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下載量2022全球數字經濟(你認為短視頻的發展前景如何?)

时间:2024-05-14 23:36:41 编辑: 来源:

從手機應用看全球數字技術之爭

作者:蘇中、崔書鋒

本文整理自作者發表于2022年第一期《發展觀察》的文章《從手機應用看全球數字技術之爭》。

拿起手機?你和互聯網大千世界之間大概只有一個應用的距離。

截至2021年1月,全球互聯網活躍用戶數量達46.6 億,其中92.6%通過移動設備接入。手機應用,已經成為全球數字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度量指標和技術風向標。研究顯示,盡管中國和美國一樣,在手機應用市場占據較高份額并形成 健康 產業生態,但中國 科技 企業在互聯互通、全球化、盈利能力以及持續的 科技 投入上與美國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在資本市場上,2020 年以來,中美數字技術公司發展差距有快速拉大的趨勢。

01

中美數字 科技 企業主導全球手機應用市場

過去五年下載排名前100的iOS 應用開發商中,美國企業占47%,中國企業占41%。按企業擁有的熱門應用數量排序,前10名公司中,6家來自美國,4家來自中國,包含美國 科技 五巨頭 GAFAM(Google/Alphabet、App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和中國互聯網領頭羊 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全球數字經濟創新主力高度集中在中美兩國數字 科技 企業群體。

這一占比凸顯中美兩國龐大的用戶基數。美國有 2.768 億人通過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使用滲透率大約在 83%。中國則擁有世界上最大移動互聯網用戶群,截至2021年6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高達11.64億,使用滲透率 82.45%。

在手機應用領域,中美一線數字 科技 企業占比居前,各自國內的二、三線梯隊企業也都顯示出強勁發展勢頭。

2020年,中國應用TikTok 成為全球最熱門應用,下載量 8.5 億次,在美國超越YouTube成為最火視頻App;SHEIN超越H&M、Zara和Forever 21,成為美國最大快 時尚 零售商。TikTok和SHEIN是中國移動應用第二和第三梯隊的代表。相比BAT,它們國際化表現更突出。另外,它們也給領先企業帶來全方位、強大商業競爭壓力。

在美國,數字 科技 “第二梯隊”意味著:成立于2000年以后、市值不低于200億美元的企業。《經濟學人》統計,42家企業符合這一定義,總市值2.4萬億美元,業務涉及電商網站、流媒體、 旅游 和企業軟件等。Snapchat正在挑戰Facebook;Shopify正和亞馬遜激烈爭奪北美地區電商領域的份額;Zoom則在云視頻領域傲視群雄。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美國“第二梯隊”總市值為GAFAM的 22%,而3年前只有14%。疫情期間,美國“第二梯隊”總市值甚至一度升至GAFAM的 35%。

從全球視角看,中美數字 科技 競爭不僅是幾個頭部數字 科技 企業間的競爭,更是整個生態的競爭。打造數字產業、商業生態發展環境已成為中美數字 科技 生態全球競爭中的關鍵環節。

02

中國數字 科技 企業和美國同行仍存在差距

首先,美國數字 科技 企業具備先發優勢。

從全球化程度看,美國數字技術企業全球化程度較高,谷歌、Facebook、蘋果、微軟等均為全球化公司,過半營收來自美國之外;中國企業則以本土化服務為主,超過90%的營收來自中國。中國數字 科技 企業并不具備適應全球化“走出去”發展趨勢的全球競爭力。

從全球資本市場來看,盡管未來全球數字 科技 方面中國是美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但中國同美國的差距仍在擴大。中國數字 科技 企業國際業務占比普遍較少,能夠在國外站穩腳跟的還不多,必須加快“走出去”的腳步,才能夠和美國企業“掰手腕”。

其次,中國數字 科技 企業間的信息孤島阻礙創新

第三,中國在 SaaS 和產業互聯網上存在短板

數字經濟同細分賽道的集中度和競爭程度存在明顯差異。在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社交網絡、本地生活、交通出行、企業服務、搜索引擎等數字經濟細分領域,中國電子商務領域企業數量最多,而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數量較少。

從SaaS化水平對比來看,美國企業級SaaS公司超過90家,其中Salesforce市值已超過甲骨文,Zoom、Workday等SaaS企業快速成長,市值總和超過8000億美元;而中國SaaS企業數量屈指可數且生存艱難,目前市值未達美國的十分之一。

最后,中美數字 科技 在資本市場上差距明顯

2020年市值百億美元以上的數字 科技 企業中,美國占比71.5%,市值約為中國的3倍。全球7家市值最大數字 科技 企業中,美國企業5家,市值占比 86%;中國企業2家、市值占比14%。

更為嚴重的是,中美數字 科技 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差距迅速拉大。從頭部企業來看,2017年至2021年,美國top5企業總市值和中國top5企業總市值的比例,從2 1上升至約6.5 1。從“獨角獸”企業數量增長看,2017年至2021年,美國新增獨角獸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中國則是從2018年開始新增數量不斷減少,新增企業占全球比重也由2017年的36.8%下降到2021年的 2%。

另外,中國數字 科技 企業近年來收到的應用禁令不斷增加。2020年,印度政府先后分批禁用了267個中國手機應用。同年9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兩款來自中國的手機應用實施禁令。

