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貿易帶來的好處不包括實現收入平等(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點)

时间:2024-06-02 05:48:52 编辑: 来源:

dam Smith,1723-1790,主要著作是1776年版《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和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主要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基于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的實際,提出了不同于重商主義的觀點:(1)財富是物質產品,勞動是財富的源泉;(2)市場自動調節比人為地調節更能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即“看不見的手原理”(Principle of invisible hand),據此主張自由放任政策。

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另一分支是法國的“重農學派”(Physiocrats),主要代表人物魁奈(Fran買粉絲is Quesnay,1694-1774),1758年發表《經濟表》,反對重商主義,主張自由貿易。但由于法國小農經濟比重較大,工業發展相對落后,因此認為只有農業才是社會財富的源泉,貨幣只是流通手段;工業只是對農產品進行加工,是農業的附屬物;對外貿易只是一種等價交換,都不能增加社會財富。

4. 新古典經濟學

1830年代以后,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分化為兩支,即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1842-1924,1890年出版《經濟學原理》)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school),馬克思主義者一般稱之為“庸俗經濟學”(Vulgar e買粉絲nomics)。

“新古典經濟學”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辯護”,認為:市場完美有效,能夠自動實現資源最佳配置,奠定了現代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基本框架,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廠商理論、分配理論等。該學派沒有明確研究宏觀經濟現象,一般認為其宏觀經濟學觀點是:市場經濟能夠自動實現充分就業,不需要政府干預。

新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除馬歇爾外,早期還有英國的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法國的薩伊(Jean Baptiste Say,1767-1832)等,晚期則有英國劍橋學派的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羅伯遜(Dennis Holme Robertson,1890-1963)、霍特里(Ralph George Hawtrey,1879-1975)等;屬于洛桑學派的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Leon Walras,1834-1910)和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Vilfrado Pareto,1848-1923);屬于奧國學派的奧地利經濟學家門格爾(Carl Menger,1840-1921)、維塞爾(Freidrich von Wieser,1851-1926)、龐巴維克(Eugen von B?hm-Bawerk,1851-1914)等;屬于瑞典學派的威克塞爾(Knut Wicksell,1851-1926)、卡塞爾(Gustav Cassel,1866-1945)等;屬于美國學派的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1847-1938)、費雪(Irving Fisher,1867-1947)、柯布(Charles W. Cobb)、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1892-1976)等。

5. 現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

1929年10月24日,以紐約股市暴跌為起點,爆發了持續7年之久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大危機”。為了擺脫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882-1945)在1933年3月4日就職后,立刻大規模干預經濟,史稱“羅斯福新政”(Roosevelt New Deal)。在此背景下,1936年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出版《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一書,嚴厲批判新古典經濟學,提出“有效需求決定國民收入”原理,主張由政府干預來拯救資本主義,人稱“凱恩斯革命”(Keynesian revolution),標志著現代宏觀經濟學誕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薩繆爾森為主要代表的一些經濟學家,試圖彌合凱恩斯理論與新古典經濟學之間的分歧,遂形成所謂“新古典綜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is),認為新古典經濟學適用于經濟繁榮狀態,屬于微觀經濟學;凱恩斯理論適用于經濟蕭條狀態,屬于宏觀經濟學。1948年薩繆爾森出版《經濟學》(第1版)是這一學派形成的標志,1961年《經濟學》第5版開始使用“新古典綜合”一詞。至于“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這兩個名詞則最早出現在波爾丁1948年版《經濟分析》一書第2版中。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市場經濟不能自動實現充分就業(Full employment),因此政府應根據“逆經濟風向行事”原則,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實施干預,以促進充分就業和國民收入增長。該學派的理論核心是英國經濟學家希克斯1937年在《凱恩斯先生與古典學派經濟學家》一文中最早提出,后來為美國經濟學家漢森1953年在《凱恩斯學說指南》中推廣的IS-LM模型,又稱“希克斯-漢森模型”(Hicks-Hansen model)。

直到1980年代以前,新古典綜合派一直占據西方經濟學主流地位。但由于不能解釋1960年代通貨膨脹和1970年代“滯脹”(Stagflation),受到了許多非凱恩斯主義流派的激烈指責,催生了“新凱恩斯主義”(New Keynesian school)。非凱恩斯主義流派基本情況如下:

