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般貿易和免稅哪個好(免稅店版和一般貿易版有區別嗎?)

时间:2024-06-02 06:20:02 编辑: 来源:

免稅店版和一般貿易版有區別嗎?

一般貿易版和免稅店版價格有區別。

一般貿易是大宗交易,免稅品是零售,購銷端都不一樣,交易價格沒有任何可比性。

免稅版:韓國免稅供應是針對外來旅客的銷售方式,許多產品會在包裝上加印“中國關稅未付(China Duty Not Paid)”等字樣,購買免稅韓妝需要提供護照和出境機票,并且有一定的金額限制,由于不需要為客戶提供額外的服務和稅收,所以成本也低了許多,但是必須是旅客并持有回程機票才有資格購買。

一般貿易版:針對中國的出品版本,也即通過國際貿易的方式,通過層層審批和檢驗之后,在中國市場內流通的版本,此版本通常會附有中文標識。由于附加了跨國運費、國內的運營成本、關稅和損耗等費用,因此價格通常介于免稅版與專柜版之間,并且更接受專柜版。

免稅品介紹

免稅運進專供其免稅店向規定的對象銷售、供應的進口商品。免稅店經營的免稅品品種,應由經營單位統一報經海關總署批準。

免稅店銷售的免稅進口煙草制品和酒精飲料內、外包裝的顯著位置上均加印“中國關稅未付”(China Duty Not Paid)中、英文字樣。

一般貿易進口和合同免稅進口有什么不同

首先糾正一下,沒有合同免稅,應該說保稅,因為只是暫時不交關稅和增值稅等.

一般貿易進口需要交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等,海關保留三年追究的權利(從放行日起),如果有疑問,會對貨物,價值等進行追究.但是發生的可能性比較小.

另外一種就是保稅進口,以復出口為最終目的的進口.也可以深加工結轉到下一家公司出口.保稅貨物暫免交關稅和增值稅,消費稅等,這些貨物做成出口(包含深加工結轉)產品,并報關出口后,保稅貨物到海關核銷.如果有內銷的,需要補交相關稅款并交緩稅利息. 核銷完畢后,海關仍然保留三年的追究權利.

來料加工出口與一般貿易出口哪種比較節稅?

1.來料加工實質是外進原料,掙的是手工的錢,在保稅區內加工,成品之后出口,享有免稅。但是剩余沒有出口的成品,不能內銷,內銷需要收取更高的稅并要向海關申請。 所以有些工廠選擇焚燒剩余原料。

2.一般貿易就沒有保稅區一說,可以正常出口,享有國家鼓勵政策的產品,有退稅政策,但是退稅一般小于或等于13%,實質地方國稅局會低于政策的退稅率。 比如征13%,退13%。 往往在退稅的時候沒有收到13%的退稅。

也有很多情況是按照實際情況來說,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征稅政策。 但是一般是來料加工節稅。但是碰見 好的政府政策, 征稅與退稅相抵的情況下,一般貿易也不一定比來料加工多征稅。

更詳細一點,假如 你做高科技產品,國家享受征稅13%,退稅13%。地方鼓勵你企業發展,在其他方面稅務可以減少,那就是一般貿易節稅。

出口貿易方式為一般貿易,貨物沒有增值稅發票,不能退稅,這種情況能申請免稅嗎?怎么操作?

無法免掉,不但不能免,還會被視為內銷,征繳17個點的稅。

沒有票,最好不要走一般貿易,可選擇買單出口。

一般征稅是什么意思

問題一:一般征稅是什么意思 “一般征稅”全稱是“一般征稅進出口貨物”,區別于“無償援助”、“來料加工”等,基本上所有的一般進出口貨物都是選擇這種征免性質。

問題二:什么是帶征稅? 大概是指按營業額計算稅金,而不與利潤相關。

打個比方說。

比如假設稅率為5%,我開小賣部,進貨成本100塊,賣出去共賣了200塊,利潤賺了100,此時稅要收營業額的5%,即200塊錢的5%,40塊;

而且如果我進貨300塊,只賣了200塊,盡管我虧了100塊,稅仍然是營業額的5%,40塊。

問題三:年收入12萬以上要征稅什么意思? 1、不是說只有年收入12萬以上才要繳納稅金,而是說年收入12萬以上的人,在年終要向稅務局申報當年的收入和個人所得稅繳納情況,以比對是否已經按規定繳納了個人所得稅,不是說要另外再次繳納稅金的意思。

2、是針對所有人的,無論是什么收入,只要當年合計超過12萬元就要向稅務機關申報收入和繳納稅金的情況。不同性質的收入,不同的收入等級涉及的稅金都是不同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比率。

問題四:報關單中,減免性質是一般征稅是啥意思? 不是減免性質,是征免性質

問題五:開發票稅點是什么意思? 就是按開發票的金額另行支付發票金額6%的稅。即:稅點額=發票金額*6%。1點是指1%的稅率,6點就是6%的稅率。

問題六:一般征收稅率和簡易征收稅率有什么區別 稅率:指法定稅率,也就是稅法、條例中明確規定的稅率。 征收率不是稅率,征收率一般用在以下方面:在核定征收中,指按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計算稅款;在非稅規費中,征收率是指計征依據的一定比例;在增值稅上,是指按簡易辦法計算增值稅;在其他稅種上一般都是指乘數。

