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薈想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空間印象有什么意思)

时间:2024-06-02 15:45:55 编辑: 来源:

請問哪位高人知道NE TIGER的公司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一些情況?

介紹該公司的沒有,介紹該公司老板的不少:

很多人知道有個著名的高爾夫球手叫“老虎”,但在國際時尚圈,也有個著名的“老虎”,他就是創建中國第一奢侈品品牌“NE·TIGER”(東北虎)的張志峰,大家把他叫做“Tiger.Zhang”。

張志峰在北京東方廣場5層的辦公室,隔壁是香奈兒,對面是VOGUE雜志社,低調的黑白色裝修和廊間偶爾經過的清瘦女郎,都隱隱透出些許時尚奢侈的氣息。在這里,記者見到了剛剛從歐洲飛回來的張志峰,從2006年的圣誕節到今年7月份,2007年整個上半年,張志峰都在國外游歷。

小裁縫的夢想

身為NE·TIGER時裝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藝術總監,還是亞洲時尚聯合會中國主席團主席,又打著“做中國第一奢侈品品牌”的旗號,張志峰卻說自己的事業心不強,“我只是有愛好、有夢想。成為李嘉誠那不是我的夢想,我的夢想是把NE·TIGER推向全球,這是我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

張志峰出生在黑龍江一個富庶的商人家中,因為是家中最小的男孩,他從小便過著安逸的生活。但解放后,先是公私合營,然后“文革”,張志峰的父親被戴上了 “資本家”的帽子,關進牛棚,家里的生活便一落千丈。母親為了養活6個孩子,學了些裁縫手藝養家。從此,聽著縫紉機聲、拿剪刀布頭當玩具就成了張志峰童年的惟一記憶。

|博銳|15

轉眼到了80年代初,剛剛高中畢業的張志峰不愿再增添家中的負擔,毅然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拿著當地第一批個體戶執照開辦了自己的裁縫店。當時正是改革開放,憑借著活躍的邊境貿易,張志峰逐漸積累起了自己的原始資本。

80年代末,張志峰注冊了自己的服裝品牌——NE·TIGER(東北虎)。一開始,張志峰主要以代工為主,但隨著與國際廠商的接觸,張志峰的眼界被打開,經營理念、品牌意識也開始萌醒……很快,NE·TIGER便擺脫了完全代工的生產模式,開始有了清晰的定位。從1992年起,張志峰相繼在法國、意大利、美國、香港成立了NE·TIGER全球四大設計營銷中心,開始了他立志打造中國第一奢侈品品牌的歷程。

上世紀90年代初,皮草大多款式簡單、顏色沉悶,人們像對待黃金一樣,更注重皮草原料。NE·TIGER就從產品原料入手,每一塊皮草原料均來自丹麥、美國、加拿大等世界頂級水貂產地,并輔以世界一流的毛皮制作工藝。現在,NE·TIGER已成為哥本哈根“紫色俱樂部”的第一個中國會員,享有在設計中采用世界最頂級的“紫色級”皮草的權利。

如果說品質是NE·TIGER的生命,那么設計則是NE·TIGER的靈魂,身為設計師的張志峰更是將“融匯古今、貫通中西”的設計理念引入 NE·TIGER,不斷推陳出新。2003年NE·TIGER的《名媛》高級晚裝發布會在中國首開紀錄,被譽為“開創了中國晚裝元年”;2004年 NE·TIGER發布《豹》高級晚裝發布會,成為全球潮流的爆發點;2005年NE·TIGER的《愛》高級婚禮服發布會,“要擁有、要珍藏、要傳承”的口號宣告了一場觀念上的婚紗革命;2006年NE·TIGER《鳳》高級婚禮服發布會,更確立了中國的高級定制婚禮服的精髓。

但盡管如此,張志峰毫不諱言NE·TIGER目前仍然有部分代工,但是“到了2010年,我們會停掉全部的代工,全心全意來做自己的品牌,因為很多客戶已經變成我們的競爭對手了。”顯然,張志峰對NE·TIGER的未來充滿信心。

一個有力的佐證是,2007年6月1日~3日,在上海舉行的富世生活中國峰薈(Millionaire Fair)和上海國際品味生活展(Extravaganza)中,NE·TIGER是惟一同時參加兩項展會的奢侈品牌,并與勞斯萊斯、卡地亞、迪奧等國際頂級品牌同臺亮相。

