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翥方貿易有限公司(吳良好的經歷)

时间:2024-06-02 16:10:04 编辑: 来源:

上海有什么景點好玩

景點一

東方明珠塔于1991年7月30日動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與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群”隔江相望,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設計者富于幻想地將11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天空中串聯至如茵的綠色草地上,而兩顆紅寶石般晶瑩奪目的巨大球體被高高托起,整個建筑渾然一體,創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

景點二

景點三

濱江大道采用了具有層次的立體設計,在鋪滿鮮花綠草的坡地頂部,人們可以站在較寬敞的平臺上一覽浦西外灘氣度不凡的美景。在濱江大道富都世界段,一個由舊碼頭改建的游艇碼頭獨具情趣,碼頭上豎立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巨大鐵錨和建造幾個纜樁。由百余個噴水頭組成的巨大噴水池中安裝了彩燈,在夜色中大放光彩。

景點四

陸家嘴中心綠地占地10萬平方米的中心綠地位于延安東路隧道出口處,在陸家嘴金融中心區的核心部位,是上海規模最大的開放式草坪。湖畔的景觀蓬主桅桿高28米,蓬形為白色的海螺,又像船帆,給人以無限遐思。 綠地進口以"春"為主題的塑像,由8朵綻放的鋼結構"鮮花"組成。 蜿蜒在綠地中的道路,勾勒出上海市白玉蘭花的圖案,恰似一幅上海市市標,白玉蘭的中間,是8600平方米的中心湖,設計成浦東地圖版塊的形狀。 陸家嘴綠地的草皮面積6.5萬平方米,有的是從歐洲引進的冷季型草,四季常綠。綠地中央和北部點綴著垂柳、白玉蘭、銀杏、雪松等花、灌木、喬木類植物,充滿著生機和活力。

景點五

金茂大廈位于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黃金地段,與著名的外灘風景區隔江相望。金茂大廈由中國上海對外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造、管理,美國芝加哥SOM建筑事務所設計。金茂大廈總高度為420.5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中國第一高樓,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地上88層,地下3層,裙房6層,總建筑面積29平方米。大廈里有辦公樓、金茂凱悅大酒店、觀光廳等等。金茂大廈既有現代氣派,又有民族風格,堪稱上海邁向21世紀的一座標志性建筑。

景點六

世紀大道西起東方明珠電視塔,東至世紀公園,全長5公里,是中國第一條景觀道路。 世紀大道總寬度為100米,含31米雙向六快二慢的主機動車道和兩側各6米寬的機動車輔道,主道和輔道間設有綠化隔離帶。世紀大道的景觀設計采取非對稱性斷面形式,在大道北側人行道上布置了八處游憩園;在嶗山路西和揚高路路口設置了兩處雕塑廣場,以及休閑小品、藝術畫廊等等。世紀大道如今成為上海一道不可多得的景觀。

景點七

浦東國際機場位于浦東新區江鎮鄉、施灣鄉和南匯縣祝橋鄉境內的瀕海地帶,占地面積共約32平方公里,場址距市中心的人民廣場約30公里,居虹橋機場約40公里。機場一期工程,投資120億人民幣,1999年底建成并投入營運。該機場能起降目前世界上任何型號的大型飛機。二期工程以2005年為目標,建一條4000米的跑道,每年旅客吞吐量可達200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為75萬噸,按規劃要求,還將建設80萬平方米的旅客航站樓,4條符合當今世界最大飛機起降的南北向跑道。最終規模確定在年吞吐量7000萬人次,年貨物吞吐量500萬噸。

景點八

外灘風景區

景點九

黃浦江觀光臺建于黃浦公園至新開河的浦江邊,全長約1700米,觀光臺實在是建造在伸向浦江上的空箱式結構防汛墻上。空箱頂上建造觀光臺,它的地面是用14萬塊彩色地磚和花崗石鋪成,觀光臺臨江有32個半圓形花飾鐵欄的觀景陽臺,64盞庭柱式方燈。觀光臺上還有21個碗形花壇,柱形方亭和六角亭,供游人休息的造型各異的人造大理石椅子。觀光臺西側,有四季常青的綠化帶,成了觀光臺綠色的欄墻,既保證了游人的安全,又使游人賞心悅目。