03

面向未來,中國數字 科技 迎頭趕上

疫情加速全球數字化進程,基于數字技術的數字經濟在服務業、工業、農業等行業增加值加速提升,未來制造業競爭力也將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數字化和智能化。承載數字經濟發展的全球數字技術發展勢必成為中美競爭的長期焦點,中國如何抓住這一波數字技術革命帶來的發展機遇,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至關重要。

(一)按發展階段采取不同措施扶持中小數字技術企業

成功的數字技術初創企業大致要經歷3個成長階段:從技術想法到產品原型(從0到1);從產品原型到行業落地并發生重復購買(從1到3);產品定型并在行業內規模化擴張,跨行業落地(從3到N)。

企業在不同階段面臨不同挑戰。美國政府小企業創新研究項目(SBIR)鼓勵國內小企業參與具有商業化潛力的聯邦研究課題,刺激小企業參與高 科技 創新。SBIR資助的力度和方式與企業發展階段相關:第一個階段,提供6個月不超過25萬美元的種子基金;第二階段,提供兩年75萬美元的持續資金資助;第三個階段,幫助順利完成第二階段的優秀小企業優先獲得美國政府的合同。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這一點值得中國借鑒。

(二)通過推動國內數字平臺間的互聯互通,促進國內行業 健康 發展

(三)扶植中國數字 科技 企業“出海”,參與全球產業與技術競爭

建議政府在政策上進一步支持“出海”和即將“出海”的中國數字 科技 企業。一是鼓勵中國“出海”企業使用國內數字 科技 廠商在海外提供的數字平臺服務。二是支持國內數字 科技 企業建立離岸數據中心并提供獨立的公共數字服務,在跨境數據監管、財稅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幫助中國數字平臺企業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三是政府或協會組織搭臺、企業參與, 以培訓等方式切入數字技術落后的國家和地區。通過上述舉措,在國家引導下實現中國數字 科技 產業鏈國際化布局,更好地參與全球數字技術與服務競爭。

[1] JOHNSON J.Global digital population as of January 2021 [DB/OL].(2021-09-21)[2021-10-01].買粉絲s://買粉絲.statista.買粉絲/statistics/617136/digital- population-worldwide.

[2] CECI L.Number of mobile inter買粉絲 us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16 to 2026[DB/OL].(2021- 08-04)[2021-10-01].買粉絲s://買粉絲.statista.買粉絲/ statistics/275591/number-of-mobile-inter買粉絲-user-in- usa.

[3] QuestMobile 研究院 .QuestMobile 中國移動互聯網 2021 半年大報告 [R/OL].(2021-07-27)[2021-10-01].買粉絲s://買粉絲.questmobile.買粉絲.買粉絲/research/report- new/164.

[4] LOIS. The 100 Most Downloaded iPhone Apps from 2016 to 2021 So Far[EB/OL].(2021-07-08)[2021-10-01].買粉絲s://appreview360.買粉絲/most-downloaded-iphone- apps.

[5] 艾媒產業升級產業研究中心 .2020 中國移動應用市場生態洞察報告 [R/OL].(2021-09-22)[2021- 10-01].買粉絲s://買粉絲.iimedia.買粉絲/c400/74427.買粉絲.

[6] Tier-two tech:How to thrive in the shadow of giants[EB/OL].(2021-06-21)[2021-10-01].買粉絲s://gbr. businessreview.global/articles/view/60a72ecf0e815235bd0f8bdb/ zh_CN/en_GB.

[7] GRASSANO NICOLA,HERNANDEZ GUEVARA HECTOR,TUEBKE ALEXANDER,et al.The 2020 EU Instrial R&D Investment S買粉絲reboard[R/ OL].(2020-01-01)[2021-10-01].買粉絲s://iri.jrc. ec.europa.eu/s買粉絲reboard/2020-eu-instrial-rd- investment-s買粉絲reboard.

END

2022 年游戲行業將會有什么新的進展?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目前國內游戲行業相關上市企業有騰訊控股(00700.HK)、網易(09999.HK)、世紀華通(002602.SZ)、三七互娛(002555.SZ)、完美世界(002624.SZ)、游族網絡(002174.SZ)、巨人網絡(002558.SZ)、盛天網絡(300494.SZ)、姚記科技(002605.SZ)、電魂網絡(603258.SZ)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中國游戲用戶規模、中國自主研發游戲國內市場銷售收入、中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銷售收入

游戲銷售收入增速下降

隨著社會現代化、電子化程度的不斷推進,在物質層面日益得到滿足的基礎上,人們對于精神娛樂層面的需求不斷提高,網絡游戲基于其故事性、社會性和交流特性,已經成為當代人群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網絡游戲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2021年,我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2965.13億元,較2020年增長了178.26億元,同比增長6.4%。2021年隨著疫情緩解,宅經濟影響減弱,我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增速有所下降。

中國游戲用戶規模進入存量競爭階段。2021年,中國游戲用戶數量保持穩定增長,用戶規模達6.61億人,同比增長0.22%。隨著我國人口結構變化,未來游戲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對企業和產品的要求也將水漲船高。

