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用戶數量2022年11月用戶(2022年中國制造網外貿平臺怎么樣)

时间:2024-05-17 14:28:14 编辑: 来源:

【新人必看】2022年Facebook最全推廣教程(三)

點擊下面文章查看2022年Facebook最全推廣教程系列:

Facebook(簡稱FB,現改名Meta)是源于美國的社交網絡服務及社會化媒體網站,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圣馬特奧縣門洛帕克市。網民習慣譯為臉書、臉譜等,中國大陸官方媒體多譯為臉書。如今更名為“元宇宙”(Meta)。

Facebook塑造了一個千人千面的多樣虛擬線上社群,以其獨特的魅力穩居全球社交媒體霸主的寶座。本篇文章將介紹有關Facebook的發展歷程以及品牌如何利用Facebook進行品牌的傳播。

由此可知,Facebook蘊含著巨大的流量價值不確定從何入手?本篇文章Maskfog將分享如何通過Facebook推廣建立品牌知名度、提升網站流量并促進銷售。

一、加入Facebook小組

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愛好都有一個在線社區。超過18億Facebook用戶每月至少在小組中活躍一次,從本地社區論壇到針對特定品種狗的寵物主人的小組。

通過調查現有客戶來確定你的目標市場加入的Facebook小組。你還可以在Facebook搜索你所在的行業并按小組進行篩選:

找到小組后,開始參與小組內容以在Facebook上建立知名度。但請注意,一些Facebook小組管理員為社區制定了嚴格的規則。仔細確認你是否被允許分享推廣內容以避免被禁止發言。

一些品牌為了緩解這種情況(并推廣其核心內容),已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Facebook小組。例如,TribeBeautyBox通過其電商商店銷售美妝訂閱盒。創始人BiliBalogun表示,她創建了一個Facebook小組,很快就收獲了前200名成員。

Bili說:“我原本就通過我的網站建立了一個電子郵件列表,我通過向我的電子郵件列表發送郵件來人們加入該小組,跟他們說,‘嘿,我們有一個很棒的小組。請加入我們,獲得幕后花絮和獨家內容。’”

二、追蹤Facebook分析

臉書推廣成功的秘訣在于不斷嘗試。適用于一家小型企業的方法并不適用于另一家小型企業。這更像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

通過監控Facebook受眾分析(FacebookAudienceInsights)來了解你的策略是否有效。需要關注的重要指標包括:

關注人口統計數據。通過將Facebook關注者與你的目標市場進行對比,評估他們是否有可能轉化為潛在客戶。你可以看到Facebook受眾主要來自哪些國家、年齡和性別取消關注數量。一旦有人關注了你的Facebook公共主頁,你的工作就不會結束。通過監控你的取消關注率來評估你留住他們的能力出現關注的地方。發掘人們關注你的公共主頁的地方——通過搜索或公共主頁本身,并優先出現在哪里。如果你專注于Facebook營銷的時間有限,這一點尤其重要頁面操作。有多少人點擊了你Facebook個人簡介中的行動號召(CTA)?看看你的有機內容是否驅使人們訪問你的網站,獲得指引,或致電你的小公司成功的帖子類型。之前我們提到過,改變內容策略是在Facebook上開展營銷的好方法。通過這份報告找出你的受眾最喜歡的格式三、付費臉書推廣營銷策略

Facebook也受到了不少批評。它開始推行按需付費模式,將有機覆蓋率推到了一個螺旋式下降的趨勢——這是品牌將資金投入于廣告的明顯驅動力。

VerticalMedia創始人WilliamDiaz說:“Facebook的影響力并沒有減少。它只是從有機媒體轉向了付費媒體。為了讓品牌在這個平臺上充分發揮潛力,他們需要啟動廣告管理工具。”

有預算嗎?每天只需5美元,你就可以開始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以下是最大化投資回報率的方法:

重定位網站訪客投放有網紅代言的廣告進行A/B測試將Facebook受眾變成郵件訂閱用戶四、重定位網站訪客

如果你剛開始投放Facebook廣告,那么之前與你的品牌互動過的人都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教育你的廣告受眾幾乎不需要做任何工作——他們已經知道你的業務和產品的存在。

針對以下群體建立Facebook自定義受:

訪問過你的網站接觸過你的移動應用程序觀看過你上傳到Facebook的視頻已向你購買過產品

確保你已在這些平臺上設置了Facebook像素。像素將收集接觸你的應用或網站的人的信息,然后將它們與Facebook用戶個人資料相匹配。

即使你的業務規模相對較小,你也可能會有一大群用戶屬于這類自定義受眾。絕大多數(97%))的人訪問網站后沒有購買任何東西就離開了。出現在他們的Facebook動態中可以提醒他們購買之前感興趣的產品。

五、投放有網紅代言的廣告

我們已經談到了在臉書推廣業務時網紅所擁有的力量。在你的廣告系列中加入網紅代言以建立信任和可信度,比如下面Fussy的這個例子。

VerticalMedia創始人WilliamDiaz則更進一步:“通過網紅的公共主頁投放廣告對我們的客戶來說已經改變了游戲規則。沒有必要為了獲得Instagram或Facebook上的一次快速發帖而與所在行業的頂級網紅商討合作事項。

“找一個關于者少于100,000的行業微型網紅,然后向他們購買宣傳你的產品的內容,創建一些廣告變體,然后在他們的公共主頁上投放。

六、進行A/B測試

你創建的第一個Facebook廣告系列不一定會馬上成功。就像有機發帖一樣,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廣告需要一些試驗才能找到。

使用Facebook自帶的A/B測試工具來試驗:

廣告格式。從全屏廣告(Canvasads)到圖片輪播廣告,有些Facebook廣告格式比其他廣告格式更吸引人。在廣告組中使用不同的格式,看看目標受眾最喜歡哪一種投放位置。Facebook新動態通常被視為廣告主的黃金版位。測試你的小型企業是否屬于這種情況,還是其他投放位置(如右側欄或AudienceNetwork)表現更好廣告系列目標。Facebook的廣告算法通過廣告系列目標來建立受眾并向廣告主收費。本地企業可能會在“公共主頁點贊”或“潛在客戶開發”等目標上取得成功,而電商品牌通常將其目標設定為“轉化量”行動號召。在你的廣告素材下方有一個小小的CTA按鈕。測試“立即預訂”、“立即購買”或“了解更多”是否能更好地說服受眾完成目標

Rothy’s在其Facebook廣告策略中結合使用單張圖片、垂直視頻和輪播廣告。

Adegen首席營銷官AustinDixon是一位營銷人員,他通過更改Facebook廣告活動引導人們訪問的落地頁取得了成功。他說:“大多數廣告主都注重直接通過廣告推銷他們的產品,但我們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方法。

我們以價值和教育優先的心態為主,因此我們沒有在我們的產品頁面上投放廣告,而是在我們的創始人出現的播客節目中投放廣告。在該播客中,我們引導人們免費閱讀電子書,并最終引導他們加入我們的Facebook小組。

正因為如此,消費者在我們向他們介紹產品之前就已經對導致他們脫發的原因非常了解。因此,我們的廣告獲得了六倍的回報,且無需努力說服潛在客戶為什么我們的產品很優質。”

七、將Facebook受眾變成郵件訂閱用戶

然而,許多營銷人員將Facebook營銷視為在租用的平臺上建立受眾。平臺可能會關閉你的公共主頁、限制自然覆蓋范圍或突然更改其算法——所有這些都會影響你與你辛苦培養的受眾建立聯系的能力。

通過將你的Facebook受眾變成郵件訂閱用戶來降低風險。投放廣告系列,將你的目標受眾引向一個有吸引力的地方,例如:

問答比賽優惠券免費操作手冊

這將為你提供與目標受眾直接溝通的渠道——一種在最壞的情況發生時聯系他們的方式。

八、讓你的臉書推廣更上一層樓

Facebook是社交網絡界的巨頭,盡管最近存在爭議,但它依舊是營銷人員觸及目標受眾的寶貴工具——無論你是否有資金投資。

試驗是臉書推廣成功的關鍵。測試哪些內容格式、廣告系列目標和發帖時間更能吸引受眾。你的Facebook成效分析將揭示最佳的轉化途徑。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1月6日,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而在近期的多個跨年晚會上,虛擬人成為全場的矚目焦點,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1

1月6日,字節跳動投資了“李未可”。這個“李未可”并不是一個真人,而是一個虛擬人。

這也是2022年新年伊始的第一筆虛擬賽道上的融資。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李未可”這個IP隸屬于杭州李未可有限公司,成立時間不過半年。

本身虛擬人物并不是一個新的話題,從第一個虛擬歌手“初音未來”于2007年出道算起,這個賽道也已經是一個15年的老行業了。只不過,后來隨著AR、VR技術的成熟,二次元的虛擬人物開始變得更加立體、真實。

比如,洛天依就曾登上了202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柳葉熙”幾乎一夜之間爆紅,靠著兩分多鐘的視頻,一夜漲粉450萬。

對于虛擬人物的應用,并不只停留于娛樂。前段時間,虛擬學生華智冰正式加入了清華大學的學堂;微軟小冰的虛擬人N小黑可以連續70天播報《每日經濟新聞》;央視也宣布會在冬奧會上用虛擬主播播報新聞。

