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長安首個海外基地在哪(來自世界各地的1200萬人,之所以能夠來到中國西安參觀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4-06-02 03:25:32 编辑: 来源:

銷網絡落地的進程逐步推進。

堅定戰略轉型不動搖,長安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兩手抓”,深化海外戰略落地,全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中國的產業布局已經沿著這條國際化軌道展開。長安此時提出整體性出海計劃,動因之一是國家整體戰略實施的時機已經成熟,另一個動因則是自己準備好了。

<sp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人傳媒,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唐朝的都城長安是什么樣子

長安城規模宏偉,布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10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唐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皇城3部分構成,總面積84多平方公里。外郭城平面長方形,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1.7米,周長36.7公里。每面有3座城門,南面正門明德門和丹鳳門為5個門道外,是都城的最高等級。宮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長方形、南北1492米,東西2820米。中部為太極宮(隋大興宮),正殿為太極殿(隋大興殿)。東為皇太子東宮,西為宮人所居的掖庭宮。皇城接宮城之南,有東西街7條,南北街5條,左宗廟,右社稷,并設有中央衙署及附屬機構。后來,唐太宗(李世民)到唐高宗時期修建大明宮,唐玄宗(李隆基)又把自己當臨淄王時的王府改擴建成了興慶宮,三座宮殿合稱“三內”。東城西城分別有東市和西市兩座市場,集中了長安城的主要商業。城內有四條溝渠提供生活和環境用水。城東南角有一座人工園林——芙蓉園,園中有曲江池。

長安城(外郭城)開十二座城門,南面正中為明德門,東西分別為啟夏門和安化門;東面正中為春明門,南北分別為延興門和通化門;西面正中為金光門,南北分別為延平門和開遠門;北面的中段和東段分別與宮城北墻和大明宮南墻重合,西段中為景耀門,東西分別為芳林門和光化門。除正門明德門有五個門道外,其余各門均為三個門道。據實測,明德門址東西廣55.5米,南北長17.5米,每個門道寬5米。特別是明德們內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寬達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門的大街寬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間,而順城街寬20米到25米。明德門原有臺閣式門樓建筑。宮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2820米,南北寬1492米,周長8.6公里。城四周有圍墻,南面正中開承天門(隋稱廣陽門),東西分別是延喜門和安福門,北墻中部開玄武門。宮城分為三部分,正中為太極宮(隋稱大興宮),稱作“大內”,東側是東宮,為太子居所,西側是掖庭宮,為后宮人員的住處。今天西安城內西五臺和北城外自強西路北側鐵路中學內的土崗則是為數不多的大興宮城遺址。

皇城亦為長方形,位于宮城以南,其東西與宮城等長,南北寬1843米,周長9.2公里。城北與宮城城墻之間有一條橫街相隔,其余三面辟有五門:南面三門,中為朱雀門,兩側為安上門和含光門;東西面各一,分別為景風門和順義門。南面正中的朱雀門是正門,向南經朱雀大街與外郭城的明德門相通,向北與宮城的承天門相對,構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軸線。城內有東西向街道7條,南北向5條,道路之間分布著中央官署和太廟、社稷等祭祀建筑。從城市的平面布局來看,規劃者嚴格講求左右對稱。全城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郭城的明德門之間的連線,也即承天門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大街為南北向中軸線,以此為中心向左右展開。為突出北部中央宮城的地位,以承天門、太極殿、兩儀殿、甘露殿、延嘉殿和玄武門等一組組高大雄偉的建筑物壓在中軸線的北端,以其雄偉的氣勢來展現皇權的威嚴。之后,隨著不斷增添新殿,才使這種格局有所變化。

唐長安城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唐長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達官貴人、兵士、奴仆雜役、佛道僧尼、少數民族外,外國的商人、使者、留學生、留學僧等總數不下3萬人。當時來長安與唐通使的國家、地區多達300個。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飲食風尚等從長安傳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過唐長安城消化再創造后又輾轉傳至周邊的日本、朝鮮、緬甸等國家和地區。唐長安成為世界西方和東方商業、文化交流的匯集地,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大都會。

