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的關系(在對外貿易中,進口與出口的關系是怎樣的?)

时间:2024-06-02 19:27:25 编辑: 来源:

。以一定時期為基期,先計算出基期的進出口價格比率并作為100,再計算出比較期的進出口價格比率,然后以之與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貿易條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則表明貿易條件比基期不利,交換效益劣于基期。

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一)對外貿易地理方向

對外貿易地理方向又稱對外貿易地區分布或國別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個國家或區域集團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們在該國進出口總額或進口總額、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來表示。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國出口商品的去向和進口商品的來源,從而反映一國與其他國家或區域集團之間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一國的對外貿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經濟互補性、國際分工的形式與貿易政策的影響。

(二)國際貿易地理方向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亦稱“國際貿易地區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區域集團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地位。計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額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總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

由于對外貿易是一國與別國之間發生的商品交換,因此,把對外貿易按商品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商品結構

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即某大類或某種商品進出口貿易與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以份額表示。國際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大類商品或某種商品在整個國際貿易中的構成,即各大類商品或某種商品貿易額與整個世界出口貿易額相比,以比重表示。為便于分析比較,世界各國和聯合國均以聯合國《國際貿易商品標準分類》(SITC)公布的國際貿易和對外貿易商品結構進行分析比較。

一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可以反映出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科技發展水平等。

國際貿易商品結構

可以反映出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狀況和科技發展水平。

知識產權貿易

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土回合達成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知識產權包括如下內容:版權、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工業設計、集成電路、外觀設計(分布圖)等,是一種受專門法律保護的重要的無形財產。

服務貿易

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達成的“服務貿易總協定”,服務貿易是指:“從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境內提供服務;在一成員境內向任何其他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商業存在提供服務;一成員的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員境內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務。”服務部門包括如下內容: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與旅游有關的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運輸服務。

貿易差額

貿易差額(Balance of Trade)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之間的差額。當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相等時,稱為“貿易平衡”。當出口總值大于進口總值時,出現貿易盈余,稱“貿易順差”或“出超”。當進口總值大于出口總值時,出現貿易赤字,稱“貿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貿易順差以正數表示,貿易逆差以負數表示。

一國的進出口貿易收支是其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一個國家國際收支的重要因素

進出口貿易業務管理系統

隨著中國加入WTO,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加速進行,中國的貿易企業明顯感受到競爭的壓力日漸提升。傳統的管理方式、溝通手段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形勢,貿易企業急需結合信息化手段改變現有管理模式、業務流程,提高核心競爭力。

為此,公司結合多年的數據挖掘、報表引擎、電子商務的經驗,針對大型貿易集團的實際業務運作情況,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全面的規劃、嚴密的設計,推出融物流管理、資金流管理、信息流管理、工作流管理于一體,項目管理方式為基礎的大型貿易集團業務管理系統。

二、系統特點

a) 涵蓋多種類型的貿易業務,包括內貿、進口、出口、轉口、代理等各種類型的業務。

b) 直觀的項目動態跟蹤,執行中的項目動態(包括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工作流)能及時反映。

c) 強大的自定義功能,組織機構、權限設置、預警設置、模塊設置、合同模板、測算模板等多項自定義功能,以滿足業務拓展的需要。

d) 多公司、多地點的支持,采用B/S架構,支持異地辦公、移動辦公;數據集中管理;無須安裝客戶端。

e) 及時實用的預警機制,可以根據業務單據自定義預警的條件、預警的顯示,及時推動業務的進展。

f) 強大的數據統計功能,充分發揮數據挖掘的優勢,多角度展現業務數據,為輔助決策提供依據。

g) 靈活且嚴謹的工作流,可根據企業需要自定義業務審批流程,同時又可設置流程中的監控點,從而實現靈活又不失嚴謹的工作流程。

h) 健全的安全機制,用戶的多重身份校驗,并可結合硬件設備;操作權限、數據權限的細化控制,最大限度地維護企業的商業機密;用戶操作的記錄備案,隨時可查。

三、系統功能:

審批管理:待辦審批 、項目審批 、物流審批 、資金審批、信息審批、

項目管理:項目一覽 、合同管理

物流管理:單證管理(進口裝船通知單、內貿到貨通知單、提貨單、報關單)、庫存管理、許可證及配額管理、保險管理

資金管理、收付款管理、發票管理、信用證管理、收付匯管理、額度管理、核銷單管理、貸款管理:資金計劃 、預警管理、預警條件設置、風險預警

報表系統:業務報表、財務報表生成;報表自定義與生成

基礎信息管理:客戶信息維護、商品信息維護、數據字典維護、模板定義

系統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管理、模塊管理、角色管理、數據權限定義、流程管理、授權管理、操作日志維護、個人資料維護

財務接口:接口定義、憑證導出

完善的制約機制功能

項目狀態的制約:項目的不同階段對應不同的操作內容和權限

成本測算的制約:成本測算的數據作為項目用款審核的參考依據

進出口貿易和外貿是一個概念嗎?