游戲出海規模擴大

游戲構成方面,隨著5G技術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蓄勢待發,云計算、VR等產業加速演進。我國自主原創游戲開發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自主原創游戲產品創新能力普遍增強。2021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國內市場銷售收入2558.19億元,同比增長6.51%。

從自主研發游戲占全游戲市場收入的比重來看,我國自主研發游戲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到2021年,我國自主研發游戲占國內市場的比重已提升至86.28%。

近年來,我國自主研發的游戲產品出海規模逐年攀升,海外影響力、海外市場份額、全球用戶規模不斷擴大。“走出去”的范圍從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地區為主逐步轉向全球,在發力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等成熟市場的同時積極探索中東、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出海游戲類型與題材也逐漸豐富。2021年我國自主研發游戲出海保持增長勢頭,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80.18億美元,同比增長16.59%。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絡游戲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手機拍視頻發展前景如何

短視頻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短視頻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字節跳動(603598)、快手(01024)、騰訊(00700.HK)、百度(09888)、買粉絲(買粉絲)等。

本文核心數據:短視頻市場規模;MCN機構數量;廣告收入;用戶規模

產業概況

1、定義:短片視頻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短視頻內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時尚潮流、社會熱點、街頭采訪、公益教育、廣告創意、商業定制等主題。由于內容較短,可以單獨成片,也可以成為系列欄目。

短視頻產品可分為綜合類短視頻、聚合類短視頻和工具類短視頻。綜合類短視頻一般指的是具有社交屬性、視頻拍攝、購物等多種功能的短視頻平臺,代表性產品有抖音、快手等;聚合類短視頻主打特定領域的短視頻平臺,如梨視頻、西瓜視頻等;工具類短視頻指的是以視頻剪輯功能為主的短視頻平臺,如FaceU、剪萌等。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清晰

短視頻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內容生產方、中游內容分發方和下游用戶終端。內容生產方主要分為PGC(專業生產內容)、PUGC(網紅/明星生產內容)和UGC(用戶生產內容)三大類;內容分發方包括短視頻平臺、新聞資訊平臺、社交平臺、傳統視頻平臺等。此外,產業鏈參與主體還包括基礎支持方(如技術服務提供商、數據監測商等)、廣告商和監管部門等。

目前,其中短視頻內容分發平臺參與者眾多,移動短視頻有APP抖音、快手、騰訊微視頻、梨視頻等、內容分發平臺主要有社交類應用如買粉絲、QQ、新浪微博,資訊類平臺如頭條、網易、騰訊資訊等;此外,傳統視頻平臺也涵蓋短視頻內容分發,如愛奇藝、騰訊視頻等。

產業發展歷程:行業進入沉淀期

中國短視頻行業自4G網絡開始普及后便實現高速發展,并且誕生了抖音、快手等數億用戶量級的平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建立起強大的影響力。進入2020年,短視頻行業已經進入沉淀期,新進入賽道的平臺發展難度逐漸加大。而頭部平臺的規模優勢顯現,并且相繼尋求資本化道路,行業競爭格局分明。

行業政策背景:監管加強

由于短視頻準入門檻低,自我審查機制少,因此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量低俗內容、虛假內容泛濫、內容抄襲等問題逐漸暴露。為此,我國加緊對短視頻行業進行監管。

2017年7月,國家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規定,短視頻禁止紋身、色情、低俗、暴力、約架等不良行為。2019年1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和《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針對短視頻平臺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全面規范。2020年7月,國家網信辦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嚴厲打擊直播、短視頻網站平臺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2021年,更是對平臺在內容、使用時長以及消費等方面對青少年用戶做出具體限制。例如每天使用時間不得超過40分鐘,每天晚間到第二天早上的時段內禁止使用該軟件,以及無法開啟或觀看直播,不能打賞、充值、提現等。

上游內容生產方:三大類內容生產者(PGC、PUGC和UGC)

目前,短視頻行業內容生產方包括PGC(專業生產內容)、PUGC(網紅/明星生產內容)和UGC(用戶生產內容)三大類。

PGC生產者為專業機構,其相較于其它兩類生產方生產成本、專業度和技術要求均較高,具有強媒體屬性特點,制作短視頻時長在2-5分鐘,一般通過海量優質內容吸引用戶的關注和互動,一般這類人群活躍在西瓜視頻、梨視頻、好看視頻等短視頻平臺。

PUGC生產者指的是擁有粉絲基礎或擁有某一領域專業知識的KOL,這類生產者成本較低,主要依賴流量盈利,兼具社交屬性和媒體屬性。一般這類內容生產者制作視頻時長在1分鐘左右,主要以故事情節作為視頻的亮點。快手、抖音、抖音火山版等多為這類人群的首選短視頻制作平臺。

UGC生產者為非專業的普通用戶,該類群體成本低、制作簡單,因此也基本沒有門檻,具有強社交屬性特點。UGC生產者內容制作主要以表達個性自我為主,一般制作時長在15秒以下,代表性平臺有抖音、快手和美拍等。

下游泛內容平臺及用戶:泛內容平臺眾多,用戶趨于穩定

發展至今,我國已經形成了各種類型的泛內容平臺,包括社交平臺、資訊平臺、電商平臺、傳統視頻平臺、直播平臺等。社交平臺有微博、買粉絲等;代表性資訊平臺則有頭條、網易、騰訊新聞等;電商平臺有淘寶、京東等。

短視頻時長短、內容集中、表現力強,契合了碎片化的觀看習慣,深入滲透至大眾日常生活。同時,短視頻滿足了個性化、視頻化的表達意愿和分享需求,越來越多的用戶群體拍攝/上傳短視頻。

據CNNIC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由2016年的1.9億人增長至截止2020年底,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8.73億人。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宅家”更是使得短視頻用戶規模強勢增長,網民使用率也由2016年的26%增長至2021年6月的87.8%,用戶規模趨于相對穩定。

注:使用率=短視頻用戶規模/網民用戶規模。

與此同時,用戶使用短視頻的時長也在不斷增加。從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來看,中國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持續增長,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3月中國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大125分鐘,較2020年12月底增加了5分鐘,短視頻用戶粘性持續提升。

產業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2020年超過2000億元

2、專業內容制作機構MCN:2020年超過28000家

MCN模式源于國外成熟的網紅經濟運作,其本質是一個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將PGC(專業內容生產)內容聯合起來,在資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

MCN在我國是一種新興商業體,是我國整體網絡結構化的改變所催生的商業組織,是擁有內容制作能力、紅人孵化能力、流量獲取和變現能力的組織。目前,我國MCN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逐漸表現出較強的行業發展特性。

2015年,我國MCN機構數量僅為160家;2018年,我國MCN機構的數量超過5000家,約是2017年數量的三倍;2020年MCN機構數量超過28000家,短時間內MCN機構數量快速發展。

注:2020年數據為iiMedia預估數據。

3、中國短視頻行業出海:TikTok蟬聯全球移動應用下載榜首

早在2014年,由杭州趣維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小影(Viva Video),以及由上海影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樂秀(Video

Show),就從視頻剪輯工具切入主攻海外市場。近三年來,隨著國內短視頻市場日趨激烈,出海發展成為短視頻企業謀求高效益的熱門選擇,快手和字節跳動是典型的代表之一。國內短視頻玩家出海均考慮到了地緣優勢、文化以及市場規模和競爭程度,在海外市場的拓展路徑中,幾乎所有玩家均選擇了從東亞、東南亞、南亞等新興市場入手的發展路徑。

2016年底,快手開始嘗試國際化,推出快手海外版Kwai;2017年5月,字節跳動也開始出海,在海外上線抖音國際版的Tik

Tok,并把重心放在東南亞和日韓市場。負責Kwai的海外團隊開始獨立運營并陸續在多個國外市場上線。2017年11月,2017年11月,字節跳動收購美國短視頻分享平臺Musical.ly并與Tik

Tok整合。2018年,字節跳動與阿里巴巴同時推出印度本土語言社交產品Helo和VMate。2020年4月,快手在海外上線SnackVideo,同時于2020年5月在美國上線Zynn。但是,在2020年8月,字節跳動旗下產品TikTok在美國迅速擴張的背景下受到美國政客的威脅,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Tik

Tok須在9月15日前關閉或出售美國業務。

2021年6月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以超過6500萬下載量,蟬聯全球移動應用(非游戲)下載榜冠軍。其中,抖音的下載量占13%,TikTok印尼市場的下載量占比為12%。Facebook以將近5200萬次下載排名第二。排名前五的另外3款應用依次是Instagram、WhatsApp

和 Messenger。

注:下載量不包括中國及其它地區第三方安卓市場。

5、短視頻行業收入結構:主要來源于廣告,內容電商飛輪模式開啟

目前,我國短視頻行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廣告收入、電商傭金、直播分成和游戲等。廣告收入分為來自信息流廣告的收入、來自開屏廣告的收入和來自自助化商業開放平臺的收入。電商傭金收入則分為自有電商和第三方平臺傭金分成,一般抖音抽成2-10%,快手抽成5%。直播分成一般比例在30%-50%。

——短視頻行業廣告收入:增速放緩

——短視頻內容電商:飛輪模式開啟

短視頻內容電商在具備技術迭代的支持以及對消費者的增量消費需求的滿足兩大基礎條件后,依靠強大的流量從C端推動了飛輪增長模型,在較短的時間內完善了渠道內商品豐富度,開啟了自身的高速成長。

理論上而言,無論是短視頻內容電商還是傳統電商,只要采取平臺模式經營均可依靠雙邊網絡效應產生良性成長循環,而以輕資產實現快速的規模擴張,即完成“飛輪模式”增長。具體而言,C端消費者快速擴張會迅速做大電商平臺的蛋糕,吸引B端商家入駐,B端商家的入駐又會帶來品類及SKU豐富性的優化提升C端用戶體驗,進一步吸引C端用戶使用,形成“飛輪”效應開始良性循環。平臺模式下,電商渠道僅承擔建設管理平臺秩序,優化經營環境,為商家提供支付、物流、營銷等方面的各類降低經營成本的工具、更新迭代APP產品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等輕資產的經營工作,基本不會限制電商平臺的擴張速度。

產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北京市擁有最多的MCN企業

自2017年起,中國MCN產業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目前,中國MCN產業主要有七種業態,以內容生產和運營業態為基礎內核,其他五大業態——營銷業態、電商業態、經紀業態、社群/知識付費業態和IP授權業態作為變現外延,組合式謀求差異化發展。

近年來,MCN機構在中國遍地開花。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MCN機構多分布在發達地區和城市。其中,北京占比最大,達17.8%,其次是廣東和上海,分別為13.81%和8.82%。而甘肅、香港、廣西和貴州分布最少,均為0.17%。綜合來看,除了具有首都特性的北京市外,MCN企業大多分布在我國南部、東部,且大部分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省市。

2、企業競爭:平臺系百花齊放,兩強格局穩定,二三敵對洗牌

作為主流的互聯網應用,短視頻市場格局相對穩定。截止2020年12月,抖音短視頻、快手活躍用戶規模占整體的54.4%,穩居行業第一梯隊;字節跳動旗下的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騰訊旗下的微視處于第二梯隊,活躍用戶規模占31.6%;百度旗下的好看視頻,愛奇藝隨刻、刷寶等短視頻APP處于第三梯隊,活躍用戶規模占7.7%。

競爭派系方面,短視頻平臺為短視頻營銷提供了廣闊的營銷環境。互聯網巨頭紛紛打造短視頻平臺,目前已經形成了字節跳動系、B站系、騰訊系、百度系、阿里系、新浪系、美圖系、網易系和360系等短視頻平臺,短視平臺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短視頻行業發展前景:2026年有望達7000億元

未來,短視頻平臺將會進一步尋求新的突破,如加入直播、電商等業務,而目前頭部短視頻平臺已經在開發線上直播業務,并且尋求與其他內容創作者加深關系,同時開發新的功能加深創作者與用戶的互動性,進一步提高用戶對短視頻內容的依賴。

此外,隨著短視頻吸引更大的用戶群體和更長的用戶花費時間,廣告主也將進一步將傳統線上廣告營銷轉向短視頻平臺,未來短視頻行業廣告營銷收入將會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4G時代移動流量價格下降、5G通訊進一步普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發展將會為短視頻平臺提供新的支持。加上國家加強對行業的監管,平臺對用戶發布的短視頻內容也加強審核力度。綜合來看,短視頻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前瞻預測,由于疫情的爆發使得短視頻的發展潛力進一步挖掘,2020-2022年短視頻行業市場規模將以較快的增長速度增長,年復合增長率在44%左右;2023-2025年市場規模增速會有所放緩,但仍較保持16%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2026年短視頻行業市場規模將有望達7000億元。

2、短視頻發展趨勢:概念走向模糊,營銷模式多樣化及數字化商業價值放大

隨著短視頻平臺商業模式越發豐富,平臺概念有望被重新定義,概念走向模糊。以往,用戶使用短視頻平臺是為了消遣文娛,而目前用戶使用目的開始轉變,大部分用戶是因為需要購物及獲得“社交談資”。另外,數據賦能內容營銷和內容電商的價值放大。隨著大數據發揮作用越發明顯,廣告主、主播等開始運用數據輔佐篩選紅人帶貨才干、分析短視頻帶貨數據,提高品牌銷量,完善“人-貨”匹配機制。再次,明星參與品牌營銷玩法持續升級。2020年明星與品牌的合作日益多元化,從高頻參與短視頻品牌營銷到高頻參與工作室拿貨,從定制單一視頻內容到為品牌定制劇場/秀,其中“明星+獨立IP”類型賬號有望與品牌進行強綁定,利用定制劇集等方式達成銷售目的。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短視頻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深度|阿里暫停投資印度,一個并不意外的結局

2015年到2018年,可能是中國企業投資印度的蜜月期,阿里巴巴也不例外。但是,最近在對華關系上屢出“昏招”的印度政府,現在要為這份“任性”買單。

8月27日,有知情人士稱, 阿里巴巴至少在6個月內不會投入新資金來擴大在印度的投資,暫不會減持已經投資企業的股份或退出投資。 過去幾年,阿里巴巴已經在印度投資的公司包括Paytm、Zomato和BigBasket。

對此消息,阿里巴巴官方對21Tech回應稱,阿里國際化的道路不會停止。在上周的2021財年Q1季度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考慮,決定停止UCWeb及其他創新業務在印度的服務,預計不會對阿里集團的財務情況構成重大影響。

這一答復其實已經表明了阿里巴巴對于印度市場的謹慎。私募股權分析機構PitchBook統計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阿里巴巴及其子公司AlibabaCapital Partners和螞蟻集團, 已向印度企業投資逾20億美元,并參與了至少18億美元的融資。

此番作出暫停投資的決定,其實也不意外。最近兩年,阿里巴巴在印度幾乎沒有新的投資,只有對過去項目的跟投。說明它對這個市場變得更加謹慎。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認為,印度確實存在很大的潛力,但是眼下離商業變現和回報還有很遠的距離。況且,暫停并不代表完全退出,也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

復制電商路徑

從2014年赴美IPO的那一刻起,馬云便為阿里巴巴定下了全球化的發展戰略。只不過,支付寶的模式在有序、發達的歐美國家反而體現不出其優勢。印度的城市基礎建設、金融服務水平低下,使得中國公司趨之若鶩踏足這片熱土。