唐長安城的形制是中國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設的典范,在當時也影響了鄰近國家的都城建設。

唐代長安平面圖

來自世界各地的1200萬人,之所以能夠來到中國西安參觀原因有哪些

西安地區介紹

區號:029

郵編:710000

位置與面積:西安位于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秦嶺山脈北邊、關中平原中部。總面積997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16平方公里。

人口:741.73萬

區劃:下轄新城、碑林、蓮湖、未央、灞橋、閻良、雁塔、臨潼、長安9區和周至、藍田、高陵、戶縣4縣。

概貌: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后有13個王朝在西安建都,歷時1100余年,其中漢、唐兩代,更是西安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市樹:中國槐

市花:石榴花

西安是陜西省省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1992年7月國務院批準為內陸開放城市,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隴海蘭新線上最大的中心城市。現轄9區4縣,總面積9983平方公里,人口741.73萬人。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095.87億元;全年財政總收入164.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6.06億元。

在全國區域經濟布局上,西安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區位優勢,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西安的比較優勢突出地表現在三個層次上:世界級的旅游觀光資源優勢;國家級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優勢;區域級的金融、商貿中心和交通、信息樞紐優勢。通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西安正在成為我國重要的內陸開放城市。

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是海內外著名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是人類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著三千一百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聞名遐爾的“絲綢之路”就是以西安為起點的,是與雅典、羅馬、開羅齊名的世界著名歷史古都。198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西安文化遺產極為豐富。西安境內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2處,館庫藏文物12萬余件。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坑,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城墻--西安明城墻及周灃鎬、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唐大明宮四大遺址等,皆為人類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獨特的自然風貌使西安成為海內外游客首選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西安旅游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頗具規模。全市擁有年接待游客10萬人以上的景區20個,國家4A級景區9個,年末全市星級賓館72家,其中五星級賓館4家,四星級賓館13家。首批獲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旅游業成為西安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非外貿創匯的主要來源。

科技實力強,高等教育發達,是我國科研教育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西安的綜合科技實力位居全國大城市前列,尤其是在航天航空、輸變電設備、儀器儀表、電子通訊、縫紉機、大型風機、重型汽車、紡織、鐘表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生產能力。西安現有國家級科研基地9個。西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眾多,擁有一批達到國際水平的開放型實驗室和國內一流的試驗和檢測設備,一些尖端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西安現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辦及其他高等教育機構36所,博士點334個,碩士點82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60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85個。2004年,全市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達1023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385億元。

近幾年來,西安市不斷優化區域發展布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曲江新區、氵產灞生態區、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形成了“四區一基地”的開發新區格局,成為西安科技成果轉化的中心基地、對外開放的窗口和促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并被科技部評選為全國十大先進高新區之一。1997年,國務院批準西安高新區為我國首批4個對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特別開放的高科技園區之一,是國家“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5個國家示范高新區之一。

2002年,西安高新區被聯合國工業組織考察認定為中國6個最具活力的城市區域之一。目前,西安高新區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集科研、生產、商貿、居住、文教、娛樂于一體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已有美國IBM公司、荷蘭飛利浦公司等46家世界500強和世界著名企業進駐高新區。2003年,西安高新區被評選為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2000年2月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區內擁有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是西安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已有日本三菱、美國可口可樂等1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曲江新區實施文化和旅游帶動戰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西安新的旅游亮點。氵產灞生態區、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招商引資等工作進展順利,成為西安經濟新的增長點。

緊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各項工作開創新局面。近年來,全市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圍繞西部大開發、西安大發展,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提出了“建設西部經濟強市、實現中國西安•西部最佳”的奮斗目標。

西安不只是古老的,更是現代的;不只是一座擁有豐富歷史文化積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蓬勃發展、充滿活力與希望的現代化城市,更是各地朋友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我們誠摯邀請大家到西安來共謀合作,共同發展。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