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貿易無效率模型是什么(微觀經濟學范里安和平狄克就生產和交易共同效率的觀點差異。)

时间:2024-05-19 08:25:14 编辑: 来源:

:如果一個市場沒有受到壟斷或其他市場失靈形式的破壞,那么這個市場的生產效率就非常高。也就是說在產品價格給定時,這樣的市場可以達到產值(PCQC + PFQF) 的最大化。

我們可以在圖上用一系列等價值線來表示市場的產出價值。同一條等價值線的產出價值相等且不變。每一條等價值都是由等式 PCQC + PFQF = V 或 QF = V / PF − (PC / P − F)QC 所確定的。在這里, V 是產出價值。 V 越大,等價值線的位置離原點越遠。因此膏原點越遠的等價值線對應的產出價值越高。等價值線的斜率等于負籮棉布的相對價格。社會將盡可能追求產出價值的最大化 —— 在 Q 點進行生產。 Q 點是曲線_1Tr 和一條等價值線的切點。

圖3-11:產品相對價格確定社會產出

假定 P_C /P_F 上升,等價值線會變陡。在圖 3-12 中, PC / PF 變化前生產可能性邊界能接觸到的最高等價值線是直線 VV1 。PC / PF 發生變動后,能接觸到的最高等價值線是直線 VV2 。社會生產點從 Q1 轉移到 Q2 。于是,正如我們所期望的那樣,棉布相對價格的上升會導致棉布產出的增加和糧食產出的減少。因此棉布的相對供給會隨棉布相對價格的上升而增加。

圖3-12:棉布相對價格的上升如何影響相對供給

二、相對價格和相對需求

圖3-13表明了標準模型中生產、消費和貿易之間的聯系。社會消費的價值等于社會生產的價值:

PCD2C + PFDF = PCQC + PFQF = V

其中, DC,DF ,分別為棉布和糧食的消費,這一等式表示生產點和消費點一定在同一條等價值線上。

同一條等價值線上的生產點的選擇取決于社會的消費傾向。在標準模型中,為了簡化分析,我們假設社會的消費決策以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個人的消費傾向為基礎。

我們可以用一系列無差異曲線來表示個人的消費傾向。無差異曲線是在同一消費效用水平上棉布 (C) 和糧食 (F) 消費組合軌跡。無差異曲線有以下三個特點:

1 .無差異線向下傾斜。如果糧食的消費量減少,為了達到相同的效用,就必須增加的消費量。

2 .無差異曲線的位置離原點越遠,所對應的福利水平就越高。對個人來說,消費的產品量越多,福利水平越高。

圖3-13:標準模型中的生產、消費和貿易

3 .每一條無差異曲線越往右越平坦。一個人消費的棉布越多,消費糧食越少,單位糧食對單位棉布的相對邊際效用就越高。所以,隨著糧食消費量的減少,所需的棉布消費量就越來大。

圖 3-13 中有一組具有這三個特征的無差異曲線。社會將在等階值線上選擇具有這三個特征的點。社會將根據社會福利最大化的原則在等價值線上抉擇具有這三個特征的點。社會將根據社會福利最大化的原則在等價值線上決定消費點。一點就是等價值線和它能接觸到的最高的一條無差異曲線的切點,即點 D 。請注意,在這一點,該國將出口棉布 ( 生產的棉布的數量超過了所消費的棉布的數量 ) 和進口糧食。圖 3-13 所代表的國家是棉布的出口者和糧食的進口者。

現在,我們來考慮棉布相對價格 (PC / PF) 上升會產生什么并。圖 3-14 說明了這種影響。首先,棉布的產出增加,糧食的產出減少,生產從Q1 移到 Q2 。這使消費點所在的等價值線從 VV1 移動到 VV2 。所以消費點也從 D1 移動到 D2 。