景點十

外灘在90年代完成了防汛墻外移和交通綜合改造,進行了大規模的綠化。外灘綠化帶由觀景平臺綠化(防汛墻廂廊屋頂)和地面綠化組成。這兩部分綠化分別展現在不同的標高層面上,觀景平臺綠化標高為6.9米,地面綠化標高層面分別為4.7米和3.5米,形成階梯綠化景觀。

景點十一

外灘觀光隧道地處上海鉆石地段,浦西出入口位于外灘陳毅廣場北側,浦東出入口位于國際會議中心南側,緊挨東方明珠。隧道洞體全長646.7米,隧道內壁由高科技手段營造的各種奇異的色彩變換不停,黃色的海星,粉色的花朵,形狀各異的幾何圖案,各種充滿生機的地球生物,躍動著生命的力量,引人遐思。而穿越這一夢幻之旅的載客系統采用的是從法國引進的無人駕駛、環保型的SK車廂,銀白色、全透明的車廂視野開闊,同時車廂內6聲道高保真音響系統送出的音樂和音響效果與眼前的景觀變幻相結合,使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震撼。

景點十二

氣象信號臺是外灘標志性建筑之一,列入全國重點保護的建筑物。1884年,法國天主教會創建的徐家匯天文臺,在"洋涇浜"外灘(今延安東路外灘)設立氣象信號臺,信號臺是直豎地上的一根長木桿,根據天文臺傳來的氣象信息。1907年,重建圓柱形的氣象信號,臺統高50米,塔高36.8米,被人們稱為"阿脫奴婆"式建筑。為保護這個建筑物,1993年外灘改造工程中,將它向東整體移位20米。二樓現為懷舊時光酒吧。

景點十三

亞細亞大樓位于中山一路的外灘第一樓--亞細亞大樓建成于1906年,原名麥克波恩大樓。其高8層,建筑面積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樓外觀具有折中主義風格。立面為橫三段、豎三段式。底段與上段均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為現代主義建筑風格。大樓氣派雄偉,簡潔中不乏堂皇之氣。可謂簡繁相怡,華貴典雅。該樓于1989年被定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大樓現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

景點十四

上海總會(Shanghai Club)又稱英國總會,建筑外觀呈晚期文藝復興式,外墻除勒腳、柱為石料外,均為水泥仿石墻面。入口處有塔司干(TUSCAN)立柱,二、三層中部五間有貫通兩層的愛奧尼克式的古典立柱。一些局部處理帶有巴洛克特征。 這座建筑室內設計由另一位建筑師,日本人下田菊太郎完成,其中有一條長達110英尺(33.5米)被稱之為遠東最長的酒吧柜臺,曾吸引過無數的顧客。

景點十五

有利大樓位于中山一路4號的有利大樓,現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資有限公司。原名聯合大樓,為美國有利銀行所有,故稱有利銀行大樓。大樓于1916年建成,樓高7層整體仿效文藝復興建筑風格。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藝術富有旋轉變化的圖案,大門有愛奧尼克立柱裝飾,高大的落地專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樓宇氣勢。整幢建筑是以門為中心的軸對稱圖形。故而給人以平和的感受。

景點十六

日清大樓將日本近代西洋建筑與古典建筑風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樓,被人們稱為"日猶式"。該樓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會社與猶太人合資建造。它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東一路5號,樓高6層,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層裝飾比較簡明,上三層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飾,凹凸感強。整個建筑立面均用花崗石貼砌,與外灘的其他建筑交相輝映。日清大樓現由華夏銀行和錦都實業總公司使用。

景點十七

中國通商銀行1906年,在上海的中山一路6號,中國人自籌資金開設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現今則是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所在地。該樓是一幢假四層的歌特式建筑.大樓第四層有五個尖頂層面,原先還有十字架。第三、四層有小尖塔。大樓第四層是尖券形的窗戶,一、二層是典型歌特風格的花窗欞窗戶。這幢即將走過一個世紀的歐式建筑的意義遠不止停留在具歷史性與藝術性。可以說,就是它在中國金融史上劃上了開篇性的一頁。

