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防電信詐騙買粉絲推文(疫情語音電話詐騙)

时间:2024-06-03 07:20:40 编辑: 来源:

信網絡詐騙宣傳,保護客戶支出資金的安全;兩手抓,兩手硬,守住客戶“錢袋子”。

防范電信詐騙工作總結 篇4

近年來,借助電信技術手段實施罪案件數呈上升趨勢,使用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造成的社會影響十分惡劣,給社會穩定和人民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進一步提高轄區內居民防騙、識騙能力,xx橋鎮政府聯合xx橋派出所展開了一系列反詐活動。

一、精心組織,全面營造宣傳范圍

(一)領導重視,組織有力。成立xx橋鎮反詐聯盟,吸納轄區通訊運營商、銀行、寄遞業、賓館以及部分沿街店面共同開展電信詐騙防范宣傳工作。反詐是場‘硬仗’,只有依靠群眾,加強反詐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參與力度,才能筑起‘反詐戰壕’,擴大反詐‘戰場’,減少群眾受騙率。

(二)層層發動,狠抓部署。聯合xx橋派出所民警、輔警及鄉鎮網格員走村入戶開展反詐工作,堅持從源頭入手,立足轄區實際情況,履行主責主業,采用精準式、覆蓋式宣傳手法相結合,將電信案件防范宣傳作為我鎮網格員的工作主要抓手,發案數作為網格員考核的重要指標。

二、多措并舉,全面提高宣傳覆蓋面

(一)印制各類反詐宣傳單15萬余份,每月開展一次反詐聯盟系列宣傳活動,派出所與移動公司聯合每周開展一次派出所宣傳日工作,通過有獎問答、安裝反詐APP派發小禮品等方式提高群眾參與度。

(二)購置反詐宣傳小喇叭50個,分發給每個流動人口協管員和巡防隊員,每日對重點發案村社開展小喇叭宣傳工作。

(三)制作買粉絲朋友圈反詐宣傳廣告推送2期,有針對性的推送給轄區內的居民,每期推送10萬買粉絲用戶。在各類反詐買粉絲買粉絲中挑選有典型性的反詐推文60余篇,同時,本所共制作13期“防騙攻略”,通過三級買粉絲群推送給轄區村居群、企業群、學生家長群等重點防詐騙人群。

(四)對轄區居民、企業人員、學生家長等群體以發放“一封信“的形式開展反詐宣傳。印制“致xx區居民的一封信” “致企業老板、財務人員的一封信” “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共計5萬余份,通過走訪、沿街派發等形式進行發放。在中小學校開展“我給家長上堂課”活動,僅在五一假期、十一假期兩次便向學生家長發放電信詐騙防范宣傳材料2萬余份,收回回執2萬余份,群眾參與后反響熱烈。

(五)打造“一街、兩站、十村、百企”反詐宣傳陣地。在xx橋鎮金江南街,設置40余座廣告燈箱共80余面廣告面;在萬泰商圈、臨江工業區聯勤警務站(在建)設置宣傳展位,開展反詐宣傳;在各村村委會設置反詐宣傳展板,目前已在我鎮的葉店、讓長、馬海地、鄭陽、橫大路等11個村居社區設置展板;與xx橋商會對接,由商會出資在xx橋各會員企業設置反詐宣傳展板200余面。

(六)通過村居廣播、數字電視插播廣告形式開展宣傳。與華數公司對接,由華數在本轄區數字電視1萬余用戶中設置開機屏保宣傳;在轄區村居小廣播播放重點時段(中午10:30至11:30,晚間17:00至18:00)插播反詐宣傳廣告。

(七)針對轄區物流寄遞行業流動量大的特點設計制作了刻有“溫馨提示” 防范提示標語的印章,要求各寄遞網點在將包裹寄出前蓋上印章,確保廣大收件群眾知悉。截至目前,已在轄區40余家網點,共印蓋3萬余份快遞包裹“溫馨提示”。