圖3-14:棉布相對價格上升產生的影響

在經濟學基礎理論中已經提及過兩個效應。福利的增加是收入效應;在給定的福利水平下消費點的移動稱為替代效應。收入效應使兩種產品的消費量都增加,而替代效應的作用是使社會減少對棉布的消費,增加糧食的消費。

從理論上說,收入效應的影響可能非常大,以至于當 PC / PF 上升時兩種產品的消費都增加。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棉布對糧食的相對消費量會下降。也就是說,棉布的相對需求會減少 ( 如圖 3-l1 所示 ) 。

三、貿易條件改變對福利的影響

當 PC / PF 上升時,原本出口棉布的國家福利增加。在圖 3-12 中表現為消費點從 D1 移動到 D2 。相反地,如果 PC / PF 下降,國家的福利就會惡化;比如說,消費點可能從 D2 移回到 D1 。

如果一國原本出口的產品是糧食而不是棉布, PC / PF 變動所產生的影響與上面正好相反。 PC / PF 上升意味著 PC / PF 下降,國 g 福利隨之惡化。同理, PC / PF 下降則會改善該國的福利。

我們將貿易條件定義為一國出口產品的價格除以進口產品的價格。使用這一定義來概括以上各種情況,我們得出一個一般結構論:一個國家的福利隨著貿易條件的改善而上升,隨著貿易條件的惡化而下降。

四、確定相對價格

假定世界由兩個國家組成,本國 ( 出口棉布 ) 和外國 ( 出口糧食 ) 。本國的貿易條件由 PC / PF 來衡量,外國的貿易條件由 PC / PF 來衡量。 QC 和 QF 是本國生產的棉布和糧食的數量: QC* 和 QC* 是外國生產的棉布和糧食的數量。

為了確定PC / PF ,我們要找到棉布的世界相對供給曲線和相對需求曲線的交交點。如圖 3-15 所示,世界相對供給曲線 RS 是一條向上傾斜的曲線。這是因為 PC / PF 的上升使各國都增加棉布的生產,減少糧食的生產。世界相對需求曲線 RD 是一條向下傾斜的曲線,這是因為 PC / PF 上的各項使各國的消費點向靠近糧膏棉布的方向移動。兩條曲線的交點 (點 1) 確定了均衡的相對價格 (PC / PF)1。

微觀經濟學范里安和平狄克就生產和交易共同效率的觀點差異。

這兩個模型看起來很相似,但是還是有一些差異的。

首先是PPF(生產可能性邊界)。V的書里的PPF是社會中運用所有可能的生產能力所能達到的生產產量,除此之外不存在別的社會;與之相對應,P的書里的PPF是國際社會中一個國家所能達到的生產產量,但是國際社會中除了這個國家還有其它國家,只是沒有畫出來。你可以想象有很多國家,有的D在B右下方,有的D在B的左上方,有的D和B恰好重合。因此P的書中,整個世界的PPF應該是所有國家PPF的加總,在這里并沒有被畫出來。

還有就是無差異曲線.V的書里面的無差異曲線是基于個人的效用畫出的,也就是經典意義下的無差異曲線。你說的沒有錯,個人的效用函數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是P的書也并沒有錯。P的書里面的無差異曲線是基于國家的利益所畫出的。比如兩個物品是黃油和大炮,(15,15)的組合可能比(20,5)的組合對于國家更有用處。那么(15,15)就比(20,5)在更靠外的無差異曲線上。

如果假設世界上只有2個國家,那么你把兩個P的PPF疊加起來(這個疊加的過程我就不詳述了,自己想想)(暫且假設兩個國家的經濟是規模不變的,即不存在兩個國家合作生產可以增加生產率的狀況),得出的新的PPF就是V的PPF。那么P的模型也就轉化為了V的模型。

