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閩南過年必備的年貨(閩南過年習俗是什么呢)

时间:2024-05-19 02:24:51 编辑: 来源:

這天為“人日”,一般要吃雞蛋壽面。

正月初九這天為“天公生”,與過年一樣隆重。古人認為天是老大,豈能不敬天公?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要吃湯圓,賞花燈。

另外,對春節的習俗,泉州、晉江、石獅沿海一帶有句順口溜:初一場(這天擺開娛樂場,開始娛樂活動),初二場(昨天的娛樂繼續),初三無姿娘(閩南呼婦女“姿娘”,此日婦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天(灶君從天上匯報回來),初五舀肥(這天農民要開始掏糞便肥田、農事開始了),初六隔機(這天婦女要整理織布機、開始織布),初七七元(這天要取菜、果七樣做成“七寶羹”),初八完全(到了這天,年糕等好東西已經吃完了),初九“天公”生(這天是老天爺的生日,要拜天公),初十好食天(天氣依舊寒冷,宜在家飲酒作樂),十一“倒去覓”(出嫁的女兒這天要回娘家探望)(注:其實,閩南地區的絕大部分縣市是把初二定為“女婿日”,出嫁的女兒要和丈夫回娘家探望父母。),十二請女婿(這天,丈母娘要好好宴請女婿)。十三吃糜(稀飯)配芥菜(以前日子窮,好吃的東西到這個時候也都吃光了,要開始粗茶淡飯的日子了),十四搭燈棚(搭好燈棚,準備上元節的活動),十五上元暝(即上元節,也即元宵節),十六地媽生(有天公,當然有地母,這天是大地母親的生日), 十七“那怎生”(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也同屬于泉州地區的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對春節的習俗也有句順口溜,跟上面的那則大同小異:初一場(這天擺開娛樂場,開始娛樂活動),初二場(昨天的娛樂繼續),初三初四宰豬兼宰羊(初三、初四,屠戶已經開始殺豬宰羊賣肉了,意即市場開始熱鬧了),初五舀肥(這天農民要開始掏糞便肥田、農事開始了),初六隔機(這天婦女整理織布機、開始織布),初七人生日(女媧就是在這天造出人來的,是普天之下所有人的生日,這天要跟平時過生日一樣,大家中午都要吃壽面加一對煮蛋——一個雞蛋,一個鴨蛋)。初八五谷生日(在這天,五谷雜糧被五谷神創造出來并養育了萬物之靈長——人類,所以,為了報答養育之恩,我們也要給它們過生日),初九“天公生”(這天是老天爺的生日,要拜天公。這個日子農村人是相當重視的,過得相當熱鬧,不亞于過年!一般在那天,人們都要早早起來“點天公燈”——就是掛上紅燈籠,然后要準備整雞,整魚及其他食物、果品來拜天公,其中,米龜和甜果是必不可少的!米龜的皮是糯米粉做成的,極柔韌,講究的人家要特地去田間采來鼠曲草,并把鼠曲草搗汁加入糯米粉再揉成粉團——鼠曲草有清涼下火,清肝明目之效用,節日期間以油炸食物及甜膩食品居多,所以,加入鼠曲草汁液吃了能夠清熱敗火,解毒利肝,更有益身體健康,餡料有咸甜兩種,一般都是豆沙餡,個別人做的咸味餡是蔥頭油炒曬干的蘿卜絲,別有風味,做成的這種米龜又稱“菜脯龜”(閩南地區稱曬干的蘿卜塊或蘿卜絲為“菜脯”)。初十“地媽”生(這天是大地母親的生日,也要備辦較豐盛的菜肴來報答大地母親對人類的養育之恩),十一請女婿(丈母娘要請女兒、女婿這天回娘家探望并好好宴請女兒、女婿),十二請無來(去邀請沒有來的意思),十三再去覓(再次請女兒、女婿這天回娘家探望)(注:此二句實為押韻而做的,并無實意。)十四迎燈敬(這天開始舞龍、弄獅——即舞獅等娛樂活動),十五上元暝(即上元節,也即元宵節),十六去討錢(年前欠錢未還的,討債的人只有到了這一天才可以上門討債)。

過了正月十五,“年”也就算過完了!一切又回復到平常的起居生活了。

閩南過年習俗是什么呢?

閩南過年習俗:

一、送神

每年農歷的臘月廿十四日為“送神日”,也是原在人間鑒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灶神與其它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稟報人間善惡的重要日子,以定來年人們的吉兇禍福,因此該日特別要準備相行的祭品獻給灶神們,讓他返回天庭時不會說太多人們的壞話,其中特別是灶神(灶君)。送神,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供祀。

二、筅(音xiǎn)塵

筅塵(又稱除塵、掃塵、撣塵),臘月廿四筅塵,去塵穢,凈家戶,這是傳承已久的習俗。所有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筅塵表面上看起來是大搞衛生,實際上還有另一層寓意,即掃除家中一切晦氣,祈求來年平安。

三、炊碗糕、粿、龜

在閩南語里炊便是蒸的意思,以水蒸氣作為傳熱介質把食物制熟,又方便控制食物形狀,蒸汽所帶來的蒸騰膨脹的景象,便是一年勃勃生機之兆,所以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炊各種糕點,最常見的就是炊碗糕、菜粿和米龜,碗糕制作碗糕的材料,是家家戶戶皆有的普通大米。

四、開正

除夕之夜一家人守歲至深夜12點鐘響,迎來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五、天公生、敬天公

天公生即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天公生"是閩臺民間一個極為隆重的節日。年初七就開始制米龜、圓、“牽”,蒸發粿、甜粿、咸粿。初八晚上,暮色初合,便當"天"擺上八仙桌。

閩南過年風俗有哪些?

閩南過年風俗如下:

1、筅塵日:即年終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扎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梁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  

2、賀正: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霉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征福壽綿長。早餐后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

3、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兒在初二必須跟有“半子”之稱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親。有句俗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斗擔擔”,意思是說:娘家父母還健在的媳婦,初二、初三一定會有人前來接回去“做客”,娘家沒有父母的媳婦,只好繼續留在婆家做活,幫親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擔子。

4、閩南春節蒸碗糕:筅塵”節之后,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

5、閩南春節團拜:所謂“團拜”,即使村民一起到村里最大的祠堂敬拜天公,在早上八九點的時候開始。團拜的由來與村民的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祠堂敬拜天公時,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儀式叫做“爻杯”。

閩南的過年風俗有哪些?

1、年終大掃除

為了迎接新年,要清洗各種農具、物品,用稻草、嫩竹枝葉等扎成的撣子,清掃屋角梁上的灰塵蛛網,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這天也叫筅塵日。

2、蒸碗糕

“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一帶,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會在筅塵日后蒸“碗糕”,寓意來年發財。

3、開正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還要在廳堂放一碗白米飯,上面插一朵紅春花,叫春飯、過年飯,表示年年有余糧過年。然后守歲到子正之時,燃放爆竹,“敬天公”,向上天祈福,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4、賀正

初一早上穿新衣,給家長長輩拜年。早上吃飯講究吃蛋去霉氣,吃面線則保長壽。要讓上門的客人吃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有個甜蜜的開端。

5、初九“天公生”

從初八開始就要準備祭祀的五牲、五果、金紙蠟燭,殺豬宰羊,在午夜12時開始慶祝“天公生”,“點天公燈”,在桌子上擺“天公座”,燒香放炮,用準備好的豐盛供品祭拜天公。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