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非外貿貨物的影子價格一般用什么確定(什么是影子價格?)

时间:2024-06-02 05:24:21 编辑: 来源:

的附加投資所創造的間接就業人數。直接就業效果與間接就業效果指標也與總就業效果指標一樣,也可用單位投資可提供的就業人數或創造每個就業機會所需的投資額來分別表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在用就業效果指標來評價擬建項目的社會效果時,應注意處理好勞動生產率與就業人數之間的關系。因為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提高了項目的就業效果(亦即項目可能使用了大量的非熟練勞動力),往往會降低項目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下面舉例說明項目的就業效果評價。例如,某擬建投資項目的總投資額為3000 萬元,其中,直接投資額為2500 萬元,間接投資額為500萬元。該項目建成后估計可提供總就業人數1500人,其中,直接就業人數為1000人,間接就業人數為500人。具體情況可參見表5-26。試對該項目的就業效果做出評價。

表5-26 項目的投資與就業情況表

根據上面表格中的數據,對項目的就業效果指標計算如下:

(a)總就業效果=1500÷3000=0.5(人/萬元)

總就業效果=3000÷1500=2(萬元/人)

表明總投資中每投資2萬元,就可創造1個就業機會,或每提供1個就業機會需要投資2萬元。

(b)直接就業效果=1000÷2500=0.4(人/萬元)

直接就業效果=2500÷1000=2.5(萬元/人)

說明該項目直接投資每投資10萬元,就可提供4個直接就業機會;或每提供1個直接就業機會需要直接投資2.5萬元。

(c)間接就業效果=500÷500=1(人/萬元)

間接就業效果=500÷500=1(萬元/人)

說明每1萬元間接投資可提供1個間接就業機會,或每提供1個就業機會需要間接投資額1萬元。

3.綜合能耗指標

綜合能耗指標一般以國民收入綜合能耗來表示,即指擬建投資項目在正常生產年份為獲得單位國民收入凈增值所需消耗的能源。它反映項目的能源利用情況。其表達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式中的能源消耗量是按經折算后的標準煤計算的。一般地,此指標值越小越好。

4.環境保護效果指標

環境保護效果指標一般是指擬建投資項目建成后要達到符合國家標準的環境保護目標所需的環保措施費用。環境保護效果評價在項目的社會效果評價中具有重要意義。該效果指標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式中:C為項目環保措施費用;K0為項目初始環保投資;Kt為第t年的追加環保投資;Ct為第t年的環保經費;n為項目環保措施的服務年限;i為設定的折現率。

一般地,要求擬建投資項目建成后,以較少的環保措施費用達到符合國家標準的環保目標。

思考題

1.解釋下列詞術語:財務評價、換匯成本、節匯成本、國民經濟評價、影子價格、間接效益、間接費用、影子匯率、機會成本、邊際效益、邊際成本(費用)。

2.什么是財務內部收益率、經濟內部收益率?兩者有何不同?

3.試述財務評價的步驟,國民經濟評價的步驟。

4.在什么情況下進行外匯效果分析?如何分析?

5.財務評價主要進行什么分析?有哪些主要評價指標?

6.國民經濟評價主要進行什么分析?有哪些主要評價指標?

7.外貿貨物的影子價格以什么價格為基礎進行計算?產出物、投入物各計算什么樣的影子價格?

8.勞動力的影子工資、土地費用由幾部分構成?如何確定?

9.在國民經濟評價中進行社會效果的分析與評價用哪些指標表示?

什么是國內資源成本法

國內資源成本法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皮爾遜(Pearson,S.R.)教授與其他學者 合作創立的衡量比較優勢的方法,包括社會凈收益(簡稱NSP)、國內資源成本(簡稱DRC) 以及有效保護率(簡稱ERP)三種指標。一般來說,以NSP、DRC和ERP三種指標從事事前的評 估,可以作為安排資源的分配與利用之依據;如從事事后的評估,則可以探究貿易政策的保 護水平與政策的扭曲作用。

(一)社會凈收益(NSP) 社會凈收益旨在衡量生產活動所產生的社會利 益,包括直接效果與外部效果(external effect)。即:

產品生產的社會凈收益=以影子價格計產品產值-以機會成本計產品生產 所耗資源成本+外部效果

NSP的利益比較,由于受各國貨幣單位不同的限制,不能作為國際間的利益比較, 僅能作為國內社會凈收益的衡量。

(二)國內資源成本(DRC) 國內資源成本是指賺取(或節省)一邊 際單位外匯而從事某項產品的生產活動所需要消耗國內資源成本的價值。將外匯用影子匯率 換算為本國貨幣,或將國內資源成本DRC除以影子匯率可得一系數,即國內資源成本系數, 簡稱DRCC。

DRCC實際上可看作生產活動過程中,國內資源使用轉換成外匯的平均效率。D RCC本身沒有價值單位,不受貨幣單位限制,因此,可作為國際間利益比較的指標。如果DRC C<1,表明使用國內資源進行生產,該產品如果是出口品,其成本小于凈外匯所得,可以增 加外匯收入;該產品如果是進口替代產品,則成本低于從國際市場購買這種商品的外匯支出 ,國內生產可以節約外匯支出,可見,該國在該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相反,當DRCC>1時,由于生產該產品的國內資 源成本高于凈外匯所得(或凈外匯節省),因而該國在這種產品生產上不具有比較優勢,而 應該進口。如果DRCC=1,表明使用國內資源進行生產,生產處于利益均衡狀態。產品生產的 DRCC值越高,表明比較劣勢越強,而DRCC值越低,則表明比較優勢越強,按照DRCC值將不同 產品進行排序或相比,可以得到各產品生產的相對比較優勢。