尤其是在元宇宙這把虛火的加溫下,虛擬人更是一下子涌進了現實世界。

破圈進行時

虛擬人物發展的最為成熟的是泛娛樂偶像領域。2007年,第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虛擬歌手“初音未來”誕生。

當時的虛擬偶像的內核其實就是一個聲音合成軟件,因此盡管可以看到初音未來各種各樣不同的人設與形象,但對資深粉絲來說,最有辨識度的還是她的嗓音。

初音未來一面世就引爆了全球范圍內的二次元粉絲,在多國舉辦的演唱會座無虛席。大部分人哪怕不了解她,也知道當年破圈的那首《甩蔥歌》,如今在日本彈幕網站ni買粉絲ni買粉絲上點擊量已破千萬。

這個二次元少女偶像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真人偶像。初音未來已經在中國舉行了多次巡演。上個《初音未來GALAXY LIVE 》巡演系列,就曾走過了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現在的初音未來已經坐擁全球6億粉絲,身價已經超過百億日元。

初音未來的成功讓國內也想如法炮制出自己的虛擬偶像。2012年7月,洛天依正式發布。她和初音一樣,仍然是以VOCALOID系列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制作的虛擬形象,出道后的發展也以唱作歌曲為主。在2016年登上湖南跨年演唱會的舞臺,第一次出現在了主流視野。2021年亮相春晚節目,更是將曝光度推至頂流。

隨著時代發展,虛擬偶像也衍生出了新的方式:通過面部捕捉、動捕技術將真人投射到虛擬形象上,屏幕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包括對話都完全出自真人。

這也是目前最火熱的一種模式,粉絲們形象地將虛擬形象稱作“皮套”,而背后的扮演者則是“中之人”。在國外主要以vtuber(虛擬主播)的群體存在,傳到國內后則逐漸開始產業化與偶像團體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樂華娛樂旗下虛擬偶像女團“A-SOUL ”。

A-SOUL于2020年11月以“樂華娛樂首個虛擬偶像團體”名義出道,成員由五個虛擬女孩組成,每個形象背后都有專屬的中之人扮演。

出道僅僅十個月后,五位成員賬號的微博、B站粉絲數均超百萬。團長貝拉更是在2021年7月16日的生日會直播中,達成了萬艦成就,創下了虛擬主播區第一位、B站歷史第二位萬人艦長的紀錄。

去年12月11日,A-SOUL在B站舉辦了開播周年慶直播。預熱活動的聲勢堪比流量明星:北上廣杭等各大城市的繁華區都點亮了大屏,循環播放五個女孩的宣傳視頻。直播當天,預約人數超過12萬,在B站全程熱度保持1000萬人氣值以上,峰值達到1200萬,當晚直播熱度登頂全站直播榜。

在短視頻平臺上,虛擬偶像也已經有了爆火的趨勢。去年10月31日萬圣夜,一個名叫柳夜熙的虛擬美妝博主發布了第一條抖音視頻。隨即7天漲粉400萬,引發了人們對于虛擬偶像作為KOL的熱烈探討。

不論是直播、短視頻還是官方舞臺,虛擬偶像都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了大眾視野里。

商業化初嘗試

從現狀看,虛擬偶像產業的商業模式正在被不斷嘗試。目前大部分虛擬形象的變現渠道還只是直播與品牌合作。

在B站12周年慶上,CEO陳睿提到,在過去的一年里共有超過32000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同比增長40%,虛擬主播已經成為B站直播領域增長最快的品類。

B站上開通艦長198/元一個月,連續包月價格也要138元。真金白銀的打賞金額比單純粉絲、彈幕數量要更能體現主播的價值。根據二次元數據平臺 vtbs.moe 抓取的數據,過去一年,B站用戶針對虛擬偶像的訂閱打賞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50%。

去年7月16日,A-SOUL的隊長貝拉在B站舉辦了自己的生日會直播,當時A-SOUL全員在B站僅僅直播了半年多,貝拉也只有25萬的關注。但就在生日會當晚,大量粉絲涌入直播間瘋狂氪金,令貝拉直接達成萬艦成就,相當于每25個關注里就有一位粉絲給貝拉充值了艦長。

據相關網站統計,在近三個小時的直播中貝拉一人就創造了233萬禮物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B站上也僅有四名主播達成了萬艦成就,虛擬偶像就占了其中兩名。千人艦隊主播排行榜下,前二位置也被虛擬主播同時牢牢占據。

在品牌合作上,虛擬偶像也表現出了潛力。

老牌虛擬偶像洛天依,2020年亮相淘寶直播間帶貨,觀看人數270萬,近200萬人打賞互動。據參與商家稱,一個直播坑位費就要高達90萬。而目前普通帶貨主播的坑位費一般在幾萬到幾十萬,相比之下洛天依已經堪稱帶貨身價頂流——要知道羅永浩直播首秀坑位費都只是60萬。

各大品牌把虛擬偶像視作了金字招牌。肯德基老爺爺搖身一變成為虛擬“酷大叔”,在ins收割137萬粉絲的心。

國內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推出虛擬形象大使“NAYUKI“,通過虛擬品牌形象開直播宣傳產品,據報道72小時斬獲GMV 近2個億,而這相當于奈雪的茶全國門店近一周的銷量。

虛擬偶像的火熱也帶動了整條產業鏈的上下游。據了解,一些主打動捕技術、AI技術的科創公司,在2021年集中迎來了一批融資潮。除了字節跳動之外,買粉絲、紅衫資本、順位資本等知名資方都爭相入局。

據艾媒買粉絲預測,2021年中國虛擬偶像的核心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62.2 億元,帶動周邊市場規模達到 1074.9 億元。

各家大廠也紛紛在娛樂之外的領域布局。2021年11月,央視第一個手語AI主播正式亮相。她將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始,全年無休,為聽力障礙群體做好報道。動作精確,實時傳譯加上不用休息,這就是虛擬人物對現實工作最重要的補充。這款登陸央視的虛擬主播,便是由百度智能云的“數字明星運營平臺”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萬科也把去年的最佳新人獎頒給了首位數字員工崔筱盼。這名虛擬員工于2021年2月1日正式“入職”,在系統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學會了如何在流程和數據中發現問題,以遠高于人類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種應收/逾期提醒及工作異常偵測中大顯身手。她催辦的預付應收逾期單據核銷率更是達到91.44%。

虛擬人的市場價值還在被慢慢發掘,各方都在不斷嘗試他們在商業上新的可能性。

虛擬偶像的現實困境

虛擬偶像的發展看似順風順水,但背后仍然存在一些局限與問題。

在今年B站舉辦的一次線下漫展中,A-SOUL的展臺人滿為患,狂熱的粉絲跟著屏幕中的偶像大合唱,甚至發出了“下一站是鳥巢”的呼聲。能夠登上鳥巢,意味著真正得到了主流的認可。

然而,在7月17日的樂華家族演唱會里,和王一博、吳宣儀等現實流量明星同臺演藝時,A-SOUL卻遭到了場下觀眾“尬”“下去”的噓聲。

普通觀眾對于只能在屏幕上載歌載舞的小人似乎并不感冒。A-SOUL粉絲們憤慨,不解,也有些泄氣,他們中不少人開始明白被大眾看到與被大眾認可,依舊存在距離。

不可否認虛擬偶像如今的活躍,但普通觀眾們對他們的接受度與粉絲轉化率如何,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虛擬偶像的制作運營成本要比一般人想象的高出不少。

根據艾媒買粉絲數據及業內人士在向36kr采訪時透露,國內單支虛擬偶像單曲的制作成本便高達200萬元;一場全息虛擬演唱會的成本更是在 2000 萬左右。而作為對比,薛之謙曾在節目中透露自己一首單曲制作成本為100萬左右;鳥巢體育館的日租費450萬,一場全息虛擬演唱會的錢可以開四天。

盡管虛擬偶像背后大多有著資本巨頭撐腰,如A-SOUL背后的字節跳動、騰訊旗下也有”無限王者團“......但如此昂貴的燒錢模式也造成入局門檻高,商業閉環難的問題。

另外,虛擬偶像就真的不會塌房嗎?