(八)印制反詐宣傳小貼士1萬余份,張貼在轄區各餐飲飯店的餐桌上;向各外賣餐飲店提供了2萬份反詐宣傳小卡片,通過外賣訂單分發給轄區群眾的形式開展宣傳。

近年來,老年人群體更是成為犯罪分子的重要侵害目標,通過反詐知識的覆蓋宣傳,尤其是識別電信網絡詐騙方式方法,可以強化老年人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更好地守護老人們的平安幸福。

防范電信詐騙工作總結 篇5

平湖市實驗小學于6月3日接到《中共平湖市委辦公室平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中共嘉興市委辦公室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在全市開展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的通知》(平委辦發〔20XX〕84號)和《平湖市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周工作方案》(平綜委辦〔20XX〕19號)以及平湖市教育局平教辦安[20XX]253號通知精神。在第一時間作了具體部署。要求德育處、校安辦在端午節放假前積極利用各種宣傳資源,通過全方位、全覆蓋防范宣傳,大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宣傳輿論氛圍,有效減少防控工作的死角漏洞,主動防范和阻止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進一步提升全體師生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意識和能力。

1.積極利用網絡工具向師生宣傳。5日通過校園網以及教師OA精靈平臺向全體教師、班主任宣傳網絡詐騙的重要性。班主任將通過本周的班會活動,向學生宣講防范電信詐騙知識。

2.加強學生家長的宣傳教育。6日下午《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給全體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覆蓋率要達到100%。并在校訊通上告知每位家長認真閱讀。加強對重點人群防騙宣傳。對早出晚歸不太關注新聞宣傳的老人、農村學生家庭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等易受騙人群的防范宣傳,提高大家的防騙意識。

3.加強防范工作長效措施。發揮學校這塊特殊陣地,把電信(網絡)詐騙防范宣傳活動納入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內容,實行長期性規劃和常態化管理,分解任務、細化措施、明確職責,與教學工作同部署、同實施、同考核,切實加強對防范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有重點、有節奏、有力度地推進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確保防范工作取得實效。

;

疫情語音電話詐騙

疫情語音電話詐騙

疫情語音電話詐騙,詐騙一直都是存在的,很多人對于這種新型的詐騙套路都是一知半解的,難免會被騙取錢財,這是我們難以接受的,下面為大家分享疫情語音電話詐騙。

疫情語音電話詐騙1

核酸檢測詐騙

騙子通常會冒充防疫人員,打電話稱檢測到群眾行程異常,可能是密切接觸者或者次密接觸者后,會以系統出錯要重新登記為由,讓其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預約核酸檢測。隨后,受害人銀行賬戶錢被轉走。

還有不法分子冒充“防疫工作機構人員”群發信息,謊稱可以快速檢測核酸。如,有買粉絲聊天記錄顯示,不法分子稱“快速出核酸檢測結果““加急最快半個小時”“家里也能做核酸檢測”,并提供送報告上門服務或送至火車站出站口等,便于買家持報告通行。

冒充“疫情流調員”推銷特效藥

有不法分子自稱“防控中心某主任”,打電話告知居民健康碼和檢測報告上有異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而且對方會在電話里透露,稱有治療新冠的特效藥,只需5800 元 3個療程,每天堅持服用就會恢復健康。

涉疫物資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散布可代購醫用口罩、銷售防疫藥品、物資等信息,誘導受害人轉賬匯款。此外,有不法分子通過“轉發信息免費領防疫物資”等方式,非法獲取個人信息。如,近期,內蒙古包頭市不少市民的朋友圈被一條免費領取100 個口罩的推文刷屏,發布推文的買粉絲名稱與包頭市衛健委官方買粉絲平臺極度相似。此類詐騙內容假借公益活動之名,非法獲取用戶個人信息,實施電信詐騙。

假借網購退款實施詐騙

因疫情原因,部分地區快遞業務暫停,詐騙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得用戶訂單信息后,致電謊稱疫情期間無法發貨,為受害人申請退款,并要求受害人添加“官方客服”,逐步引導轉賬匯款實施詐騙。