那么P的模型哪里涉及到了社會交換了呢?問題的關鍵在于所謂的“PPF擴張”之中。P模型中所謂的"PPF擴張“的原因并不是說國際貿易使得每個國家的生產率增加了,而是因為不同國家相對擅長的生產產品的交換所致。在生產上各有所長(即所謂比較優勢),但是自己所擅長生產的東西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通過國際貿易可以使得每個國家可以取長補短,大量生產自己所擅長生產的東西然后出口以滿足其他國家的需求,較少生產自己不擅長生產的東西然后通過進口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舉個例子,比如奧地利盛產音樂家而不常出美術家,比利時盛產畫家而不常出音樂家,并且兩個國家的人民都是既熱愛音樂又熱愛繪畫。如果讓這兩個國家單獨生產音樂和繪畫,那么奧地利為滿足國民的需要,就要花費大量的國家資源用於生產自己不擅長的繪畫,而比利時同樣要花費大量國家資源用於生產自己不擅長的音樂。但是如果允許國際貿易,那么奧地利就可以專門負責生產音樂,同時來滿足兩國的音樂需求,而比利時相應的可以專門負責生產繪畫,同時來滿足兩國的繪畫需求。(這里用絕對優勢來舉例子是為了更加直觀,其實相對優勢的作用原理也是一樣的)

所以說,P的書里涉及到的社會交換在于不同國家生產能力的交換。奧地利用它擅長的音樂技能來和比利時擅長的繪畫技能進行交換,從而使得每個國家都從中收益。V的書里面的模型研究的是一個社會達到帕累托最優的條件,研究的是一個社會整體的問題,其重點在于MRT=MRS1=MRS2。他的模型沒有畫每個人的PPF,也沒有強調不同人之間的比較優勢問題,因此也就不大適合解釋國際貿易比較優勢的問題;而P的模型強調的是一個國家能夠通過國際貿易”取長補短”,利用其它國家的比較優勢更好的滿足自己國家的需要,研究的是國際社會中整體中的一個國家(社會整體中的一個部分)的問題,因此也不適合解釋V書中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兩個模型并不是矛盾的。

克魯格曼的經濟思想

我找到的(順便也學習了下):

克魯格曼的學術研究領域主要為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貨幣危機、匯率理論和經濟與地理學理論。

1.新國際經濟學理論

1.1 國際經濟學的7個主題:

1.1.1貿易所得 國際貿易使交易雙方獲益,但能使某些利益團體受損。價格是最重要的貿易條件。

1.1.2 貿易模式 三種貿易模式:一是受到生產效率差異影響形成的貿易模式;二是聯系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相對充裕程度和相對密集程度而形成的貿易模式;三是一種相當隨機因素形成的貿易模式。

1.1.3 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通常是國內不同利益團體之間較量的結果。

1.1.4 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分析,必須參考貿易收支差額、經常項目收支差額及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同時還必須結合各國的整體經濟背景來分析,即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國際貿易和國民收入賬戶的關系,以及國際貨幣政策的各個方面來綜合分析。

1.1.5 匯率決定 利率平價,即因利率水平的差異,影響短期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從而引起匯率變化。

1.1.6 國際資本市場 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正在與日俱增。

1.1.7 國際間政策協調

1.2 國際貿易模型

1.2.1 傳統模型-李嘉圖模型 又稱比較優勢理論模型,認為國際貿易是由國際間勞動生產率唯一決定的理論。但它是在完全自由競爭假設下,沒有考慮壟斷因素,未能反映現實,也忽略了國際貿易對國內收入分配的影響因素。

1.2.2 傳統模型-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又稱為要素稟賦理論,在李嘉圖模型之后發展起來的。各國要素資源(勞動力和土地),的差異同樣會引發國際貿易,該模型還揭示了一個一般性結論:各國傾向于出口國內充裕資源密集型的產品。

1.2.3 標準貿易模型 兩個傳統模型是標準模型的特例。一國的經濟增長原因是由一國資源的增加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造成的,同時科學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高也引起經濟增長。其次,現實中,一國的經濟增長總會有一定的偏向性,并非所有的部門都同步發展。這種偏向性可以將國家的經濟增長分為出口偏向型增長和進口偏向型增長,同時對國際貿易來往產生影響。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