用衣服感動人

如果按照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這三個階段來劃分的話,NE·TIGER其實是走過了從知名度到美譽度、忠誠度再到知名度的路程。前一個“知名度”是作為一個皮草品牌的知名度,后一個“知名度”則是作為一個奢侈品品牌的知名度。而要成為一個奢侈品品牌遠比成為一個普通的皮草品牌更為艱難。

在張志峰的眼里,奢侈品的定義是這樣的:夢幻性——奢侈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作用于人的情感需求,追求和擁有奢侈品滿足著人們的某種情懷和夢想,可以喚起人們的某種想象并由此產生愉悅;極品性——奢侈品看上去就是最好的,它在同類消費品及同類服務中必須是最高級的,這種最高級是外觀與品質的統一表現;稀缺性 ——奢侈品是稀有的,并非隨處可見,以顯示其物有所值;昂貴性——奢侈品產生的成本決定了其高昂的價格,這主要體現在高品質的物料、精益求精的工藝、細膩完美的形象和個性尊貴的服務;引領性——奢侈品需要符合現代精神而不斷創造新形象觀,更關鍵的是其所創造的時尚具有生命力,最終演化為歷久彌新的經典。用這五大特性來衡量,NE·TIGER儼然是個典型的奢侈品品牌。

但是,要說服人們接受、認可NE·TIGER,僅僅告訴他們“這件奢侈品有多好、多珍貴”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在于其獨特的品牌文化。和很多喜歡標榜自己來自海外的品牌不同,張志峰從不掩飾NE·TIGER的中國出身,并將中華民族特有的歷史文化融入品牌,形成了“融匯古今、貫通中西、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化內涵。

也正因為如此,“奢侈品營銷比一般的品牌更注重文化營銷。”張志峰說,“NE·TIGER倡導著一種獨特的文化,它兼有東方的內斂和西方的熱情,代表著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與人生態度。購買NE·TIGER絕不僅僅是一擲千金的交易,而是追求最美好事物的全過程。奢侈品應該是追求優質生活的代言,擁有奢侈品是尊顯社會價值的體現,是個性的標榜,代表一種特定的生活方式,倡導積極向上的人生意義和永無止境的文明進步。”

經過數10年的發展,NE·TIGER到現在已經擁有了大約3萬個VIP會員,這其中,不乏明星、名人。受到歐美營銷模式的啟發,張志峰很早就知曉“尊重個人隱私”之于奢侈品營銷的重要性,所以他為每位有需要的客人尤其是明星、名人都設立了專屬空間,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享受到優質的服務。

但張志峰從來不請明星代言,他認為那是“不自信的表現”,“我們是做衣服的,我們要用衣服感動人。”他說。甚至在有些緊急時刻,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張志峰也會拒絕某些明星的要求,“如果我答應他們了,就一定要做好,我做得不好反而會對以后發展造成傷害。”

而同時,對于終端營銷,張志峰也相當看重,“NE·TIGER的定位是‘為成功人士創作尊貴體驗’,而這種尊貴體驗的初始就來自于NE·TIGER的形象店。所以,終端營銷對于NE·TIGER這樣的奢侈品品牌來講尤其重要。”從1996年在哈爾濱建立第一家皮草旗艦店起,NE·TIGER的每處專賣店都能帶給人一次新的體驗。比如北京形象店將“精英”、“私密”、“尊貴”這三個元素組合成“頂級私人會所”;而上海總部的“創意天地”則充滿了時尚的 LOFT風格。

就像NE·TIGER給人的感覺一樣,張志峰也是時尚的,但時尚的張志峰其實骨子里是個很傳統的男人,他喜歡哲學和歷史,目前正在復旦和北大進修,常常會為了聽一節課而專程從國外飛回來;他也喜歡喝茶,白天喝單樅,晚上喝普洱,尤其是一回國便茶壺不離手,因為“外國的水泡不出中國的好茶”;他還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19歲的女兒正在英國倫敦的圣馬丁學習設計;至于女兒將來會不會接手NE·TIGER,他說“我更希望我們將來會有業務上的合作。”