問題七:什么情況下要交稅 納稅是必個公民的應盡義務,這是我國《憲法》規定。

按稅收法規規定,個人到稅局開發票, 一次在500元以下的免稅。不管是什么生意,納稅都是必須的。

問題八:報關單中有一個叫征免性質,如何去判斷是一般征稅還是一般征免? 報關單的征免性質,是要申請報關的進口收貨人需要根據進口商品的性質去填寫。

免稅是指特殊的商品或者非特殊情況的報關,比如:參展的展品,或者特殊的商品,比如高科技產品,憑“進口免稅證明”等報關,這些可以填寫“免稅”。

一般貿易進口的商品都不填寫免稅,而是根據HS編碼查詢進口是否需要繳納關稅。

按HS: 5802.3090查詢的結果是:該商品按一般貿易進口報關,需要繳納10%進口關稅,17%的增值稅。

以一般的公理來看,相對于 ***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是弱者。 *** 只是管理者,不能參與市場的經營。這就如同老虎不能和兔子爭食一樣。 *** 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參與,但不能與百姓競爭。但恰恰相反的是中國 *** 擁有龐大的 *** 產業,不僅不在法律上保護自己國民本身就很弱小的產業,反而要利用他本身強大的勢力與資源與他們競爭,更可怕的是面對國際上不同的老虎的虎視眈眈,不但不保護自己的國民更用法律約束自己的國民。使自己的國民處于一種無奈的地位。

根據中國的外資企業法,外國人在中國投資可以免稅X 年。然后是減稅X 年。但我在美國,我知道美國 *** 對外國(聯邦外)的國家的投資是有限制的,所謂的限制是外國人的股份超過一定的比例,稅收就會高于其他國民自己的公司。這樣做的根本利益就是要保護本國的資本和產業。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美國 *** 會特意給外國資本投資任何利益上的優惠。

我相信在中國憲法上不會規定中國公民可以分三六九等,不會認為自己的國民享受的待遇要低于非國民。但為什么中國國民的企業就一定要和外國人的企業享受不同的待遇?難道我們的國民一定會比外國投資人富有嗎? *** 可以扶持外國企業,但為什么不能扶持自己的民族工業?

第三。當中國國民交稅的時候, *** 給予他們的是什么?當我看到中國鄉鎮 *** 大量 *** 人員需要農民養活的時候,我看到鄉鎮 *** 數月發不出薪水餓時候,我倒覺得不交稅是一個讓中國 *** 自然減員的好辦法。我們為什么要養活這些人。

第四。在中×建政的時候,大量的私人企業被沒收,成為 *** 的企業。 *** 對待“主人”的政策是高積累,低消費來發展經濟,但經濟沒有發展好并不是人民的錯誤,這應該是 *** 的問題。為什么當 *** 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要轉嫁到普通老百姓身上。我先想知道的是 *** 企業的利潤到那里去了?是怎么消耗掉的?人民有權利知道這一切。

第五。當人民將自己的血汗錢交給了 *** , *** 卻又拿這這些錢建立 *** 的企業,讓這些 *** 的企業去和本身就很弱小的私人企業去競爭。是誰讓你再一次剝奪百姓的權利和財富?世界上有哪個 *** 和國家是這樣對待百姓。百姓為什么要交稅扶持一個剝奪自己權利和財富的 *** 。

第六。中國的改革開放是要讓人民生活的更好,而不是讓人民更赤貧。不是要讓百姓在自己本身就已經赤貧的生活中擠出血汗。誰來補償為中×高積累,低消費貢獻了一生的退休老人,他們的權益在那里?

*** 的職能是管理好國家,不是壓榨百姓。當有人提出“摸著石頭過河”的時候,是否會想到過河時的安全問題。一個體健的人可以過的河可能會淹死許多體弱的人。誰給你的權利讓他們死亡? *** 為什么不能全面考慮國民的利益?

*** 應該是人民的 *** ,國家應該是人民的國家。任何少數人的利益都不可以用大多數人的名義去扼殺。試問:當大多數人饑餓的時候就可以用這樣的名義去殺死少數人并吞噬他們求生嗎?為了發展未來去犧牲少數人的利益這不是 *** 解釋的理由......>>

問題十:什么是稅?為什么我們的工資還要交稅? 稅收分多種功能,有的目的是增加搐家收入,例如增值稅,有的增加收入的同時又能引導消費習慣,例如化妝品等高檔消費品的稅就比較高

而工資是屬于個人所得稅,主要是調整分配作用,以使達到公平,社會和諧(都是說著好聽),工資是按九級累進稅率來征稅的,(工資-1600)=應納稅所得額=A,A小于500的,則征5%稅,A在500到2000之間的,則征10%。

例如你的工資是3000,則A=1400,首先500*5%=25,其次,剩下的900是屬于第二級的,900*10%=90,你要交的稅就是25+90=115了,明白沒???

工資按九級累進稅率來征稅,你可以去查查更高收入的稅率。

1600一般是用于國內所得的工資,有些是例外的,例如外國專家在我國的外資企業所得的工資就用4800的標準,即要減去4800

出口免稅的一般貿易出口免稅

一般貿易出口免稅,主要適用于1993年12月31日以前批準成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以下簡稱老企業)和1994年1月1日以后批準成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以下簡稱新企業)中屬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企業以及經省級外經貿部門批準收購貨物出口和生產特定產品出口的被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新、老外商投資企業。 (1) 1994年8月25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94)財稅字058號文件、1995年2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1995)019號文件和1996年7月8日 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1996)123號文件規定:1993年12月31日前批準成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的貨物直接出口或委托出口的,除原油、糖和國家禁止出口的其他貨物(包括牛黃、麝香、銅及銅基合金、白金等)外,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其進項稅額不予抵扣或退稅,應計入產品成本處理。

對外商投資企業(國務院批準試點的合資外貿企業和保稅區外商投資企業除外)經省級外經貿主管部門批準收購貨物出口的,目前實行免稅政策,不退稅。

(2) 1995年11月23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5)092號文件規定:小規模納稅人自營和委托出口的貨物,一律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其進項稅額不予抵扣或退稅。

(3) 1994年2

搜索关键词: