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陜西博弈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德國曼恩的坎坷中國路:100年前就來到中國,為何多次合作破裂?)

时间:2024-06-02 03:01:02 编辑: 来源:

展時,陜汽與MAN一拍即合,引進了MAN全球暢銷的 MAN F2000 重型卡車。

2004年5月18日,MAN與合作多年的中國伙伴———陜西重汽簽署了F2000重卡技術轉讓的合作協議。內容包括:駕駛室、車架、驅動橋和模具的制造技術。

MAN和陜西重汽就若干總成技術許可達成協議,按照協議,升級的卡車將打出“德龍F2000”品牌,被稱作“中國的第三代重卡”。

同時,據業內人士透露:陜汽與MAN在發動機領域的合資最終沒有成功,有一個最大的分歧就是發動機的供給問題。

主要是MAN想要在陜汽建立一個大型發動機生產基地,該基地生產的發動機將供給整個中國或亞洲市場。但是這遭到了陜汽方面的斷然拒絕,陜汽想獨享MAN的發動機技術,擺脫中國重汽的制約,走出斯太爾的陰影。

加上MAN一直認為陜汽不具備建立大型發動機企業的條件,而且陜汽是濰柴旗下的,不是獨立的,這等于變相與濰柴合作了,MAN擔心陜汽將來會為競爭對手提供發動機技術,MAN擔心合資公司的前景。

陜汽要在合作中掌握主動,跟MAN合作都是排他性的,這是陜汽的一貫原則。陜汽與MAN因為合資條件產生嚴重分歧,就發動機項目引進而博弈。這也為陜汽與MAN的合作埋下了伏筆。

MAN與重汽的合作

由于陜汽與MAN在發動機項目一直有分歧,因此其他廠商也虎視眈眈,想跟MAN進行合作。

2008年2月,中國重汽與MAN開始正式談判的前期接觸。但MAN開出的合作價碼差點導致雙方擦身而過。

問題出現在MAN不愿意做單純的技術出賣方,合作的門檻是MAN需要購入中國重汽34%的股權。

這幾乎是一道無解的題,中國重汽的原則是必須要控股,而MAN想要持股34%,那么流通股就只剩15%了。按照港交所的規定,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不能低于25%,所以導致合作無法進行下去。

中國重汽在與港交所相互博弈后,港交所同意中國重汽在不影響小股東利益的前提下,流通股不低于24%,這事在港交所的歷史上是一次突破。

2008年9月,中國重汽再次找到MAN,對MAN開始了影響整個國內卡車市場的一次思想工作,最終MAN集團同意讓步,持股25%。

最終的合作協議包含四個部分:可轉債認購協議、股份購買協議、技術許可協議、股東協議。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技術許可合同,即中國重汽通過支付8500萬歐元,取得了MAN TGA整車技術、MAN的D08、D20、D26的發動機技術和滿足歐Ⅲ、歐Ⅳ、歐Ⅴ排放標準的技術。

這是一個滾動技術的合同,期限是7年,7年之內MAN的所有技術改進都必須提供。

這也為中國重汽贏得了產業鏈提升的一個重要籌碼。

2009年中國重汽與MAN公司開始全面戰略合作,MAN將整車、發動機技術以“獨占許可”的方式授權中國重汽,由此,展開了MAN技術的國產化之路。

這次中國重汽半路殺出,與MAN全面合資,似乎對濰柴動力陣營形成了釜底抽薪之勢,斬斷了陜西重汽最重要的技術來源。

業內專家稱: “MAN其實和中國重卡頗有淵源。1984年,國內企業購買斯太爾技術時,斯太爾已經被MAN收購了。

正是基于這個原因,MAN屢屢傳出與陜汽、老紅巖以及濰柴等企業的“緋聞”。這并不難理解,MAN要謀求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和這些有技術合作歷史的重卡企業頻繁溝通也屬正常。”

據了解,MAN與陜汽和老紅巖的合作分歧多在發動機項目上,而在陜汽“傍上”康明斯、老紅巖牽手依維柯之后,MAN在國內的目標,惟中國重汽最為靠譜了。

寫在最后

從這些年MAN對進入中國市場的積極性可以看出曼對中國市場的認可與肯定,那么家哥有個想法,有沒有可能之后MAN會國產化呢?

隨著MAN技術的不斷輸入,國內卡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就像開頭家哥說的,MAN在國外發布一款全新TGX卡車,吸引了國內很多媒體與卡友的關注,這足以說明國內對MAN的認可。

身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對卡車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再加上發達的網絡購物,運輸行業的需求,足以證明中國市場的龐大。以MAN進入中國這么多年的經驗,如果國家在政策上有予以支持,那么出現特斯拉式的國產MAN并不是沒有可能。

如果MAN卡車真的國產化,那對國內卡車市場真的是重磅炸彈了,而且還能刺激國內各大廠商的發展與積極性,家哥個人是期待MAN的國產化的,或許真的有這么一天的到來!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宋清輝主要經歷

宋清輝

宋清輝,男,著名經濟學家、清暉智庫創始人。法治周末、證券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特約評論員,在新華網、信報月刊等海內外多家媒體開設有專欄,2015年曾獲得證券時報社“最具影響力財經觀察員獎”。此外擔任中國質量萬里行社會質量監督員、中國50人獨立經濟學家論壇首位副主席、清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體制與金融市場,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

