的糯米、辣椒、花椒、侗族香葉、芝麻等天然食材制成,是三龍獨有的特色美食,獨特的味道回味無窮。

【侗族腌肉】腌肉也叫酸肉,和腌魚的做法相似,同樣粘上腌巴,辣椒粉,由糯米發酵,腌肉需要大量的豬肉,因此通常在過年殺豬時才會腌制。

【牛癟】牛癟又稱百草湯,是牛的胃里未完全消化的草渣擠出的汁液,實際上是牛的胃液,許多人把牛癟稱為牛糞,其實有許多的誤解,牛在宰殺前被喂大量嫩草,胃里的草混合了胃液,取出食物渣擠出水分,再層層過濾,就是傳說中健胃助消化的牛癟了,牛癟通常只跟牛肉一起下鍋,三龍人最喜歡的炒牛肉一定少不了牛癟,牛癟火鍋不僅是侗寨的上等美食,更是整個黔東南的招牌菜。

【血紅】血紅是侗族最具喜慶的菜色,是逢年過節嫁娶喜慶時必備的菜品之一,由煎炸過的豬肉,豬肝,豬肚等內臟加入烤過的干辣椒,折耳根,蘿卜絲,與侗族特有的香料等多種食材混合在一起,再倒入新鮮的豬血攪拌均勻,就是一碗地道的血紅了!這道菜雖令許多外來者望而卻步,但卻是侗族人贊不絕口的美味佳肴!

【辣醬】侗族辣醬可細分為許多種,由不同的食材加上辣椒粉腌制而成,辣醬有時也是腌制洋姜、茭頭的原料,最常見的是魚辣醬和純辣醬,所謂魚辣醬是用魚內臟加辣椒粉腌制而成,條狀的魚腸子會讓外鄉人以為是蚯蚓,因此很多人望而生畏,不過喜歡嘗鮮的人們值得一試。辣醬在三龍家家戶戶都有,要吃時拿來炒熟即可,配白飯就很好吃。辣醬一般不會拿來待客,想吃可以跟主人家要求。

貴州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1、遵義雞蛋糕

遵義雞蛋糕有甜、咸兩種口味, 多年來成為遵義的一大名點,吃過的人都說:“遵義雞蛋糕有特色,比起其他雞蛋糕好吃”。

2、務川灰豆腐

務川灰豆腐是務川仡佬族世代相傳的特色食品,有豐富的植物蛋白,不含膽固醇,據西南農學院測定,含有 17 種氨基酸,其營養成分易于人體吸收,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

3、威寧火腿

威寧火腿是威寧的名優特產之一。它之所以成為特產,是因為特殊的高原生產了特殊的豬種和特殊的飼料,加之本地特殊的加工制作,形成了威寧火腿特殊的色香味。

4、赫章核桃

赫章核桃雖個頭不大,外表不美,但它具有殼薄、仁飽滿、仁飽白、易取仁、味香純等特點,是出口的農特產品之一。

5、威寧蕎酥

威寧蕎酥以其原料獨特和制作歷史悠久而享譽全國。威寧蕎酥是以苦蕎面粉為主料加豬油等多種配料制成的糕點,香酥松散,味道鮮甜,口感清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