悠哉君(化名)是名職業畫師,算是二次元圈子里的老人。他向鋅財經表述,現在的虛擬偶像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虛擬背后的那種真實。

“現實生活這么累,總有需要傾訴壓力的出口。身邊你能找到每天隨時隨地可以無話不談的對象嗎?就算有也不好意思說出口。但在虛擬偶像的直播間里,每個人都戴著面具暢所欲言。同時也可以收到真情實感的建議,因為主播說白了也是披著皮套的真人。”

這種虛擬下的真情實感來自于背后的.中之人,但只要有人設就會有塌房的可能。

像悠哉君這類的二次元老人的記憶里,印象最深刻的塌房應該是日本虛擬偶像團體hololive辱華事件。

2020年九月,hololive旗下vtuber赤井心與桐生可可先后在直播間中將臺灣說成是一個國家。隨后,B站所有日本虛擬偶像被封禁一個月。

在后續的道歉中,hololive的態度并不誠懇,甚至一度出現復播“挑釁”。這刺激到了絕大部分中國粉絲,字幕組也紛紛刪除稿件并退圈。悠哉君說,當時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次塌房對虛擬偶像徹底死心,再也沒有回坑。

虛擬偶像除了自己的不當言論會導致人設崩塌,他們還要時刻提防被“扒皮”的塌房風險。一旦面具被撕下,和觀眾之間的神秘感就將不復存在。反差過大,還就會引起粉絲的抵觸。在日本就有不少虛擬少女偶像被扒出背后其實是大叔的例子。

這也引發了另外一種更深的思考:觀眾是否能夠接受中之人的迭代?目前來看這仍是一個尚未解決的痛點,也是所有虛擬事物需要探討的現實問題。

虛擬偶像或許正朝著主流邁進,但還成為不了頂流。破圈程度、成本與塌房都是其不可忽視的問題。至少在現在,還只是諸多簇擁者夢中的電子羊。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2

虛擬人成為互聯網巨頭眼中的香餑餑。

1月6日,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字節跳動獨家投資,該公司打造了名為“李未可”的AR科技潮牌及同名虛擬IP形象。而在近期的多個跨年晚會上,虛擬人成為全場的矚目焦點,相關上市公司積極投入這一領域。

虛擬人走紅在業內人士看來并不意外。在技術的迭代推進和互聯網巨頭的加持下,虛擬人已經在商業舞臺中嶄露頭角。虛擬人有望成為元宇宙產業鏈版圖中最先快速發展并規模創收的產業。有券商機構預測,2030年我國虛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多因素助推

虛擬主持人“小漾”于2022年1月1日在湖南衛視新綜藝《你好星期六》中亮相,并與真人組成主持團隊。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上,國內頂尖虛擬偶像團體VSinger家族登臺表演《卡路里》《普通 Dis買粉絲》,還原鄧麗君形象及音色的虛擬人“鄧麗君”與周深同臺演唱《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和《大魚》,東方衛視、嗶哩嗶哩等亦將虛擬人元素融入跨年晚會。

江蘇衛視官微截圖

虛擬人在資本市場也掀起浪花。虛擬人“鄧麗君”背后技術提供方數字王國1月3日大漲25%。以深交所互動易平臺為例,近一周虛擬人相關問題被提及141次。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注意到,虛擬人技術其實并非新鮮事物。20世紀80年代開始,虛擬偶像的概念開始在日本形成,早期的虛擬偶像使用2D、3D動畫的形式加以表現。隨著CG技術、動作面部捕捉技術的發展和社交平臺的崛起,虛擬人逐步嶄露頭角。本次被關注到的虛擬人“鄧麗君”其實在2018年就亮相熒屏,而2019年央視網絡春晚就引入了虛擬主持人。

根據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陽所在團隊跟蹤調研,近一年來,真正從事于虛擬人的相關產業公司增長了20倍。沈陽表示,虛擬人走紅是多種因素所促成的。首先,虛擬人技術不斷進步,在有限的演示范圍中,已經能夠與人進行比較好的交流;其次,元宇宙和虛擬人是不可分割的,元宇宙是虛實共生的空間,必然要引入虛擬人。

“整個移動互聯網成長紅利下的創新,帶來了這一輪最大的變化。”民生證券通信元宇宙分析師馬天詣認為,海外互聯網巨頭是元宇宙及虛擬人的主要推手。

技術與運營是關鍵

2021年以來,伴隨“柳夜熙”“AYAYI”等虛擬人的爆紅,現象級虛擬人形象帶動虛擬人出圈,行業關注度顯著提升,商業化潛力初顯。

相關上市公司也開啟了“造人”運動。芒果超媒推出了虛擬主持人“YAOYAO”,藍色光標發布首個數字虛擬人“蘇小妹”,浙文互聯合資公司推出國風虛擬IP“君若錦”、Z世代虛擬IP“蘭-Lan”兩位虛擬人物形象。

上述布局反映了虛擬人兩種形態。從功能定義區分,虛擬人主要分為偶像型和實用型,偶像型虛擬人核心在于其背后IP的價值和衍生能力,而實用型虛擬人核心在于技術能力,對建模、驅動、渲染、人工智能等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品牌代言成為偶像型虛擬人最重要的商業變現手段。以AYAYI為例,僅面世半年就已經與嬌蘭、天貓、安慕希、LV、Bose、保時捷等知名品牌合作。活躍于Ins上的虛擬人網紅Lil Miquela在2019年的收入折合人民幣大約為7600萬元,頭部虛擬人的收入可觀。

虛擬人AYAYI官微截圖

虛擬偶像走紅并非一蹴而就。“虛擬偶像其實和真人明星的模式差不多,一樣需要‘人設’打造和運營,參加相應活動提高曝光度。”國內某營銷類上市公司人士李敏(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目前接觸到的廣告主對于虛擬人多數持試水心態,投入金額普遍不大。

華東某券商傳媒互聯網分析師黃爍(化名)直言,虛擬偶像的價值短時間內被放大,但長期要看內容端能否補齊,粉絲不會僅對一個面容嬌好的虛擬偶像有忠誠度。

而功能型虛擬人單體產生的經濟效益較小,但作為元宇宙的基礎要素,能夠創造非常可觀的市場空間。目前,虛擬人主要應用于虛擬新聞主播、電商主播、政務及銀行客服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勞動力,實現降本增效。

沈陽表示,目前虛擬人發展尚處于早期,由于成本過高和功能不夠全面,超寫實風格的虛擬人尚未得到大范圍使用。虛擬人發展亟待技術能力和工具的迭代,包括AI能力、動作面部捕捉等。以其團隊為案例,制作一個超寫實的虛擬人需要半月到一個月時間,耗費至少數十萬元,這種門檻是限制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算力也是制約因素。黃爍指出,目前市場上眾多的虛擬人是Q版形象,原因就在于算力不夠。

對于虛擬人產業,市場人士形成較一致的共識,認為有望成為元宇宙產業鏈版圖中最先快速發展并規模創收的產業。中信證券認為2030年我國虛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3

時隔十年,鄧麗君再次以“真人”身份現身演唱。2022年江蘇衛視跨年晚會舞臺上,鄧麗君宛若當初,目光柔和,微笑動人,和身旁的歌手周深一同深情演唱。和鄧麗君一同到來的是,未來世界的想象。

梅 艷芳也“復活”了。在數字王國北京工作室的虛擬人展示空間內,梅 艷芳與現實中的人共處一個空間,站在一個水平面上,大幅度地邁步走動展現自我,正如她當年的演唱風格。

這些膚質逼真,表情靈動的“真人”虛擬人締造者是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他們活生生把影視視效般質感的角色拽出了虛擬,揉進了現實。“除了鄧麗君,還有哪些虛擬人?”“技術關鍵是什么?”鄧麗君事件點燃了不少現實人的好奇心,他們輪番找到數字王國一探虛擬人的究竟。

1月7日開盤,數字王國(0547.HK)一度漲幅超14%。此前6日累計漲超50%。截至目前,報 0.98港元,漲7.69%,總市值42.42億。

數字王國是一家好萊塢獨立視覺特效工作室。2016年,數字王國進軍中國市場。《泰坦尼克號》、《返老還童》、《頭號玩家》、《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及《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經典的視效均由數字王國操刀。知名編劇、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為創始人之一。

謝安是繼卡梅隆以后的第六位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1月6日,身在洛杉磯的謝安在原有緊鑼密鼓的采訪、會議安排下臨時接受了經濟觀察報的采訪。短短三十分鐘,他展現了一番對虛擬人未來商業化的熱情。

把鄧麗君“復活”

這不是謝安第一次把鄧麗君“復活”。

2012年,數字王國在Coachela(科切拉)音樂節貢獻了一場震撼全場的演出。他們把說唱巨星Tupac“復活”了。當時Tupac和 Snoop Dogg,Dre獻唱的《Hail Mary》和《2 of Amerikaz Most Wanted》視頻一經上線,播放量就破百萬,打破了YouTube單日最高點擊率紀錄。

周杰倫看到后產生了一個想法。他聯系到鄧長富,也就是鄧麗君的哥哥,并把自己大膽的想法告訴了對方。當時鄧長富認為想法很好,但出于某些考慮并未立刻答應。不久后,周杰倫的經紀公司找到數字王國,開始真正落實――把鄧麗君“復活”。

那是謝安剛剛接任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的第一周。新官上任三把火,27歲就掌權的謝安決定執行這份意義重大的期待。

當時手握制作奧秘的是電影《返老還童》的視效團隊。2008年,《返老還童》導演大衛·芬奇對主演有一份特殊的期待。他希望飾演本杰明·巴頓的布拉德·皮特和他自身的外貌特征必須全程在線。假設更換演員去詮釋不同年齡的本杰明·巴頓,容易破壞觀眾對角色的情緒累積。這對于視效制作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借助數字王國提供的技術方案,藝術家根據布拉德·皮特的外貌設計了三種頭部形象,采集了約120個真人表情,創造出了數以千計的外貌模型,再通過一幀幀地比較真人表演和表情數據的異同進行調整,如眼角變化和嘴角扯動等…后來這項技術也在《復仇者聯盟》系列的“滅霸”身上有所體現。

雖然擁有上述經驗,但鄧麗君的“復活”依然棘手。原因在于,在鄧麗君之前,北美藝術家從未做過亞洲面孔,再加上要讓鄧麗君和周杰倫合唱,選曲還是她從沒唱過的歌。

操刀的還是《返老還童》視效團隊,但并非簡單地勾勒模型,而是加入了人工智能。當時參與項目的程序員和工程師會讓機器大量的觀看和深度學習鄧麗君的演出視頻。

2013年9月,周杰倫“魔天倫”世界巡回演唱會臺北站小巨蛋現場上,周杰倫與鄧麗君的對唱讓眾人大開眼界。不過,當時的熱鬧僅限于技術的觀賞性,商業化的話題尚未被歸入重點。

疫情,藝人

十年之隔,同樣的鄧麗君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和市場反饋,謝安認為很大原因在于時代背景不同。

此次江蘇衛視跨年晚會虛擬鄧麗君由陳佳擔任配音//配唱。事實上,數字王國可通過技術讓虛擬鄧麗君與人們自主進行實時交互。只不過在2013年和周杰倫的對唱中,還沒有交互需求,故而當時已能實現的交互技術最終沒有得以呈現。這一次的江蘇衛視跨年晚會,數字王國采用了實時操控,即更復雜的動作實時捕捉、渲染,時間成本相對較高。

十年之后,代表虛擬世界的“元宇宙”一詞火了。越來越多肉眼可見的虛擬人、VR實踐讓現實中的人們內心開始動搖:虛擬世界好像真快要來了?