中文名:宋清輝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南新鄉

職業:經濟學家

主要成就:清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

代表作品: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

性別:男

主要作品

2007年以來,宋清輝開始為各大報刊和雜志撰寫經濟類評論,其金融、經濟類文章,在海內外被廣泛發表和引用,先后在《財經》、《新財富》、金融家》、《新理財》、《商界》、《上海國資》、《國際公關》、《信報》月刊等刊物上發表文章百余篇,他發表的有關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監管的觀點經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從而引起資本市場的密切關注。

2015年7月,《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所獲榮譽

經濟學家宋清輝獲“最具影響力十大財經觀察員獎”

據證券時報網消息2015年2月12日從證券時報網財苑社區獲悉,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該網舉辦的財苑“2014年最具影響力評選活動”上,獲得“最具影響力財經觀察員獎”,這是首位獲此殊榮的獨立經濟學家。

宋清輝受聘中國質量萬里行社會質量監督員

2014年12月16日,中國質量萬里行消息,宋清輝受聘《中國質量萬里行》社會質量監督員。

宋清輝出任50人獨立經濟學家論壇首位副主席

2015年2月17日,由中國企業資本聯盟(英文縮寫:CECU)理事會建議,CECU秘書處提名,經聯盟研究決定并報主席團備案與批準:聘任宋清輝先生為中國企業資本聯盟CECU50人獨立經濟學家論壇副主席(歷史首位)。

人物訪談

訪談

宋清輝先后接受經濟日報、人民日報、證券時報、華夏時報、理財周報、第一財經日報、南方都市報、新華網、鳳凰網、東方財富網、信報等多家平媒和網絡媒體的專訪。

香港商報專訪宋清輝:傳統產業要大膽轉型

在2016這新一年里,香港商報專訪宋清輝:他認為國企對于穩定社會經濟并對其進行宏觀管理,仍有著重要意義,國企改革要遵循市場化,但國企不能取消。

宋清輝做客“互聯網金融論道”對話欄目

2015年4月13日下午,著名經濟學家、中國50人獨立經濟學家論壇副主席宋清輝受邀做客和訊網《互聯網金融論道》對話欄目,就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創新與原則、金融自律與監管、政策與使命,與票據寶董事長李華軍、華潤銀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王國強展開對話。和訊網華南分公司新聞總監劉正旭主持了該對話欄目,詳情可關注和訊網《互聯網金融論道》對話欄目。

以下是編者根據主持人與宋清輝的對話整理,略有改動:

西班牙國家報專訪宋清輝:人民幣國際化大時代來臨

編者按:以下文章根據西班牙《國家報》(ELPA_S(Spain))對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的專訪整列而成。西班牙國家報是西班牙主流報刊,隸屬于西班牙最大的傳媒集團PRISA旗下。

人民幣正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它的未來將歸根結底取決于中國國內改革的廣度和速度,而不取決于世界其他國家接受人民幣的程度。中國一直在根據國內經濟金融發展的狀況,持續推進和優化人民幣國際化路徑,這符合中國自身利益,也能避免引發大規模國際金融動蕩。

宋清輝: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將成歷史

【僑報特約記者元橋北京報道】隨著多項房地產利好政策輪番出臺,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漸轉暖。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僑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房地產與中國經濟仍然處于捆綁狀態,與中國經濟一同進入新常態,僅憑房地產支持中國經濟的時代已經過去。

《僑報》:輿論認為,房價綁架了中國經濟,你怎么看?

宋清輝:房地產能夠支持中國經濟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存在于三點,一是中國地方政府依然在嚴重仰仗房地產經濟,它們也是最大的獲利者;二房地產肩負著維護社會穩定的重任,主要大城市的房價超過老百姓正常的支付能力,就會引發民怨,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問題,繼而傳導給中國經濟;三是房地產的發展影響十分廣泛,在影響該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客觀的影響著中國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如水泥、鋼材和建筑等,因此可以大幅度帶動一系列產業的發展。

美國僑報專訪宋清輝:房企轉型成定局

僑報特約記者元橋北京報道據資料顯示,從2014年開始,地產在居民新增財富中的占比降至40%以下,而銀行理財、股票、基金、信托、保險等各類金融資產開始崛起,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更是讓P2P、余額寶等新興金融產品賺足眼球。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僑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房地產與中國經濟一樣進入新常態,房企轉型已成定局。

言論:

宋清輝的最新財經論述:

法律要對官員列席董事會說不

互聯網金融監管要于法有據

中小投資者不是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的受益者

監管余額寶不能成為利益群體博弈的工具

新股亂象背后實質是權力尋租

證監會股權激勵政策不是讓“胡亂發紅包”

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B股市場

資本盛宴中那些悄然離去的擬IPO公司

奧賽康等IPO暫緩發行辜負了證監會

這是一屆不放空炮的證券監管層

本輪IPO重啟并不值得歡呼雀躍

新國九條最大魅力是索賠制度的頂層設計

浙能電力拉開IPO重啟序幕B股改革破冰

新三板擴容是資本市場的一樁幸事

擬IPO公司如何挑選一家合適的財經公關

人物演講

宋清輝英中貿易協會全面解讀上海自貿區

2014年9月26日,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受邀在英中貿易協會發表了題為《全面解讀上海自貿區》的演講。宋清輝在演講中,全面闡述了上海和在全球貿易競爭、新一輪游戲規則的背景下,高層推進建設上海自貿區的目的,并不是對保稅區傳統優惠政策的技術性升級,而是對現行貿易、投資、金融和行政制度深度改革的試驗場。在強勁的改革創新勢頭之下,“自貿區有大未來”。

英中貿易協會(China-BritainBusinessCouncil)簡稱CBBC,是英國政府和工商界共同支持的非盈利性對華貿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