在印度市場,社交和搜索兩大市場已經被FaceBook和Google所占領,馬云的辦法是選擇業務模式相近的公司,再來填補市場的空白點。除了投資移動支付平臺Paytm以外,阿里巴巴還投資了印度第二大電商Snapdeal。

這一路徑也被騰訊所采納,印度本土即時通訊應用Hike Messenger獲得來自騰訊和富士康領投的1.75億美元D輪融資。這在投資趨冷的當下已屬難得,也從側面說明騰訊對于打造印度版“買粉絲”的決心。雖然難以預測阿里巴巴與騰訊的印度淘金路走向是否會平坦,但是已然成為市場的風向標。

2019年5月6日,印度創業公司Bigbasket獲得了由Mirae Asset-Naver亞洲增長基金,阿里巴巴和英國政府擁有的CDC集團領導的一輪投資的1.5億美元資金。就在2018年,阿里巴巴在該公司領投了3億美元,成為其最大股東。并寄望于Bigbasket加強與亞馬遜的競爭。

據了解,BigBasket公司創立于2011年,在印度26個城市提供在線服務,提供超過1.9萬種產品和超過3000個品牌,種類涵蓋水果、蔬菜、主食、肉類、飲料和個人護理。今年四月,該公司籌集到了由阿里巴巴領投的6000萬美元的過橋資金,但是該公司在物流方面仍然需要大量投資。

過去幾年,該公司一直在投資倉儲和物流,并將其交付網絡擴展到一些較小的城鎮和城市,預計在2020年至2022年之間將實現收支平衡。

可以說,阿里巴巴在印度市場上,將電商的希望寄托在了Bigbasket,印度當地物價和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也是吸引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重要原因。不過,在阿里巴巴暫停投資后,Bigbasket下一輪融資是否會受到影響,還不得而知。多年來,亞馬遜一直視印度為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之一,并承諾在印度投資65億美元。

搶占支付先機

在過去的四年,除了互聯網新經濟的巨頭,海爾、華為、中興等傳統制造企業也早已在印度布局。越來越多的熱錢正在涌向這片土地,一如十年、二十年前的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印度市場都是中國和歐美企業競逐的戰場,它像是處在黎明前的靜默,卻也有擋不住的洶涌不斷襲來。

2015年年初,螞蟻集團投資了印度最大移動支付平臺Paytm,隨后,螞蟻金服聯合阿里巴巴又加大了對Paytm的投資,占股比例約為40%。目前,Paytm已經獲得印度央行發放的第一張支付銀行牌照,并獲準在印度市場開展支付、儲蓄、匯款、轉賬等銀行業務,類似印度的“支付寶”。

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顯示,螞蟻集團主要的聯營公司包括運營Paytm的One97 Communication Limited(下稱“One97),持股比例30.33%;以及網商銀行,持股比例30%。

2020年上半年,網商銀行收入40.16億元,期內利潤5.5億元。作為螞蟻在印度的電子錢包合作伙伴,當地“支付寶”Paytm母公司One97在上半年的收入約12.63億元,虧損8.61億元,在2017至2019年分子虧損18.69元、33.91億元和34億元。2019年,One97宣布,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由軟銀集團的螞蟻集團領投。

曾擔任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總裁的彭翼捷在接受21Tech采訪時曾透露,在更遠的十年內, 螞蟻金服用戶量會增至20億,其中60%的用戶來自海外。

這一目標正在推進中。8月27日,買粉絲研究公司RedSeerConsulting日前發布報告顯示,Paytm在印度國內店鋪支付(P2M)領域中占據了50%的市場份額,該平臺已成為印度金融 科技 領域中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支付供應商。報告稱,Paytm在三線及以下市場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其平臺上有超過 1600萬個商家。

國際化挑戰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擁有十億人口,且經濟發展潛力較大,也正是大公司看中它的原因。印度是亞太地區使用手機購物人數增長率最快的國家,不過,印度的人均消費水平仍然偏低。

支付寶一名內部人士曾透露,從統計數據來看,Paytm的用戶中,使用100美元以下手機的占據主流,使用蘋果手機的用戶比例不到5%。

這對于進軍印度的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無論是系統技術、風控水平還是基礎建設,都非常有限。此外,來自政策層面的監管也將帶來不小的挑戰。7月15日,阿里巴巴出海印度的UC瀏覽器、UC News以及短視頻產品Vmate,均通過公司內部信通知本地員工團隊即將解散。同時,裁掉了350多名印度員工中的近90%。一些助理、管理和初級職位的員工,都已經通過視頻會議被口頭告知了裁員的消息。

阿里巴巴印度方面對此解釋稱,對員工進行解聘是因為印度對UCWeb及Vmate實施的禁令,阻礙了公司后續繼續對印度提供服務的能力。事實上,2019年5月28日,印度短視頻應用VMate才獲得阿里巴巴的億級美元投資,并且在該筆融資完成之后,VMate和天貓精靈、釘釘等一起進入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群。

這說明,除了移動支付和電商,阿里巴巴還看好短視頻賽道。 有數據顯示,VMate在成立之后的1年時間里,下載量超過1億次,日均生產量已經超過了上百萬條。對于既往產生的投資,或許短期內不會受到影響。