是同一個概念。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

一般流程:

1、外貿洽談前期,制作形式發票用于報價、交易參考或客戶申請進口許可等。

2、交易確認以后,制作外貿合同。

3、準備交貨的時候,制作商業發票、裝箱單、核銷單、報關單,申請商檢通關單等報關出口。

4、報關后海關退返核銷單、報關單的收匯聯與核銷聯等。

5、交貨付運后,得到提單(有時是直接做電放提單)。

6、如果付款方式是信用證等方式付款, 需要制作、申辦、整理客戶所需的全套單據,如發票、裝箱單、商檢證、產地證、受益人證明等等以收取貨款。

7、憑收匯銀行水單、核銷單、報關單核銷聯等辦理核銷與退稅。

擴展資料:

進出口貿易常見的結算方式有信用證、托收和匯付。

1、信用證

信用證是一種由銀行依照客戶的指示和要求開立的有條件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一般分為不可撤銷的跟單信用證和可撤銷的跟單信用證。最新的UCP600規定銀行不可開立可撤銷信用證。(注:常用的都是不可撤銷信用證)

信用證業務涉及六個方面的當事人:開證申請人,開證行,通知行,收益人,議付銀行,付款銀行。

2、托收

托收是指出口商開立匯票連同貨運單據委托出口地銀行通過進口地代收銀行向進口企業收款的結算方式。托收也稱單托收,根據交單條件不同分為付款交單和承兌交單。

3、匯付

進出口貿易和國際貿易有什么區別?

兩個基本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針對的對象不太相同而已,進出口貿易一般來說是說的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一些商務往來,這個是存在經濟層面,沒有涉及到其他層面的因素,而且,一般說的是中國往外的一些對外的這種商務活動和貿易往來。

但是,國際貿易就要涉及到非常多的國際政治因素和國際關系因素,也就是說這個說的是在國際上任何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和商務關系,那么可能就要涉及到國際組織,國際的一些商務談判和國際會議,甚至可能涉及到國際貿易的一些相關的細則和規定。那就要擴大很多了。

在對外貿易中,進口與出口的關系是怎樣的?

對外貿易如果出口大于進口就是

順差

,本國貨幣有升值壓力,如果進口大于出口就是

逆差

,本國貨幣有貶值壓力.長期的順差或逆差都不大好,最

理想狀態

就是凈出口等于凈進口,也就是收支平衡.在

國際

中,國際總出口等于國際總進口.

如果本國貨幣供大于求時,進口量會增加,反之,出口量會增加.反正

到最后

都會自動調節

進出口貿易和國際貿易有什么區別?

一、對外貿易與國內貿易的相同點

都是商品和服務的交換

2.交易過程大同小異

3.經營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潤或者經濟效益

二、對外貿易與國內貿易的差異

(一)對外貿易難度大

語言、法律及風俗習慣、貿易政策與措施、市場調查、交易爭端解決

(二)對外貿易比國內貿易復雜

貨幣和度量衡差別、商業習慣、海關制度及其他貿易法規、國際匯兌、貨物的運輸與保險

(三)國際貿易風險大

信用風險、商業風險、匯兌風險、運輸風險、價格風險、政治風險

對外貿易與國際貿易都是指越過國界所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

但是它們也有明顯的區別,前者是著眼于某個國家,即一個國家(地區)同其他國家( 地區 )之間的商品交換;后者是著眼于世界范圍,即世界上所有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交換。

對外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區別在于:對外貿易是從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角度來進行的貿易活動,而國際貿易是從世界的角度進行的。國際貿易可以說是各國或地區對外貿易的總和。

擴展資料;

國際貿易亦稱“世界貿易”,泛指國際間的商品和勞務(或貨物、知識和服務)的交換。它由各國(地區)的對外貿易構成,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國際貿易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已發生,并隨生產的發展而逐漸擴大。到資本主義社會,其規模空前擴大,具有世界性。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或“進出口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

貿易依存度亦稱“外貿依存率”“外貿系數”。一國對貿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