(三)有效保護率(EPR) 有效保護率旨在衡量由于關稅等貿易政策 、國內生產保護政策等作用,國內生產實際的附加價值比在國內生產無政府干預和自由貿易 情況下所產生的附加價值增加多少百分率,以確定國內對生產活動的保護水平及保護效果。

有效保護率不僅可測度某種產業受到保護的程度,同時,從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市場扭曲 或障礙的嚴重程度。公式如下:

國內資源成本法兼用生產成本數據和貿易數據,并且按照影子價格和機會成本計算生產的成 本收益,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政策的保護和扭曲作用,可以反映生產真正經濟意義上潛 在的比較優勢;此外,DRCC值可直接用于國內外同類產品和不同類產品之間比較優勢的比較 ,因此,與大多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標和其他從生產層次測算比較優勢的方法相比,國內資源 成本法有其一定的優越性;同時這一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

1.國內資源成本法是一種靜態的方法,在分析中只能通過測定不同時期的DRCC以考察比較 優勢的動態變化。

2.這一方法需要掌握一套完整的機會成本和影子價格資料。估計影子價格和機會成本最準 確的方法是應用線性規劃和非線性規劃方法,但這一方法要求詳細的投入產出和價格資料, 受資料限制,實際研究中應用該方法進行影子價格計算的難度很大。因此,實際研究中往往 根據國民經濟評估的原理,按照機會成本原則估算農產品和投入要素的影子價格。

3.由于外部效果較難量化,目前尚未有科學而完善的計算方法。因此,實際測算中往往都 假設外部效果為零,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比較優勢測定結果的準確度。

二、國內資源成本的測算

國內資源成本、社會凈收益和保護率等指標都涉及到產出品的影子價格和投 入要素的機會成本,因此,對農產品影子價格和投入要素機會成本的估算是測定農產品比較 優勢的重點。影子價格的估算應當按照機會成本的原則進行。

對于外貿品和非外貿品,影子價格的估算方法大不相同。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外貿品主要包 括農產品、種籽秧苗、化肥、農藥等,估價原則較為簡單。燃料動力、塑料薄膜、農機 和小農具等雖也有進口,但由于上述費用在農業生產成本中占比很小而且進口相對國產比 重也很小,我們將其視同非外貿品。因此,非外貿品主要包括勞動、土地、農家肥、畜力、 塑料薄膜、機械作業、排灌、燃料動力、棚架材料、其他直接成本項目、固定資產折舊、初 期生產費用分攤、小農具購置和修理、銷售費用等。由于機會成本原則適用于涉及市場交換 的商品,因此對上述非外貿品的估價困難成倍增加。分析中使用的成本收益資料來自國家發 展計劃委員會等部委合編的《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

(一)經濟評估參數 在影子價格和機會成本的估算中,用到了 很多國民經濟評估經濟參數,有些通過本研究估算,有些來自其他研究,有些來自經濟評估行業,1998年重要經濟參數見 表1。

表1 中國1998年重要國民經濟評價參數

標準換

算系數 官方匯率元/$ 影子匯率元/$ 社會折現率%/年 貿易費用率 運輸費用率

0.926 8.2791 8.2791 9.63 0.06 0.05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世 界主要國家關稅政策與措施》、《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等有關資料整理計算。

1.標準換算系數。本研究在估算產品及投入的影子價格和機會成本時,大量 地使用到了標準換算系數或部門換算系數。標準換算系數是用于將未知成本構成的國內價格 近似地換算成國際價格的通用換算系數,它僅調整由貿易政策引起的價格扭曲,它適合用于 沒有特定或部門換算系數的小額費用或非外貿品的估價。

計算所有進出口貨物的口岸總價值與其考慮了一切關稅和其他進出口稅收和補貼的總價值之 比,我們就可以得到標準換算系數歷史值的粗略估算值(英國海外開發署,1996)。其基本 表達式為:

2.影子匯率。影子匯率又稱市場均衡匯率,它是國內和國際金融市場充分競 爭的情況下,由外匯需求和供給共同決定的匯率水平。我國匯率長期以來由國家管理控制, 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直到1994年匯率并軌,形成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因此,本研究直接使用1998年官方公布的年均市場匯價作為1998年影子匯率近似值

3.社會折現率和貿易費用率。在估算主產品和重要投入要素的影子價格或機會成本時,我 們考慮了貿易費用,使用了貿易費用率這一參數;而在估算資金時間價值時,我們使用了社 會折現率。兩參數資料均來自于國家計委、建設部發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 (第二版),具體數值貿易費用率取0.06,而1998年的社會折現率根據1998年農業生產費用 資金利率與1992年該利率的對比關系對1992年的社會折現率12%折算而得。

4.運輸費用率。除了正常的貿易費用,運輸費用也應當考慮到計算之中。根據對外貿公司和 運輸公司的調查,大宗農產品國內貿易的鐵路運輸費用率平均約為0.05,由于資料限制以及 簡便起見,我們假定各種方式的運輸費用率均為0.05。

5.固定資產換算系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