謝安說,過去兩年疫情讓人類活動的空間有了界限,在局限的范圍內活動久了,難免會對虛擬世界產生向往,而虛擬人的迷人之處在于能提供豐富的應用暢想。

過往很長一段時間,虛擬人主要在影視、音樂、游戲等文娛領域活躍,也很少走出屏幕。2017年,虛擬歌手洛天依借助全息技術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演唱會。但洛天依是虛構的卡通形象,并非真人。2021年10月31日,一個名為“柳夜熙”的抖音賬號發布的首個短視頻隨即引爆內容行業。柳夜熙外表為一個古代裝扮的女子。她在視頻中與現代裝扮的人們互動,自稱會“捉妖”。但她距離鮮活的真人樣貌還有一定距離。

對于像數字王國這樣的視效公司而言,“逼真”已不再是個大問題。借助全息技術,數字王國把特效中的虛擬人拽到現實,滿足著疫情下電影業的需求。

除了原有的“復活”目的,如替身某位打星完成高難度動作,虛擬人還在解決他們無法現身好萊塢拍戲的問題,“因為稅負太重,大部分電影制作都不在好萊塢,現在都在新西蘭、愛爾蘭,甚至在倫敦。可疫情期間,明星們就算有私人飛機,到了當地還是要隔離。過往兩年有大量的虛擬人代替了拍戲需求。”謝安說。

2021年一整年,藝人頻繁暴雷,代言品牌遭殃,虛擬人好像能派上用場。謝安的新目標就來自于此。除了“復活”過世真人、復刻演員之外,數字王國不再僅是提供制作技術,未來要自創虛擬人IP。

“越來越多的需求是創造一個獨立的虛擬人。他不會讓自己的私生活影響品牌、電影、歌曲的任何發行,也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不會變老,不會背叛你,去跟別人簽約。而且他沒有任何國際的限制,可以講任何語言。”

謝安預測,如果要實現人人都有自己的虛擬替身,并達到鄧麗君那般高度還原的質感,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融進教育、服務業

謝安對元宇宙有自己的定義,即“這個時代的互聯網”。他認為,在眾多的構成要素中,虛擬人是關鍵。

“冷戰時期誕生的互聯網,之所以能形成今天這樣規模的體系,是因為它有巨大的社交功能。未來每個人在虛擬世界都有一個虛擬的替身,類似《頭號玩家》里游戲玩家的設置。”

涌入虛擬人賽道的玩家的確多了起來。1月6日,虛擬人“李未可”獲得首輪融資,由字節跳動獨家投資。在此之前,無論哪個行業,或多活少都能聽到傳來要布局虛擬人的聲音。而“虛擬人”相關概念的上市公司也因這一詞匯經歷了股價的大起大落和蹭熱點質疑。

趨勢不可擋。《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預計,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而未來行業發展方向之一將是虛擬偶像化。

虛擬人還能做什么?教育。“你能想象,如果是《冰雪奇緣》的艾莎公主在教小朋友學習英語,他能有多受到鼓舞嗎?”謝安認為虛擬人未來能在教育市場上大展拳腳,“我們和投資公司在探討的時候發現,很多年輕人學習語言過程中,出于不自信,不愿意去跟人練習一門自己不熟悉的語音。但當你跟虛擬人在練習的時候,這種擔心可能會減少。”另外,謝安還談到了虛擬人在服務業的廣泛應用。區別于純語音和機器,虛擬人的服務接近現實世界的狀態。

2021年2月,數字王國通過在盧森堡新近成立的附屬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對教育科技公司ask買粉絲SolutionsAG(“ask買粉絲”)19%股權的收購。

緊接著的5月,數字王國在教育科技上的布局再進一步,附屬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對娛樂與體育巨擘High-light Event & Entertainment AG(“HLEE”)少數股權的戰略性收購。

數字王國北京工作室的虛擬人展示房間內,虛擬人“小艾”由數字王國工作人員在背后操控。當被問到“能碰一下你嗎?”時,小艾搖搖頭拒絕了。這是因為中間有一個大約三米的全息投射屏給虛擬和現實的兩類人造成了距離。而按照謝安的說法,這個全息屏幕可能會在不久后的將來完全消失,虛擬人隨時出現在現實世界的每一處。那究竟會是怎樣一種景象?

2022年,通信行業有哪些看點?

看點1:5G專網

2021年,是5G toB的發展元年。這一年,在政府的巨額資金支持下,在運營商和廠商的資源堆積下,各個行業都扶持了大量的5G標桿應用,例如5G工廠、5G碼頭、5G礦山等。

2022年的問題在于,如何將這些標桿項目進行低成本復制。

也就是說,如果國家不再砸錢,5G是否能靠自己的本事,活下去。運營商和廠商,從“重點保障單個項目”,到“普遍支撐N個項目”,是否還能搞得定。

5G toB的進一步推進,引發了人們對5G專網的關注。5G公網建設達到初步目標,專網是否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其實,我們國家對專網的政策比較嚴格,對頻譜資源控制得很緊,對于企業來說,自主建網基本上沒有空間。而且,專網的技術門檻太高,建設和維護成本也高。所以,除了電力、石油、鐵路等國有企業之外,大部分企業建設專網的動力和意愿并不強烈。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5G的優勢主要集中在時延和帶寬,真正有需求的場景并不是很多。如果是自己掏錢建5G專網,大部分企業都會仔細掂量利弊。

看點2: 毫米波的政策走向

還有1個月,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作為通信人,這屆冬奧會,最值得關注的應該是毫米波的亮相和應用。

毫米波這個技術爭議很大,很多人將其上升到政治層面。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說,中國同樣是毫米波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沒有必要對一項技術進行排斥。

毫米波作為一項移動通信技術,其實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不堪。速率和覆蓋是天平的兩端,在不同的場景,各自有各自的優勢。毫米波的技術優勢就是大容量、大帶寬、低時延和精準定位。

冬奧會8K直播、VR/AR直播,是毫米波展示自我的一個機會。如果毫米波在冬奧會現場表現出色,不排除會加速毫米波在國內的測試進展,并進一步影響毫米波發展政策,包括商用頻譜的劃分。

看點3:R16的商用

2020年3GPP R16標準就凍結了,但真正技術落地,是2022年。R16的芯片、終端,2022年批量上市。所以,今年我們需要關注一下R16到底會給5G現網帶來什么樣的影響。R16的性能指標,是否會帶來顯著的體驗升級。

與此同時,我們往前看,關注R17凍結,R18啟動。5G-Advanced轉眼間就來了,到底有什么新花樣,我們需要好好研究。RedCap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技術,作為青春版的5G,它是否會對NB-IoT等物聯網技術造成影響?

目前這個時代,通信技術發展就是唯3GPP馬首是瞻。3GPP Rxx的走向,就是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緊跟Rxx,大概率不會走錯路。但是,3GPP的一統天下,扼殺了通信技術的創新,形成了巨頭對技術的專利壟斷,新興企業“造反”的難度越來越大,新型通信技術出現的概率越來越低。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

看點4: 芯片和模組的價格走勢

2021年到處都在“缺芯”,這個局面2022年很可能還會持續。

在這個大背景下,通信泛終端芯片的價格,沒有如大家預期的明顯下降。尤其是5G芯片的價格,仍然很貴。

一方面數字化轉型加速,物聯網應用爆發,另一方面芯片和模組的價格下不來,這是有問題的。

幾個芯片廠商里面,華為因為被制裁,現在退而求其次,追求較低制程(28nm)的芯片的穩定供貨。這種制程,雖然5G手機終端不夠用,但至少能保證基站、數通、光通信主設備的需求。

2022年,國內芯片模組的出貨量只會越來越大,Cat.1、NB-IoT都有很大的增長潛力。2G、3G加速退網,物聯網市場份額會有一個大的洗牌。成本決定了洗牌后的市場格局。

同樣面臨成本問題的,還有高速光模塊。

傳輸骨干網方面,繞不開的話題就是400G。400G,說來說去就是成本和價格。

骨干網的容量擴增沒有停止腳步,云計算刺激下的數據中心數量增長,也是越來越快。這些都對高速光模塊有強烈的需求。2026年,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45億美元。