景點十八

旗昌洋行作為中國自己經營的第一家新式輪船企業--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間創辦的。招商局建于1901年,該樓宇為座西向東的三層磚木結構。底層正門框向外伸出,正門兩側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層立面用古典柱式裝飾。大樓局部外墻用花崗石貼面。招商局大樓可視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建筑的典型。無論就具歷史性或是藝術性而言,都值得我們前去觀瞻一番。輪船招商局大樓現為上海港務監督局等單位。

景點十九

匯豐銀行大樓1995年5月浦東發展銀行入住匯豐銀行大樓, 這次入住前進行第三次修繕(前兩次分別在1975年和1981年),人們發現了33幅壁畫。其中8幅4.3米寬、2.4米長,分別描繪了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和加爾各答這八座城市的建筑風貌,并配有八組神話人物和動物的形態。最后1幅為頂部巨大的神話故事壁畫,總面積是200平方米,是用幾十萬塊五彩馬賽克鑲拼而成。壁畫間還有一行英文"四海之內皆兄弟",傳遞了本世紀20年代來自西方的人道主義的聲息。

景點二十

海關大樓 "時代的步伐"即位于海關大樓正對面的瀑布鐘。它鑲嵌于綠色長廊之中,鐘高3.5米,長2.7米,呈墨綠色階梯狀,共分十個臺階,每個臺階上裝有噴水管,用電腦控制,噴泉涌出可見由一千多個水柱形成的水簾,水簾拖至階梯,順勢而下成為瀑布。五彩燈光映于水簾,顯現出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世界主要城市時間。時代瀑布鐘與海關大鐘相映成趣,兩鐘位置一高一底,風格一是古典,一是現代,裝置一是機械驅動,一是電腦控制,"一老一少"相得益彰,它們晝夜都在提醒人們守時、惜時。該大樓現為上海海關。

吳良好的經歷

香江擊水浪遏飛舟

福建省莆田仙游這塊神奇的熱土素有“文獻名邦”之稱,風光旖旎的木蘭溪孕育著興化一代又一代優秀兒女,“西裝大王”吳良好從這里走出了一條成功的“金威之路”。

1951年,吳良好出生在盛產蔗糖的仙游大濟東井村的一個農民家里。初中畢業時,他買了部“閩江牌”縫紉機,為村里群眾縫制衣服,由于他技術嫻熟且為人謙遜,服裝店的生意紅紅火火。在此期間,他辦了“良好服裝培訓班”,培養了一大批學徒,良好師傅的名字開始在村間傳開。當然,對未來充滿幻想的吳良好并不滿足于生活現狀,他立志到外地去拓寬眼界,學點大都市先進的東西。于是,他先來到了上海,觀摩了幾家服裝店后,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融會貫通,編寫成了自己的服裝裁剪書《良好服裝裁剪法》,這受到仙游城鄉服裝愛好者的追捧。眼光敏銳的吳良好后來又到福州和廈門辦起了“良好服裝培訓班”,慕名求學的有惠安、永泰、福州、廈門等地的年青人,吳良好設計的服裝在八閩嶄露頭角。

香港,東方明珠、商賈圣地,也是吳良好從小夢寐以求的地方。1980年,他把落腳點選在了這座世界的時尚之都,開始新的人生旅途。在這舉目無親的人間天堂,他幾乎干遍了所有的雜活,后來又到一家服裝廠當劃鈕門雜工,他以好學勤奮贏得了老板的垂愛,升任為領班、總管,后來聘為廠長,工作之余,還參加香港理工學院夜校班學習服裝管理專業并取得大專文憑。1987年,吳良好開始了自己真正的創業,組建了自己的公司——金威服裝貿易公司,并在香港大世界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1993年他組建金威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出任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當改革開放叩開國門的時候,吳良好捷足先登,相繼在深圳特區創辦服裝廠,又到廈門特區和浙江奉化溪口辦起合資企業。1989年,吳良好帶著100萬港元與廈門東方發展公司合資在仙游城東辦起東美服裝廠。1991年,他又在福廈路旁的郊尾黃金地帶投資創辦金威服裝(福建)有限公司,他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