不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眼下都值得思考如何真正實現國際化,讓自己的產品走出去。張勇還表示,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關系也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針對近期美國政府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政策變化,張勇說:“我們正密切關注美國政府對中國企業的政策變化,跟蹤評估這些變化對阿里可能產生的影響,并相應采取新的合規措施。”

隨后,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美國 科技 公司已陸續宣布,對印度最大的通信公司”吉奧平臺”數字服務公司出資;其中,谷歌計劃在今后的5至7年內投資100億美元,亞馬遜也宣布將在印度投資10億美元。面對亞馬遜的積極進攻,阿里巴巴在印度是否能夠站穩腳跟,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是否能夠在印度被復制,都值得高度關注。

曝Shein擬2024年赴美IPO

曝Shein擬2024年赴美IPO

曝Shein擬2024年赴美IPO,Shein 公司的背后有著紅杉資本中國、IDG 資本和老虎環球管理等多家大名鼎鼎的機構投資者,而且在海外業務做得風生水起,曝Shein擬2024年赴美IPO。

曝Shein擬2024年赴美IPO1

中國快時尚巨頭Shein尋求最快于2024年在美國進行IPO,估值約為1000億美元。

SHEIN(希音)總部在南京,營銷中心在廣東,以跨境電商為主營業務,在國內市場基本看不到它。企業名字由"she"和“in"組成,很符合公司的特征。它是一家主要受眾為年輕女生的跨境自有品牌快時尚電商平臺,以行業罕見的B2C形式存在,擁有自己的獨立網站和APP,可以被理解為“線上低配版ZARA"

SHEIN在2008年就已成立,但一直默默無聞,規模不大。

它大約從2015年開始走上增長快車道。其銷售額在2016年達到10億元,2017年達到30億元,2018年達到80億元,2019年達到160億元。在2020年的疫情之下,它的銷售額達到了100億美元(約653億元),增長態勢很“指數”。到2021年,它的資本市場估值已經達到3000億元,且上漲勢頭不減。根據最新信息顯示,其在今年的估值已經攀升到千億美金級別。

除了營收和估值之外,SHEIN的其他業務數據也很亮眼。它的App下載量超過了1.5億次,有超過7000萬名活躍用戶,并且用戶黏性很高。截至2021年5月6日,在TikTok(抖音國際版)上帶有“#shein"標簽的視

頻播放量超過了74億次,僅“#sheinhual"(開箱)的活動視頻播放次數就突破了21億次,而在2020年10月,這兩個數據分別是23億次和1.5億次。它在北美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上的粉絲數達到了2200萬,在Ins(照片墻)上的粉絲數突破了1955 萬。2021年5月17日,SHEIN在北美iOS一度超過亞馬遜,成為當日下載量最大的購物App.

一個做快時尚服裝生意的跨境電商品牌,真值千億美元?從三組數字里,或可窺得一二。

一是融資和估值。據彭博社近日報道,SHEIN正籌集新一輪至少10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泛大西洋資本、紅杉中國、老虎環球基金。在此之前,據天眼查顯示,SHEIN普完成五輪公開披露金額的融資,最近一次2020年8月融資時,其估值還只有150億美元。

二是規模和增速。綜合多家證券公司研報和媒體報道來看,截至2020年,SHEIN連續6年增速超100%,2020年營收約100億美元,2021年銷售額較上一年翻倍。海豚社最新數據則顯示,SHEIN 2021年銷售額為1000億元,增速為89%。

三是用戶和日活。PYMNTS的購物應用排行榜顯示,2021年5月和2022年1月,SHEIN的APP下載量兩度超越亞馬遜。據晚點LatePost報道,2021年6月,SHEIN注冊用戶超過1.2億,日活用戶(DAU)超過3000萬。

曝Shein擬2024年赴美IPO2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爆料,中國跨境電商巨頭 Shein 希望最快于 2024 年赴美 IPO。

Shein 公司的背后有著紅杉資本中國、IDG 資本和老虎環球管理等多家大名鼎鼎的機構投資者,而且在海外業務做得風生水起,但在國內卻是聲名不顯。

千億美元巨頭欲赴美 IPO

盡管在國內的名氣可能還不如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但其實 Shein 公司目前估值已經達到 1000 億美元左右,與埃隆 · 馬斯克的 SpaceX 和字節跳動等全球巨頭的體量相當。

據報道稱,Shein 在 2021 年的銷售額至少為 160 億美元,同比 2020 年 100 億美元銷售額大幅增長。Shein 去年在美國的購物應用程序下載量已經超過了亞馬遜。

BBC 曾有一篇報道這么介紹 Shein:當你瀏覽 YouTube、TikTok 和 Ins,這就是一幅熟悉的畫面,一名青少年把一堆來自 Shein 的衣服扔在床上,依次進行試穿,以此獲得點贊和關注者。這家銷售巨頭的業務只在線上展開,它們的目標是關注熱搜和成本的消費者,其每天都會在產品系列中驚人地增加 6000 件新品。

根據最近的公司新聞稿,Shein 在廣州、新加坡和洛杉磯都有業務,為 150 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超過 60 萬種產品。