空間印象有什么意思

關于空間印象

中國唯一一間策略型設計機構。

空間印象企業合照也是中國唯一一間全方位、一體化、一站式空間整合設計的機構。

以跨界聯合體的團隊特色確保從項目整體定位、業態配置、功能規劃、品牌創建及形象規范、到建筑規劃、室內裝飾設計、景觀設計、軟環境營造、陳設設計一體化設計。

以超越簡單和割裂,力求達到不返工就是最大的效率的工作成果及狀態,圍繞一個核心策略完成所有的視覺設計,向著同一個方向積累品牌資產和形象資產。

核心價值

1、策略型設計機構

2、跨界聯合體,“非常6+3”作業模式

3、360°視覺管理,一站式、綜合性、復合型設計機構經營使命

得空間印象者,得行業天下也就是:在每個行業“建立新類別,贏得解釋權”一個企業活著只有兩個原因:促進人類幸福和社會進步服務范圍

1、商業綜合空間設計(綜合體規劃設計、商業街、購物中心商場賣場、專業市場、酒店、會所、及連鎖終端、辦公空間等)

2、三舊改造(舊樓、舊廠房、舊街區)

3、地產營銷空間設計(銷售中心/項目體驗館、樣板房、精裝修交樓標準、展示會、社區商業、公共部分等設計)團隊特色空間印象的團隊是由商業策略師、建筑師、規劃師、室內設計師、廣告人、品牌傳播師組合而成的跨界型聯合體,他們經手的項目總是先力求定位正確,再達到空間精彩,這個跨界聯合體開創了設計界獨一無二的非常“策略+設計”的工作方式,采用非常“6+3”形式的作業模式,為一個項目進行360度無遺漏的視覺管理。

空間印象團隊以珠海為核心基地,主要分為珠海團隊、東莞團隊和上海團隊,于全國范圍內接洽各類型建筑規劃、空間設計等項目。

作業模式“非常6+3”作業模式1—商業綜合空間之“6+3”—“6”1)現場勘察——項目所在地塊體驗、考察、尋覓當地建筑歷史元素及概念,提煉、運用、展開設計;了解建筑狀況及周邊環境,地域文化氣氛。

同步收集項目基本資料及業主的經營思想或使用需求等信息。

2)市場調研——同類項目考察及周邊、同城競品經營模式、空間模式考察及研究,為本案設計差異化尋找切入點。

3)腦力風暴——在前二步的基礎上與甲方深入溝通未來運營模式,要的配套及服務項目。

4)找定位(項目定位、目標消費群審美取向及生活型態研究)5)定策略(商業策略和設計策略)6)做總規劃(項目紅線圖內的總規劃,將項目切豆腐塊,明確每一塊具體做什么,每一個分項的贏利模式及空間設計同步想清楚)7)前六步既獨立也有交叉、每一步既是下一步工作的依據,也是上一步工作的總結。

2—三舊項目改造之“6+3”—“6”1)現場勘察——項目所在地塊體驗、考察;了解建筑狀況及周邊環境;尋覓當地建筑歷史元素及概念,地域文化氣氛等;收集項目基本資料及業主的經營思想或使用需求等信息。

對搜集的信息進行組織、分析,為項目定位及設計依據。

2)市場調研——項目所在城市、片區、社區環境的了解,同城或國內外類似項目經營模式、空間模式考察及研究,為本案設計市場基礎。

3)腦力激蕩——商業策略師、建筑師、空間設計師、品牌推廣人員、項目管理人員、材料軟裝配飾人員等,根據采集的項目信息,進行座談會,深入探討項目的市場定位、可行性論證。

4)找定位(目標消費群分析、商業運營模式分析、項目總體定位)5)定商業策略:業態配比、功能組團、面積配比、贏利模式、招商運營,明確項目每一平方的功能。

6)設計策略方向定位:規劃、建筑、景觀、室內、品牌、推廣、案名、廣告語、投資測算等,360°視覺管理,九大維度提升項目價值。

3—地產營銷空間之“6+3”—“6”1)現場勘察——了解樓盤現狀,同步收集樓盤基本資料及開發商的要求等信息。

2)市場調研——周邊、同城競爭樓盤的設計風格、空間模式考察及研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