與此相對應的是,高速光模塊的價格,和5G芯片的價格一樣,下降緩慢。當年1G、10G光模塊價格飛速下降的局面,不復存在。

全球經濟的整體形勢,決定了資源價格的上漲,也決定最終產品價格的上漲。價格上漲,就意味著運營商CAPEX的居高不下。最終,成本還是會轉嫁到用戶身上。

這一輪行情下來,到底誰會受益,誰會受罪,只能讓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看點5: 千兆光接入和F5G

國內光接入基礎設施的發展,極為迅速。十余年的時間,我們一路從1M到8M,10M、20M、50M、100M、200M、500M。如今,很多家庭已經邁入了千兆(1000M)時代。

在千兆快速普及的同時,運營商已經在致力于推動50G-PON的標準推進。

50G-PON帶來的用戶端接入速度,是5Gbps。其實,站在用戶需求的角度,和5G一樣,人們也不知道這么高的網速,除了資費的增長之外,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能用到這么高網速的,只有VR/AR和未來的全息視頻。從目前國內民眾對元宇宙的反感來看,沉浸式的數字世界體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家庭網速的標準帶寬,估計200Mbps是一個門檻,再高的話,用戶體驗沒有太大區別。

除了家庭寬帶接入之外,企業商用辦公光纖接入的需求,應引起運營商的充分重視。

商用光接入的成本太高,上行速率太低,沒有外網IP,都是痛點。

看點6: 車聯網

2021年,受整個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影響,人們對車給予了很大的關注。

愛屋及烏,車聯網、自動駕駛、無人駕駛,也被公眾和資本重點關注。華為、小米相繼殺入這個領域,更是刺激了關注的進一步升級。

其實,從技術的角度來看,車聯網尤其是車路協同,取得的進展并不算是特別顯著。

車聯網需要進行的投入很大,在技術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進行廣泛建設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地方,都還是以示范區小規模試驗為主。

現在行業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開始提“封閉或半封閉”環境的車聯網。

說白了,就是園區內部的無人駕駛和車路協同。對于城市規模和公共高速的車聯網,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看點7: 頻譜政策

2022年,一拖再拖的廣電5G將正式迎來放號。以廣電的能力,即便放號,也不會對現有的市場份額造成影響。值得關注的是,移動借助700M,是否會進一步對電信和聯通的競爭優勢。

700M廣電移動合作,最大的受益者是移動。

電信和聯通對頻譜進一步共享的訴求,一直沒有停止。兩家運營商對700M垂涎已久,始終在爭取政策上的支持。

從宏觀來說,頻譜資源共享對電信和聯通是有利的。中國移動的實力比中國聯通和電信加起來都強,基站數量也是最多的。進一步共享的話,會刺激市場競爭,對市場份額最大的運營商形成壓力。

除了700M之外,高頻頻段(尤其是毫米波頻段)的分配,將是運營商爭奪的重點。頻譜共享政策,最有可能影響國內的市場格局。

看點8:小基站

5G宏站建設已經到了一個門檻,2022年開始,5G會重點進行室內基站的建設。

這就意味著,小基站的市場機會逐漸顯現。

說到小基站,大家一直都在關注的Open RAN,到底能有多少市場?目前,全球Open RAN基站的發展,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用的運營商還是不多。主流運營商基本上以觀望為主。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對Open RAN的態度直接決定了Open RAN的命運。我個人覺得,Open RAN大規模用于公共移動通信市場的條件還是不太成熟,尤其是對于中國的運營商來說,運維責任等方面太難界定了,能耗方面也不是很放心。估計會小范圍試用,或者在專網進行試用,然后再決定下一步是否批量使用。

有消息稱,小基站的集采將會在上半年舉行。不知道誰會在這個大蛋糕中受益。

看點9:安全

2021年,全球通信網絡并不太平。

6月份,全美網絡故障;10月份,FACEBOOK遭遇史上最嚴重的斷網;11月份,甘肅某運營商大規模網絡故障;近期,西安一碼通的頻繁宕機……這些都在時刻提醒我們,網絡安全穩定,我們還面臨極大的威脅,有很多工作要走。

技術在飛速進步,但網絡并沒有大家想得那么堅不可摧。

2022年,我們將迎來奧運會、二十大等重要事件,網絡的安全穩定極為重要。通信網絡一直在強調“原生安全”,感覺離得還是有點遙遠。

希望今年網絡能夠少出事、不出事,大家平平安安,少一些通信人背鍋。

看點10:新技術

通信技術基礎理論無法突破的局面,2022年不會有改變。

在6G到來之前,無線空口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超表面技術和太赫茲技術,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會發展成熟。

新技術的話,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低軌大帶寬衛星通信、AI與傳統通信的融合。

低軌大帶寬衛星通信這幾年很火,帶頭就是馬斯克的星鏈。我們不可能用星鏈,所以一定會發展自己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

目前,中國衛通等國家隊在這方面進展迅速,覆蓋范圍逐漸從民航航線,擴展到一帶一路和航海主要航線。

國內民營衛星企業的發展阻力很大。衛星這個東西對技術和資金要求太高,一般的企業玩不起,也容易玩死。

衛星是地面通信系統的有效補充。平時可能看不出來,一旦有事,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發展衛星通信,形成于地面5G的有效結合,最終促成空天一體化,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再說說AI。

AI與傳統通信的融合,重點在于性能挖潛、智能運維和降能耗。

性能挖潛,其實就是借助AI賦能無線算法,例如高階調制,或者Massive MIMO波束跟蹤。這塊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智能運維。目前通信網絡過于復雜,傳統人工維護的方式不可持續。在特定場景下適當引入AI,將有效降低網絡的運維工作量和難度。

我們距離全智能自治網絡還有很大距離,但場景的智能化,已經看到了不少曙光。

能效是能夠直接帶來經濟收益的,也符合國家戰略,相信會是AI落地最主要的領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算力網絡。

今年,運營商越來越關注算力網絡。其實,算力網絡就是云網融合的延伸。云和網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算力和聯接力最終都是合為一體。

作為傳統通信領域的從業者,面對這個大勢,要有自己的認知。

始終圍繞著傳統網絡轉,最終是死路一條。趁著現在聯接力還是一些話語權,應該趁機滲透算力領域,在包括邊緣計算等方向尋找新的商業機會,將自己轉型為算力算法工程師,企業則轉型為算力企業。

運營商高層看得還是比較清楚的,想方設法在擺脫管道的定位,積極謀求成為數字基礎設施提供商,兼方案提供商、內容提供商。運營商大力建設的IDC,還有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就是為了在toB領域成為企業數字化的合作伙伴,避免被設備商架空。

好了,以上就是小棗君對2022年通信行業10大看點的點評。個人意見和看法,不一定準確,歡迎大家拍磚!

說實話,2022年,最大的關注點還是在于疫情。希望疫情能夠盡快結束,整個世界恢復到正常的軌道。我們的人生已經被偷走了兩年,實在是不想再被偷走一年了。

對吧?

2022年中國制造網外貿平臺怎么樣

簡介

中國制造網(Made-in-China.買粉絲)由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創立,2009年上市,股票代碼:002315)開發及運營。作為第三方B2B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中國制造網專注于服務全球貿易領域,致力于為國內中小企業開展國際營銷構建展示平臺和交流渠道,幫助供應商和海外采購商建立聯系,挖掘全球市場商業機會。

國內A股上市的B2B綜合性電子商務平臺

對付費供應商進行全員實地審核的B2B電子商務平臺

覆蓋27個大類及3600多個子類的豐富產品信息

國際站月均買家詢盤超過100萬封

連續7年獲得“最具商業價值百強網站”稱號

多達11種語言版本的網站信息展示服務

遍布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會員

近兩年流量變化趨勢

海外區域分布

中國制造網的服務介紹

1、實地審核 認證服務:與全球最大的檢驗檢測機構—瑞士 SGS 集團合作,實地上門認證,頒發認證獎牌和認證報告,并擁有唯一的認證報告編號,SGS 官方網站同步查詢企業信息。另外也可以選擇TUV、BV機構。這是奠定B2B的穩定基礎,上線前就有全球知名審核機構上門做審核擔保,買家更加信任,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制造網上的買家在大訂單上也愿意,敢線下給供應商付款。

2、詢盤機制:一對一的詢盤模式,更具有針對性,提高成單率,減少同行競價。

3、全球最著名的搜索引擎推廣: 如:Google,Yahoo,Bing,ASK 等,提高中國制造網會員產品曝光率,最大化保證推廣效果。客戶在中國制造網店鋪內的產品在搜索引擎收錄情況很客觀,感興趣的也可以私信具體截圖看一下

4、社交平臺推廣:Facebook、Twitter、Linkedin、YouTube、Pinterest、Email。

5、買家見面會與大買家采購會: 廣交會期間大型買家商務酒會,不定期舉行中國制造網相關產品采購商和供應商面對面交流;全球1000強國際大買家定點采購。

7、小語種推廣:除英語語種站點外西班牙語、俄語、荷蘭語、阿拉伯語、法語、日語、德語等小語種全球推廣并在MIC 后臺操作中對法語、西班牙語、俄語、葡萄牙語進行免費發布。

8、EASY SOURCING:線上采購頻道具有針對性及時 RFQ 報價

9、在線交易:支持在線交易,但不進行捆綁服務,買賣雙方可自由選擇,只為提供便利。如果是外貿A類企業,中國制造網平臺在線交易更享受0傭金,0手續費的服務。

但是要問中國制造網做外貿怎么樣,有人適合,有人不適合,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不好。不過中國制造網的規則確實很簡單,買家群體相對來說更加精準。

互聯網發展趨勢?