冒充權威機構群發詐騙短信

冒充權威機構,群發短信騙公眾點開病毒鏈接。如,冒充中國人保稱,“您賬戶的新冠疫苗接種意外保障已到達!今天不激活自動作廢”,并附上病毒鏈接。另有不法分子發送短信,冒充“疾控中心”,稱“新冠疫苗政策已在我市開放預約,名額有限,請立即前往XX網站預約接種”。

冒充“疫苗接種普查調查員"詐騙

有不法分子自稱“防控中心某主任”,打電話告知居民健康碼和檢測報告上有異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而且對方會在電話里透露,稱有治療新冠的.特效藥,只需5800 元 3個療程,每天堅持服用就會恢復健康。

虛假投資生產、銷售“新冠疫苗”

自稱掌握特殊渠道的“神秘人”,宣稱投資生產“新冠疫苗”可賺大錢,誘導公眾在虛假平臺、APP 上投錢。還有不法分子潛伏在社交軟件、網絡直播平臺等,冒充部隊軍官等稱由內部渠道可購買“新冠疫苗”。

警方提示

1、公安機關絕不會以電話、QQ或買粉絲等方式偵辦案件,更不會讓群眾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點擊陌生網站前要認真辨別網頁鏈接,不要下載陌生軟件,不要隨意填寫個人信息及銀行卡賬號、密碼、驗證碼。

2.公檢法辦案沒有“安全賬戶”,不會要求當事人以轉賬方式查驗資產合法性,更不會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索要錢財。

3.公檢法機關與其他部門之間不會相互轉接電話,勿輕信秘密辦案而獨自聽人擺布。

4.犯罪分子利用特殊計算機軟件,能模擬各類電話號碼,收到恐嚇威脅的陌生短信或電話,不要驚慌失措,一定要冷靜、沉著,特別是涉及錢款轉賬時,要立即停止,把好最后一道防范關口。

5.一旦受騙,要及時撥打110報警。

6.盡快下載注冊公安部推廣的“國家反詐中心”APP

疫情語音電話詐騙2

騙局一:虛假銷售防疫物資詐騙

不法分子在買粉絲群、朋友圈發布虛假網購信息,謊稱能提供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所需的口罩、消毒液等貨源,誘導受害人先行支付貨款或定金,收到付款后將受害人拉黑。

騙局二:釣魚網站虛假銷售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疫情編造網絡募捐、售賣藥物、疫情信息查詢等消息,誘導受害人點擊釣魚鏈接,在非法網站上輸入個人信息,以此盜取受害人信息甚至個人財產。

騙局三:為受害者提供醫院資源詐騙

不法分子在二手交易網站、社交網站等散布虛假消息,謊稱有內部關系可幫忙聯系醫院提供住院床位,誘騙受害人向其賬戶轉賬匯款。

騙局四:車/飛機等退改簽詐騙

不法分子發送機票或火車票改登信息,以退費/發放補償款為借口,誘導客戶點擊虛假退票買粉絲,或撥打虛假客服電話,提供銀行卡賬號、密碼及驗證碼等敏感信息,進而盜取用戶銀行卡余額。

騙局五:旅行團/酒店/快遞退費

不法分子借口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還、快遞滯留補償或取消郵寄退費等,向客戶發送虛假通知信息,誘導客戶提供銀行卡相關敏感信息,盜取卡內余額。

疫情語音電話詐騙3

詐騙一:虛假預約疫苗接種短信詐騙

近期多地頻繁出現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發送假的新冠疫苗預約信息,引誘群眾點擊含木馬買粉絲的虛假鏈接,套取個人信息,以伺機實施詐騙。

詐騙二:冒充老師收取疫苗費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家長入群后,待“班主任”不在線時間,克隆其頭像和昵稱,發布虛假信息,稱要求家長繳納疫苗費。

詐騙三:假借火車票、機票退改簽詐騙

不法分子假借發送改簽或退票短信,誘導受害者點擊病毒鏈接,或引導其撥打虛假客服電話,并要求提供銀行卡賬號、密碼及驗證碼等敏感信息進行詐騙。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