ESG 挑戰

然而,媒體報道稱,該公司面臨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問題可能會成為海外 IPO 的一個障礙。

Shein 最近出現的高管變動,表明該公司正致力于改善其 ESG 形象,為上市做準備。

據報道稱,Shein 去年出現高管人事變動,其中最著名的一項就是任命亞當溫斯頓(Adam Whinston)作為 ESG 部門全球主管,以重塑 Shein 的 ESG 形象。

知情人士說,雖然多數早期投資者更看重企業增速而非可持續性發展,但該公司希望將一些可能阻礙其成功 IPO 的政策風險降到最低。

事實上,Shein 并非唯一一家面臨 ESG 批評的快時尚公司。

根據世界銀行 2019 年的報告,快時尚業務本身就是一項浪費嚴重的業務,對環境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該報告稱,2019 年全球生產的新服裝相比 2000 年翻了一番。

隨著公眾意識的增強,Zara 和 H&M 等快時尚巨頭正通過使用回收材料、推出環保服裝系列等舉措來提升 ESG 形象,而 Shein 很可能也需要采取類似的改革措施 。

曝Shein擬2024年赴美IPO3

據彭博社消息,專注海外市場的中國跨境時尚電商Shein希望最早在2024年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報道稱Shein近期高管的舉措似乎專注于改善其ESG形象,為公開募股做準備。

此前,Shein曾尋求2022年在美國進行IPO。該公司目前估值約1000億美元。

近半年來,中國快時尚品牌Shein進入歐洲多國,以勢如破竹之勢得到眾多歐洲青少年的擁躉。與此同時,以Inditex為首的歐美傳統快時尚品牌卻在華節節敗退,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引發了多家西班牙媒體的關注。

《經濟學人》西班牙版稱,在馬德里市中心的商店門口排長隊不奇怪,但如果這個隊伍的長度乘以十倍,足以引起廣泛關注。而上述情景正是中國快時尚品牌Shein在西班牙開設首家快閃店時的場景。

西班牙"la sexta"電視臺稱,這家成立于2012年的中國快時尚品牌已經成為Zara母公司Inditex最大的競爭對手。加泰羅尼亞開放大學(UOC)研究顯示,可接受的質量、經濟的價格以及緊跟時尚潮流是該品牌的三大制勝法寶。

與Inditex先開實體店再走電商的策略不同,UOC經濟與商業研究學院Neus Soler Labajos教授指出,Shein一開始就鋪開電商渠道,這為該公司節省了一大筆支出,從而壓低了產品價格。另外,Shein緊跟潮流,與Tiktok平臺的網紅聯動,進一步帶動銷量。

據悉,Shein品牌的受眾是12至18歲的`青少年,這與Tiktok的用戶群體高度重疊。目前,Shein已向全球250個國家、地區發貨,企業估值達到了1000億美元左右,這是Inditex和H&M都沒有達到的數字。

UOC藝術與人文系教授David Martínez-Robles認為,Shein的成功還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中國制造”的升級。過去,歐洲人提到“中國制造”,通常會與低價低質的產品掛鉤。但David稱,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一些中國企業在研發和設計方面的投入與西方不相上下,某些領域甚至更高。

“現在市面上,小米手機、聯想電腦隨處可見,這也是為什么人們不會再將劣質產品與中國生產聯系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像Shein一樣的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就更容易被接受。”David還補充稱,“現在的消費者清楚歐洲、美國和日本品牌的生產地也是中國,而且這些品牌的服裝質量十分上乘。”

在Shein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Inditex在華并不順利。據《商業內幕》西班牙版稱,該集團旗下除Zara以外的多個品牌都相繼退出中國市場,就連Zara實體店數量也逐漸減少。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ESIC機構專門研究中國市場的專家Beatriz Irún指出了關鍵,“中國市場活力強勁,如果發展方向順應市場,將非常有利可圖,但Inditex并未制定出與中國市場相符合的政策。”比如,最近八年,中國線上市場經歷了增長至暴發的階段,而Inditex卻遲遲未入局,直到市場份額被瓜分才入駐中國電商平臺。

同時,中國本土快時尚品牌也迅速崛起,太平鳥、七匹狼等品牌包攬了中國Z世代衣櫥。“歐美品牌很難爭取15歲至22歲消費者的市場,美國品牌Abercrombie、Hollister出于同樣的原因在中國市場上失敗了。”Beatriz如是說。

你認為短視頻的發展前景如何?

短視頻處在探索新商業模式期

短視頻吸引新網民加入,用戶規模和使用率持續增長

短視頻具有“品類繁雜、包羅萬象、短小精悍、淺顯表達”等特點吸引新網民加入。根據調研數據顯示,新網民第一次觸網使用的第一大網絡視聽應用為短視頻,并且這一比例較2020年6月增長5%左右。

根據CNNI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2020年,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持續增長。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宅家”更是使得短視頻用戶規模強勢增長,2020年3月短視頻用戶規模較2019年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19.29%。截止2020年底,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8.73億人。

并且,近年來短視頻網民使用率持續提升。截止2020年底,短視頻網民使用率達到了88.3%。

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短視頻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