互聯網的發展呈現十大發展趨勢:

趨勢1:中國互聯網用戶普及率將過半,中國互聯網網民數穩居世界第一

截至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3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6.9%,較2013年底提升了1.1個百分點。2014年上半年,隨著智能手機對功能手機的替代已經基本完成,智能手機用戶已形成龐大規模,市場占有率已趨于飽和,增速呈減緩趨勢,智能手機對網民普及率增長的拉動效果減弱。預計2015年年底,中國網民的滲透率將接近50%。2013年全球網民數為26億,2013年比2012年的增長率為9%,但盡管如此,中國網民數穩居全球第一。2013年中國的網民數是第二名美國網民數的2.9倍,但中國的網民滲透率為46%,美國為83%,從滲透率來看,中國的網民數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趨勢2:互聯網向移動端遷移,得移動互聯網得天下

全球移動互聯網使用量持續增長,占整體互聯網的25%(截止到2014年5月),去年這一數據僅為14%,一年之內使用比例翻倍,亞洲移動網民的滲透率也從去年的23%增長至37%,增長速度極快。截至2014年6月,中國移動網民規模達5.27億,較2013年底增加2699萬人,中國移動網民的普及率(網民占中國人口比例)達39.1%,即近4成中國人在使用手機上網。同時,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進一步提升,由2013年12月的81.0%提升至2014年6月的83.4%,手機網民規模首次超越傳統PC網民規模。

互聯網產品和服務也要跟著網民走。在2012年及2013年諸多大型互聯網公司其移動端的流量已經超越PC端的流量,很多大型互聯網企業PC業務用戶往移動端遷移,呈現出PC業務增長放緩,移動業務增長迅速的態勢。如果一個互聯網企業沒有在移動端的拳頭產品,將很快被移動互聯網的浪潮顛覆。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得移動互聯網得天下。

趨勢3:全球傳統媒體嚴重衰退,中國網絡廣告收入超越電視廣告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中國主流媒介中,電視廣告和報紙廣告的收入市場份額從2009年開始出現明顯的下滑態勢,2011年,網絡廣告的收入超越報紙的收入,在2013年,網絡廣告收入則超越電視廣告收入,網絡媒體成為第一大廣告收入媒體,在2014年,網絡廣告的收入份額還將繼續增長,而電視則在繼續下降,網絡廣告的收入份額將繼續顯著領跑市場。

在美國,雖然互聯網廣告市場份額還沒有超越電視,但差距在逐漸縮小,尤其是互聯網的媒介消費時長已經顯著超越了電視的媒介消費時長,這將促進美國互聯網廣告市場的進一步繁榮,而美國市場的紙媒和廣播無論是媒介消費時長還是廣告市場份額,都在嚴重萎縮。

趨勢4:網絡廣告將是效果廣告的天下,以大數據精準廣告將成為網絡廣告的重要發展驅動力

2013年以CPC和CPA為計費方式的效果廣告,其市場份額達66.6%,2014年該比例將超過7成。在效果類廣告為主流的中國網絡廣告市場,精準廣告技術將成為網絡廣告市場的重要驅動力。我們看到360公司的點睛系統、騰訊的廣點通等新的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精準廣告勢力正在快速崛起,其市場地位已經可以跟傳統的門戶相當。游戲和電商是這些精準廣告系統的主要客戶群,隨著這些客戶群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精準廣告系統在大數據方面的進一步發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以大數據驅動的精準廣告勢力將成為網絡廣告市場最為重要的變革和發展的驅動力。

趨勢5: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在崛起,大型平臺類互聯網企業將驅動市場快速發展

趨勢6:互聯網正在大力往健康領域滲透,掀起互聯網健康浪潮

越來越多的用戶在使用互聯網尋找與健康相關的解決方案,由此帶動了移動互聯網健康市場的迅速發展。最近3年時間內,無論是蘋果、谷歌、微軟等全球的高科技公司,還是BAT等國內互聯網巨頭都在覬覦移動健康市場,從移動掛號到日常健康管理服務,從健康監測到慢病預防和慢病管理,互聯網健康浪潮正在掀起。

互聯網健康市場未來發展主要有三股力量的推動:

(1)國家政策利好

2014年5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放開網上銷售處方藥,并提出允許第三方物流配送藥品。

《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目前醫藥工業產業集中度低,企業多、小、散問題突出,造成過度競爭、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其將2015年的產業集中度目標設定為,前100位企業的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的50%以上。

(2)技術相關因素推動

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展,將改變現有的醫療健康服務模式——遠程預約、遠程醫療、慢病監控、大數據管理等逐步成為可能。

傳感器的發展。傳統的可穿戴式傳感器腕環、心率帶、計步計、動作傳感器、智能衣服傳感器正在快速發展;而非植入式電化學傳感器的發展,利用對眼淚、唾液、汗液以及皮膚組織液等體液的傳感器檢測,填補實時監測體內疾病及藥效的空白。

(3)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的變化

老齡化。2050年,60歲及以上人口將增至近4.4億人,占中國人口總數的34%,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中國不斷加劇的老齡化趨勢成為醫療保健增長的基礎;

污染。氣候變化和污染加重人類健康隱患,為健康產業增長提供空間。有關數據表明,每年世界范圍內,約2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水資源和空氣的污染的后果,將會在未來10年間越來越明顯地顯現出來。一方面污染會使得人們更加注重疾病防治,增加醫療健康支出;另一方面,人們在由污染帶來的疾病治療上投入也會有所增長。

(4)大型互聯網及IT企業重視及大力參與推動

阿里巴巴的布局從醫院到藥店,從掛號到繳費幾乎已涵蓋了醫療行業的方方面面。阿里巴巴投資醫藥電商中信21世紀科技有限公司10個月之后,后者日前正式更名為“阿里健康”;支付寶公布“未來醫院”計劃,宣布將對醫療機構開放其平臺能力;阿里啟動藥品電子平臺,“阿里健康”客戶端在石家莊就首次介入醫院電子處方環節,通過“處方電子化”試點,以期實現在醫院外購買處方藥。國內藥品終端銷售收入中,處方藥占80%,這個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騰訊斥資7000萬美元戰略投資醫療健康互聯網公司丁香園;騰訊領投掛號網超過1億美元;手機QQ最新版中推出了健康中心,希望基于手Q的社交用戶數據,來對產業鏈的軟硬件廠商做整合;打造微醫平臺,與買粉絲、QQ打通,讓醫院醫生接入即可為掛號網、買粉絲、QQ用戶提供便捷的就醫服務。

百度與北京市政府合作,搭建健康云平臺,整合上游的智能醫療設備商和下游的遠程醫療服務商,基于智能硬件設備來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服務。

小米投資2500萬美元戰略入股九安醫療旗下的iHealth;蘋果發布全新健康應用,該移動應用平臺被命名為“Healthkit ”,它可以整合iPhone或iPad上其它健康應用收集的數據,如血壓和體重等;三星也推出了其健康追蹤平臺SAMI;Google推出Google Fit;微軟則推出Microsoft Health健康與健身云服務平臺。

趨勢7:在線教育拐點到來,未來市場快速成長

中國經濟網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國內在線教育投資總額高達25億元,國外在線教育投資總額24億元,同時8月份不低于10億元的投資、10月份的5億元,預估2014年整年國內在線教育投資高達50-80億元左右,全球的在線教育投資總額預估上百億。

艾瑞買粉絲數據顯示,2014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998億,增長率達19%,市場仍然處于較快的速度成長。2015年,市場增長的拐點即將到來,未來三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繼續快速增長,增長率均在20%左右。學歷教育、職業在線教育是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中小學在線教育市場將比整個在線教育市場的成長速度更快,2014年中小學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增長率為34%,未來三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增長率分別為35%、39%和39%,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

目前的教育領域的變革主要是來自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原來的互聯網教育絕大多數依賴于PC端,互聯網時代已經完全進入移動互聯時代,有了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之后,在線教育從相對集中的學習轉變成碎片化學習的狀態,這需要在線教育產品形態的轉變;而由于大數據的發展也使得在線教育更加智能和科學,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建立錯誤題庫去優化老師講課的重點,或者通過大數據去輔助學生答題,科學評估學習成績,優化學習重點,如猿題庫、學習寶和優答。

趨勢8:在線旅游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市場正在醞釀變局

2014年中國在線旅游預訂市場交易規模將達2872億。受到業內持續而大規模的價格戰影響,在線旅游OTA市場營收規模2013年和2014年增速低于整體在線旅游市場。

展望2015年,以下趨勢依然持續:

(1)價格戰,企業增收不增利。四家中國赴美上市OTA企業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企業凈利潤依然加速下滑,但各方的價格戰愈加火熱。攜程網第三季度凈營業收入為21億元,同比增長38%,但凈利潤2.17億元,同比下降42%。這已是攜程連續三個季度凈利潤負增長;去哪兒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總營收為5.011億元,同比增長107.8%;但是歸屬于股東的凈虧損擴大至5.662億元。但攜程依然在2014年12月宣布將拿出10億進行大規模促銷。同程和途牛也互相公開叫板。