(1) 貨幣主義學派(Mo買粉絲arism)又稱“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反對凱恩斯主義的急先鋒,其創始人及主要代表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1950年代就開始反對凱恩斯主義。認為長期內存在“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即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當勞動市場在競爭中達到均衡時,由技術水平、風俗習慣、資源數量等實際因素決定的固有的失業率,包括自愿失業(Voluntary unemployment)、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和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 unemployment)等。自然失業率是保持零通貨膨脹率的最低失業率,當政府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時,短期內由于貨幣幻覺,實際工資(Real wages)暫時下降,廠商擴大生產,增加就業,但長期內,由于“適應性預期”(Adaptive expectation),工人會要求提高名義工資(Nominal wage),引起實際工資和失業率回升,結果僅僅是通貨膨脹(Inflation)。

弗里德曼還提出“恒常收入假說”(Permanent in買粉絲e hypothesis of 買粉絲nsumption),認為消費者不是根據現期收入而是根據“恒常收入”來安排消費,因此短期內擴張性政策不可能刺激消費,再次否定了干預政策的有效性。

弗里德曼認為“唯有貨幣最要緊”,主張“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Single-rule policy of money),即每年根據實際國民收入的增長按某一固定比例增加貨幣供給,以穩定貨幣,穩定經濟,根除滯脹。而要穩定貨幣,就必須放棄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實行經濟自由主義。1968年美國經濟學家布朗納(K. Brunner)在《貨幣和貨幣政策的作用》一文中首次袋子使用“貨幣主義”一詞。

(2) 理性預期學派(Rational-expectations school) 又稱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穆思(John F. Muth)1961年發表《理性預期與價格變動理論》(Rational Expect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一文提出“理性預期”概念,1970-1973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盧卡斯(Robert Lucas,1937-2001)進一步闡述,受到薩金特(Thomas J. Sargent,1943-)、華萊士(Neil Wallace)、巴羅(Robert J. Barro,1944-)等人重視。認為:人是有理性的,能夠根據相關信息對經濟發展作出正確預測,即所謂“理性預期”。在存在理性預期并且工資與價格具有彈性的前提下,人們將會預料到政府的經濟政策并采取相應對策,使之無法影響實際國民收入和失業,即所謂“政策無效性定理”(Policy ineffectiveness theorem)。主張政府放棄干預經濟,或實行公開的永久不變的政策。

該學派還提出自然率假說和實際經濟周期理論。自然率假說(Natural rate hypothesis)認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存在一種內在的動態平衡,外力可以暫時打破這一平衡,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平衡。“實際經濟周期理論”(Real business cycles theory)由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買粉絲tt)、朗恩(John Long)、普洛塞爾(Charles Plosser)等人提出,認為經濟周期是一種隨機波動現象,由技術、戰爭、人口、自然等實際因素對供給發生沖擊引發,市場能夠自動調整適應,無需政府干預。

(3) 供給學派(Supply-side school)又稱“里根經濟學”,認為:凱恩斯主義擴張性財政政策,一方面刺激總需求,使人們過度依賴政府,另一方面導致高稅收,抑制企業家的積極性,影響供給,結果導致經濟滯脹。該學派重新肯定薩伊定律(Say's law),主張減稅節支,減少干預,實行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企業家精神,促進供給。但實際執行時,“減稅容易節支難”,造成高赤字、高利率、高匯率、高外債等一系列惡果。

供給學派又分“極端供給學派”和“溫和供給學派”,前者以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商學院教授拉弗(Arthur. B. Laffer,1940-,又譯“拉弗爾”、“拉菲爾”等)為主要代表,用“拉弗曲線”(Laffer curve)描述稅收與稅率之間的關系,為減稅提供理論依據。后者以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費爾德斯坦(Martin Stuart Feldstein,1939- )為代表,提出“費爾德斯坦曲線”(Feldstein curve),認為:在通貨膨脹率不變的條件下,財政赤字的增加會引起資本形成率下降,即財政赤字與資本形成存在替換關系;在保證資本形成率不變的前提下,財政赤字的增加將導致通貨膨脹,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率呈正相關關系。強調要靠資本積累和市場刺激而不是利用政府干預來減輕社會弊病,代表作《美國稅收刺激、國民儲蓄與資本積累》。

(4)新自由主義學派(Neo-liberalism)廣義的“新自由主義學派”包括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供給學派等,狹義的“新自由主義學派”,僅指以英籍奧地利經濟學家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為主要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學派,主要陣地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美國芝加哥大學、德國弗萊堡大學等,故又稱“新奧國學派”、“新維也納學派”、“倫敦-芝加哥學派”和“弗萊堡學派”等。

該學派崇尚個人自由,認為自由是創造一切價值的源泉。強調個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