(2)在線機票市場集中度更高。在線機票預訂市場的價格戰持續,中小在線代理商壓力逐漸增大,利潤率降低,OTA分銷結構將逐漸集中。

(3)直銷在線酒店地位繼續提升。由于價格戰將再持續,促進直銷類酒店網站繼續崛起。目前在線酒店預定網站用戶規模來看,去哪兒、攜程、藝龍第一陣營,而直銷類網站7天酒店在2013年也進入并穩住在第一陣營;預計2015年還將會有1-2兩家直銷類酒店用戶規模進入第一陣營。

(4)在線度假市場比在線旅游整體市場增速更快。2014年在線度假市場交易規模增長率達42%,遠高于在線旅游市場的增長率(27.5%),2015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增長率將在35%以上。這主要是得益于度假休閑游的需求量逐漸增強,帶動的租車、度假公寓等業務增長。

(5)在線門票受到在線旅游企業重點關注,競爭更加白熱化。2014年是在線門票發展的元年,而2015年則進入白熱化的競爭階段。門票市場作為休閑旅游的入口,更容易交叉銷售度假產品,因此搶占門票市場有助于對于度假市場的開發。

(7)移動端的遷移和競爭更加激烈。很多大型的在線預定企業其移動端流量已經超過PC端流量,在線旅游價格戰與服務戰已經由PC端轉移向移動端,2015年移動端的競爭更加激烈,在線旅游企業將繼續加大移動端的大幅度促銷和返現。

趨勢9:房產領域O2O做閉環,加速轉型迎發展

2014年我國房地產市場步入調整期,各地商品住宅庫存量高企,對市場預期的轉變進一步影響了整體新開工節奏,房地產投資增速明顯下滑。市場觀望情緒顯著,開發企業的投資和推盤節奏都有所調整。2014年以來市場成交量整體下行,市場成交較去年大幅下降。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4年1-11月,50個代表城市月均成交227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6%,與2012年同期基本持平,分別高出2010年、2011年同期10.6%、24.5%。房地產行業以上的影響已經傳導至房地產網站,導致房產網站營收增長放緩。以上市公司搜房網為例,2014年其營收預計在7.3億美元,年度營收增長率為15%,比2013年的48%顯著下滑。在此背景下,房產網站積極主動變革,做銷售閉環,加速轉型。

未來一年房產領域值得關注方向包括房產O2O、家居O2O、社區O20和房產相關互聯網金融。

(1)房產O2O。房產網站積極謀求銷售閉環,不僅僅幫助線上推廣,還需落實到線下的售樓環節,實現規模成交。搜房、樂居、安居客和365房產網等均在不同程度實現房產O2O。

(2)家居O2O。主要有幾種模式:房產網站和家居網站開通線下實體店體驗,線上銷售模式;傳統家居商場自建電商平臺模式;傳統家居商城聯盟,自建聯盟網站的網絡團購模式;傳統家居企業在電商平臺銷售的模式。

(3)社區O2O。從從蔬菜、水果、物業、家政服務等社區購物和服務,均為社區O2O的服務范圍。以萬科、花樣年為代表的房地產商,阿里巴巴等電商公司,搜房及365房產網等房產網站,以及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經在不同程度進入該領域。

(4)互聯網金融。為了更好的做閉環,很多大型房產網站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主要瞄準用戶購房和裝修過程中貸款問題。2014年,我們看到房產網站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一系列大動作:搜房網通過成立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并引入多方戰略合作模式布局互聯網金融體系。新浪和易居中國聯手成立房金所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互聯網房地產金融服務平臺“房金所”。365房產網擬成立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趨勢10:社交平臺將加速生態整合,以社交為基礎打造溝通、娛樂、生活、購物和學習一站式服務平臺

在三大類社交應用中,整體網民覆蓋率最高為即時通信,第二社交網站,最后為微博。即時通信(IM)在整體網民中的覆蓋率達到了89%。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騰訊幾乎領跑了這三類主流的社交應用市場。即時通訊領域,騰訊的QQ和買粉絲的網民滲透率分別到78%和65%,QQ空間的網民滲透率也達57%,騰訊微博為27%,僅比新浪微博低1%。最為值得關注的是買粉絲,上線后僅用四年便取得了65%的網民滲透率,發展速度極快。

未來一年,各社交平臺將加速社交相關生態的整合,以社交為基礎打造溝通、娛樂、生活、購物和學習的在線一站式服務平臺。

(2)在娛樂方面,騰訊、新浪、人人等社交平臺都積極為用戶提供PC游戲和移動游戲服務,在社交用戶的大盤上進行很好的游戲商業化,2014年這些社交平臺在移動游戲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發展,預計未來兩年將更為重視社交用戶的移動游戲方向。

(3)在生活方面,2014年初,騰訊投資入股大眾點評,占股20%,快速搶占生活O2O的入口;而在更早之前,騰訊就投資了嘀嘀打車。未來一年,在生活化方面社交平臺將繼續加速整合的速度,以投資或者收購的方式快速拓展市場。

(4)在購物方面,2014年初,騰訊以2.14億美元入股京東15%的股份,合作有利于兩者在電商領域的快速發展;而在2013年,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18%的股份,同時兩者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在未來,阿里還有權按事先約定的定價方式,將新浪微博的持股升至30%。在未來一年,社交平臺將繼續加大電商領域的合作力度,尤其是促進社交和移動電商的融合。

(5)在學習方面,社交平臺將發揮其天然溝通能力和用戶資源的優勢,發力在線教育。以騰訊為例,“騰訊課堂”從兩方面發力在線教育:一方面以QQ群為網絡課堂做直播教育,而另一方面以精品課為資源平臺做錄播教育。同時,騰訊和新東方在2014年7月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微學明日”,進軍移動學習市場。2014年2月YY也正式宣布進軍在線教育,分拆出獨立品牌100教育。預計2015年,社交平臺更加重視教育市場的發展和投資,競爭愈加激烈。

庫克稱蘋果受供應鏈影響將損失80億美元

庫克稱蘋果受供應鏈影響將損失80億美元

庫克稱蘋果受供應鏈影響將損失80億美元,供應鏈短缺對于蘋果的出貨影響是巨大的。制造業無法正常運營,波及到蘋果供應商的諸多工廠,庫克稱蘋果受供應鏈影響將損失80億美元。

庫克稱蘋果受供應鏈影響將損失80億美元1

全球通脹和疫情封鎖仍在持續,但對于蘋果公司CEO庫克而言,他目前最擔心的問題并不是消費需求的放緩,而是供應鏈的持續緊張。這與一些分析師的判斷有所差異。

蘋果公司4月28日盤后公布了強勁的季度財報,不過在警告供應鏈導致的成本增加后,蘋果盤后股價下跌超過2%。

蘋果首席財務官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告訴分析師,供應鏈問題將使本季度的銷售額損失40億至80億美元,沖擊遠大于上一季度。

在最新公布的財季中,蘋果營收為9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6%,利潤為250億美元,毛利率為43.7%。蘋果iPhone手機銷售達506億美元,同比增長5.5%,服務銷售額增長17%至198億美元,均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

在過去一個季度中,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售增速放緩至3.47%,為183.4億美元。但庫克否認與疫情封鎖有關的因素影響了該季度的銷售。

一位參加了蘋果財報電話會議的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與中國相關的問題在發布會上被多次問及,但庫克表示目前幾家中國的蘋果產品總裝工廠都已經復工;他還稱近期中國感染病例數字下滑,讓人們看到了一線希望。”

上述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道:“這說明蘋果還是高度關注中國疫情對其業務的影響。”

據稱還有多位分析師問到與全球通脹和消費需求的問題,庫克也對此不以為然。他表示:“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但現在坦率地說,我們的主要重點仍在供應方面。”

庫克表示,與供應鏈相關的問題仍然持續在與5G芯片配套的其他芯片。不過蘋果公司并未預測主要影響供應鏈的傳統芯片產品的短缺將持續到何時結束。

蘋果公司首席財務官盧卡·梅斯特里 (Luca Maestri) 在接受采訪時警告稱,受到俄烏局勢的影響,蘋果下一季度的銷售額可能會大幅削減;而供應的問題目前主要集中在與上海相關的一個供應鏈條上,反映了因疫情封鎖而導致的芯片短缺。他還表示,疫情也會影響中國市場的需求,同時全球通脹也會影響消費支出。

但庫克強調:“疫情的問題是暫時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好轉。”分析師認為,蘋果對于前景仍然缺乏明確的指引。

Canalys分析師朱嘉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供應鏈肯定會對蘋果的生產產生一些影響,但是影響有多大還很難預計,現在我們認為需求才是最大的問題。”

朱嘉弢表示,去年蘋果確實面臨供應短缺的問題,但是到今年一季度突然不缺了。“這也可見去年喊的供應缺貨里是否存在一些水分,要打個問號。”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分析師還稱,受供應鏈影響更大的可能是蘋果下半年發布的新品。“蘋果可能主要還是在擔憂下半年iPhone 14的量產和交付問題。”Omdia Display分析師郭子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度,蘋果是全球排名前五位的智能手機廠商中,唯一一家出貨量仍在增長的品牌。根據Canalys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蘋果第一季度出貨量達到5650萬部,同比增長8%,全球市場占比達18%,僅次于三星,排名第二。這主要受益于蘋果iPhone 13系列的高需求。

Canalys數據還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112億部,同比下降11%。出貨量排名首位的三星今年第一季度手機出貨7370萬部,同比下降4%。小米、OPPO和vivo分別位列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第三至第五位。

庫克稱蘋果受供應鏈影響將損失80億美元2

“這顯然是一個強勁的周期。”北京時間4月29日凌晨,蘋果公司發布了2022財年(自2021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第二財季業績,CEO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當季iPhone業務取得了成功”。

截至3月26日,蘋果公司第二財季凈營收為972.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45億元),同比增長9%。凈利潤為250.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7億元),同比增長6%。大中華區營收為183.43億美元,同比增長3%。第二財季毛利率43.7%,與上一財季基本持平。

蘋果依舊“吸金”,一個季度1657億元凈利潤,相當于每天都能掙18億元。截至發稿前,蘋果股價漲4.52%報收163.64美元,總市值2.67萬億美元,約等于6個騰訊。

財報發布后,庫克在電話會議中表示,蘋果公司也無法幸免新冠肺炎、供應鏈和烏克蘭沖突帶來的挑戰。下一季度,蘋果營收仍將受到供應鏈制約,帶來40億到80億美元(約合260億-520億人民幣)的影響。

對此,蘋果調整應對策略的.同時,也在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另一個增長的超級周期

上個財季,蘋果公司營收123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綜合來看,蘋果季度營收情況和它發布新品的時間掛鉤,呈現周期性波動:每年10月份的秋季新品發布會,往往會使當季財報成為一年中表現最好的。

盡管這一季度的整體增速開始放緩,但得益于消費者對新款iPhone和可穿戴設備的服務需求逐漸攀升,蘋果似乎找到了另一個增長的超級周期。

圖源 蘋果財報

財報顯示,為蘋果貢獻過半收入的iPhone,營收505.7億美元,同比增長5.5%。這意味著iPhone 13和iPhoneSE獲得了良好的市場。

尤其是被網友們戲稱為“十三香”的iPhone 13,話題度和銷量雙收。該機型開售當晚,官網因為流量過大一度“癱瘓”,還在首批售罄后連夜補貨。在一季度,iPhone 13占了iPhone總銷量的38%。定位更高、均價達萬元的iPhone 13 Pro與Pro Max,也占了iPhone總銷量的30%。由于銷售表現強勁,蘋果還將第二季度 iPhone 13 Pro系列總生產目標上調到1000 萬部。

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尤其是在整體低迷的智能手機市場,蘋果搶占了不少安卓用戶,將市占率從15%拉上了18%。庫克說,這一財季的iPhone業務在轉換安卓手機用戶方面取得成功,增幅甚至達到了兩位數百分比。

據市調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了11%。其中,三星以24%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蘋果市場份額為18%,小米以13%緊隨其后,OPPO和vivo排在第四和第五,分別為10%和8%。

圖源 市調機構Canalys數據

此外,Mac和可穿戴設備的季度業績也創下新高。Mac創造了104.35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4.73%;其他穿戴、家居等設備創造了88.06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2.37%。庫克稱,在本季度購買的Apple Watch用戶中,有超過66.7%的用戶是新用戶。另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蘋果的Apple Watch持續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智能手表。

據財報,蘋果本財季服務營收198.2億美元,同比增長17.28%。在本季度結束時,蘋果擁有超過8.25億的各種服務用戶,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超過1.65億。

早在2019年,庫克就開了一場沒有硬件的發布會,為蘋果畫下從硬件科技公司轉向服務訂閱型企業的未來藍圖,后者包括游戲訂閱服務AppleArcade、電視Apple TV原創內容等。從那以后,蘋果公司全面轉型服務型公司,推行應用程序訂閱服務,使更多消費者對蘋果生態系統產生依賴。訂閱服務也成為蘋果新的主要收入來源——收入僅次于銷售iPhone。

除了向消費者“賣服務”,蘋果還打起了企業算盤。今年4月,蘋果宣布推出Business Essentials服務,幫助小型企業設置和管理蘋果軟件。據悉,每個用戶的價格在2.99美元到12.99美元之間,根據設備數量和每個員工所需的 iCloud存儲空間的不同而變化。

硬件、軟件和服務,是蘋果構建生態、創造超級周期的三要素。庫克說,蘋果“喜歡在需要硬件、軟件和服務結合在一起的產品方向上工作”,并且“相信魔法會發生在那個交叉路口。”他解釋說,蘋果目前的產品組合仍有增長機會。

對于下一個機會點,業界猜測是硬件訂閱服務和兩款未來的產品,電動自動駕駛汽車和某種AR/VR 頭戴設備。過去幾年,蘋果也收購了大量相關公司。

缺“芯”危機中的妥協

根據財報,所有產品中,僅iPad表現低于預期,iPad營收76.46億美元,同比下降1.92%。這一狀態在上一財季也表現明顯。

庫克將其歸咎于遇到了“非常明顯的供應瓶頸”,Mac產品也受到新冠疫情和硅材料的限制,雖然“蘋果供應鏈一直保持彈性,但芯片是主要問題。”

困擾全球硬件公司的芯片難題,據英特爾CEO基辛格預計會延續到2023年。哪怕是素以“供應鏈大師”著稱,并以此進入蘋果核心管理層的庫克,也被小小芯片難倒。

蘋果缺芯,缺的不是A系列或M系列的高端核心CPU,而是顯示屏以及無線元件等諸多部件所需要的成熟制程芯片。芯片供應吃緊,使得預定與交付周期甚至接近22個星期。

供應鏈短缺對于蘋果的出貨影響是巨大的。據蘋果公布的供應鏈企業工廠所在地可知,iPhone 13缺貨的零件品類的生產廠商多位于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由于遭受新冠肺炎變種病毒德爾塔及奧密克戎的夾擊,當地制造業無法正常運營,波及到蘋果供應商的諸多工廠,導致零部件無法生產或運輸。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最新款的iPhone產品不能及時交付,“等待時間過長”將成為消費者等待下一年iPhone新產品的理由。

對此,蘋果做出了妥協。為穩住iPhone 13產量,蘋果犧牲了iPad產品的產能。具體來說,就是調用iPad和其他系列的零部件至iPhone 13系列產線。《天下網商》在蘋果官網得到了印證,iPhone 13系列都有現貨,iPad系列則需要等待20-27天,Mac系列則要等待27-34天。

棄iPad保iPhone,是蘋果應對供應鏈問題做出的妥協。由此引發iPad業務連續兩個財季的營收低于預期,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體來說,雖受“灰犀牛”影響,蘋果仍處于增長狀態。庫克在任的十年,是蘋果公司市值與股價漲幅最快的十年。市值規模從2010年的3340億美元,到今年1月到達超3萬億美元的最高水平,也讓蘋果公司進入“股神”巴菲特的法眼,成為伯克希爾哈撒韋的重倉股。

庫克稱蘋果受供應鏈影響將損失80億美元3

蘋果高管警告稱,受供應鏈短缺和中國工廠關閉等因素的影響,該公司本季度可能承受高達80億美元的損失。這突顯了中國產能對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的重要性。

今年供應將面臨長期的不確定性

蘋果首席財務官馬埃斯特里周四表示:“與疫情相關的中斷和全行業硅短缺造成的供應限制,正在影響我們滿足客戶對我們產品需求的能力。”他預計這些限制將在本季度減少40億美元至80億美元的收入,遠高于蘋果在3月當季經歷的情況。

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我認為我們目前在應對充滿挑戰的環境方面做得很合理/圖源:彭博社/FT

這番言論也突顯出,嚴重依賴復雜供應鏈的蘋果公司今年將面臨一段長期的不確定性。在疫情之前,蘋果經常提供季度收入指引,然而隨著疫情的傳播,蘋果停止發布了這項數據。同時此次言論也是蘋果自2020年2月以來發出的最嚴厲警告,當時該公司的表態是,“恢復正常狀況的速度比我們預期的要慢”。

消息傳出后,蘋果股價在尾盤交易中暴跌6.2%,至153.50美元。在該公司發出警告之前,該公司股價今年已經下跌了約7.8%。蘋果說,最新的供應問題是3月底才開始的,所以上個季度沒有受到影響。

“5G iPhone”繼續帶來超級紅利

蘋果周四早些時候表示,第二季度銷售額增長8.6%,達到973億美元,創下了非假日季的最高紀錄。利潤的增長部分主要來自蘋果服務部門創紀錄的營收,增長17%,至198億美元,包括應用商店收入、iCloud訂閱以及越來越多的音樂和娛樂數字服務。由于服務業務的毛利率超過72.6%,僅上季度,其144億美元的利潤就幾乎是Facebook母公司Meta 75億美元凈利潤的兩倍。

蘋果的銷售額繼續增長,不過不如去年那么快/圖源:彭博社

除此之外,iPhone總銷量增長5.5%,帶來506億美元收入,占總營收的52%,證實了從2020年底iPhone 12開始的5G升級超級周期仍在繼續。Mac營收躍升15%,至104億美元。

包括Watch和AirPods在內的可穿戴設備業務收入增長12%,至88億美元。不過iPad銷量并不如意,營收下滑2%,至77億美元。馬埃斯特里提到了供應鏈中硅的限制,有報道稱,蘋果公司優先為iPhone而不是iPad配備芯片。

在各地區,結果喜憂參半。在美洲,銷售額躍升19%,至400億美元;歐洲銷售額增長4.6%,至233億美元;大中華區銷售額增長3.5%,至183億美元。相比之下,日本的銷售額穩定在77億美元,而亞太其他地區下降6.7%,至70億美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